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备课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9:5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 学科第 六 单元达标教学计划表 学 校 范 围 第六单元 年 级 主讲人 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习作6和练习6。《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如何克服困难,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的,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体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云雀的心愿》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练习6安排了五个版块: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写好毛笔字。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出现的,感受人类为改善生活环境所做的努力。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1.朗读课文,了解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形成的,感受人类为改善沙漠环境所做的努力。 2.了解森林的重要性。 1.感受沙漠变成绿洲的过程,体会绿洲的来之不易,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2、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沙漠中的绿洲》(2) 《云雀的心愿》(2) 习作6 (3) 练习6(3)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达标命题人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看拼音写汉字,成语的积累通过率高,在94﹪以上。学生的书写普遍有所提高 2、基本能够较好的掌握各种句型的练习,修改病句做的正确率比较高,句子补充的比较贴切,歇后语造句得体材很丰富。第四答题的通过率较以前有达标结果 分 析 了长足的进步。 3、能够很好的理解课内所学的文章,并能进行自觉的课外积累。 4、习作的内容丰富,大多数学生能抓住一件事来谈自己的收获,一类作文 备注 单元命题附后

1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课 题 课基础性 时 目标 教学 发展性 目目标 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重点 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学 方法 手段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恶劣 良好 咸而板结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像孩子一样 花代价培植 反思 难点 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 科 《沙漠中的绿洲》 语文 年级班 课 时 2 一、认知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技能性: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体验性: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认知性: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二、技能性: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三、体验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板书 2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 出示沙漠的图片。 一、 启发哪些同学了解“沙漠”?谁能说谈话,揭示课题 2、 板书课题:7 沙漠中的绿洲 2、 自读课文。 (1) 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1、 范围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段中写自然环境的恶劣,更衬托出开辟绿洲的艰辛。真应该为我们生活在绿洲而感到幸运。可是,如果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说“沙漠”的特点? 思路导读 要内容及全文设计意图 导航台:课文主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③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 初读(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课文。 ④检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况。 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下列句子重点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三、指导 写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sha) 罗(luo) 劣(lie) 有一天,我们生适(shi) 侍(shi) 良(liang) 活的世界逐渐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变成了沙漠,我们也要面临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吗? 指导书写 3 达必标做检题 测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学生活动 务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霎(sa sha)时 恶劣(li lie)待(shi si)一、复习弄 2、看拼音,写词语。 检查 dai jia e lie shi yi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布”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二、精品屋: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表达方法提示 巧妙运用衬托手法 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你一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文后练习3) 1、描红。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然头等词要重读) 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理解课文内容。 二、细读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课文 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 ③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①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抓住“到外、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会为阿联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 (2)细读第3自然段。 酋人民如何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培植树木花草,4 ②理解词句。 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过渡: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建造绿洲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精神所感动。但如果这一段少了这样几句话,你觉得会怎么样呢 b、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等词,同时理解“恶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语) 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有了??才??)引导用“有了??才??”练习说话。 ③指导朗读 (3)细读第4-6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②默读课文。在能表现阿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 ③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感悟: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酋人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达照样子,写词语。 标检必白茫茫( ) ( ) ( ) 做干干净净( ) ( ) ( ) 测 题 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5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课 题 课基础性 时 目标 教学 发展性 目目标 标 重点 教 难点 方法 学 手段 课件 云雀的心愿 保护土地 防洪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种树 蓄水 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学 科 《云雀的心愿》 语文 年级班 课 时 一、认知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二、技能性: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名在语气上的不同。 三、体验性:树立环保意识。 一、认知性:能用“可以。。。。页可以。。。。”造句 二、技能性: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对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三、体验性:认识森林队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板书 反思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6

1、导入:(板书:心愿)心愿生疑:看着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是什么?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一、导入新课 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个别提问) 2、示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板书:10 云雀的心愿)。 2、生答题: 1、过渡:带着疑问小声朗资料: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你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排忧解难。 二、初读课文 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 大,所以飞得高。 3、快速读课文,提出要求: (1) 读准生字词的音 (2) 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划出小节。 2、划生字词: 3、字形检查: (1) 出示生字词思考:生字中有哪个部分是需要注意的? (2) 学生描红 一、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积累,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三、检查自学效果: 3、 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很重要呢?小云雀和他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找一找,然后用“先??然后??最后??”(小黑板出示)回答。 4、 它喜欢其中的哪里?讨厌哪些地四、默方呢? 读课文,思考 课文内容 1、(出示小黑板)字音检查: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为了帮助学正确,领读,开 读,反复正生降低复述音。 生字词①讨厌 乱砍滥伐 难度。同时这贫瘠 冲垮 树冠★ 冲刷 土壤 擦去 几个词清楚空调器 绿洲 ②脱缰 讯期 蓄水 地表现了作苔藓 渗进 储存 者的记述顺多音字:埋怨 mán/mái 淹没mo/mei 树冠 guan/guan 序 暖和huo/he/ hu 1、默读课文,思考: “云雀既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一自样的复述,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 积累了妙词课文第14自然段告诉我们“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佳句、自然常洲。 2、(出示文字)指名读,思考:识,同时也积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7

达标检1、听写:贫瘠、冲垮、树冠、土壤、空调器、绿洲、漫天飞舞、枯枝败叶 测 必做题 2、组词: 厌( ) 伐( ) 垮( ) 冠guan( ) 庆( ) 代( ) 挎( ) guan( ) 1、抄写生字词 选做题 2、熟读课文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就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因为它到了几个地方后发现“森云雀的心愿就是(引)-----“到注重迁移 林实在太重要了,请同学用沙漠去种树”。 一、复习导“先??然后??最后??”说 入 一说他们去的地方。(指名说) 小云雀讨厌沙漠和大河,喜欢森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去弄个究竟。 学生自读,然后交流 (二)精读第2、3、4自然段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2自然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透过这些精彩的回段) 漠,它为什么讨厌沙漠呢,轻(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或者轻地读读 2、3、4自然段,可答,可见学生通过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你感觉沙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漠是怎样的?能用一两个词语概(5) 是啊,当狂风挂过时,课文的学习,已经括一下?总结描写沙漠的词语会睁不开眼睛,你有这样的体受到了很深刻的环(漫天飞舞、贫瘠)。 会吗? (2)沙漠这样的凶险,难怪小云(6) 它怎么知道的,请同保教育,水到渠成二、读课文 雀要说,引“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做妈妈告诉小云雀,齐读。 (指导用埋怨的语气读) 总结:没了森林不行,沙漠太地完成了由书本知 (3)妈妈是怎样回答他的呢?可恶了,小云雀是什么态度,(指导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书上怎么说的? 识到思想认识的迁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4自然段) 5、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1) 你知道了绿洲为什么会重要了!因为?? ”(板书:保移。 变成沙漠。 护土地)看黑板,用”因为?? “贫瘠”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2) 为什么小云雀要给沙漠 种上树呢? (3) 它飞到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 (4) 沙漠好吗?怎么不好? 3、所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妈,它心里引“害怕”,谁能用害沙漠又到了哪儿?(大河),在“感悟、积累、迁怕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三)、精读4、妈妈怎样回答他的?用什么语2、 默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移”是语文教学的第5——10气读?(指导用无可奈何的语气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自然段 读,突击“唉”这个拟声词) 怎样的景象? “三步曲”,只有依 5、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防洪)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你从据此,我们才能真6、过渡:森林为什么能防洪?怎哪里感受到洪水很凶猛? 样防洪?森林水库又是什么?自(出示小黑板)指导朗读“浑正地教好语文,学读第10节。 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8

7、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示意图,着向下游冲去”(比喻句)指名按图复述树的各个部分如何“把??比作??”,突出“脱好语文,用好语文。 蓄水? 缰的野马,咆哮”,反复朗读,树冠 挡住 体会洪水的危害。 苔藓和枯枝败叶 吸收一部分 土壤 吸收大部分 ① 森林是一水库 8、比较句子: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更肯定?(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教师领读,集体读。 9、这段话说明了森林的什么作用?(蓄水) 10、说话练习:“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板书,防洪蓄水)。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 3、比较句子 森林像不像空调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器?(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他们又回到了森林,感受就完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四)、精读3、 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全不一样了,默读课文11、12、要了?因为??(板书:调节温地读出了小云雀和第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一自13自然段 度)。这段话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然段,你了解到了奥妙? 用?(调节温度),谁能用“因2、读课文讨论:为什么说森林妈妈的对话 为??所以??”,把板书连在一是空调器? 起说。 森林就像空调器。 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三、总结 林太重要了吧,你能根据板书, 也告诉大家森林很重要吗?自己先试一试。 达标必做题 1、练习册P 26 二、三、一 2、搜集森林的资料,说说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检测 选做题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9

2、森林的作用 一、复习导入 用“因为??所以??”把森林的四个作用连起来说说。对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云雀就立下了到沙漠去种树的心愿(板书:种树) 1、讲评作业 ①字词:树冠guan 乱砍滥伐 咆哮 冲垮 ② 解释:①流水漫溢(泛滥成灾)乱砍滥伐② 选择或节制 复习巩固 1、课文中讲了林林的四个作用,那同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二、引申扩展 (1) 人类的资源宝库 (2) 庞大的氧气制适厂(天然的氧吧) (3) 良好的吸尘器 (4) 卫生保健医生 (5) 绿色的隔音墙 三、复述课文 1、通读课文 2、表演:课文中描写了哪两个动物?(小云雀和云雀妈妈)。要求分角色表演,脱离书本,给5分钟时间准备。 1、过渡:是啊,那样世界该多美好啊!小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去种树来保护环境,那你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有什四、培养环保意识 么心愿呢? 2、 例如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自己的心愿,我们看到河水脏,我就希望发明一个污水净化器来使河水变清(生回答) 达标检测 选做题 必做题 2、总结,还让同学抄在书上(有举的同学) 抓住关键词语自学说明森林重要的前三部分,边读边体会 3、想象:假如小云雀实现了他的愿望,那我们将看到什么? 表演加深理解 4、总结:老师真的希望每个人的心愿都能实现,那世界将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住着该多开心啊! 课外延伸,深化主题 1、 小练笔:以“森林实是太重要了!”或“我的环保心愿”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10

(2) 难道森林不是空调器吗? 2、说“森林实是太重要了?用”因为??所以??”写下来。 3、抄写课文中一个比喻句

11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课 题 课时 教学 目标 发展性 目标 学 科 古诗二首 语文 年级班 课 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基础性 目标 2、能够根据诗意想象出初夏荷池的美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小池》。 能自主阅读古诗 1、理解诗中生字新词的含义和诗意。 重点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荷池美景。 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中生字新词的含义和诗意。 教 学 难点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荷池美景 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 手段 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朗读好古诗 从而体会古诗的内容 板书 21 古诗两首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稚子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反思 12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现在已是初夏,路过一个小池塘,设计意图 学生交流。 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 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开拓学生思路 回顾学自由交流 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过的古诗 交流 到当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 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2、学生交流。 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3、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夏 日池塘上发生的事,题目叫《池上》。 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意,板书课题,理解诗题。 练习书写。 4、简介作者——白居易。 (3)齐读诗歌。简单说说池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 塘上发让了一件什么事。 音,把诗句读通顺。 3、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边2、检查初读情况。 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间。 解的词句。 (2)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意,练 4、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习书写。 (1)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3)齐读诗歌。简单说说池塘上发让解决生字词为学系古诗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的含了一件什么事。 扫清障碍 义。 3、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 (2)小组逐句内容交流自己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4、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1)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 意思。 自己理解诗句的含义。 (2)小组逐句内容交流自己的理解, 互相启发、补充, 学生自由轻声诵读诗句,边读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意思。 相互的启发(一)前两行——小娃采莲 边想画面。 有助于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诗句,边读边想理解诗句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体会诗文的画面。 情感 13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配乐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学生默读谈理解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达标检测 必做题 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情趣地朗读。 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1、背诵、默写课文。 2、依据《池上》这首诗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首诗配画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3、配乐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1、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很好的感悟2、学生默读谈理解。 诗歌的意境 (小孩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 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 练习读出情趣。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情趣地朗读。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1、背诵、默写课文。 2、依据《池上》这首诗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首诗配画。 背诵、默写课文。 选做题 依据《池上》这首诗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首诗配画

14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学 科 语文 年级班 课 题 古诗二首 课 时 第二课时 课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时 基础性 2、能够根据诗意想象出小孩学钓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目标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 能自主阅读古诗 目发展性 标 目标 1、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稚子学犯错误的形态。 重点 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 1、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稚子学犯错误的形态。 难点 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 合作探究 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 手段 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朗读好古诗 从而体会古诗的内容 15

垂纶 板书 小儿垂钓 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 借问 反思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回顾上节课 上节课我们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自学古诗 齐读诗句。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上节课我们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回顾总结学2、小结: 法 (1)利用字典学习生字新词,读准 字音,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学习《小儿(2)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用总结学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垂钓》 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的学习诗歌 说。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指导看图, 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讨论。 1、指导解题。 检查自学情 理解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垂钓”指钓鱼,“小儿垂钓”即小 况,指导理思: 子学钓鱼。 解 2、简介作者——胡令能。 3、自学古诗。 4、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理解 抓住重点词理蓬头:头发散乱。 指导说说全解古诗可以让(1)指名读全诗,读准字音。 稚子:稚,幼小。指小孩子。 学生更好的掌诗的意思。 (2)齐读诗句。 握诗歌内容 垂纶:纶,诗中指钓鱼用的线。(3)理解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 指钓鱼。 思: (4)指导看图,讨论。 (5)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引导学生学哪个词写出了小儿的外貌特5、指导朗读。 习这两首古征? 16

诗的方法,课外自学其它古诗。 哪个词写小儿垂钓的姿势? 路人向小儿问路,小儿为什么“遥招手”、“不应 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儿垂钓得怎样? 学生学习这两首古诗的方法,课外自学其它古诗。 6、小结。 (1)诗中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小孩? (2)引导学生学习这两首古诗的方法,课外自学其它古诗。 默写古诗《小儿垂钓》,再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达标检测 选做题 诗人为什么要把“偷采白莲”的小娃写入诗中?你对这个小娃有什么看法? 必做题 默写古诗《小儿垂钓》,再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课 题 课时 基础性 教学 目发展性 目标 学 科 习作6 语文 年级班 课 时 2 一、认知性:指导学生在习作前确定研讨的内容,并根据讨论的话题,大量搜集相关资料。 二、技能性:展开丰富激烈的讨论,积极陈述自己的观点,整合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把讨论的话题写下来。 三、体验性: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 一、认知性:学会查阅有关材料 二、技能性:学会了解别人的看法 三、体验性:八查到的材料写下来。 展开丰富激烈的讨论,积极陈述自己的观点,整合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把重点 讨论的话题写下来。 标 目标 教 17

学 难点 展开丰富激烈的讨论,积极陈述自己的观点,整合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把讨论的话题写下来。 方法 通过学习、交流,相互启发,形成认识,促成行为。 课件、搜集资料——课前指导学生查阅《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知识》之类的手段 书籍,或上网搜集、下载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为讨论写文章打下基础,作好充分的准备。 习作6 讨论 有条理的记录 1、怎样对待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野猪 板书 2、乱扔电池的危害 3、武松打死老虎能否称之为英雄 4、“非典”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 反思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8

1、有一位农民种了大片的玉米。玉米成熟了,被野猪吃了不少。过去野猪一一、新课导入 二、话题讨生活中许多话题都令我们感到兴趣,为此我们忍不住要进行讨论。下面请看如下话题 1、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使学生不来,可以用猎枪打,现在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打不得了。你不打它,它就糟蹋庄稼。为此农民叫苦不迭。 2、有人说,电池不能乱扔,它会严重引出话题,激发兴趣 引出话题,激发兴趣 污染环境。魏学明同学却不理会,还说: “大家不都乱扔吗,也没有见有多大的危害。” 3、王仁同学读了《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武松打虎是不爱护野生动 论: (一)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提高自出示讨论话题。 二)选择讨论话题。 (三)组织学生讨论 己的认识。 2、练习方法: (1)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自己有什么看法,别人是怎样看的?先做记录,再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2)留心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再进行整理摘录,写成文章。 3、四人小组讨论。 4、指导大组交流。 物,因此武松称不上英雄。你认为呢? 组织讨论,4、据报道,“非典”病毒的蔓延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 同学们,这4个话题,有的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曾经报道过的消息,有的是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事情,都是一些与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等有紧密联系的内容。这些话题值得人么关注。 为写文章打好基础 达标检测 必做题 完成草稿 选做题 查找、翻阅相关的报刊或书籍,登陆相关的网站了解、搜集、掌握有用的信息。 19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2、按三个问题进行搜集资料,同1、以“非典”为例: 完成作文 学之间相互补充、丰富资料。 (1)“非典”是什么?它有哪些3、老师适当地指点、辅导。 危害? 4、根据讨论内容,列出提纲: (2)在全国人们进行抗击“非典”(1) 打破平衡,就是给人类的日子里,涌现了哪些感人的故整合资料。 自身带来毁灭。 2) 为什么这事? 么说,从追寻“非典”病毒的由(3)“非典”病毒从何而来,怎来说起。(文章的主体) (3) 对样预防? 人类提出的警示,发出呼吁。 5、交流、评议、补充。 达必做题 誊抄作文 标检测 选做题 平时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d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