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28 18: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设中原经济区,描绘美好大中原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政治文明 2、经济建设 3、文化建设

(二)中招命题分析

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分析,此部分内容属于时政热点,主要考查一下内容; 1、列举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及宣传标语 2、建设中原经济区青少年的做法 3、河南的文化 (三)复习指导

1、政治文明,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通过那些渠道行使批评建议权 2、经济建设是热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列举、谈感想、成就、方针、国策等来说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3、文化建设 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及热点材料进行训练 二、基础自主回扣 考点一 政治文明

1、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们中学生通过那些渠道行使批评建议权? 2、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全民行动,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那些观点? 考点二 经济建设

1、河南省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2、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哪些优势?

3、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开展有利于中原崛起的政策,战略和方针政策有哪些?

考点三 文化建设

1、你对河南文化了解多少? (1)河南古都: (2)中国民间文化之乡: (3)河南特产: (4)河南风光:

2、“建设文化强省我有责”向广大中学生发出倡议

三、中考热点突破

1、分析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的意义

2、为建设中原经济区,青少年可做些什么?

四、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科技、教育创新 2、公平、正义 3、生态建设

(二)中招命题分析

结合热点材料,本节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科技提建议

2、河南怎样从人口资源大省转化为人力资源强省? 3、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注重和改善民生? 4、中学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三)复习指导

1、科技、教育创新 从基础知识入手,考查科技、教育在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性

2、公平、正义 通过列举实例引出民生问题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3、生态建设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注意保护环境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

二、基础自主回扣

考点一 科技、教育创新

1、为实现中原崛起,我省实施的战略有哪些?

2、科技、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

考点二 公平、正义

1、列举你身边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2、谈谈民生问题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考点三、生态建设 1、列举我省的环境问题

2、青少年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如何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三、中考热点突破

1、辨析

河南是人口大省,优先发展教育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为什么重视生态建设?

四、反思总结

关注教育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教育公平 2、教育优先 3、人才强国

(二)中考命题分析

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本节主要考查一下内容:

1、列举我们身边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并说出党和政府为落实教育公平实施的政策及意义

2、为实现教育公平出谋划策

3、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个人与国家可做些什么? 4、为建设人才强国,国家和公民应如何做? (三)复习指导

1、教育公平

着重从身边的实例入手,以此来说明如何来实现教育公平 2、教育优先

从我国实施的战略来说明如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人才强国

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分析实施人才强国的原因 二、基础自主回扣 考点一 教育公平 1、实现教育公平的意义

2、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公平体现了教材上那些观点?

考点二 教育优先

为什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考点三 人才强国

实施人才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三、中考热点突破

1、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2、为建设人才强国,国家和公民应该如何做?

3、辨析

人才培养无需紧急,接受教育没有意义 发展经济需要人才,人才培养依靠教育

四、反思总结

严查“地沟油”等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2、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合理消费

(二)中招命题分析

结合近几年时政热点,本节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制售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2、为实现消费者“但愿食无忧”的愿望,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3、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沟油”等事件说明了什么? (三)复习指导

1、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从课本基本知识入手,分析消费者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该怎么做?

2、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观察与思考等习题,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合理消费

由基本知识来说明当前中学生如何做到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二、基础知识回扣

考点一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的法律是什么/

考点二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如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

考点三 合理消费

1、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如何理解适度消费?

三、中考热点突破

1、“瘦肉精”等侵害了消费者哪些合法权益?

2、为杜绝此类现象,应采取哪些措施? 3、辨析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能够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营者的诚信经营

四、反思总结

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公平 2、基本分配制度

3、民生问题与“三农”问题

(二)中招命题分析

“民生”、“三农”这些字眼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又再次强调。因此此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命中率比较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我国致力于稳定物价等目的都是为建设公平社会,我们能否达到绝对公平?我们如何实现公平和正义?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存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3、列举我们身边突出的民生问题 4、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途径。 5、列举新农村建设中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 (三)复习指导

1、公平

由基础知识入手,列举一些不公平现象,并说出其危害 2、基本经济制度

复习时牢记我国的分配制度,并且学会应用如何正确认识收入分配不公 3、民生问题与“三农”问题

从身边事例入手,学会分析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二、基础知识回扣

考点一 公平

1、什么是公平?公平怎样产生?

2、维护公平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考点二 基本分配制度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有什么来决定?

2、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考点三 民生问题与“三农”问题

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中那些观点?

三、中考热点突破

1、列举身边突出的民生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是什么?

四、反思总结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弘扬传统美德,民族精神

一、中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承担社会责任 2、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3、诚实守信

(二)中招命题分析

“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每年都有,在中招考试常常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等内容。 (三)复习指导

1、承担社会责任

从代价、回报入手谈谈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联系热点材料分析“感动中国”人物身上的品质及中学生如何向他们学

3、诚实守信

与个人实际相联系,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以及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得

到的启示

二、基础知识自主回扣

考点一 承担社会责任 1、代价与回报

2、热心公益和服务社会的原因

考点二 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1、怎样理解中华传统美德?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三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三、中考热点突破

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2、青少年怎样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

3、向先进人物学习有哪些形式?

四、反思总结

支持第六次人口普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人口普查的相关问题 2、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二)中招命题分析

人口普查属于一个时政热点,在中招考试中主要考查隐私、责任、基本国策等内容 (三)复习指导

1、人口普查的相关问题

在复习时可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隐私及作为中学生应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人口普查为重点。 2、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通过了解现阶段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实施这个国策的意义等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 二、基础知识自主回扣

考点一 人口普查的相关问题

辨析:个人信息是公民隐私,公民有权拒绝为人口普查者提供个人信息。 人口普查,利国利民,公民必须为人口普查者提供个人资料

考点二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我国的人口现状特点是什么?

2、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3、实施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及意义

三、中考热点突破

1、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你认为人口普查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2、作为中学生你如何用实际行动支持人口普查工作?

3、面对我国人口素质偏低问题青少年该怎么办?

四、反思总结

参与国际行动,展现大国形象,共创和谐世界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中考瞭望

1、竞争与合作 2、机遇与挑战 3、和谐世界

(二)中考命题分析

结合近段时间热点材料,像G20首尔峰会、利比亚撤离等内容考查以下内容:

1、中国参与国际合作说明了什么?

2、我国在当前国际竞争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3、作为发展中国家,怎样为构建和谐世界做贡献? 4、利比亚的撤离说明了什么? (三)复习指导

通过识记国际竞争的实质,了解我国当前的机遇与挑战,来分析我们该如何应对? 二、基础知识自主回扣

1、竞争与合作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2、机遇与挑战

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利比亚撤侨取得圆满成功,谈谈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三、中考热点突破

1、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和论坛中,中国的看法和主张、举措备受国际关

注,这说明了什么?

2、中国开展“历史上最大规模撤侨行动”说明了什么?

3、中东、北非一些国家接连发动动荡,这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四、反思总结

专题训练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改革开放、低碳生活(辨析题) 2、思想道德建设、民族团结(观察与思考) (二)中招命题分析

1、近年来辨析题日益贴近学生生活,考查学生对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2、观察与思考题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重大时事,选材精巧,形式新颖;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 (三)复习指导

1、对于辨析题要分层次,然后对每层次分别辨析。观点正确的可以从“为什么”角度分析,观点错误的可以从“正确的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分析。在辨析时应避免单项思维,要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辩证分析;同时要做到语言简洁、层次清晰、指向明确、书写规范 2、观察与思考题 首先要注意审题:①审材料②审问题③审要求;其次依据知识体系组织构思答案,找准找全要点;最后答题要规范;使用科学术语,避免口语化,书写清晰,避免乱涂乱画 二、基础知识自主回扣

1、改革开放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间的关系

2、践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与意义

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三个尊重

三、中考热点突破

辨析:改革开放钱包鼓,是否低碳我做主 低碳生活意义大,践行需要你我他

观察与思考

材料一: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新中国成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号召我们要坚定信心,努力奋斗。

材料二: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在最危急的关头各民族心连心共克时艰,团结向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让新疆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谈谈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信心来源 (三方面)

2、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对此你准备怎样做? (两方面)

四、反思总结

专题训练

一、中考考情调研 (一)考向瞭望 1、道德评选活动 2、“三平”精神 3、绿博会

(二)中招命题分析

随着课改的深入,活活动与探索类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会跨课、跨单元,甚至跨年级、跨学科,设问将更具发散性,与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更密切,答案更多元 (三)复习指导

解决本类习题首先明确题意,要仔细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关键词语,明确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和答题要求,以避免“答非所问”。其次寻找理论依据,即回归教材,联系所学知识,寻找答题依据 二、基础知识自主回扣

1、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2、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有哪些?

三、中考热点突破

学校准备举行以“三平”精神放光芒,中原崛起我有责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1)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开展了哪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相关评选活动?

(2)列举两位在相关活动中评选出的我省模范人物

(3)作为中原儿女,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成为“三平”精神的践行者?

2、郑州市举办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的意义是什么?

3、你认为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环保?

四、反思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q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