2021年天津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概论名词解释精编

更新时间:2023-04-28 10: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1年天津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概论名词解释精编

第1 页,共23 页

4405905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4

第 2 页,共 23 页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4405905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4

第 3 页,共 23 页 一、2021年天津大学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概论名词解释精编

1. 教育适应生活说

【答案】教育适应生活说是主张教育是对现实生活的适应的一种学说,其代表人物是杜威。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学校应该以现实的生活为目标,使儿童适应现实生活。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核心不是科学、文学、历史、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生活活动。

2.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主要表现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3. 德育。

【答案】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这四个方面。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培养道德素质,使得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境界。

4. 班主任。

【答案】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5. 体育

【答案】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角色扮演法

【答案】角色扮演法就是以某种任务的完成为主要目标,在设定了教学目标后,再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让学生在课程中,借着自身经历的过程来学习并获得知识。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不同角色的特质有新的体会,进而培养出同理心,常应用于攻击性行为的消除。

7. 儿童中心论

【答案】儿童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儿童。主张按照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经验课程。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儿童中心论能够满足儿童的需要,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

8. 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4405905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4

第 4 页,共 23 页 9.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反映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教育实践,逐渐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成长历程。教师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教师专业结构的不断拓展和完善,以及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的不断提升。

10.探究教学

【答案】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从而培养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亦称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探究教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学生获取知识仍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做出结论。

11.绝对性评价

【答案】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检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受评价对象所在群体状况的影响。其主要目的是确定被试对某一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的真实状况,多用于各种执照考试、毕业考试、等级考试等。

12.义务教育。

【答案】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3.双轨学制。

【答案】双轨学制。在18—19世纪的西欧,如英囯、法国、德国等,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14.实验教育学

【答案】19世纪30年代,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以及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下,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开始兴起,被称为实验教育思潮。20世纪,实验教育学获得了较大发展,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与拉伊,其主要著作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与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主要观点有: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主张用实验、统计等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

15.德育过程。

【答案】德育过程即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目标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素质结构不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一系列的矛盾中展开的,是一系列的矛盾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16.受教育者

【答案】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

4405905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4

第 5 页,共 23 页 生。

17.修养。

【答案】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忍、箴言、慎独等。运用修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18.价值性教育目的。

【答案】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

19.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答案】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0.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

【答案】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作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

21.课程评价

【答案】课程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既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课程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发功能和诊断功能。有效的课程评价能够改进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2.生活教育。

【答案】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23.教师的专业素质。

【答案】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特征,而且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素质结构包括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的专业知识,复合型的专业能力,崇高的专业道德,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方面。

24.校长负责制。

【答案】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在这一领导体制下,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在校长负责制中应明确校长的权力与责任;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25.整体性。

【答案】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又表现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7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