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3-09-19 12:52: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2、积累相关写作素材。

一、解释加线词的古今异义: 1.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 ..2.指从此以往十五城 古义 ⑥(皇上)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015全国卷)

(3)善

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③赵王窃为秦王善为琴声 ④亦余心之所善兮 ⑤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⑥不如因善遇之 (4)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顾吾念之 ....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义: 4.宣言..曰 古义 5.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 6.相如前进..缻 古义: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二、解释加点词语意思: (1)拜.为上卿 (10)窃.计欲亡.赵.走.燕 (2)使人遗.赵王书 (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2)秦王竟.酒 (4)间.至赵矣 (13)而相如徒.以.

口舌为劳 (5)今君乃.亡赵走燕 (1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6)左右欲刃.相如 (15)且庸人尚羞.之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6)赵王鼓.瑟 (8)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1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舍.相如广成传 (1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三、掌握重点实词

?负

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秦贪,负其强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⑥久负盛名

⑦苍山负雪,明烛南天 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⑨誓天不相负 ⑩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则幸得脱矣

③而君亦幸赦臣 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⑤今事有急,幸来告良

③大行不顾细谨 ⑤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5)易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⑤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6)就 (7)荆轲遂就车而去 荆轲自知事不就 金就砺则利 连辟公府不就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四、掌握重点虚词 1因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2007福建)( ③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11安徽)2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2010山东)(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余船以次进( )

1

④三顾茅庐 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以乱易整,不武 ④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引 狐乃引弓迎而射之 景公引领西望

引兵欲攻燕

秦军引而去 引酒且饮之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子游引前言以拒孔子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 ) ( ) ) ) 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2006山东)( )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⑧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⑨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 ⑩斧斤以时入山林( ) 3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 )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⑤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 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⑧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

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10【无乃??与】无乃尔是过与?( ) ...五、特殊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3、以勇气闻于诸侯( ) 4、会于西河外渑池( ) 5、求人可使报秦者( ) 6、君何以知燕王( ) 7、赵王以为贤大夫( ) 8、今君乃亡赵走燕( ) 9、徒见欺 ( ) 10、而君幸于燕王( )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2、使不辱于诸侯( )

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七、链接高考

1、2015年天津卷: 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必:果真 课文对应知识点: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

2、2014 重庆卷: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 间:私下,暗地里 课文对应知识点: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3、2014广东卷: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2009浙江:自新(人名)随口而应,若素了者。素; 课文对应知识点:且相如素贱人

4、2013安徽卷: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课文对应知识点: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5、2013天津卷:敬恒皇恐,长跪谢 谢:道歉

课文对应知识点: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6、2012山东卷: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 课文对应知识点: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7、于是上不报式(人名)。(2012上海) 课文对应知识点:

8、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2012山东) 课文对应知识点:

9、度吾所能行为之。(2009北京) 课文对应知识点:

10、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2009北京) 六、翻译句子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2012广东)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课文对应知识点:

2.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1、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

欺,吾敢欺贺先生耶?”(2012四川) 3.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课文对应知识点:

12、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2012湖北)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

13、不暇就师穷经。(2012浙江)

14、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2012江苏)

15、除著作郎不就。(2008全国)

16、乡书手(官职)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2012江苏)

17、引为左行参军,以治干称。(2009辽宁)

18、何灌(人名)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2011课标)

19、吾羞不忍为之下(2014四川卷) .20、臣乃敢上璧(2014安徽卷) .21、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2014天津卷 2015四川卷) .22、不如因善遇之(2013山东卷) .23、徒慕君之高义也(2013四川卷) .24、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2013天津卷) .

【素材积累及运用】

㈠蓄于笔端的源头活水,书写文思泉涌的传奇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适用话题:宽容、大局观念、国家利益至上,舍小家保大家、合作、沟通

精彩运用:这句话亦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蔺相如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高尚的人格。可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不少心灵的隔阂能被冲破。

2.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廉颇蔺相如列传》)

适用话题:知错能改、团结

精彩运用:荒寂无人的小岛上,你有鱼竿,我有美食,我们互相合作,才能双双保全生命,渡过难关。天堂中手持长柄勺团团围坐的众人,正是互相合作,把勺中食物喂给对方,才会生活得其乐融融。廉颇与蔺相如捐弃前嫌,文武合作,才使赵国稳如泰山。战国时六国各自的力量并非不强大,而其相继破灭,不仅“弊在赂秦”,更在于六国的不合作。如果他们密切合作共同对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㈡ 精美语段诵读:(体会事例的运用和句式之美)

(1)厚厚的史册中,从未缺少痛苦记录:杜甫是痛苦的,因为他失望了;柳宗元是痛苦的,因为他被贬了;李煜是痛苦的,因为他被囚禁了。然而,请读一读司马迁,看一看《史记》吧,你会发现蔺相如是幸福的,因为他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廉颇是幸福的,因为他直率坦白,勇于改错;屈原是幸福的,因为他正大光明、至死不渝。可见,幸福与痛苦直接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2)蔺相如在秦王面前,怒发冲冠,警告秦王将“以颈血溅大王矣”,这无疑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在强权面前不屈服、不弯腰的勇气;廉颇肉袒负荆,到蔺相如门前谢罪,这也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即改的勇气;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不敢声张,后来写信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这同样是一种勇气,是一种诚实带来的勇气。新航路的开辟是面对不可预测结局的勇气,科学探索是人类战胜未来的勇气。勇气能最大限度地让生命焕发光彩。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其中,难道就没有勇气吗? 一、从蔺相如方面着想 二、从廉颇方面着想 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不要以出身论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答案

3

课后作业

一、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①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②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③因。其常④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⑤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⑥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⑦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⑧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⑨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⑩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二、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①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②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③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④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⑤乃不得已而谢。

【知识梳理】(自主完成案)

一、古今异义:

1.指示:古义:指出,给??看 今义:上级对下级的指点 2.从此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 今义:以前 3.约束:古义:盟约 今义:受限制 4.宣言:古义:扬言 今义:公开宣称 5.美人:古义:嫔妃 今义:美丽的女子 左右:古义:侍卫,身边的人 今义:两个方位名词 6.前进: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

7.亲戚: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今义:旁系亲属; 二、加点词意思:

1、拜:授予官职。 2.遗:wèi,动词,送。 3、徒:副词,白白的。见,介词,被。 4、间(jiàn):名词作状语,从小路。5、乃:副词,竟然。 6、刃:名词作动词, 杀。 7、去:离开。 8、特:副词,只是。 9、舍:动词,安置 10、窃:私下里。 亡,走:逃跑 。

11、均:比较,衡量。 12、竟:完了,结束。 13、徒:副词,只是。 以,介词,凭借,凭。 14、孰与:与??相比,谁(哪一个)更??

15、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羞。 16、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17、 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翻译为“把??放在第一位,把??放在第二位” 18、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三、高考对点链:

1、抄小路 2、向来 3、父母兄弟 4、 道歉 5、坚决 6、处在 7、才 8、表假设 9、趁机 10、结构助词的 11、于是,就 12、果真

【合作探究案】(课堂合作案) 一、实词

1、负 ①使??担负 ②凭借,依仗 ③违背 ④对不起

⑤背着 ⑥享有 ⑦覆盖 ⑧背 ⑨辜负 ⑩战败

2、引 ①延请 ②拉,牵 ③调转 ④拉开 ⑤率领、带领 3、幸 ①宠幸 ②侥幸 ③幸而 ④皇帝到某处

⑤幸亏 ⑥皇帝到某处

二、虚词

1、因 ①经由,通过 ②趁机 ③于是,就

2、以 ①凭借 ②拿 ③按照 ④因为 ⑤来 ⑥把

4

⑦相当于“而”,表并列 ⑧因为 ⑨把 ⑩按照 3、乃 ①②③④竟然,却 ⑤⑥⑦才,于是就 ⑧是

⑨你的 ⑩恐怕??吧

4、善 ①交好,与??友善 ②好的行为 ③善于,擅长

④认为对的,认为好的 ⑤喜欢,羡慕 ⑥友善地,好好地 5、顾 ①回头看,环视 ②表轻微转折,只不过 ③顾虑,顾及 ④看望,拜访 ⑤关心,照顾 ⑥表反问,岂,难道 6、易 ①交换 ②替代 ③改变 ④容易 ⑤轻视 六、翻译:

1、主意还没有拿定,(赵王想要)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但是)没有找到。 2.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和氏璧),以此来使秦国承担(不给赵国城池而)理亏的责任。

3. 臣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4、我离开父母亲人而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道义啊。

5、只是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增加兵力,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啊。

6、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私仇放在第二位啊。 【能力提升】(拓展延伸)

一、“因”在文中的意义

①介词,可译为根据 ②动词,可译为沿袭 ③名词,可译为原因 ④介词,可译为趁着 ⑤副或连,可译为于是 ⑥介词,可译为凭借 ⑦介词,可译为经由 ⑧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 ⑨介词,可译为因为⑩连词,可译为因为

一、“乃”在文中的意义

①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②代词,可译为“你的” ③副词,相当于“是”④副词,可译为“竟然,却” ⑤副词,可译为“才” 【林清玄名言 】

1、没有人能束缚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2、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3、举世都在追求成功的时候,我们虽不必追求失败,对成功却要有最好的心理准备,就好像在为天的时节准备冬衣一样。

4、花的开放,是它自己的力量在因缘里的自然展现,它蓄积了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饱满,然后爆破,有如阳光在清晨穿破了乌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pr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