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3-10-19 09: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理科教研组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关注班级中的学困生,让更多优良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更加投入,真正做到让教师动起来,使学生活起来。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更多的学优生脱颖而出,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地发展,切实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二、实施目标

2013年,我们将逐步摸索出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和培优补差模式。对常规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真正关心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和学习上有更高追求的学生,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些具体表现,如不爱学习、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过程常出现错误等对症下药,不断探索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培优补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脚踏实地在“培优补差”教育上做出成绩来,把“培优补差”教育的效果作为学校的质量和立校之本,切实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我校的整体办学质量。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习惯的差异,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区别对待、因人施教,以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个体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协调健康发展。它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目标分层提要求、训练分层搞辅导、检测分层定标准,使不同智力、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一步一步地滚动式向前发展,不断从小成功到大成功、一方面成功到多方面成功、个别成功向全面成功迈进的,达到教学成功的一种手段。

三、实施原则

1、开学初,各年级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优生培养措施,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要有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注意一贯性和持久性。

2、实施过程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指导性,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开展工作。

3、实施过程中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放松学习优秀的学生培养。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

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四、实施途径

一是确立分层目标,落实教学分层。

建立学生成长跟踪档案,依此进行分层,对各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五个分层,落实教学常规,实现共同提高:

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对部分科目上采取“同班不同要求”的教学模式。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分为动态的A,B,C三层。

2、备课分层:坚持在备课时,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备课内容以学案和教案呈现出来。

学案(即学习任务单)供学生使用,内容主要有:学习重点,基础知识,重点探究,总结归纳,巩固练习等部分。其中基础知识,重点探究,巩固练习都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梯度合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拓展题”——提高题。

教案(即教学设计)供教师使用。任课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范例、探究点的设置、方法规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

3、授课分层:目的是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各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尝试成功。课堂教学中,采用“尝试探究”、“分层点拨”的方法,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和课堂归纳小结,无论哪个层次学生都必须参与,同步进行;对于重点知识的延伸拓展,并把所学知识迁移到习题中时,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概念理解和不同要求的探究。

4、作业分层:坚持做到分层设计、统一要求、不同批改。

作业设计:习题设计或选编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作业讲评: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按时作业,按时收缴,做到有练必交,有错必纠;做好

限时训练,变学堂为考场,并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档案。

作业批改:对C层学生尽量采用面批,及时指导,做到日日清,帮助他们提高;对A层学生的作业,采取初改或者轮改的方式,批改后,要求他们互相对照独立完善,鼓励他们自主钻研,力求更优。

5、辅导分层: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分别对C层学生和A层学生在课堂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辅导,而且侧重点不同:对C层学生侧重于兴趣、信心、愿意学习等意识教育;对A层学生侧重于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二是尊重个体差异,组建学习小组。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阶段学习情况,由教师与学优生、学困生组建不同层次的动态性的学习合作小组学习,每天教师精心设计或挑选有梯度的练习(思考题、拓展题或提高题),通过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定时、定任务进行自我训练、同伴指导与教师面批辅导,营造积极的比学氛围,达到共同进步。

三是针对薄弱学科,落实结对帮扶。

制定教师培优补差目标责任书,明确培优补差目标,制订培优补差工作计划。落实部分学生薄弱学科的任课教师负责制,由任课老师实行一帮一或一帮二结对,促使学生尽快全面发展。

四是指导自我诊断,树立改错意识。

任课教师指导学习学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纠错本\,把自己在练习和考试中常犯的错误分类记录,建立错题档案,及时领悟内化、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树立改错题的意识,并指导学生对错题的分析,避免低级错误重犯。

五是举办学科竞赛,营建竞争氛围。

把对学生的辅导与学科竞赛结合起来,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与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动力,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为学优生营建一个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六是举办学习交流,推广经验心得。

每学期举办一、二次优秀学生与进步学生的学习经验推广会,向全年级学生

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七是进行学法指导,树立学习信心。

针对学困生行为习惯差、学习方法欠缺,每学期由年级组分阶段开展“今天怎样有效学习”讲座与座谈,进行必要的学习策略指导。针对一部分学困生的家庭教育薄弱情况,进行专题家访。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并通过阶段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意志。

五、激励措施

一是将学困生的辅导与学习优秀生的培养结果纳入到任课教师绩效奖励体系中,增强教师培养学优生的责任心与荣誉感,每学期在由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组成的绩效奖励中,优秀率占30%外,增加对优良学生的“补差”工作有明显进步的老师进行奖励。

二是加大对学困生的进步与优秀生和特长生在学科学习、竞赛活动等各方面冒尖的奖励力度。除每学期进行星级的学生评选表彰活动外,还将对期中、期末考试优秀的学生与学困生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进行进行表彰、奖励。另外通过各种宣传(班会、家长会、升旗仪式、宣传栏、校园广播等)积极鼓励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与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区各学科竞赛。

六、考评办法

对实施分层教学和培优补差将实行量化考评,学期末视每位教师学困生与优秀生增减的数量对教师进行考评(加分与减分)。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学校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学困生帮教与优秀生和特长生的培养是一项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点环节,实施分层教学和培优补差工作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为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项工作要常抓不懈。

附:实施分层教学和培优补差量化考评表

姓名 序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教学实践20% 指导培养10% 指导培养10% 指导培养10% 营建氛围10% 举办交流10% 指导学法10% 实施效果20% 确立分层目标,落实教学分层 尊重个体差异,组建学习小组 针对薄弱学科,落实结对帮扶 指导自我诊断,树立改错意识 举办学科竞赛,营建竞争氛围 举办学习交流,推广经验心得 进行学法指导,树立学习信心 学困生进步快,优秀生增加多 评测总分(满分100分) 评测等第(A等90-100分,B等70-89分,C等70分以下) 考评人(签名): 2012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xo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