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11-18 02: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晁错》知识点

一、重要字词的音、义 天下无治《尚书》者 (研究 动词) .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征召 动词)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受学 动词)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晋升官职 动词) .太子善错计策 (称赞 动词) .公言善,吾亦恨之 (好 形容词) .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喜欢 动词) .力未有以伤 (中伤 动词)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罪 名词) .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奏章 名词) .丞相谢 (谢罪 动词)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小辈 名词)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痛恨 动词) .吾去公归矣 (离开 动词) .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晋见 动词) .内杜忠臣之口 (堵塞 动词) .

公言善,吾亦恨之 (遗憾 形容词)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处所 名词) .二、一词多义 1.间

(1)错常数请间言事 单独 (2)得间奔真州 机会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抄小路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5)又间令吴广 悄悄地,暗地里 (6)又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尔 (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2.数

(1)吴王为反数十年 几 (2)错常数请间言事 多次,屡次 (3)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数目 (4)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法则、规律

(5)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命运 (6)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点数、计算 3.治

(1)天下无治《尚书》者 研究 (2)治国无法则乱 治理 (3)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医治

(4)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太平、安定 (5)不效则治臣之罪 惩处、处置 4.疾

(1)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痛恨 (2)君有疾在腠里 病 (3)寒暑未薄而疾 患病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痛心 (5)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强、猛烈

三、词类活用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以为??奇 意动用法) .太子善错计策 (认为??善 意动用法) .别疏人骨肉 (使??离别、疏远 使动用法) ..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穿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吾当先斩以闻 (使??知道 使动用法) .外为诸侯报仇 (对外 名词做状语) .

错乃穿两门南出 (向南 名词做状语) .

四、古今异义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古义:文献经典 今义: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艺术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古义:掌管图书的官名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诏以为太子舍人 古义:让??做 今义:认为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古义:凭借这个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古义:军中之事 今义: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古义:对此 今义:承接关系连词 ..因上便宜事 古义:合乎时宜的办法今义:方便合适 ..五、通假字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同“洛”洛阳 .由此与错有卻 同“郤” .吴楚罢不 通“否” .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通“猝” .六、重要虚词——“于” “与” 于:(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 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3.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被

①君幸于赵王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 【于是】

1.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见?于】表示被动 ①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与:(一)介词 1.和,跟,同

①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②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②则与一生彘肩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③然则废衅钟与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④吾与徐公孰美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七、文言句式

晁错者,颖川人也 (判断句)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状语后置)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被动句)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 (判断句)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省略句)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省略句) 八、重要句子翻译

(1)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2)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3)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

(4)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颖川人。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与洛阳人宋孟和刘礼是同学。凭着通晓典籍,担任了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严峻刚正,却又苛刻严酷。孝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伏先生是原来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年纪已经九十多岁,因为太老无法征召他来,文帝于是下令太常派人前往学习。太常派遣晁错前往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学成回来后,趁着向皇上报告利国利民的事,称引解说《尚书》。汉文帝下诏令,任命晁错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晁错凭着他的辩才,得到太子的宠幸,太子家称他为“智囊”。汉文帝的时候,晁错多次上书,说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修改法令的事。几十次上书,汉文帝都没有采纳,但认为他有奇特的才能,提升为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赞晁错的计策谋略,袁盎和诸位大功臣却大多都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每都听,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意,但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毁伤他。内史府建在太上庙围墙里的空地上,门朝东,出入很不方便,晁错便向南边开了两个门出入,因而凿开了太上庙的围墙。丞相申屠嘉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打算就这次晁错的过失写成奏章,请求诛杀晁错。晁错听到了这个消息,当夜请求单独进谏皇上,具体详细地向皇上说明了这件事情。丞相申屠嘉上朝奏事,乘机禀告了晁错擅自凿开太上庙的围墙做门,请求皇上把他交给廷尉处死。皇上说“:晁错所凿的墙不是大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致于触犯法令。”丞相谢罪。退朝之后,生气地对长史说:“我本当先杀了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反而被这小子给出卖,实在是大错。”丞相终于发病死了。

晁错因此更加显贵。晁错被提升为御史大夫,请求就诸侯的罪过相应地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各诸侯国边境的郡城。奏章呈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一起讨论,没有一个人敢非难晁错的建议,只有窦婴与他争辩,因此和晁错有了隔阂。晁错所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们都叫喊着反对,痛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就从颖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刚继位,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纷

纷议论怨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晃错说:“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话,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晃错的父亲又说:“照这样下去,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去了。”便服毒药而死,死前说道:“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晃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反叛,以诛杀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打吴楚的军队时,他担任将领。回京城后,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谏皇上。皇上问道“:你从军中来,听到晁错死了,吴楚的军队退了没有?”邓公说:“吴王蓄意谋反已经有几十年了啊,他为你削减他的封地而发怒,所以以诛杀晁错为名义,他的本意并不在晃错呀。再说我担心天下的人从此都将闭口,再也不敢进言了。”皇上说:“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了不能够制服,所以请求削减诸侯的封地,借以尊宠朝廷,这实在是关乎万世的好事啊。计划才开始实行,突然遭到杀戮,对内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反而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足取的。”此时景帝沉默了好久,说:“您的话很对,我也悔恨这件事。”于是任命邓公担任城阳中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ov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