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解题策略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

更新时间:2023-03-08 07:1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解题策略之新民主

主义社会经济

分析题模版十:毛概+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 但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因素显然居主导地位 ⑴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工业化 ⑵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制度条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⑶满足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有利于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共同富裕之路: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⑷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 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利用、限制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 ⑸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国际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1)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 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①土改胜利以后,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要变为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

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妨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必须把私人资本主义所有 制的生产关系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3)总结概括:

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一、是什么?

1.感性认识vs理性认识

①区别:认识的初级阶段vs高级阶段(具体vs概括) ②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实现从感~到理~的飞跃 ⅰ.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

ⅱ.加工制作,上升为理性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④实现从理~到感~的飞跃:检验认识

第1页共1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二、怎么讲? 从材料中带入 三、怎么干?

①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普遍性vs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不断地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材料:看法、认识、判断、先后 例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是什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从感性到理性飞跃的条件 怎么讲:九之所以相马成功是因为他在对马观察时没有拘泥于马的颜色性别,这些表面因素。而是及时的把对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抓住了千里马的关键因素——速度、耐力达到了找寻千里马的目的。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怎么说:相马失败,是因为没有从实际出发,过分依靠理论,照搬照抄,生吞活剥,只抓住了马的外表,忽略了千里马的关键因素,所以相马失败了。

教条主义,缺乏实践经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客观唯心主义。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怎么干: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要求我们,理论结合实际,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第2页共2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tc.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