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考前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4-05 13: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A卷

填空(每空0.5分,共16分)

1.胚胎造血可分为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

2.骨髓增生程度分为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

3.贫血的诊断过程为确定有无贫血、严重程度划分、确定贫血的类型、查明病因。

4.溶血按照部位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5增生性贫血分为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6.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浸润。

7.MDS的FAB分型有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可诊断。

9.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

10.血浆凝血酶时间增高的原因:无纤维蛋白原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亢进等。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骨髓稀释:骨髓穿刺抽取过程中外周血液进入骨髓液即为骨髓稀释(取材失败)。如果抽吸骨髓液时混进血液,称为骨髓部分稀释;如抽出的骨髓液均为血液,就称为骨髓完全稀释。

2.Auer’s小体:在瑞氏或吉姆萨的血或骨髓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染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等,长1~6um,称为Auer小体(棒状小体),多存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RAEB-t型也可检出,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3.PML-RARɑ融合基因: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使15q22的早幼粒白血病基因(PML)和17q21的维甲酸受体基因(RARα)重排而产生的一种融合基因,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标志。

4.Ph染色体:为人体9号、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相互易位形成,其中丢失大部分长臂的22号染色体为PH染色体,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标记染色体。

5.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6.白血病:是源于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受阻,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浸润表现。

7.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7℃条件下,以白陶土激活因子Ⅻ、Ⅺ,以脑磷脂代替PF3,在Ca2+参与下,观察贫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APTT,常用于内源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及异常抗凝物的筛查,

8.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一个试验。

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详细说明骨髓象检验的步骤及内容。

(1)低倍镜检查:A. 判断骨髓取材、涂片及染色的质量B. 判断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C. 巨

核细胞计数并分类,D.全片观察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或寄生虫

2)油镜检查A. 有核细胞计数及分类:200~500个/片,B.细胞形态观察:所有细胞系统、细胞结构、细胞数量、细胞分布

3)结果计算:A,计算各系统细胞总百分比及个阶段细胞百分比B.计算粒红比值和个阶段巨核细胞百分比或个数

4)填写骨髓细胞学检查报告单

2.全血细胞减少是指什么?列举三种你所知道的可以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并简述其骨髓象检验的特征。

全血细胞减少:是多种疾病引起的周围血象变化,指外周血中血液有形成分---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正常值。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三“少”一“多”,增生极度减低、造血细胞(三系)减少、早期幼稚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2)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有核细胞增生减低、活跃或明显活跃,伴明显血细胞发育异常(红系、粒系、巨核系)。

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三系增生活跃,尤其以红系造血旺盛。

4)恶性组织细胞病:增生活跃,常有多少不一的异常组织细胞。

3.请完整写出M0—M7的中文名称。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M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红白血病

M7:巨核细胞白血病

4.请简述血小板的五个止血功能。

粘附、聚集、释放、收缩、促凝。

B卷

填空(每空0.5分,共16分)

1.巨幼细胞贫血的原因有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

2.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有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性骨折、造血器官损害(贫血)、髓外及神经系统浸润。

3.白血病造成贫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骨髓增生程度分为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

5.正常的血红蛋白包括成人主要血红蛋白、成人次要血红蛋白和胎儿主要血红蛋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qd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