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4 21: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谈美》有感

08中文一 张笑瀛子 1083000039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我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倡导的是培养“爱真理的精神”、“科学的批评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证精神”。朱光潜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等书籍。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他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书中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那么何谓“美感”呢?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的直线性和可感性。而“修养”,意指修为和涵养。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在这我想要谈一谈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的《情人眼底出西施》。

“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星,像一只轻燕,你决不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条犀牛或是像一只癫虾蟆。这就分明承认鲜花、明星和轻燕一类事物原来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癫虾蟆一类事物原来是丑的。”“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但是,对于美的评估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尺。可能有些事物我认为是美的,而在另一个眼中就不美了。所以,朱光潜先生指出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在下文中,朱光潜先生又提出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那么,美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婿后所产生的婴儿。”这句话是在文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美,不是物的物理属性的反映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的物理的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的心理上的直觉,美也就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就好像我们面对好山好水,如果只是单纯地一味地只看它的物理属性,那么你能看出些什么呢?相反地,如果我们只是单单依据一个人的心境,面前什么也没有,还是什么也看不出来。所以才说,美是心物婚婿后所生的孩子。

接着,朱光潜先生又进一步向我们阐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作者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告诉了我们两条很重要的道理: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心灵把混乱的事物综合成整体的倾向却有一个限制,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这两条道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本是散漫混乱的,是通过人的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但是,又不是说所有的外物都可以进

行整合。这个整合的过程有一个限制。我们会本能地将可以整合的整合在一起。而那些,在事物之外的东西,会被从中剔除出去。

最后,书中就谈到了美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美,自然美,好像是说美就存在于自然之中,不用你去推敲,也不需要什么观察,它就理当存在于此。可是,这样的说法又好像是自相矛盾的。按照书中的说法,就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对于山水的例子。当你看着它们的时候,它们也就不再是它们,而是“他们”。他们被赋予了一种人情味,从没有灵魂到充满灵性。看到那些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士,当他们看到祖国的江山河川,而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时,那些所谓的没有生命的事物,就被赋予了人才有的特质。像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在很容易就能看到的,它们真切地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可是在朱自清先生或是巴金先生的笔下就显得充满灵性,充满生气。或许就是他们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的热爱之情融于其中吧,这样现在的我们才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文章。

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意思是说个人情趣的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的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同样的,这里我们也可以用文人墨士对于诗词的创作而进行理解。王安石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而王冕则有“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同样是些梅花,可是完全不会给人以重复的感觉。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也可以反映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理解。有的景观,有人看了是雄伟,有的则认为是瑰丽,这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看事物的眼光是不同的。不过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人眼光都是相同的,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就都是一样的东西,这样就毫无生活的乐趣可言了。

其实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那是一种没有占有欲的感觉。“一朵花无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瓶子里,你只要能欣赏,它都是一样美。”我们不可能因为爱一朵花就摘光人家的花园。同样地,我们更不能因为太喜欢祖国的哪一座名山好水就想要把它移回自己的家里。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古董商和书画金石收藏家大半都抱有“奇货可居”的态度,很少有能真正欣赏艺术的。他们这种做法,我们也不能说是错误的,只是个人的价值认知的问题而已。像有的人,有幸得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他们没有自己留下,反而是无私地将其捐给了国家。他们无疑是高风亮节的,让我们大家都可以有机会去欣赏美,体味美。

美和自然其实就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事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将这二者进行完美的融合,我们才能看到真正的美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k8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