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更新时间:2023-12-16 03: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育红小学 刘春艳

一年的学习、研讨和听取专家的讲座,我更加明确的认识到阅读教学倡导“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分为“默读、阅读、朗读、诵读”四个阶段,然后明确每个阶段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并用一个“情”字把这四者联接来。由浅入深、由点及面,体会作者感情,引起心中共鸣,做到“文未出口先有情”,以达到提高朗读水平、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作文能力的目的。

一、在默读中品味

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理解词语是理解全文的基础。指导学生在默读这个阶段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朗读能力培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课堂上我经常指导学生在默读的时候,用“换词”的方法品味词语。把句子中需要推敲的词语,让学生换一个词试试,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出哪个词语好,并说出理由。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丰富感情色彩的感知。

二、在阅读中领悟

句子是构成篇的直接单位,往往能表达相对独立、具体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句子的赏析,指导学生去领悟作者的独特情感。

在这个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弄清句子中有深刻含义。例如在讲授课外阅读《夏夜荷花》一文:“荷花从不孤傲,要开就满池满塘。”要让学生理解“孤傲”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不孤傲又是什么意思,这个词通常是形容什么的,整句话哪点说明荷花不孤傲,领悟到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荷花的品格,是一种强烈的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学生体会了这种感情,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就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这来。

三、在朗读中体验

品词、析句是对语言的局部把握。要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这一阶段,要利用不同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如:范读、领读、趣读、分角色读等。

范读可以是教师读也可以是学生读。范读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模仿,而是听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一个苹果》一课,在一开始,我利用配乐范读的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读出来,学生在自己读的时候,就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情”与“文”结合。

需要正视的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让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领读,就是让全班学生听出“正确、流利”的标准是什么,并以此来自觉要求自己

分角色朗读对于对话较多课文是必不可少的朗读手段,如《迟到》一文,情节生动,对话丰富,是非常有利于分角色读的。可

以几个同学为一组,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演出课本剧,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练习又是提高。

四、在诵读中提高

古人曾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乐之”的境界,不仅是朗读教学,对于其它学科来说也是一种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在课堂中我经常启发学生:“你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文中所写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你亲身所见,内心所感。你要通过诵读把内心的感受传染给别人,这样你的文章才有价值。

如《唯一的听众》一文,当学生读到“我真是个白痴,学生把自己当作主人公,自然而然流露出心中的自责、沮丧。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朗读水平必然会显著提高。再加上教师、同学及时肯定,学生必然会把朗读当作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不仅是课文,久而久之,在读自己的作文时,也会流露出真情实感。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总之,让学生在“感知、领悟、体验”感情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接受优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时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也有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yh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