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7-27 07: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简介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新民主主义论》包括了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驳资产阶级专政、驳“左”倾空谈主义、驳顽固派、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四个时期、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等内容,并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作为中国革命第一个历史阶段。

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总结辛亥革命的同时科学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强调了当时的中国革命既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特殊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并相应指出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又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阐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从中国国情出发,全面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中国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而奋斗的目标,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完成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经济上繁荣、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的使命。

《新民主主义论》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具体地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它是马列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而当时在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侵略者的政治诱降下,为了清除投降道路上的障碍,采取了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断发动反共高潮,并在思想上大肆叫嚷“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谬论。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新民主主义论》更是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指出了中国革命应走的光明大道,给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以精神武器,统一了党内的思想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加强了全国各解放区政策的统一,更加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加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所以说《新民主主义论》无论是在党史还是中国历史上都有着不朽的地位,也将注定辉煌于历史的中国和将来的中国。

《新民主主义论》的启示

《新民主主义论》是借《中国文化》出版之际写出的,可见对于文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祖国未来建设指明了方向。它的胜利,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正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现代民族观念得以确立,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精神动力与价值源泉。同时,对现代建设也有不小的贡献。

如今,中国的经济正逐年平稳上升,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基本上经达到了《新民主主义论》的要求。但在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说,中国经济是提高了,但是中国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东西发展极不平衡;中国的

军事实力是提高了,但是,和周边邻国的摩擦却不断。这都说明了,中国的文化即中国的软实力还不够强大,因为中国的文化还没有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人。相反,不少外国文化却在中国成为了主流,不能说是崇洋媚外,但至少可以说明中国自己的文化还没有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这不禁又让我们反思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不是进行到底了?至少说在新文化方面做得还不够。所以说,作为当今大学生,不仅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更要不断修养身心,提高中国的全民素质,特别是文化素养,真正彻底落实和贯彻《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不仅在经济和军事上领衔世界,更要在文化和精神文明上领衔世界,从而突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dm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