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材料试验监理细则

更新时间:2023-11-28 05: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总则

为了更好的完成监理范围内的监理试验检测工作,规范监理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程序,明确监理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职责,依据国家、铁道部、上海铁路局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技术指南、验收标准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 、试验检测依据

1、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2、设计文件、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及业主的有关规定、文件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TB10442-2009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5、GB/T14684-2001建筑用砂

6、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 7、TB10443-2010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

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9、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1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 1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 1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

15、客运专线铁路CRTS1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 16、客运专线铁路CRTS1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暂行技术条件 17、客运专线铁路CRTS1型板式无砟凸形挡台填充聚氨脂暂行技术条件 18、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车生产制造暂行技术条件(工管 19、客运专线铁路CRTS1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凸台树脂灌注袋暂行技术条件 20、客运专线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式垫板暂行技术条件 2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

2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路面防水层沥青混合料暂行技术条件 23、高速铁路 客运专线 客货共线 铁路工程材料试验方法标准汇编2010

2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

25、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 26、TB/T2140-2008铁路碎石道砟

27、TB/T2328.1~2328.19-2008铁路碎石道砟试验方法 28、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

29、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2005﹞157 30、TB10102-2010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31、钢筋混凝土用热带肋钢筋GB1499.2—2007 3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33、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34、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35、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36、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3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全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3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3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2-2006 4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27-2001 4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43、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4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 45、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 46.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第三章、试验检测程序

3.1原材料平行、见证检验工作程序

材料进场通知施工单位试验室 施工单位试验室通知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 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确认是否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 见证取样、见证试验 平行取样、平行试验 施工单位试验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并全过程见证试验 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平行取样并送至监理试验室平行试验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施工单位试验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盖试验检测章 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通知施工单位对该原材料进行清场 监理单位试验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盖试验检测章 试验监理工程师通知施工单位对该批原材料进行清场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报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签署监理意见 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全过程监督不合格材料处理情况 试验报告及台帐整理并及时归档 现场试验监理复查不合格材料处理情况并在处理问题回复单上签字确认

3.2 现场见证检测程序

监理提出见证项目 通知施工单位协同 监理见证取样或检测 监理试验过程见证 不符合技术要求 签署监理意见 监理施工单位各一份归档 质量问题处理

3.3现场平行检验程序

监理提出平行项目 试验监理取样或检测 监理站试验室组织 试验室独立完成试验检测 出报告并签署监理意见 通知施工单位 不符合技术要求 报告归档 质量问题处理

说明:当建设单位、监理站等部门对工程材料,实体质量有怀疑要求检测时,监理试验室应组织随时检测,并及时反馈试验结果。

3.4 材料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发现质量问题 监理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整改完成 未 整 改 上报监理站 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同意使用 整改完成 3.5 混凝土配合比报验程序

施工单位配合比试拌 试验监理到场见证 拌合物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抗压强度试验监理见证 重新试拌配合比 不符合要求 申报配合比批复 监理审核配合比申报材料 不符合要求 批复配合比使用

第四章、原材料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4.1 水泥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

4.1.1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混合材料宜为矿渣或粉煤灰,不宜使用早强水泥。C30以下混凝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4.1.2每批水泥进场后,施工单位首先检查该批水泥的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其中包括:1、出厂合格证;2、出厂检验报告(3d)。对照标准检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然后通知试验人员及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按照试验见证频率进行见证取样、试验。散装水泥随机从水泥罐车中取大致相等的水泥,总量不少于12kg。袋装水泥随机从不少于20袋中取等量水泥样品,总量不少于12kg。将12kg水泥试样混合均匀后分成两份,一份按标准进行试验,另一份密封保存三个月,以备复验,封存时,要贴上标签,以防搞混。

4.1.2水泥的质量应符合下表4.1.2的规定。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 目 比表面积 凝结时间 安定性 强度 烧失量 游离氧化钙含量 MgO含量 SO3含量 氯离子含量 碱含量 助磨剂种类及掺量 石膏种类及掺量 混合材料种类及掺量 熟料中的C3A含量 技 术 要 求 300~350m/kg 初凝≥45min,终凝≤600 min,(硅酸盐水泥≤390min) 沸煮法合格 详见GB175-2007表3 ≤5.0%(P.O)≤3.5%(P.Ⅱ)≤3.0%(P.I) ≤1.0% ≤5.0% ≤3.5% ≤0.06% ≤0.80% 详见GB175-2007的5.2 详见GB175-2007的5.2 详见GB175-2007的5.2 ≤8% 2检验方法 按GB/T8074检验 按GB/T1346检验 按GB/T1346检验 按GB/T17671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注:① 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② 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4.1.3 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符合下表4.1.3的规定。

表4.1.3水泥的检验要求 检 验 要 求 检验项目 质量证明文件检查 比表面积 凝结时间 安定性 强度 烧失量 游离氧化钙含量 MgO含量 √ √ √ √ √ 每厂家、每编号核查√ 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 文件。 施工单√ 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 √ √ √ √ √ √ √ √ √ √ √ √ √ √ √ 抽 样 试 验 检 验 √ √ √ √ 同厂家、同编号、同生产日期且连 续进场的散装水下列情况之一泥每500 t(袋装时,检验一次: 水泥每200 t)为①任何新选一批,不足上述数货源; 量时也按一批计。②使用同厂施工单位每批抽 检一次;家、同编号的水监理单位泥达6个月。 按施工单位抽检 次数的10%进行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见证检验,但至少 一次。证取样检测 水泥出厂日期大3个月。施工 单位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水泥SO3含量 氯离子含量 碱含量 助磨剂种类及掺量 石膏种类及掺量 混合材料种类及掺量 熟料中的C3A含量 4.1.4 水泥试验所用仪器及设备:①水泥胶砂搅拌机②水泥净浆搅拌机③水泥胶砂振动台④标准稠度测定仪⑤雷氏沸煮箱⑥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⑦水泥胶砂抗折试验机⑧水泥标准养护箱⑨天平

表4.1.5水泥胶砂强度性能指标 品 种 强度等级 42.5 硅酸盐水泥 52.5 6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 52.5 抗压强度(MPa) 3d ≥17.0 ≥23.0 ≥28.0 ≥17.0 ≥23.0 28d ≥42.5 ≥52.5 ≥62.5 ≥42.5 ≥52.5 抗折强度(MPa) 3d ≥3.5 ≥4.0 ≥5.0 ≥3.5 ≥4.0 28d ≥6.5 ≥7.0 ≥8.0 ≥6.5 ≥7.0 4.2 细骨料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

4.2.1细骨料宜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沙,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得使用海砂。 4.2.2细骨料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细砂1.6~2.2、中砂2.3~3.0、粗砂3.1~3.7。

4.2.3配制混凝土时宜选用中砂,当采用粗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胶凝材料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当采用细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4.2.4对长期使用的砂源,试样在料堆上取样,以400m3或600t为一批进行常规检验。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的表面铲除,然后由上、中、下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砂,单项试验的最小取样数量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4.2.4细骨料单项试验取样数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检验项目 颗粒级配 含泥量 泥块含量 云母含量 轻物质含量 有机物含量 (用比色法试验) 石粉含量 坚固性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Cl-含量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碱集料反应 最少取样数量(kg) 4.4 4.4 20.0 0.6 3.2 2.0 6.0 天然砂8.0、人工砂20.0 0.6 4.4 2.6 5.0 20.0 4.2.3 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应满足表4.2.3的规定。

4.2.3细骨料颗粒级配 圆孔筛(mm) 累计筛余 (%) I区 10 0 5.00 10-0 2.50 35-5 1.25 65-35 0.63 85-71 0.315 95-80 0.160 100-90 II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III区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注:除5.00mm和0.63mm筛档外,细骨料的实际级配与上表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超出总量不应大于5%。

4.2.4采用天然河沙配制混凝土时,砂中有害物质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4.2.4细骨料的性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检验项目 颗粒级配 含泥量 泥块含量 云母含量 轻物质含量 有机物含量 (用比色法试验) 压碎指标(人工砂) 石粉含量 (人工砂) 吸水率 坚固性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Cl含量 -<C30 ≤3.0% 技术要求 C30-C45 见表4.2.4 ≤2.5% ≤0.5% ≤0.5% ≤0.5% 浅于标准色 ≥C50 ≤2.0% 检验方法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25% ≤10.0% ≤5.0% ≤7.0% ≤3.0% ≤2% ≤8% ≤0.5% ≤0.02% ≤5.0% ≤2.0% MB<1.40 MB≥1.40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GB/T14684检验 细骨料的检验要求 表4.2.5 检验项目 颗粒级配 含泥量 泥块含量 云母含量 轻物质含量 √ √ √ √ √ √ √ √ √ √ √ √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①任何新选料源; ②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 检 验 要 求 √ √ √ √ √ √ √ √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3每400m(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不少于一次。 细骨料 有机物含量 压碎指标值 石粉含量 吸水率 坚固性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Cl含量 碱活性 -

4.2.6砂中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否则在混凝土试配时应扣除限量的石子部分,并计入粗骨料。 4.3 粗骨料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

4.3.1粗骨料应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无抗拉和抗疲劳要求的C40以下混凝土也可采用卵石。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骨料混配而成,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4.3.2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轨道板混凝土用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0mm. 4.3.3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分别从上、中、下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量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单项试验取样数量见4.3.3表

4.3.3粗骨料单项试验取样数量

序号 1 2 3 4 5 6

试验项目 颗粒级配 含泥量 泥块含量 针片状含量 有机物含量 硫酸盐和硫化物

含量

7 8 9 10 11

坚固性 岩石抗压强度 压碎指标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与空隙

12

碱集料反应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随机选取完整石块锯切或钻取成试验用样品

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和数量取样

8.0 8.0 8.0 8.0 12.0 16.0 24.0 24.0 40.0 40.0 40.0 40.0 80.0 80.0 120.0 120.0

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和数量取样 不同最大粒径(mm)下的最少取样量

9.5 16.0 19.0 26.5 31.5 37.5 63.0 75.0 9.5 16.0 19.0 25.0 31.5 37.5 63.0 80.0 8.0 8.0 24.0 24.0 40.0 40.0 80.0 80.0 8.0 8.0 24.0 24.0 40.0 40.0 80.0 80.0 1.2 4.0 8.0 12.0 20.0 40.0 40.0 40.0

4.3.4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岩石种类 沉积岩 <C30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火成岩 ≥C30 沉积岩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火成岩 碎石 卵石 ≤16 ≤20 ≤16 ≤30 ≤10 ≤12 ≤12 ≤13 注:沉积岩(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表4.3.5粗骨料的颗粒级配 累计筛余,按质量(%) 公称粒径(mm) 5-10 5-16 5-20 5-25 5-31.5 5-40 2.36 95~100 95~100 95~100 95~100 95~100 - 4.75 80~100 85~100 90~100 90~100 90~100 95~100 筛孔边长尺寸(mm) 9.5 0~15 30~60 40~80 - 70~90 70~90 16.0 0 0~10 - 30~70 - - 19.0 - 0 0~10 - 15~45 30~65 26.5 - - 0 0~5 - - 31.5 - - - 0 0~5 - 37.5 - - - - 0 0~5 53 - - - - - 0 表4.3.6粗骨料的有害物质含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检验项目 <C30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岩石抗压强度 吸水率 紧密空隙率 坚固性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0 ≤1.0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C30-C45 ≥C50 按GB/T14685检验 ≤8 ≤1.0 ≤0.2 ≤5 按GB/T14685检验 ≤0.5 按GB/T14685检验 按GB/T14685检验 按GB/T14685检验 按GB/T14685检验 按GB/T14685检验 按GB/T14685检验 按GB/T14685检验 母岩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 <2% ≤40% <8%(混凝土结构)<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0.5 9 CL含量(%) -按TB10424-2010附≤0.02 浅于标准色 录C检验 按GB/T14685检验 10 有机物含量(卵石) 4.3.7粗骨料的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3.7的规定

表4.3.7粗骨料的检验要求

检验项目 颗粒级配 岩石抗压强度 吸水率 紧密空隙率 压碎指标值 坚固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 含泥量 泥块含量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CL含量 有机物含量(卵石) 碱活性 -检 验 要 求 √ √ √ √ √ √ √ √ √ √ √ √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①任何新选料源; ②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达一年。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 √ √ √ √ √ √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3400m(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不少一次。 4.4 矿物掺合料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

4.4.1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一般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或几种矿物掺合料复配而成的复合矿物掺合料。

4.4.2 粉煤灰取样: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在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kg。矿渣粉取样: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试验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要量大一倍的试样。

4.4.3 矿物掺和料的技术要求

表4.4.3.1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序 号 1 2 3 4 项 目 细度(%) Cl含量(%) 需水量比(%) 烧失量(%) ≤105 ≤8.0 -技 术 要 求 C50以下混凝土 C50及以上混凝土 ≤25 ≤12 ≤0.02 ≤95 ≤5.0 检验方法 按GB159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1596检验 按GB/T176检验 5 6 7 8 含水量(%) SO3含量(%) CaO含量(%) 游离CaO含量(%) ≤1.0 ≤3 ≤10 F类粉煤灰:≤1.0 按GB159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表4.4.3.2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MgO含量(%) SO3含量(%) 烧失量(%) Cl含量(%) 比表面积(m/kg) 流动度比(%) 含水量(%) 密度(g/ cm) 7d活性指数 28d活性指数 32—技 术 要 求 ≤14 ≤4 ≤3 ≤0.06 350~500 ≤95 ≤1.0 ≥2.8 ≥75% ≥95% 检验方法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804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8074检验 按GB/T18046检验 按GB/T18046检验 按GB/T208检验 按GB/T18046检验 按GB/T18046检验 表4.4.3.3硅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烧失量(%) Cl含量(%) SiO2含量(%) 比表面积,m/kg 需水量比(%) 含水量(%) 28d活性指数(%) 2—技 术 要 求 ≤6 ≤0.02 ≥85 ≥18000 ≤125 ≤3.0 ≥85 检验方法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76检验 按GB/T18736检验 按GB/T18736检验 按GB1596检验 按GB/T18736检验 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4.4的规定

表4.4.4矿物掺和料的检验要求

检 验 要 求 检验项目 质量证明文件检查 √ 每厂家、√ 抽 样 试 验 检 验 下列情况√ 同厂家、同灰煤粉 细度 烧失量 含水量 需水量比 SO3含量(%) CaO含量(%) Cl含量 游离氧化钙含量 比表面积 烧失量 SO3含量 -√ 每编号核查供应商提供√ 的质量证明文件。 √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均全部检查。 √ √ √ √ √ √ √ √ √ √ √ √ √ √ 每厂家、每编号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 之一时,检验一次: √ ①任何新√ 选货源; ②使用同同规格的√ 厂家、产品达6个月。 √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 单位平行检验。 √ 下列情况√ 之一时,检验√ 一次: √ √ √ √ √ √ √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①任何新选货源; ②使用同厂家、同规格的产品达6个月。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 磨 MgO含量 Cl含量 含水量 流动度比 密度 活性指数 烧失量 Cl含量 SiO2含量 —-细矿渣粉硅灰比表面积 需水量比 含水率 28天活性指数 每厂家、√ 每编号核查√ ①任何新供应商提供选货源; √ 的质量证明√ ②使用同文件。 厂家、同编号的施工单√ √ 产品达6个月。 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均全部检查。 监理√ √ 试验检验;单位平行检验。 √ √ √ 编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 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 计。 施工单位每 批抽样抽检一 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 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不少√ 于一次。 同厂家、同√ 编号、同出厂日√ 期的产品每200 t为一批,不足 200t时也按一批 计。 施工单位每 批抽样抽检一√ 次;监理单位按√ 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 行检验,但不少于一次。 同厂家、同√ 编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30 t 为一批,不足30t时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 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 验,但不少于一次。硅灰出厂日 期大3个月。施工单位试验检√ 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4.5 外加剂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

4.5.1外加剂应选用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及矿物掺合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当将不同功能的多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不同外加剂之间应有良好的适应性。

4.5.2外加剂取样:从3个或更多的储料罐采取等量的外加剂,总量不少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b4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