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3-11-23 09: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月11月23日)

同志们:

按照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全县森林防火工作讲三点意见,最后,詹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

一、回顾总结去冬今春森林防火工作成绩

去冬今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指示精神,齐心协力,科学防控,有效地保护了我县的森林资源安全。据县防火办统计,去冬今春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287起,过火面积837亩,其中林地过火面积570亩,森林火灾损失面积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0.3‰,低于1‰的指标,取得了连续33年无大的森林火灾发生的好成绩。回顾去冬今春的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在防火紧要期,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及分管领导亲自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来抓,实行了行政领导负责制,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把任务和责任逐级落实到位。

二是宣传广泛深入。各乡镇、县林场、县防火办紧紧围

绕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坚持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在中小学校开设森林防火教育课,充分利用会议、电视、报刊、版报、宣传车、标语等各种有效形式,加强对林区及周边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普及了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防火基本常识。全县累计刷新大型宣传碑牌126块,竖立永久性宣传碑牌880余处,悬挂宣传横幅340余条,刷写宣传标语2.3万多处,宣传车巡回宣传1600余公里,发放宣传手册8万余份,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火源管理严格。针对我县山高林密,群众居住分散,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严格落实火源管理“五不准”和“四个一律”制度,加强源头管理,杜绝野外用火。在高火险天气,对全县乡镇和国有林场的50个入山路口,安排专人严防死守,强化对进山人员及痴、呆、病、傻、儿童“五种人”用火监视,严禁带火入山。春节、元宵节等重点时段,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深入责任区,排除火灾隐患,在县城周围林区的大片坟地及各乡镇450多处墓地,采取砍杂、清除可燃物、拓宽防火隔离带等措施,防范于未然,大大减少引发山火的人为因素。

四是部门协作有力。在防火紧要期内,县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定期不定期深入到责任区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将森林防火的各项制度、措施真正地落实到基层、到地块、到人头,有力地促进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格局。

二、客观分析当前森林防火工作形势

应当说,近年来,我县的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客观地讲,随着我县林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地不断推进,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森林防火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方面,森林防火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县多年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致使部分乡镇领导松懈、厌战情绪在不断滋生和蔓延,存在麻痹大意和“重扑轻防”的思想,对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地域广、蔓延快、处置难、危险性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森林防火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只做表面文章,资金投入不到位,扑火机具不维护,人员不培训,工作被动应付。二是宣传教育不到位。有的乡镇防火宣传只是走形式,应付检查,没有深入到位,留有死角,存有空档,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全局的防火意识,没有把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引发火灾的危害性、严重性向群众广泛宣传,防火宣传实效性不强。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乡镇只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对森林防火

没有措施和方案,乡镇、村干部没有明确职能和责任,特别是节假日、双休日发生火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能及时到位,导致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四是扑火队伍不到位。有的乡镇扑火队伍人员名单多则50—60人,少则20—30人,但真正能上山扑火的不到10人,有其名、无其实,流于形式,加上队员扑火知识、安全知识知道甚少,居住分散,组织调度困难。一旦发生大的火情、火灾不能及时到位,达不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五是火源管理不到位。一些乡镇对野外用火管理不严,对痴、呆、傻等弱智群体和儿童不落实监护人,农民随意烧田埂地边等行为不不制止。一到秋季,到处点火,无人管理。六是责任追究不到位。少数乡镇领导害怕报警次数多,影响政绩,从不主动上报火警,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十分严重,贻误扑火时机,造成工作被动。同时,由于火灾肇事者多是痴、呆、傻等弱智群体,处罚对象都很贫困,致使处罚难以兑现。

另一方面,森林防火工作形势更加严峻。一是气候条件的异常变化,对森林防火工作十分不利。森林火灾是受气候条件影响最明显、最直接的自然灾害之一。从全球气候来看,气候变暖是大趋势。从近几年气候来看,全县范围内冬季降雨普遍偏少,冬干连春旱。从近期气候发展趋势来看,进入10月份以来,与常年同期相比,我县降水量偏少22.7%,气温偏高1℃;预计11月下旬,我县仍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气温偏高,湿度偏小,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将增至3—4级,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二是森林资源面积和结构发生变化,森林防火工作压力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防护林工程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林下枯枝落叶越积越多,发生森林火灾系数增加,而且一旦发生火灾,不仅有地表火,相当一部分还形成树冠火,扑救森林火灾难度越来越大。三是社情、民情发生变化,森林扑火组织难度大。近几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一旦发生火灾难以组织有效力量扑救,只得依靠县专业、半专业消防队,但目前我县专业扑火队伍力量薄弱,扑火机具、设备不足,现有基本上“老化”,不适应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酿成火灾后,森林过火面积、火灾损失增大。一场火灾,投入人力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扑救时间达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四是森林火灾诱发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引发的后遗症多。发生森林火灾,不仅损毁了森林,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还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去冬今春,多起森林火灾烧毁农户的经济林、用材林,给林农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中有5处直接损失就达10万元以上,肇事者无力支付赔偿,引起群众上访,诱发多重社会矛盾。

针对我县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必须克服麻痹厌倦情绪,牢固树立常抓

不懈的思想,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绷森林防火这根弦,切实做到思想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懈怠,措施上不能有丝毫疏漏,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三、全面落实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任务

森林防火工作,预防是基础、是根本。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火方针,以建立长效的森林防火机制为核心,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培训演练,狠抓基础建设,努力提高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火警,力争不发生火灾,坚决杜绝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为此,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强化宣传教育。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把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做细、做到位,才能切实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和安全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火警次数,避免引起森林火灾。因此,必须把全民防火宣传教育,尤其是火源管理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要坚持普遍教育、重点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大造宣传声势,尤其要抓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期、重点节日、重点人员的防火安全教育。一是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滚动宣传《森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传播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和安全保护措施。今冬明春,

县防火办要在广播、电视上宣传森林防火内容不少于10小时,在县内报纸上开辟森林防火宣传专栏,各乡镇要利用电视差转台宣传森林防火内容不少于5小时,并有播放记录。二是要利用宣传车、横幅、标语、墙报,印发宣传手册、组织宣传小分队等形式,到村到户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全县各乡镇(区)、县林场、村林区公路、入山口、森林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林区边缘、人群密集场所,要增设森林防火警示碑牌,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达到警示目的。四是中小学校要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上一堂生动的森林防火知识课,举办一次以野外火源管理为主题的班会,同时指导学生宣传家长,宣传社会。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要有纪录备查。五是要对本辖区的农户发放森林防火明白卡和森林防火宣传单,做到户均1份,让广大群众知晓在防火期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烧田坎地边、烧各类秸杆等野外用火是违法行为,切实做到“五个不准”和“四个一律”。六是利用森林防火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群众,奖励火警火灾举报、扑救有功人员,严惩引发火灾的肇事者。七是宣传森林防火常识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安全避险知识,最大限度地确保林农的财产安全。总之,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覆盖、全方位的广泛宣传,使全县干部、群众、中小学生及痴、呆、病、傻、儿童“五种人”受教育率达到100%,形成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要强化基础建设。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林火预测预报网、通讯网、了望探测网、林火阻隔网、扑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机具化等“四网两化”建设;各乡镇(区)的重点林场要安装森林防火电话;连片用材林的地块,要开设森林防火隔离带,清除可燃物,特别是采伐后的枯枝要清除;坟区要进行砍杂除草,隔绝火源。县、乡镇要切实抓好专业森林消防纠察大队、中队建设,配齐装备,加强人员培训演练;各民兵应急分队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扑火技能。各乡镇要提前做好森林防火机具的维修、保养,保证灭火机具能正常运行;提前做好森林防火的物资准备,特别是机具用油的准备。县林业局要加大争资跑项力度,积极筹建县森林防火监测指挥中心,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完善扑火队机具、通讯车辆、森林火灾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局、委、办组成的半专业化消防队要调整和充实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扑火、救火能力,做到闻火即动,动则能战,战之能胜,确保不出现大的问题,把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要强化火源管理。从近几年我县发生的森林火灾火警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是人为原因引起的,野外火源管理是预防火灾的重点,也是预防火灾的难点。各乡镇、县林场要继续坚持野外用火“五不准”制度,加大对违法用火的处罚力度,公安、林业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努力查处违法用火案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涉及党员干部的要从重从快处理,

决不姑息迁就。重点部位、重点时间,特别是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各入山路口要设专人检查,重点部位要有专人守护。各乡镇要对烧田埂、熏粪等违法用火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凡发生因烧田埂、熏烘引起森林火灾的,要依法从重从快处理,公开曝光,达到处理一起、教育一片的目的,形成有烟必查、用火必究、人人都是火源监控员的社会氛围。

(四)要强化领导职责。各级各部门的要严格按照《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职责和任务,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组、与中小学校、与重点林场、重点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责任状。要继续坚持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部门领导包责任区,县、乡、村“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抓的“三级四长”责任制,把领导责任、地块责任和包片责任落实到基层林区,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防火一线。在防火期内,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必须深入所包责任区指导和督导森林防火工作,每季度不少于2次,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制订解决办法,发现重大火灾隐患的,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清除隐患。要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值班制度,防火期内,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森林防火信息畅通,县防火办要加强森林防火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每月不少于4次,将抽查结果报县委、政府“两办”和防火指挥部

成员,1次抽查无人值班或无带班领导值班的进行批评教育,2次以上的在全县进行通报。对发生火警,因信息不通、指挥不畅的单位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五)要强化责任追究。从现在起,县、乡森林防火办公室要进入备战状态,严格执行值班纪律,严禁脱岗、漏岗等情况发生。要严肃火情报告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向当地乡镇政府或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不得越级上报、迟报、瞒报和出现“关门打火”的现象。发生火情的乡镇或山权单位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扑救,并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县防火指挥部根据火情发展动态,组织扑救,特别危险的或火情发展较快的,由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发布命令,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森林防火消防队和半专业消防队,必须在发布命令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扑火指挥部报到。明火扑灭后,所在乡镇必须看守火场,防止死灰复燃。要严格落实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督查和问责力度,对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生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现火情隐瞒不上报、扑火组织不得力,并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对发生百亩以上森林火灾事故的乡镇,主要领导要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查。要依法打击各种涉火犯罪人员,对林区野外用火者,要给予严厉处罚;对野外用火导致森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7y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