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更新时间:2023-03-08 07:01:1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新课程改革)

杨文奇 2011.9.15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第三章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新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第五章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念: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 什么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 目标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二)课程要素:课程主要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六要素组成。

(三)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据课程内容的属性来区分。 学科课程:传承人类文明,掌握文化遗产。 经验课程: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区分。 分科课程:获得逻辑严密与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整合相关学科,促进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 形成解决问题的广视野与多种方法。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据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区分。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 5.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据课程任务区分。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 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课程理论

(一) 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1.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知识为核心,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传统) 2.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为基础,儿童为中心,实践活动为形式(1)

(二)传统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指令,教材成圣经) 2.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单向“授”—“受”过程 3.教师与学生外在于教程

(三)新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2.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3.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与课程这两个概念统一起来,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一)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以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以下特点:

1. 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能 2. 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3. 重视智力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4. 重视个性差异

5.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 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坚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国际交流 国外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1.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 值观教育和学生自主精神与道德的培养。

2.课程内容的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设置综合课程和分 科课程,处理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3.课程管理方面:采取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由集权型管理向三级管理体制转变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能力养成,忽视全面发展。 2.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相互分离,缺乏整合。

3.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远离生活与实际,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4.课程实施: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5,课程评价: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激励功能。 6.课程管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不适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我国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3.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论、以创设“学习环

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新课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与评价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发展趋势

1. 2. 3. 4. 5. 6.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概念: 广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意图。狭义: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美国学者 艾斯纳 将课程目标分为1.行为目标。2.问题解决目标。 3.表现性目标。 我国学者 借鉴外国 将课程目标分为1.行为取向目标。2.生成性

课程目标。3.表现性课程目标。

A.行为取向性目标:

定义:就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1.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强调以行为方式来叙写课程目标。 确认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①要有可观察的行为。②要有行为发生的条件。③要有可接 受得行为标准。(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①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识(识记):主要指记忆知识。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能识别和在现。 理解(领会):主要指对知识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实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 应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 分析:能将知识进行分解。

综合:与分析相反,把各个元素或部分分组成新的整体。 评价: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判断。 六类目标有层次和顺序。 ②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接受(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反应:指学习者不仅注意到某种现象,而且主动参与,作出反应。

价值评价:指学习者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价值观的组织:指学习者遇到许多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克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各

种价值观加以比较。接受重要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行。

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的状况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改善课程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五)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特征

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其表现为“我要学习”。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最大追求。同时学生认识到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密切相关,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2、独立性特征

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其表现为“我能学会”。强调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能量,都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在能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潜在的能量和能力开发出来。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独特性的特征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根据差异因材施教,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4、体验性特征

这是指让学生参与认识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给知识注入生命,因为了有体验,知识的学习就扩展到心理的范畴。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为此,新的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参与,强调让学生去感知、去操作、去实践,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验,并通过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达到共同发展。

5、问题性特征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进行钻研和思考。由此可见,问题产生于实践,它是诱发学习的真正动力。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感知中观察、思考、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抓住“问题”这一线索,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积极进行思考、探究。

课程评价

(一)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为评价对象确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2. 现代教育评价由关注终结性目标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发展

3. 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 4. 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三)现代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 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制度。 5.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方法,完善初升高的考试管理制度

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评价的类型 A. 按照评价目的分类

1.诊断性评价(活动开始之前。预测性与测定性评价。目的了解评价对象的情况,为制定教学措施做

准备,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不注重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 3.终结性评价(教学结束之后。评定成绩作出结论。) B.按照评价主题分类

1.外部评价(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的评价) 2.内部评价(自我评价) C.按照评价方法分类

1.相对评价(在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比较) 2.绝对评价(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之间进行比较)

3.个体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比较对象的不同方面)

(四)现代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性质评价,定性与定量想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

4.评价主体方面,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六)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目标(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功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3.评价观念(发展性评价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方转向多方,增强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 7.评价过程(关注评价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七)学生评价的发展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怎么做) 1. 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2. 教师要采用多样、有效的评价办法

3. 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反应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4. 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采用等级制,不将学生成绩排队、公布、

评价中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和不足。 5. 每学期,每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八)当前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1,从筛选评比到诊断帮助 2.从辅助知识学习到全面育人 3.从冷静客观到充满人性关怀

4.从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到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 5.从单一评价主体到多远评价主体 6.从单一纸笔测试到多远评价

7.从游离与教学之外到整合与教学之中

(九)传统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不合理性

1.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 2.过于注重总结性、鉴定评价,评价方式单一 3.评价的主体单一,评价的时效性较差

4.评价过程的随意性强,评价措施与方法的简单化

(十)新课程改革中下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

1.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2.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的方法应做到形式多样,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然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

4.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可以实行等级制,深知不设总分而改为各项评定,而且必须遵“不得公布学术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的规定

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管理政策 三级课程管理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地方和学校也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从原来对课程的机械几首、被动执行,转变为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享有的课程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与中央一起共同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管理。 A.国家对课程的管理(职能部门教育部) 1.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 3.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4.积极试行性的课程评价制度 B.地方对课程的管理

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C.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4.改进课程评价

(二) 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具有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现实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 地方课程的功能

1. 使各地更好地达到国家标准

2. 挖掘各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自身特色

3. 是学生从生活情景中亲自体验理解相关课程内容,引发求知欲 4. 提高地方对课程的管理开发能力

(三)校本课程

定义:校本课程是由学校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指导思想: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从性

开发理念:学校对课程开发与实施有自主决策权,教师参与课程设计 倡导旨在问题解决的合作、探究与共享的开发与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

1. 明确而独特的学校教育哲学 2. 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3. 体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教育系统 4. 学校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5. 教师工作时间与专业技能

为什么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权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必须是教师 教师主体的好处:

1. 促使教师必须在时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

2. 有助于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丰富对学生的看法。 3. 增进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理解,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去 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准也水平 和业务能力,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的内涵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B.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

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培养参

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

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

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关系:五育之间既是相互独立有事相互联系的。他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像话渗透的特征。在教育实

践中,应该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C.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中和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激烈,对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人才资源。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家庭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形成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教育还存在总总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对于克服这些弊端,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看法,包括对教育的

本质,功能,目的,原则等等的看法或认识,是动态和不断发展的。

(一)现代教学观

A.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接受者与吸收者。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B.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合作伙伴关系。

怎样处理?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鼓励拒绝的学生3.尊重被孤

立和拒绝的学生4.尊重有过错的学生5.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

民主是师生关系的融化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前提

(一)信息技术教育概述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教育活动。总的来讲,所谓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促使学校教育观念发生转变 2.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 3.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多媒体教学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使其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上好多媒体教学课的方法 1.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

好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的。运用多媒体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是对原有教材内容的再创造,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优秀的教师在好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其采用的理念、模式、方法、技巧、都能实现其教学目的。因此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要体现适度的艺术性 4.讲究画龙点睛,适度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服务于教学的,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件对教学的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面为立体,让教学生动起来。多媒体不是越多越好,适合才是最好的。 5.信息量要适度,以学生为主

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确定知识点和知识难度,借助现代媒体的转换功能,使抽象知识尽可能的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好学易懂的有效资源。 6.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能为学生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改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树立活动教学观。将教学活动引人课堂教学中,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3.学生观的转变。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力。

(二)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

结,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三)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 1.新的课程结构

2.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 3.新教材的不确定性

(四)对知识储备的挑战 (五)信息技术的挑战

(六)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新课改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校本教师培训

校本教师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 (二)教师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旨在不断革新和改革教育实践。教师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以实践情境为研究场所的研究形式。因此,行动研究虽说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但对于教师来说,他更强调一种进行研究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学习途径,更是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反思性实践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对象,也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通常是以对自身发展现状的反思中开始。没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没有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质过程。(反思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体现:反思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有助于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助于教学智慧的养成,有助于教师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有助于教师的内隐知识显性化。) (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新模式。一般由一所大学的教育系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几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训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核心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7z.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