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更新时间:2023-04-26 22: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641)中外美术史

(513)美术专业实践

参考书目为:

1.《中国美术史》,王朝闻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

2,《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3,《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4,《外国美术史》邵亦杨、李建群合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5,《艺术概论》王宏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6,《美术概论》(第二版)邹跃进、诸迪,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于英语

其实我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差的,起码在考研之前,这让我在英语学习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坎要过,不过好在只要过了这个坎,英语成绩一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了度过这个坎,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去看英语,用到的资料就是木糖英语的真题和单词,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就只是看英语不停的坎,付出了读文章读到恶心的代价,虽然当时觉得真的很痛苦,但是实际上现在想来还是值得的,毕竟英语的分数已经超乎我的想象。

如果你的英语也很差,真的没必要自卑,拿自己的弱项去对抗别人的强项,徒增烦恼。在我复习的时候我不仅做了真题还顺带着背了真题里面的出现的高频率单词,这个基本上是背了两遍,虽然没有背的很熟,但是也丰富了词汇量,做真题,再背一背真题里出现的好句子。

关于单词,一共50个list,我每天就背一个list,背完后把单词抄到纸上,到晚上后就用铅笔把中文意思写出来(因为考研英语对拼写要求很低,所以大部

分我们看到单词只需要反射出来什么意思就好!!!!!第一遍用了50天,同时可以每天做点阅读,每天做几篇模拟题(因为真题很重要,需要珍惜),第二遍单词每天过两个list,你会发现第二遍以后你的阅读有质的飞跃,因为单词都认识,我一直过单词过到考试。

单词没啥问题真题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一般每套真题阅读控制在四个以内。因为不管题怎样,总会有一两道纠结的题,但是控制在四个以内就可以保证不拉分。最后两个月集中突破新题型和完型填空,你会发现,只要单词没问题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千万不要相信英语有捷径,捷径的终点就是悬崖摔下去,我有个同学就用了什么单词书,最后就是他阅读什么都看不懂,拼命学技巧,最后还是会错很多,捷径是致命的,英语单词就是王道!!!!

真题我是做了两个月,8月份到10月份,因为重点其实要放在专业课,我的英语说到底就是背单词,做题,把真题阅读里的单词也背过。阅读确实分值很高,很重要,考研阅读一般会按照段落顺序出题,因此你们在做题之前可以先在每段开头和句首标上序号,一般在五段到七段之间,每段差不多会出一个题,有多余的一两段应该是没有出题的,但不是说这段没用,该读还要读。在标完号之后,读后面五个问题的前两个问题,只读问题的题目。然后从第一段开始读,读到第一个问题的出题点停住,细读,然后把第一个题解了。接着往下读,读到第二个问题的出题点,细读然后接着解题。然后回过头来再读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定位第二个问题出题所在段落的下一个段落(不一定是第三段因为中间可能存在着非出题段),以此解题,重复此方法,直至做完。

为什么让大家每次读两个问题而不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呢,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两个问题比较短,大家读完了不容易忘记,而且一次读两个做题效率会

最高,再一个是防止两个问题有一个问题的出处比较隐晦,你读的时候会读不出来,比如第一个问题的出处你没找着,然后却读到了第二个问题,这时候你就要格外注意前面的段落了,是不是自己没读仔细。第三个原因是防止出现主旨题(这种题必须通过全文理解把握)的情况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你大部分单词都不认识,什么方法都帮不了你,所以不管前期还是后期都不要放下对单词的记忆,把词汇量提上去。

专业课

下面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专业课了。专业课的复习,我是跟着辅导班进行的。由于我专业基础薄弱,找一个老师带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时间充裕,七月份之前最好还是能够把参考书目整体过几遍,对各科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列框架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更清晰地了解各科的内容。

这期间可以先把重点知识做个基本的掌握,比如: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象外之意、诗书画的联系、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文人意识的发挥、汉代的美术总结、南北朝石窟、雕像的特点总论、唐代山水画和雕塑艺术的特点、佛教绘画、佛教艺术比较等等,都是高频的考点,可以做重点的掌握。

七、八月份是强化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把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整理,并补充参考书中没有的知识点,明确自己需要背诵的所有知识点尤其是重点知识,并搭配习题巩固,我用的是研教新版的,对知识点的解释很到位。九月份开始就进入了一轮一轮的复习阶段。注意:考试之前最好还是要复习上个七遍八遍,因为不像选择题一样,真题不是让自己再认判断而是是要自己实打实的写出来的。要理解着记忆,由于记忆量非常大,死记硬背只会使自己忘得更快,而且容易与

其他知识点混淆。可以先对各科的整体框架进行复习,然后对着框架一点点的增加内容,加强记忆,四遍过后就可以不再对着之前的框架复习了,将各个知识点的标题整理出来,看着标题复述内容,最后再对着章节进行记忆。前期四遍的复习可能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四遍过后速度也就提上来了,我在十一、十二月份二十来天就可以过完教材内容,然后就是半个月,十天……总之,到了了后期会越来越快。

可能有些同学会研究真题,发现有许多章节几乎每年都会考,比如:宋代文人画的特点、吴道子绘画特点简述、黄荃与徐熙画风的对比分析、中国古典原理的特点、清末绘画的特点、上海画派、希腊艺术的特点、希腊与罗马艺术的比较、文艺复兴十七的艺术特点、文艺复兴三杰的比较、学院派的艺术特点、卡拉瓦乔主义、巴洛克主义、鲁本斯的绘画特点等等内容,都是常考的考点。

某些章节很多年不考,就决定不复习这些章节了,这种思想千万不要有,复习一定要全面,对于没考过的章节很难说你考的这一年不考,历年也都有没考过的章节突然出了一个论述题来考察学生的现象。对于判定考察的可能性比较低的章节,也不能直接不复习,可以将该章节的知识点做名词解释来处理,将该章节

的各个知识点的大体意思加以掌握,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清楚即可。总之,各个章节复习一定要到位,哪一章都不能舍弃。

顺便说一下,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其实不管是哪一个科目,他们大体的复习原则都是近似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其实有相似的地方,拿英语和政治举例子,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做题而不加以总结,就会变成边做边丢,所以可以将类似的题型进行归纳,并且将一些知识点和常见的陷阱做一个笔记,政治也是这样,尤其政治的大题很多,答题的时候更加不能盲目,可以在《政治新时器》上面做一些相关的归纳笔记,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可以把目录作为一个框架,在框架上填入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就可以轻松行程自己的框架笔记,总之就是将公共课与专业课进行有规律的复习,下面讲讲复试。

复试:

初试考完,过年休息了两个月,复试准备了一个月,平均一天12个小时左右,书单的书划的范围看了一遍,重难点看了一遍。

关于复试资料

我在复试前买过一份复试资料,包括数据库和面试,花了150大洋,这份资料并没有什么用,粗制滥造,只不过是从网上把各种乱七八糟资料收集起来,我自己都能编一本。而且笔试题很难,大家基本都写不出来,好好复习就行了。

至于面试题,复试时还看到有人卖面试题库,我想说的是,老师问的问题都很随机,只有一开始会从题库抽题,而且老师还会当场根据抽到的题进一步发散提问;抽的题问完之后,老师们还会自己出问题问,可能是基础的专业问题,有的可能是面试老师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可能是很随意的非专业问题。根本无从推断老师到底会问什么,所以面试题库这种东西的功能十分鸡肋,不值得花钱购买。

面试

专业面试和口试是在一起的。总共分了八组,每组大概20多个人,一般心理测试后会抽签,如果抽到第一个的话有点倒霉(其实可以偷偷放回去重新抽哈哈哈),第一个上去老师会问的很投入,越靠后越松。我抽到了14个,我们组22个人,算是比较不错的顺序。进了教室后会收取综合面试表,这里顺便说一下,不需要准备简历,因为老师根本不要。开始面试,我们这组是在两副扑克牌中抽牌,一副中抽一张是英语问题,另一副抽两张是专业问题,口试和专业面试是一起的。然后专业问题比较简单。每个人大概10-15分钟,也是看运气,有的人时间短,有的人时间长一点。

我复试后排名下降了,我总结下降的原因是,第一,(专业课)我准备得不足,因为我就没太重视,直接导致了复试考得不好。专业课只复习两遍还不够,对重要的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大题能写出来,第二,面试的问题答一两分钟不够,建议至少三到五分钟,对英语口语的的问题我准备的数量有点多了,每个问题之准备三四句话,其实复试英语口语历年真题建议至少准备三分钟。一定要说得全面点,有时会因为紧张而忘记几句,所以历年真题的每个问题都要准备,并且每个问题准备程度尽量深一些,深加工,让老师看到你的理解程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建议可以稍微带点个人见解,而不是机械复述,这样分数会更高些。第三,面试中表现的大气自然淡定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并能熟练表达出来。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每一场考完,只向前看,准备好下一场,可能奇迹就会发生,局势就能扭转。复试当作初试一样准备。把专心和认真贯穿始终,问心无愧。注意: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看待,并结合自己

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个人计划。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关于考研公共课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另外,因篇幅有限,有些东西不能在此与大家分享,如有需要,大家可以去high 研网和high研app,我会把历年真题、错题笔记及一些相关的专业课视频整理在上面,大家可以在上面找我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zr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