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

更新时间:2023-10-03 01: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治复习提纲

基础知识复习

(一)

一、责任与角色

责任的含义(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1. 责任的来源有哪些?

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二、对自己负责

1. 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①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② 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2. 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① 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

② 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③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④ 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三、不言代价与回报

3. 承担责任的回报有哪些?

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4. 承担责任的代价有哪些:

① 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② 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5. 承担责任的意义: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

志。

6. 当我们无法推卸某些责任时,应怎么做?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7.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应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

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但是,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二)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 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 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

设贡

献才智。

② 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 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4. 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①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

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②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

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 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

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5. 为什么要热心公益事业

?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

?让我们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②关爱社会③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④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⑤自觉承担责任,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⑥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6. 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7. 如何做到自觉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的要求)?

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我有什么责任?我主动承担了吗?我尽心尽力了吗?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三 )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当今社会,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6.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8. 制定国家根本任务的依据是什么: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9.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 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12. 我们要应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必须怎么做(要让“中国号”高歌向前,应怎么做)?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注意没有毛泽东思想) 二、党的基本路线

14.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5. 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6.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7.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8.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评价)?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9.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含义、内涵)?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0.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评价)?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1. 改革开放的地位(评价)?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3. 党的基本路线的地位?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5.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要求: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党的基本路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6.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27. 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

会的蓬勃发展。 三、维护民族团结

28. 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2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30. 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31. 有些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32. 为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评价)?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4.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关系(新时代):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5.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6. 我们个人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四、实现祖国统一

37. 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哪些人(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组成、内涵)?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8. 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9.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0.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1. “一国两制”的内容(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2. 制定“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意义(港澳回归证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43.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什么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44.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45.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坚持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6. 中国政府对台湾持什么态度(大陆希望怎么解决台湾问题)?

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7. 为什么两岸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①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实现。

(四)

1. 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2. 我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一、对外开放

3. 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① 在开放的世界里,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 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 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4. 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怎样做?

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 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6. 加快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7. 什么是对外开放(怎么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8. 对外开放的作用?

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和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9.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0. 如何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11. 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注意的问题)?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9o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