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复习

更新时间:2023-11-23 15: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

一、非计算题

1、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决策、核算 2、成本的分类P13-P17

3、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P20(判断)

①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列入产品成本

②企业进行基本建设、构建固定资产以及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营业外支出等费用的开支,不应列入产品成本 4、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P20(理解)

①正确划分生产经营支出和非生产经营支出的界限 ②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③遵循权责发生制成本核算原则正确划分各月份的产品成本的界限 ④遵循受益型成本核算原则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⑤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5、做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P22

①做好各种产品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②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③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

④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费那个 6、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P25

①基本生产成本余额在借方,月末、年末都可以存在余额。 ②辅助生产成本月末、年末都无余额 ③制造费用月末可以有余额,年末无余额

7、月末在产品及完工产品的分配方法及其使用范围

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①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将月

末在产品成本认为视为0

②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在产品数量多,但数量变动不大 C+已知=(料工费)+C(固定常数 1-12月相等)

③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原材料占比重很大的情况 已知+已知=(完工产品的料工费+月末在产品的工费)+(月末在产品的料) ④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接近完工的情况 已知+已知=完工产品成本+“完工”(成本少计)

⑤约当产量比例法:月末在产品数量大,变化也大;原材料、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 ⑥定额成本法:各项定额消耗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⑦定额比例法:各项定额消耗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 8、简化分批法的含义和范围

(1)使用范围①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且月末未完工的批数也很多 ②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

(2)含义:简化分批法是将每月发生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累计起来,待产品完工时,按照完工产品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9、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①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存货成本是否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变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存货成本)中不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固定性生产成本都计入当期损益;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存货成本)中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生产成本随销售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②如果期初存货、期末存货数量或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存在差异,则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必然存在差异。

③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是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在当期销售后释放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二是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结转下期后从当期吸收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三是二者兼有之。 10、混合成本法:高低点法的运用P129 11、短期经营:新产品开发是自制还是外购 12、长期投资: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什么 13、盈亏平衡点的销量、边际贡献 贡献毛益率=(p-b)/p=(p-b)x/px

达到保本点的开工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开工的销售量

安全边际量=实际、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边际额(量)÷实际(预计)销售额(量)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14、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特殊追加订货、是否深加工 15、全面预算:只有生产预算采用实物计量

二、计算题

1、某公司产销甲乙丙丁四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丁 销售量 16000 18000 6000 销售收入总额 100000 162000 90000 变动成本总额 80000 90000 单位贡献毛益 3 4 固定成本总额 20000 40000 36000 利润或亏损 18000 20000 (6000) 计算空白处数据

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领用A、B两种材料,其中A 材料金额17000元,B 材料21600元。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甲消耗定额为:A材料2公斤,B材料3公斤;乙消耗定额为:A材料3公斤,B材料5公斤。A、B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为6元和7元,按照消耗定额比例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3、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19000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5小时,乙7小时,丙7.25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700件,丙50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20600元。要求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4、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消耗1号材料和2号材料。具体情况如下: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1号为10千克/件,2号材料5千克/件。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1号为4千克/件,2号6千克/件。甲、乙产品实际消耗量:1号材料1782千克,2号材料1717千克。1号材料计划单价2元,2号3元,材料成本差异率-2%,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5、某企业生产的戊产品由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制成,其原材料随加工进度分步骤陆续投入,但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不一致。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为40元,各步骤的材料费用定

额分别为16元,12元,12元。单位产品定额工时为50小时,各步骤工时定额分别为24小时,16小时,10小时。戊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为原材料25640元,生产工资6140元,制造费用5370元。本月发生费用:原材料77785元,生产工资18420元,制造费用1612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0件,各步骤月末在产品数量分别为1000件、600件、500件(假定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为50%)

6、某企业甲产品经过一、二车间生产。各车间生产费用为(不包括所耗半成品):一车间:直接材料6300元,直接人工3000元,制造费用6100元。二车间:直接人工3700元,制造费用8850元。月初半成品结存400件,成本10300元。一车间完工入库半成品500件,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700件。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350件。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要求采用逐步结转法分步计算一车间完工半成品成本、二车间产成品成本,半成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定额(元) 月初 一车间 二车间 月末 一车间 二车间 直接材料 1900 2800 半成品 6100 2600 直接人工 1100 1200 1300 500 制造费用 2300 2500 2600 1400 合计 5300 9800 6700 4500 7、某企业A产品经过第一、二车间连续加工完成,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第一车间完工的半成品全部转入第二车间。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投产 一车间 25 250 二车间 50 200 项目 本月完工 月末在产品 一车间 200 75 二车间 220 30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4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半成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第二车间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第二车间单位材料消耗定额255元;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85小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1300小时。第一、第二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及本月生产费用见产品成本明细账。 要求:分别计算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和第二车间完工产成品的成本,并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310 6590 制造费用 550 10950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6175 本月费用 合计 分配率 62575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项目 半成品 直接人工 800 5200 制造费用 1500 9500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0500 本月费用 合计 分配率 完工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8、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成本。某年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生产资料 单位:件

项目 月初在产品结存 本月投入或转入 本月完工并转出 月末在产品结存 加工程度 第一步骤 40 700 680 60 40% 第二步骤 30 680 670 40 50% 每个步骤的材料均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随加工程度发生。该企业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要求:(1)分别计算两个步骤的原材料和加工费的约当产量 (2)完成两个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3)完成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步骤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完工产成品与约当产量合计 单位成本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二步骤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完工产成品与约当产量合计 单位成本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直接材料 7600 69400 直接人工 2900 26460 制造费用 3700 33000 合计 直接材料 2800 25600 直接人工 4000 37400 制造费用 5500 49700 合计 甲产品 项目 第一步骤成本份额 第二步骤成本份额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总成本 单位成本 9、某企业2006年只生产甲产品,销售单价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6元,全年固定成本为30000元,当年生产量为12000件。 (1)计算甲产品的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 (2)计算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3)计算该企业的安全边际指标,评价该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10、某企业生产和向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20160元。三种产品产销平衡,有关三种产品的资料如下。 项目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甲产品 1000 600 20 乙产品 1250 700 40 丙产品 3000 2100 60 要求:采用加权贡献毛益率法计算该公司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11、假定顺华公司2010年度只销售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量 8000件 销售量 7000件 期初存货量 0件 贡献毛益率 50% 直接材料 40000元 直接人工 64000元 制造费用:

其中:单位变动费用 8元 固定费用总额 5000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

其中:单位变动费用 6元 固定费用总额 30000元

要求:(1)分别按照两种不同的成本法,计算出2010年度的单位生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2)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编制该公司2010年度的利润表

(3)比较两种成本法计算出的税前净利,试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12、原南公司只产销甲产品,甲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件,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系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甲产品的产销量资料如下: 摘要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第一年 0 6000 6000 0 第二年 0 8000 6000 2000 第三年 2000 4000 6000 0 要求:(1)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计算各年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和期初存货成本 (2)分别采用两种成本法编制三年的利润表

(3)试比较说明采用两种成本法计算出的各年税前利润的差异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dc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