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2-25 12: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也是数控专业学生工作后应用最多的一门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2)课程任务

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会针对某一具体工件,选择机床、刀具和设计夹具,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方法;初步具有制定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分析解决生产中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金属工艺学》、《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等。鉴于数控加工工艺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是长期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建议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工艺分析与工艺设计的能力。 2、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数控刀具的选用方法;工件在数控机床上的装夹方式及机床夹具与定位元件的类型;数控车削、铣削和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的内容及制定方法。

了解其它数控加工方法,如电火花成形加工或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等。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职业素质:

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

学习意识:随着数控机床设备功能的不断改进,不断改进数控工艺制定方法。 (3)能力与技能要求

主要是培养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数控工艺方案的拟定,工艺文件的制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从事企业数控工艺员,数控加工等岗位工作。 3、课程内容 第0章 绪论

0.1 数控加工的发展过程 0.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0.3 数控加工的特点 0.4 数控加工的适应性

0.5 数控加工工艺研究的内容及任务

1

0.6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1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 1.1 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1.2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1.3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1.4 切削力

1.5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1.6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1.7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1.8 切削用量的选择 1.9 切削液的选择 第2章 金属切削刀具 2.1 刀具材料 2.2 车削刀具 2.3 孔加工刀具 2.4 铣削刀具 2.5 数控工具系统 2.6 刀具的磨损和失效 2.7 磨具

第3章 工件的装夹及夹具设计 3.1 工件的定位原则 3.2 常用定位方法及定位元件 3.3 定位基准的选择 3.4 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 3.5 工件的夹紧 3.6 动力装置 3.7 专用夹具的设计 3.8 组合夹具 3.9 数控机床夹具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4.1 基本概念

4.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4.3 工艺路线的拟订 4.4 加工余量的确定 4.5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2

4.6 机械加工的生产率及技术经济分析 4.7 机械加工精度 4.8 表面加工质量 4.9 轴类零件的加工 4.10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 第5章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5.1 数控车削加工概述 5.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5.3 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第6章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6.1 数控铣削加工的主要对象 6.2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6.3 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 第7章 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 7.1 加工中心加工工艺概述 7.2 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 7.3 加工中心加工工艺方案的制订 7.4 典型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分析 第8章 电火花成形加工和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 8.1 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加工工艺 8.2 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加工工艺 4、课程的实施与组织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解与演示、课内实验二部分。课内实验跟随课堂内容分步进行。课程设计安排在课程学完之后,完成加工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 (1)课堂讲解 按学时分配表讲授。 (2)实验安排

本课程的实验是随课堂教学进程安排 实验内容:

实验一:刀具角度的测量 实验二:数控机床典型夹具实验

实验三:数控车床的使用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实验四:数控铣床的使用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实验五:加工中心的使用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3

5、学时分配 内容 绪论 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 金属切削刀具 工件的装夹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 复习 合计 6、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以卷面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法进行。

总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10)+期末考试(70) 7、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数控加工工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李正峰主编,2004年8月第1版

参考书:

[1]《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华茂发主编,2003年1月第1版 [2]《机械制造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刘越主编,2003年8月第1版 [3]《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薛源顺主编,2001年1月第1版 8、必要的说明

(1)《数控加工工艺》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灵活性大,与前期学习课程及实践性环节联系紧密,学习该课程应注意课程与课程间、课程与实践性环节间的衔接。 (2) 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及知识面,在本课程授课结束后,课程设计前应安排学生下厂参观一周,要求学生完成从零件的毛坯生产、切削加工、热处理、到产品的总装、测试等生产全过程的详细参观并完成相应的实习报告。使学生了解工厂的生产组织管理,对各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工艺装备具有较深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认识,拓宽已有的机械制造知识面。

(3) 学完本课程后将进行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本环节要求学生完成一件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加工工艺卡片的编制、夹具装配图一

讲课 1 11 6 18 22 6 6 6 2 80 实验 2 0 2 2 2 2 10 合计 1 13 6 20 22 8 8 8 2 2 90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 2 4

张、夹具体零件图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数控加工工艺课程及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知识进行设计实践,具有查阅资料,合理选用刀具、切削参数、工艺装备,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及机床夹具的能力。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uy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