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最新试题库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03 0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题库

第一章

课后作业

找一个错误决策的项目,并讨论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有没有挽救的可能?

第二章

课后练习题

一、简答题

1、何为资金等值?常用资金等值换算公式有哪些? 2、什么是名义利率和和有效利率?两者有何关系? 3、现金流量图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常用的复利系数之间有何关系? 二、计算题

1.某人希望以8%的年利率,按半年计息每半年付款一次的方式,在3年内等额偿还现有的6000元债务,问每次应偿还多少?

2.一农户购置了一台新收割机。他估计新机器头两年不需要维修,从第3年末开始的以后10年中,每年需支付200元维修费。若折现率为3%,问期初应一次性支付多少?

3.某商店新开辟一个服装专柜,为此要增加商品存货。商店现借入银行短期货款一笔,用于购货支出,计划第1年末偿还30000元,第4年末偿还15000元,即可将贷款还清。由于新专柜销售势头很好,商店经理准备把债务本息在第2年末一次付清,若年利率为4%,问此时的偿还额为多少?

4.有人在今后五年中每年末借给你2500元,要求你在随后的10年中,每年末归还2500元于他。若年利率为15%,问你是否接收这笔借款?

5.某企业在第一年年初向银行借入150万元,银行规定从第一年到第十年每年年末等额偿还20.7万元,当利率为6%时,年金现值系数为7.360, 当利率为8%时,年金现值系数为6.710计算这笔借款的利息率。

6.某机械设备初期投资为20000元,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资本利率为10%,则利用该设备每年获得的净收益为多少以上时合适?

7.某建筑机械估计尚可使用5年,为更新该机械估计需3万元。为此,打算在今后的5年内将这笔资金积蓄起来。若资本的利率为12%,每年积蓄多少才行?假定存款发生在:

(1)每年的年末 (2)每年的年初

8.某工商管理研究生计划从银行借款10000元,年利率12%,半年计息一次。这笔借款在四年内分期等额摊还,每半年还款一次。第一次还款是从今天起的6个月后。问:

(1)贷款的实际年利率是多少? (2)计算每半年应还的偿还额。

(3)计算第二个半年所付的本金和利息

9.王先生正打算购买自己的住宅。他申请了一项20万元,15年分期付款的房屋抵押贷款,年利率为14%,每半年计复利一次,每月等额摊还本息。试计算:

(1)贷款的实际月利率。 (2)每月的贷款偿还额。

(3)分别列出前两月所付的利息、本金及未偿还贷款余额。

参考答案: 二、计算题:

1.解:

计息期利率为 I=8%/2=4% 计息周期为 n=3×2=6 贷款本金为 p=6000元

每次偿还金额 A=P×(A/P,4%,6) 代入已知数据得:A=1144.57元

2.解法一:先把10年的维修费折到第二年末(即第三年初),计为p,则:

10

P=200÷3%×(1-1÷1.03)=1706.04元

2

再把p折为现值=1706.04÷(1+3%)=1608.10元 解法二:先把10年的维修费折到期末(即第12年末),计为F,则:F=A(F/A,3%,10)=200×11.464=2292.8元

再把F折到期初(即零年)P=F(P/F,3%,12)=2292.8×0.701=1607.25元 3.解:

30000×(p/F,4%,1)+15000×(p/F,4%,4)=A×(p/F,4%,2) A=45068.34 4.解:

借入款现值:p=2500×(P/A,15%,5) =8390.4元

归还款现值:P=2500×(P/A,15%,10) ×(P/F,15%,5) =6238.08元

借入款现值大于归还款现值,可以接受这笔借款。 5.解:

首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P/A,i,10)=150/20.7=7.2464

其次设x为超过6%的数值,则根据计算出的7.2464和给定的年金现值系数,可建立等式:x/2%=(7.360-x)/(7.360-6.710),解得x=0.35%

则这笔借款的利率为6%+0.35%=6.35% 6.解:

A>20000×(A/P,10%,10)=20000×0.1628=3256元时,该设备投资合适。 7.解:

(1)A=30000×(A/F,12%,5)=30000×0.1574=4722元 (2)A=30000×(A/F,12%,5)/(1+12%)=4216元

8.解: (1)贷款的实际年利率

2

i=(1+6%)-1=12.36% (2)每半年应付的偿还额

A=1000×(A/P,6%,8)=1610.31元 (3)第一个半年利息=1000×6%=600元 第一个半年本金=1610-600=1010元

第二个半年利息=(10000-1010) ×6%=539.4元 第二个半年本金=1610-539.4=1070元 9.解:

半年利率=14%÷2=7%

1/6

月利率=(1+7%)-1=1.134%

计息次数=15×12=180

每月等额偿还额A=20×(P/A,1.134%,180)=2611元 第一月利息=200000×1.134%=2268元 第一月本金=2611-2268=343元

第二月利息=(200000-343) ×1.134%=2264元 第二月本金=2611-2264=347元

第三章

课后练习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投资回收期?什么是投资效果系数?

2、什么是净现值?什么是净年值?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3、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二、计算题

1.有一项目的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该项目初始投资1000万元,采用直线折旧法,期末残值为零,计算税后资本收益率。

年末 税后净现金流

2.ABC公司现准备以100万元收购目标企业甲,向你咨询方案是否可行,有关资料如下:

去年甲企业销售额1000元,预计收购后5年的现金流量;在收购后第一年销售额在上年基础上增长5%,第二、三、四年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增长10%,第五年与第四年相同;销售利润率为4%,所得税率为33%;固定资本与营运资本追加额分别占销售增长额的10%和5%。资金成本为8%。

要求:

(1)计算在收购后企业各年的现金流量; (2)计算净现值;

(3)评价应是否收购甲企业。

3.某企业业要进行一项设备投资,投资期为3年,每年年初投资200万元,第四年初开始投产,投产时需垫支50万元营运资金,第四年末开始有收益.预计项目寿命期为5年,5年中会使企业每年增加销售收入360万,每年增加经营成本120万,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率为30%,资金成本为10%,固定资产残值忽略不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项目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 参考答案: 二、计算题:

1.解:

税后净收入=税后净现金流量-年折旧 年折旧=1000/4=250万元

1 100 2 300 3 400 4 600

年平均税后净收入=(100+300+400+600)/4-250=100万元 采用直线法时,平均帐面价值=(初始投资+期末残值)/2 =1000/2=500万元

税后资本收益率=年平均税后净收入/平均帐面价值 =100/500=20% 2.解:

(1)收购后各年的现金净流量如表3-1:

表3-1现金净流量表 销售额 销售利润 所得税 销售额增加 成本增加(15%) 现金流量 现值系数 第一年 1050 42 13.86 50 7.5 20.64 0.9259 第二年 1155 46.2 15.25 105 15.75 15.2 0.8573 第三年 1270.5 50.82 16.77 115.5 17.325 16.72 0,7938 第四年 1397.55 55.90 18.45 127.05 19.05 18.39 0.7350 第五年 1397.55 55.90 18.45 0 0 37.45 0.6806 (2)NPV=84.42<100万元 (3)不应收购。 3.解:

每年折旧额=600/5=120万元

经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收入-经营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所得税率 =(360-120)×(1-30%)+120×30%=204 该方案每年现金流量如表3-2所示:

表3-2现金流量表 年限 现金流量 0 1 2 3 4 204 5 204 6 204 7 204 8 254 -200 -200 -200 50 回收期=6+38/204=6.19 净现值=19.66万元

第四章

课后练习题

1、有三个互斥方案,寿命期均为10年,基准收益率为10%,各方案的初始投资和年净收益见表,试用净现值法、年值法和差额净现值法选择最优方案。

方案 初始投资/万元 年净收益/万元

A B C 49 60 70 10 12 13 2、某工厂拟采用某种设备一台,市场上有两种型号供选择,两种型号的年产品数量和质量相同(即年收益相同),但购置费和日常运营成本不同,见下表,两种型号的计算寿命皆为5年,基准收益率为8%,试用费用现值法和年费用法比较并选择最经济的型号。

型号 A B 购置费 16000 12000 年运营成本 5000 6500 残值 1500 2000 3、有两个互斥方案,A方案的寿命为4年,B方案的寿命为6年,其现金流量如表所示。基准收益率为10%。要求:(1)用年值法比较方案;(2)用最小公倍数法比较方案;(3)以4年为研究期,用净现值法比较方案。 年末 方案 0 方案 0 4、某公司考虑下列三个互斥方案,3个方案的寿命期均为5年,基准贴现率为7%。 方案 初始投资(万元) 年收益(万元) 1 5000 1319 2 7000 1942 3 8500 2300 -400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0 -5001 3000 2 3000 3 3000 4 3000 5 6 要求:用所列方法选择最优方案: (1)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2)净现值法 参考答案: 1.解:

(1)净现值法

NPVA=-49+10×(P/A,10%,10)=12.44(万元) NPVB=-60+12×(P/A,10%,10)=13.73(万元) NPVC=-70+13×(P/A,10%,10)=9.88(万元)

3个方案的净现值均大于0,且B方案的净现值最大,因此B为经济上最优方案,则应选择B方案进行投资。 (2)年值法

AWA=-49×(A/P,10%,10)+10=2.03(万元) AWB=-60×(A/P,10%,10)+12=2.24(万元)

AWC=-70×(A/P,10%,10)+13=1.61(万元)

3个方案的年值均大于0,且B方案的年值最大,因此B为经济上最优方案,则应选择B方案进行投资。 (3)差额净现值法

将方案按投资额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ΔNPVA-0=NPVA=12.44(万元)

ΔNPVB-A-11+2×(P/A,10%,10)=1.29(万元)

ΔNPVC-B=-(70-60)+(13-12)×(P/A,10%,10)=-3.86(万元) 则B为最优方案。 2.解:

(1)费用现值法

PCA=16000+5000×(P/A,8%,5)-1500×(P/F,8%,5) =16000+5000×3.9926-1500×0.6806 =34942.12(元)

PCB=12000+6500×(P/A,8%,5)-2000×(P/F,8%,5) =12000+6500×3.9926-2000×0.6806 =36590.72(元)

由于PCA< PCB ,所以A型号最经济。 (2)年费用法

ACA=5000+16000×(A/P,8%,5)-1500×(A/F,8%,5)=8751.67(元) ACB=6500+12000×(A/P,8%,5)-2000×(A/F,8%,5)=91643.60(元) 由于ACA< ACB ,所以A型号最经济。 3.解:

(1)年值法

AVA=3000-5000×(A/P,10%,4)=1421.73(元) AVB=2000-4000×(A/P,10%,6)=1081.55(元) 由于AVA大于AVB,所以A方案为优。 (2)最小公倍数法

两方案的最小公倍数是12,以12年为两方案的计算期。

(12)

NPVA= AVA×(P/A,10%,12)=9693.15(元)

(12)

NPVB= AVB×(P/A,10%,12)=7369.28(元)

由于方案A的净现值大于方案B,所以方案A为优。 (3)研究期法

以4年为两方案的研究期。

(4)

NPVA= AVA×(P/A,10%,4)

=1421.73×3.1699=4506.74(元)

(4)

NPVB= AVB×(P/A,10%,4)

=1081.55×3.1699=3428.40(元)

由于方案A的净现值大于方案B,所以方案A为优。 4.解:

(1)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方案2与方案1的投资差额=7000-5000=2000(万元) 年收益差额=1942-1319=623(万元)

623×(P/A,i,5)-2000=0,此时的i为差额内部收益率。

(P/A,i,5)=2000÷623=3.21(万元)

查系数表知(P/A,16%,5)=3.274,(P/A,17%,5)=3.199(万元) NPV(16%)=623×3.274-2000=39.702(万元) NPV(17%)=623×3.199-2000=-7.023(万元) 用内插法计算得ΔIRR=16.85%>7%,选第二方案.

方案3与方案2的投资差额=8500-7000=1500(万元) 收益差额=2300-1942=358(万元)

358×(p/A,i,5)-1500=0,(P/A,5%,5)=4.19

查系数表得: (p/A,6%,5)=4.212, (P/A,7%,5)=4.100 NPV(6%)=358×4.212-1500=7.896(万元) NPV(7%)=358×4.100-1500=-32.2(万元) ΔIRR=6.47%<7%,选第二方案. 所以,第二方案为优。 (2)用净现值法:

方案1NPV=1319×4.1-5000=407.9(万元) 方案2NPV=1942×4.1-7000=962.2(万元) 方案3NPV=2300×4.1-8500=930(万元) 方案2净现值最大,应选方案2 第五章

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敏感度系数高,表示项目效益对该( )。 A.不确定因素敏感程度高

B.不确定因素敏感程度低

C.不确定因素敏感程度与之无联系 D.不确定因素不会有影响 2.随着不确定因素变化百分率取值的不同( )。

A.敏感度系数的数值会有所变化 B.敏感度系数的数值不会变化 C.敏感度系数的数值会变大 D.敏感度系数的数值会变小

3.临界点的高低( )有关。

A.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 B.与项目内部收益率 C.与增加的百分率 D.与净现值变为零时的变化百分率

4.对于同一个投资项目,随着设定基准收益率的提高,则临界点就会(A.变高 B.不变 C.变低 D.无关联 5.在典型的敏感性分析图中( )。

A.横轴为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纵轴为内部收益率的数值 B.横轴、纵轴均是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 C.横轴、纵轴均是内部收益率的数值

D.横轴为内部收益率的数值,纵轴则为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

6.对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应进行分析,其中哪些因素是较为敏感的因素(A.敏感度系数较高者 B.敏感度系数较低者

。 )

C.临界点较高者 D.不易分析得出 7.盈亏平衡分析可以分为( )。

A.线性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B.盈亏平衡点分析 C.非线性和线性平衡点分析 D.收益平衡和平衡点分析 8.下述各条件为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的是( )。 A.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B.产量不等于销售量,即每年生产的产品每年均销售出去 C.产量不变,产品售价提高,从而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D.以上均不正确

9.盈亏平衡点的求取方法( )。 A.仅能用公式计算法求取

B.由于盈亏平衡分析要便于直观分析结果所以求取平衡点一般仅用图解法求取 C.公式计算法和图解法均可

D.为保证计算准确性只能用公式法求取

10.在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中计算时如果采用含税价格计算则( )。 A.应再减去增值税 B.应再加上增值税 C.与增值税无关 D.视具体情况加减增值税 11.采用图解法盈亏平衡点为( )。 A.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费用线交点 B.固定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 C.总成本费用线与固定成本线交点 D.亏损区与盈利区的分界点

12.在图解法求得的盈亏平衡点中,这一点所对应的为( )。 A.BEP(产量) B.BRP(产量)

C.BEP(生产能力) D.BEP(生产能力利用率) 13.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一般仅进行( )。 A.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B.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C.盈亏平衡点分析 D.盈亏平衡分析

14.已知某项目达产第一年的销售收入为31389万元,销售税金与附加为392万元,固定成本为10542万元,可变成本为9450万元,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均采用不含税价表示,该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l00t,则盈亏平衡点( )。

A.BEP(生产能力利用率)为48.9%,BEP(产量)为48.9t D.BEP(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1%,BEP(产量)为52t C.BEP(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3%,BEP(产量)为61t D.BEP(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3%,BEP(产量)为60t

15.在求解临界点时我们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图求得其( )。 A.近似值 B.准确值

C.不能直接由敏感性分析图求出

D.只有对敏感性分析图做出分析结果以后,才可能对临界点求出其准确值

16.进行敏感性分析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其中敏感性分析最大不足为( )。 A.敏感性分析一般只考虑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变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 B.为了找到关键的敏感性因素,通常我们一般仅作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C.敏感性分析通常是针对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变化进行的

D.敏感性分析找到了项目效益对之敏感的不确定因素,并估计其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程度,但不能得知这些影响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17.盈亏平衡分析中,在盈亏平衡点上( )。 A.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但盈亏不平衡 B.销售收入大于总成本费用,但盈亏达到平衡 C.销售收入小于总成本费用,但盈亏达到平衡 D.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刚好盈亏平衡

二、简答题

1、 何谓不确定性分析?为什么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2、 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3、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分析步骤是什么? 三、计算题

1.某项目需要投资20万元,建设期1年。根据预测,项目生产期为2年,3年,4年,5年的概率为0.2,0.2,0.5,0.1;生产期年收入(每年相同)为5万元,10万元,12.5万元的概率分别为0.3,0.5和0.2。若Ic=10%,计算该项目的E(NPV),评价该项目的风险程度(概率P(NPV≥0))。

2.某电视机投资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万台,预计产品售价为1800元/台,年固定总成本为105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590元。试确定项目的盈亏平衡产量,并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表示盈亏平衡点。

3.某项目的总投资为45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36万元,年销售收入为98万元,项目寿命周期为10年,基准折现率为13%。

试找出敏感性因素,并就投资与与销售收入同时变动进行敏感性分析。 四、案例分析 案例1:

调查某项目的销售量,项目评价中采用的市场销售量为100t,请了15位专家对该产品销售量可能出现的状态及其概率进行专家预测,专家们的书面意见整理如表5-1。请计算销售量的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以及离散系数。

表5-1专家意见调查意见汇总表 概率 销量

80 90 100 110 12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15 10 5 10 10 5 5 5 0 10 10 10 0 5 15 25 15 12.5 15 15 15 10 10 15 15 25 20 10 20 50 40 60 65 55 50 55 60 60 70 75 60 60 60 60 15 15 10 12.5 15 15 15 15 15 15 0 5 10 20 15 10 5 5 5 5 10 10 10 10 0 0 0 0 10 0

案例2:

某项目需要投资20万元,建设期1年。根据预测,项目生产期为2年,3年,4年,5年的概率为0.2,0.2,0.5,0.1;生产期年收入(每年相同)为5万元,10万元,12.5万元的概率分别为0.3,0.5和0.2。若Ic=10%,计算该项目的E(NPV),评价该项目的风险程度(概率P(NPV≥0))。

案例3:

某公用事业公司拟建一个火力发电厂,投资规摸视筹资情况而定,如果金融市场有大量游资,可能筹集资金300万,概率为0.5;若资金市场资金供需均衡,能筹资200万,概率为0.4;若资金供应紧张,能筹资100万,概率为0.1。

项目建成后的年收人与发电规模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还受电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在市场状况良好时,年收人为投资规模的40%,概率为0.3;市场状况一般时,年收人为投资规模的30%,概率为0.5;市场萧条时,年收人为投资规模的20%,概率为0.2。

该发电厂的年运行费用受煤炭供求关系影响,煤炭供应充足时,年运行费为投资规模的5%,概率为0.2;煤炭供求平衡时,年运行费为投资规模的10%,概率为0.5;煤炭供应紧张时,年运行费为投资规模的15%,概率0.3。

该项目的基准贴现率为10%,项目计算期为10年,期末无残值,试计算该项目的期望净现值及净现值非负的累计概率。 参考答案: 三、案例分析:

案例1:

表5-1销量统计表

根据表9-2,计算出销售量的期望值为: EX = ∑PiXi =7.3%×80+16.2%×90+58%×100+13.2%×110+5.3%×120 = 99.3(t)

相应地,销售量的标准差等于8.6,离散系数为8.98%。 案例2:

解:决策树如图5-2,由决策树计算出下列联合概率,NPV,加权NPV,最终计算出E(NPV),如表5-3。

0.2 2年

3年

5万元 0.2

4年

5年

0.3 0.2 2年 3年20万元 10万元0.5 0.2

4年 5年 0.2 2年 3年 12.5万元 0.2 4年 5年

图5-2决策树

第一分支的NPV1和加权NPV1为: NPV1=10000×((-20/POWER(1.1,1))+(5/POWER(1.1,2))(5/POWER(1.1,3)))=-102930

加权NPV1=0.06×(-102930)=-6176

E(NPV)=∑{联合概率}i×{加权NPV}i=47967

表5-3期望净现值

序号 联合概率 1 0.06 0.06 0.15 0.03 0.1 0.1 0.25 0.05 0.04 0.04 10.1 10.02 1 NPV -102930 -68779 -37733 -9510 -24042 44259 106351 162799 15402 100779 178394 248953 E(NPV)= 加权NPV -6176 -4127 -5660 -285 -2404 4426 26588 8140 616 4031 17839 4979 47967 2 3 4 5 6 7 8 9 10 1 2 将NPV由小到大排序,如表5-4所示,求得NPV累计概率值。

表5-4NPV累计概率值 NPV -102930 -68779 -37733 -24042 -9510

联合概率 0.06 0.06 0.15 0.1 0.03 累计概率 0.06 0.12 0.27 0.37 0.4

15402 44259 100779 106351 162499 178394 248953 0.04 0.1 0.04 0.25 0.05 0.1 0.02 0.44 0.54 0.58 0.83 0.88 0.98 1 P(NPV≥0)概率在0.4和0.44之间。利用线性插值公式近似计算得: P(NPV≥0)=1-P(NPV<0)=1-[0.4+(0.44-0.4)×

9510]=0.585

9510?15402计算表明,投资20万元的项目期望NPV约4.8万元,但项目的风险较大,只有近58%的可能性。

案例3: 解:(1)确定不确定因素及其概率分布,见下表9-5。

表5-5 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分布 不确定因素 投资I 机会事件 300万 200万 100万 40%I 30%I 20%I 15%I 10%I 5%I 概率分布 0.5 0.4 0.1 0.3 0.5 0.2 0.3 0.5 0.2 年收入B 年运行费C (1) 利用决策树技术确定每一状态的概率及净现值,见图5-3。

第六章

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 ) A.是否符合经济条件的允许

B.方案、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具有竞争力 C.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

D.建成后,投入品的供应和有关配套条件能否满足持续生产的需要 2.在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程序中,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并在研究分析投资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建议项目是否可行和怎样进行建设的意见和方案,作

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同时是技术经济论证的关键环节,它是( )

A.初步可行性研究 B.可行性研究 C.设计任务书 D.项目建议书

3.在建设项目决策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用复利计算方法计算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是( )

A.定性分析法 B.定量分析法 C.静态分析法 D.动态分析法

4.项目可行性分析与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 A.资料数据准确可靠 B.方法要科学、合理并多方法验证

C.分析要逻辑化,有说服力 D. 注意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5.与多方案比较与优化无关的是( ) A.综合评分法 B.目标排序法 C.倒序排列法 D.两两对比法

6.项目可行性分析与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中方法要科学、合理并多方法验证,下列哪一项属此项内容( )

A.综合评分法 B.倒序排列法 C.数学分析法 D.逐步淘汰法

7.项目可行性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机会研究 B.对投资环境的研究

C.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研究、企业内部环境研究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8.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在( )基础上,对项目方案技术、经济条件进一步论证。 A.可行性研究 B.最初可行性研究 C.机会研究 D.环境分析研究 9.初步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 ) A.市场分析与预测

B.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入研究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品质、资源的赋予条件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C.研究场内外运输量、运输方式,以及场院内运输设备 D.研究节能、节水措施并分析能耗、水耗指标 10.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 )

A.对初步可行性研究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 B.为项目决策审定提供全面依据

C.为研究主要市场风险及风险程度提供可靠依据 D.以上答案全下正确

11.机会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 )环境进行分析,寻找投资机会,鉴别投资方向,选定项目,确定初步可行性研究范围,确定辅助研究的关键方面。

A.投资机会 B.政治经济 C.天文地理 D.企业内部

12.估算项目所需人员属于( )的内容。

A.初步进行建设方案的策化 B.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C.初步分析、识别项目的风险及风险影响程度

D.初步估算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以及经济内部收益 13.经验判断法依靠( )的经验进行综合判断。

A.监理工程师 B.结构工程师 C.建筑师 D.咨询工程师

14.静态分析,是指在项目决策与评价时,对资金的时间因素( ) A.不作价值形态的量化 B.作价值形态的量化 C.作不作价值形态的量化均可 D.以上选取项均不对

15.动态分析方法将不同时间内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换算成同一时点的价值,为不同方案和不同项目的比较提供了( )的基础。

A.不同等 B.同等 C.类似 D.完全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

1.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分多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体不同,层次和角度也不同。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阶段包括( )

A.投资机会研究阶段 B.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 C.可行性研究阶段 D.项目评估阶段 E.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2.项目决策遵循的原则是( ) A.民主化 B.科学化 C.合法化 D.体系化

3.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我国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程序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

A.提出项目建议书 B.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C.项目评估 D.项目审批 E.项目验收

4.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 ) A.资料数据可靠、准确

B.方法要科学、合理、并多方法验证 C.分析要逻辑化、有说服力 D.决策的民主化

5.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下列的( ) A.投资建设阶段 B.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C.项目评估阶段 D.项目决策审批阶段 E.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

6、机会研究的重点是( )

A.投资环境分析 B.方案优化分析 C.鉴别投资方向 D.选定建设项目 E.不确定性分析

7.方法要科学、合理并多方法验证,常用的方法有( ) A.经验判断法 B.两两比较法 C.数学分析法 D.综合评分法 E.实验法

8.分析要逻辑化、有说服力,其内容包括( )

A.选择合适目标并掌握约束条件 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C.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D.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E.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

9.初步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 ) A.市场分析与预测

B.初步进行建设方案的策划

C.初步估算拟建项目所需的建设投资和投产运营期间所需的流动资金 D.初步确定项目的资本金和债务资金需要数额和资金来源 E.研究劳动安全与消防

10.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包括( ) A.确定项目构成

B.研究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C.确定项目进度计划 D.深化融资分析 E.估算项目所需人员 第七章

课后练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市场分析的基本内容。

2、什么是建设规模,影响生产规模的因素有那些? 3、比较两种生产规模的确定方法。 4、市场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2000年某地区镀锌钢板消费量18.5万吨,主要应用于家电业、轻工业和汽车工业等行业,1991-2000年当地镀锌钢板消费量及同期第二产业产值如表7-1所示。按照该地区十五规划,十五期间地方第二产业增长速度预计为12%。请用一元回归方法预测2005年当地镀锌钢板需求量。

表7-1镀锌钢板消费量及同期第二产业产值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案例2:

1997—2002年自行车销售量和人均年收入如表7-2所示,预计到2010年人均年收入较2002年增加88%,人口增长控制在0.4%,请用收入弹性法预测2010年自行车需求量

镀锌钢板消费量(万吨) 3.45 3.5 4.2 5.4 7.1 7.5 8.5 11 13.45 15.32 第二产业产值(千亿元) 1.003 0.119 0.26 1.45 1.527 1.681 1.886 1.9 2.028 2.274

表7-2自行车销售量和人均年收入

案例3

某市2010年电力需求预测。

某市2000年GDP达到1788亿元,当年电力消费量269千瓦小时。预计未来10年中前5年和后5年,GDP将保持9%和8%的速度增长,请用弹性系数法预测2005年和2010年该市电力需求量。

经专家分析,该市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如表7-3。

表7-3该市电力需求弹性系数 时间 弹性系数 “十五”(2001-2005) 0.66 “十一五”(2006-2010) 0.59 参考答案: 一、略。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解:表7-1为1994-2000某地锌钢板消费量与第二产业产值

表7-1锌钢板消费量与第二产业产值 第二产锌钢板Y 年份 业产值 消费量 X×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Y-My)× X×X Y×Y X-Mx Y-My (X-Mx) (X-Mx)2 (Y-My)2 a+bX 2.74 2.19 1.32 0.41 0.07 -0.03 0.15 0.88 2.29 4.88 0.37 20.18 2.06 0.24 19.73 3.18 0.12 14.00 4.54 0.03 0.01 0.00 0.07 0.08 6.46 6.37 0.71 7.11 0.20 8.60 0.31 10.58 9.35 10.71

1.00 3.45 3.46 1.01 11.90 -0.61 -4.49 1.12 3.50 3.92 1.25 12.25 -0.49 -4.44 1.26 4.20 5.29 1.59 17.64 -0.35 -3.74 1.45 5.40 7.83 2.10 29.16 -0.16 -2.54 1.53 7.10 10.84 2.33 50.41 -0.09 -0.84 1.68 7.50 12.61 2.83 56.25 0.07 -0.44 1.89 8.50 16.03 3.56 72.25 0.27 0.56 1.90 11.00 20.90 3.61 121.00 0.29 3.06 2.03 13.45 27.28 4.11 180.90 0.42 5.51 2.27 15.32 34.84 5.17 234.70 0.66 7.38 0.17 30.34 11.95 0.44 54.43 14.32

(1)建立回归模型

经过分析,发现该地区镀锌钢板消费量与第二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将镀锌钢板设为因变量y,以第二产业产值为自变量x,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y=a+bx

(2)参数计算

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相关参数:

xy?nxy?b??9.59 ?x?nx22a?y?bx??7.55(3)相关检验

R?(y?y)?1??(y?y)ii'2i2??xy?nxy(?x?nx)(?y222?ny)2?0.961

在α=0.05时,自由度=n-2=8,查相关检验表,得R0.05=0.632

因R=0.961>0.632=R0.05,故在α=0.0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检验通过,说明第二产业产值与镀锌钢板需求量线性关系合理。

(4)t检验

tb?bb?SbSy?xi2?nx=9.85

2在α=0.05时,自由度=n-2=8,查t检验表,得t(0.025,8)=2.306 因为:

tb=9.85 > 2.306=t(0.025,8)

故在α=0.0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t检验通过,说明第二产业产值与镀锌钢板需求量线性关系明显。

(6)需求预测

根据地方规划,2005年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将达到:

55

x(2005)=(1+r)x(2000)=(1+12%)2.274=4.01千亿元 于是,2005年当地镀锌钢板需求点预测为:

y(2005)=a+bx(2005)=-7.55+9.590×4.01=30.88万吨。 S0 = Sy = 2.656

于是,在α=0.0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2005年镀锌钢板需求量的置信区间为 30.88+t(0.025,8)S0=30.88+6.13,即在(24.75,37.00)的区间内。 案例2 解:

(1)计算自行车收入弹性系数,如表7-2所示。

表7-2自行车收入弹性系数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较上年收入增长(%) 28.5% 26.7% 21.4% 22.6% 24.8% 每万人自行车消费(台/万人) 62 67 73 77 83 88 每万人自行车消费增长(%) 8.1% 9% 5.5% 7.8% 6% 收入弹性系数 0.28 0.34 0.26 0.35 0.24 (2)计算2010年自行车需求量。 1997—2002年自行车消费收入弹性系数为0.24~0.35,平均为0.29,取2010年为

0.29的弹性系数。以2002年为基数,2010年人均年收入增长88%,则每万人自行车消费增长:

收入增长比例×收入弹性系数:88%×0.29 = 25.5% 则2010年每万人自行车需求为:

2002年自行车消费量×需求增长=88×(1+25.5%) =110(台)

8

2010年当地人口=2002年人口数×(1+年人口增长速度) =10×(1+0.4%)8=33(万) 则2010年当地自行车需求量: 733万人×110台/万人=8.06万台 案例3

解:按照公式

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电力弹性系数分别为0.66和0.59,则2001-2005和2006-2010年年均电力需求增长速度:

2001-2005年增长速度=电力消费弹性系数×GDP年增长速度=0.66×9%=5.9% 2006-2010年增长速度=0.59×8%=4.7% 于是,2005年该市电力需求量:

5

2000年电力消费量×(1+电力需求年增长速度2001-2005)=359(万KWh) 2010年电力需求量:

55

2005年电力需求×(1+年电力需求年增长速度2006-2010)=359×(1+4.7%)=451.86万(KWh)

第八章

课后思考题:

1、简述项目技术评价的原则及程序。 2、投资项目通常设备有哪些类型。 3、简述设备选型评价的基本要点。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的误差应为( )。

A.>=30% B.±20%以内 C.±10%以内 D、±5%以内

2.公式PC??I[(1?f)tt?1nt。 ?1]中,f代表( )

A.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 B.通货膨胀率

C.行业基准利润率 D.银行利率

3.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建设单位向( )支付的土地使用费。 A.农民 B.国家 C.上级单位 D.农民和国家 4.国产标准设备原价一般采用( )的原价。

A.国内市场上设备 B.国际市场上设备 C.带有备件 D.带有备件 5.在( )情况下,不收取海关监管手续费。

A.实行保税 B.减收关税 C.免征关税 D.全额征收关税 6.现场制作非标准设备的费用构成中,不包括( )。 A.材料费 B.装卸费 C.人工费 D.管理费

7.计算建设期利息时,如果贷款是按季度、月份平均发放,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设 A.贷款均在每年的年中支用 C.贷款均在每年的年末支用 B.贷款均在每年的年初支用 D.贷款按月计息

8.建筑工程费的估算方法中计算较复杂的是( )。

A.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 B.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 C.概算指标估算法 D.A和B

9.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以( )为计算基数。

A.固定资产额 B.建筑工程费 C.安装工程费 D、设备购置费 10.流动资金扩大指标估算法适用于( )阶段的估算。 A.规划 B.项目建议书 C.可行性研究 D、评估 11.投资估算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B.安装工程费 C.设备方案费 D.涨价预备费

12.建设投资部分可分为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两部分,其中哪一项不属于静态投资(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B.基本预备费 C.安装工程费 D.涨价预备费

13.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不包括( )。 A.成本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 C.可行性研究 D.评估

14.下列( )不是投资估算必须达到的要求。

A.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复计算,不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标准,不高估冒算或漏项少算

B.建设投资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基础资料完整、依据充分

C.选用指标与具体工程之间存在标准或者条件差异时,应进行必要的换算或者调整 D.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投资项目前期不同阶段的要求

15.下列( )方面不属于建设投资估算的基础资料与依据。

A.专门机构发布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构成、估算指标、计算方法以及其他有关工程造价的文件

B.专门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办法和费用标准,以及政府部门发布的物价指数

C.拟建项目各单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D.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 16.不是建筑工程费的估算方法的是( )。 A.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 B.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 C.工程设计投资估算法 D.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 17.下列( )不属于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范畴。 A.设备购置费 B.设备涨价预备费 C.工具器具购置费 D.生产家具购置费 18.下列( )不是进口设备购置费。

A.进口设备货价 B.外贸手续费 C.进口从属费用 D.国内运杂费 19.投资估算中安装工程费的分类估算不包括( )。 A.每单位安装实物工程量的费用 B.安装费率 C.每吨设备安装费 D.用工量

20.基本预备费内容不包括( )。

A.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 B.由工程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工伤事故造成损失的费用

C.在批准的设计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费用;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材料代用、局部地基处理所增加的费用

D.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 21.决定基本预备费的因素不包括( )。 A.工程费用 B.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C.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其他费用 D.基本预备费率 22.决定银行财务费的因素不包括( )。 A.进口设备货价 B.进口设备到岸价 C.银行财务费率 D.人民币外汇牌价 23.决定进口关税的因素不包括下列( )。 A.进口设备货价 B.进口设备到岸价 C.人民币外汇牌价 D.进口关税率 24.下列( )不是涨价预备费。 A.建筑工程费 B.安装工程费 C.人力资源费 D.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25.下列( )不是流动资产应该考虑的范畴。 A.应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现金 D.存货

26.估算流动资金的扩大指标估算法的一般常用基数不包括( )。 A.销售收入 B.经营成本资金率 C.总成本费用 D.建设投资

27.流动资金估算应注意不能按( )负荷下的流动资金乘以负荷百分数求得。 A.100% B.80% C.85% D.90% 二、多项选择题

1.项目总投资的构成是( )。

A.建设投资 B.建设期利息 C、流动资金 D、固定资金 2.记入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的有( ) A.利润 B.增值税 C、设计费 D、加工费 3.进口设备原价包括( )。

A.进口设备货价 B.进口从属费用 C.国内运杂费 D.外币汇兑损益 4.设备运杂费包括( )。

A.包装费 B.装卸费 C.设备供销部门的手续费D.采购人员工资 5.基本预备费包括( )。

A.设计变更增加的费用 B.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C.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的费用 D.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 6.安装工程费包括( )。

A.需要安装的机械设备的装配费用

B.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费用

C.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管线的敷设工程费用 D.为测定安装工程质量的调试费 7.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 )。 A.土地使用费 B.工程保险费

C.建设单位管理费 D.生产职工培训费 8.涨价预备费之计算基数为( )之和。 A.建筑工程费 B.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C.安装工程费 D.基本预备费 9.流动资产估算包括( )。

A.应收账款 B.银行存款 C.现金 D.存货 10.建筑工程费包括( )。 A.为施工而进行的场地平整费用

B.完工后的场地清理、环境绿化、美化等工作的费用

C.设备基础工程费用 D.施工临时用水、电、气、路等费用 11.建设投资动态部分包括( )。

A.建设期利息 B.安装工程费 C.涨价预备费 D.基本预备费 12.基本预备费之计算基数为( )之和。 A.建筑工程费 B.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C.安装工程费 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3.投资估算的依据有( )。

A.专门机构发布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构成、估算指标、计算方法 B.专门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办法和费用标准 C.政府部门发布的物价指数

D.拟建项目各单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14.建设投资部分可分为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在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静态投资的是。 A.建筑工程费 B.涨价预备费 C.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D.基本预备费 E.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5.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可以分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A.成本研究 B.机会研究 C.初步可行性研究 D.可行性研究 E.评估

16.在工程设计的投标书中,应包括( )。 A.方案设计的图文说明 B.机会研究 C.工程的投资估算 D.可行性研究 E.融资方案 17.建设投资的估算步骤包括( )。

A.分别估算各单项工程所需的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 B.在汇总各单项工程费用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C.估算设备及工器具运杂费

D.估算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E.加和求得建设投资总额

18.建筑工程费包括的内容分别是( )。

A.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和列入房屋建筑工程预算的供水、供暖、卫生、通风、煤气等设备费用及其装设、油饰工程的费用,列入建筑工程预算的各种管道、电力、电信和电缆导线敷设工程的费用

B.设备基础、支柱、工作台、烟囱、水塔、水池、灰塔等建筑工程以及各种窑炉的砌筑工程和金属结构工程的费用

C.在施工场地建造临时办公用房及职工宿舍的费用

D.为施工而进行的场地平整,工程和水文地质勘察,原有建筑物和障碍物的拆除以及

施工临时用水、电、气、路和完工后场地清理、环境绿化、美化等工作的费用

E.矿井开凿、井巷延伸、露天矿剥离,石油、天然气钻井,修建铁路、公路、桥梁、 水库、堤坝、灌渠及防洪等工程的费用

19.按成本计算估价法,非标准设备的原价包括的是( )。 A.带有备件的原价 B.辅助材料费

C.专用工具费 D.不带有备件的原价 E.非标准设备设计费 20.属于非标准设备原价计算方法的有( )。 A.成本比较估价法 B.系列设备插入估价法 C.成本计算估价法 D.分部组合估价法 E.定额估价法 21.下列各项属于设备运杂费的是( )。 A.运费和装卸费 B.包装费 C.设备供销部门的手续费 D.采购与仓库保管费 E.劳动保护费

22.在产值资金率估算法中,决定流动资金额的因素是( )。 A.年产值 B.年经营成本 C.产值资金率 D.经营成本资金率 E.经营成本 三、案例分析

案例1:某公司拟从国外进口一套机电设备,重量1500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即离岸价(FOB价)为400万美元。其他有关费用参数为:国际运费标准为360美元/吨;海上运输保险费率为0.266%;中国银行费率为0.5%;外贸手续费率为1.5%;关税税率为22%;增值税的税率为17%;美元的银行牌价为8.27元人民币,设备的国内运杂费率为2.5%。现对该套设备进行估价。

案例2:某公司拟投资新建一个项目,该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资金来源: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38000万元,其中外汇贷款为2200万美元,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贷款的人民币部分,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年利率为12.36%(按季计息)。贷款的外汇部分,从中国银行获得,年利率为8%(按年计息)。

(2)本项目的实施计划: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投资计划为:第1年完成项目总投资的20%,第2年完成项目总投资的50%,第3年完成项目总投资的30%,第四年项目投产,投产当年项目的生产负荷达到生产能力的70%,第五年项目的生产负荷达到生产能力的90%第六年项目的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预计建设期物价平均上涨率3%,基本预备费率为5%。

(3)建设投资估算:本项目工程费用为50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为2150万元。 试估算项目建设期分年贷款利息。

(4)生产经营费用估计:该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全厂定员为10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照每人每年7200元估算,每年的其他费用为855万元,每年的其他制造费为50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估算为189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20000万元,年修理费为2000万元,年销售收入为25000万元。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36天,现金40天,应付账款30天,存货40天。

问题:

(1)估算项目建设期分年贷款利息及总利息; (2)估算项目建设期的涨价预备费;

(3)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 (4)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案例3:现拟建某工业建设项目,各项数据如下:

1.主要生产项目7 4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 800万元,设备购置费3 900万元,安装工程费700万元);

2.辅助生产项目4 9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 900万元,设备购置费2 600万元,安装工程费400万元);

3.公用工程2 2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 320万元,设备购置费660万元,安装工程费220万元);

4.环境保护工程66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30万元,设备购置费220万元,安装 工程费110万元);

5.总图运输工程33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20万元,设备购置费110万元); 6.服务性工程建筑工程费160万元; 7.生活福利工程建筑工程费220万元; 8.厂外工程建筑工程费110万元; 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00万元; 10.基本预备费费率为10%;

11.建设期各年涨价预备费费率为6%;

12.建设期为2年,每年建设投资相等,建设资金来源为:第一年贷款5 000万元,第二年贷款4 800万元,其余为自有资金,贷款年利率为6% (每半年计息一次)。

问题:

1.试将以上数据填入表9-1(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2.列入计算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并将费用名称和相应计算结果填入表4-1中。

3.完成该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注:计算结果为百分数的,取2位小数,其余均取整数。

表9-1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序号 估 算 价 值 工程费用名称 建筑工程 1 工程费用 1.1 主要生产项目 1.2 辅助生产项目 1.3 公用项目 1.4 环境保护工程 1.5 总图运输工程 1.6 服务性工程 1.7 生活福利工程 1.8 厂外工程 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2小计 设备购置 安装工程 其它费用 合计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总计

案例4:拟建年产10万吨炼钢厂,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主厂房工艺设备清单和询价资料估算出该项目主厂房设备投资约36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资料:与设备有关的其他各专业工程投资系数,见表9-2。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工程及附属设施投资系数,见表9-3。

表9-2 与设备投资有关的各专业工程投资系数

加热炉 0.12 汽化冷却 0.01 余热锅炉 0.04 自动化仪表 0.02 起重设备 0.09 供电与传动 0.18 建安工程 0.4

表9-3 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及附属设施投资系数

动力系统 0.3 机修系统 0.12 总图运输系统 0.2 行政及生活福利设施工程 0.3 工程建设其他费 0.2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8 000万元,贷款利率8%(按年计息)。建设期3年,第1年投入30%,第2年投入50%,第3年投入20%。预计建设期物价平均上涨率3%,基本预备费率5%。 问题:

1.试用系数估算法估算该项目主厂房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程费与其他费投资。 2.估算该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并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3.若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为6%,试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项目的流动资金。确定项目的总投资。

参考答案: 三、案例分析 案例1:

解:根据进口设备购置费的计算公式:

进口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的货价+进口从属费用+国内运杂费 1.进口设备货价(FOB)=400×8.27=3308(万元) 2.进口从属费用

(1)国际运费= FOB×国际运费率=360×1500×8.27=446.6(万元) (2)国外运输保险费=(FOB+国际运费) ×国外保险费率

=(3308+446.6)×0.266%=10(万元)

(3)到岸价(CIF)=FOB+国际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3308+446.6+10=3764.6(万元)

(4)进口关税=CIF×进口关税率=3764.6×22%=828.2(万元) (5)增值税=(CIF+进口关税)×增值税率

=(3764.6+828.2)×17% =780.8(万元)

(6)银行财务费= FOB×银行财务费率=3308×0.5%=16.5(万元) (7)外贸手续费=CIF×外贸手续费率=3764.6×1.5%=56.5(万元) 进口从属费小计:446.6+10+828.2+780.8+16.5+56.5=2138.6(万元) 3.进口设备原价=3308+2138.6=5446.6(万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9o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