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8-15 00:57: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识字4》反思论文

(人教版九义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

英华学校 张艳

一、教材分析

《识字4》是人教版九义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识字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的内容都与小动物的活动有关,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识字。因为本课写的动物多是昆虫,所以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也多是虫字旁的字,而且具有形声字的特点。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表示小动物的名称及课文的生字,了解有关小动物活动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而识记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特点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正确书写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预设了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蜻蜓”等12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及“网”字,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正确、规范书写“蚂、蚁”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发现形声字的特点,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行为目标: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教法设计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名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地交流互动。在这堂课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

四、(结合课件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我紧紧围绕着新课标的要求“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为目标而步步展开。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激趣导入。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抓住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想象世界,用生动的语言、美丽的画面来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夏天这一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字词。

1、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直观教学,图文结合,从直观感知到理性识记,从易到难,从扶到放,分层学习的方法帮助每个学生掌握生字。

2、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本课生字的规律,利用学生自己发现的识字方法,进行课外识字,激活了原有的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

3、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小孩子好动、好玩的特点,我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又能巩固学习成果。

4、指导书写。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学习写字,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让枯燥的写字练习也变成一种享受。

<三>、学习儿歌,感受快乐。

1、朗读、质疑。随机解决学生不理解的字词的含义。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合作互评读等形式,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2、引导创新,仿写儿歌。这部分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采用选择性教学,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创造。打开了孩子思维的空间,拓展知识面。

<四>、畅谈收获,课外延伸。向学生推荐动物网站及电视节目。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从课内走向课外,展现大的语文观。

五、总体小结

新课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充分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紧密衔接。老师不单是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美好情感。

本节课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对字词的掌握。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本节课设计气氛轻松、活跃,“趣”和“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识字规律,用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通过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以不同的形式读儿歌,让学生感悟语言。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本节课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恳请得到各位专家、评委和同行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15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