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02 15: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

1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2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状态和衰弱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3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指一个人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所采取的各种活动。

4运动缺乏:运动缺乏包含久坐不动、机体缺乏运动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如果每周运动不足3次,每次运动的时间不足10分钟,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间心率低于110/min,则为运动缺乏。

5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载能力,机体在精神、能量等方面过度消耗,使其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体力;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变化、思想波动等,使正常的负荷变成超量负荷,从而是主动运动变成被动的应激刺激。

6个人卫生:个人卫生主要包括人体卫生和精神卫生两方面。个人卫生主要指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它包括健康的生活制度、个人饮食卫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7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寄身虫等特殊病原体引发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8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简单易行的医学检查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9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以至于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10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特定水平上和/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1营养: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合理膳食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即为营养。

12营养素: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营养素,营养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和健康最根本的物质。

13宏亮营养素: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组成的营养素称为宏亮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由矿物质和维生素组成的营养素称为微量营养素。

14必须氨基酸:是指机体无法自身合成,必须有食物途径获得的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是指在机体内可以合成,并非必

须从食物摄取的氨基酸。

15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的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它们在人体内利用率高,也成为优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须氨基酸种类虽然齐全,但其中某一中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相对较低。不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的蛋白质。 16必须脂肪酸:自然界存在的脂肪酸有40多种,有几种脂肪酸自身不能合成,必须有食物供给,称为必须脂肪酸。 17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因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使其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

18合理营养膳食: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生理、生活、劳动以及一切活动的需要,也就是体力活动者一日三餐所吃食物提供的热量和多种营养素与其完成日常生活和运动锻炼所需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平衡。

19运动性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负荷超过一定范围,超出体育运动参加者的最大耐受能力时(或过度负荷时)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过程。

20运动性猝死: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

21骨折:是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锻炼。

2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从创口流出。

2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

24运动损伤: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25开放性损伤:伤处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26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

27肌肉拉伤:是指由于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极限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 28主动拉伤:是指肌肉突然猛烈收缩,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受能力而发生的肌肉损伤。

29被动拉伤:是指当肌肉放松不充分或弹性不足的情况下,突然受到暴力牵拉,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限度而发生的肌肉损伤。 简析题

1在现代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

答: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1968年,WHO进一步明确,健康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更加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了尽可能的健康是全世界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健康是人发展的基本目标。1989年,WHO又提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这与人类对健康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目前,学者们逐渐用健康决定因素来分析健康问题。健康决定因素是指决定人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可归纳为四方面: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和卫生服务的获得性。

3根据儿童青少年运动、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各自发育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哪些体育卫生要求?

答:1、儿童青少年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儿童青少年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骨内有机物多,无机物少。

(1)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走、跑、跳的姿势。 (2)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全面锻炼。

(3)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 (4)不宜过早地从事过多、过重的力量练习。 (5)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6)要注意磷、钙的补充。

2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儿童青少年时期心脏发育尚不完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力纤维分布较少,心脏瓣膜发育尚不完善,心脏的容积和体积较小。 (1) 要注意合理安排锻炼的内容。

(2) 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 (3) 儿童青少年应避免做过多的憋气动作。

(4) 培养儿童青少年正确的呼吸方式,注意呼吸卫生。 3儿童青少年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儿童青少年时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但易疲劳。

(1) 儿童少年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形式应生动活泼。 (2) 要注意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的手段。 (3) 不宜做过于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

(4) 要根据青春期发育期男、女少年对体育锻炼的不同心

理特点进行教育。

4女子月经期的体育卫生要求?

答:(1)月经正常的女子,经期可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2)一般在月经期间,身体的反应能力、适应能力、肌肉力量、神经调节的精确性及灵活性等可能下降。 (3)月经期间不宜游泳。

(4)月经期间应避免做剧烈的、大强度的、震动较大的跳跑动作,以及使腹内压明显增高的憋气和静力性动作,否则,会使子宫受压造成经血过多或引起子宫移位。

(5)对月经紊乱(经血过多、过少、经期不准)、经期下腹部疼痛和患有内生殖炎症的女子,月经期应暂停体育活动。

(6)对于身体健康、月经正常、又有一定训练水平的青少年女运动员,经期扔可进行一定量的运动训练,但开始阶段应减少运动量,待适应后再加运动量,并要循序渐进,加强医务监督。

(7)女运动员出现月经紊乱,若对运动量、比赛、训练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后,扔不能恢复正常者,应停止体育活动并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5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应注意的哪些卫生要求? 答:(1)由于老年人体质状况个体差异较大,因此,

在参加体育锻炼前要进行前面的身体健康检查,以便合理地选择运动及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有条件时,可请医生据此开出运动处方。

(2)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运动负荷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增加的速度不宜太快,每增加一级负荷,都要有哟个适应阶段。在锻炼中要掌握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原则。 (3)老年人不宜参加速度性项目和力量性锻炼。宜选择以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全身的运动项目。 (4)活动时呼吸要自然,动作要缓慢而有节奏。避免做屏气和过度用力的动作,尤其对有动脉硬化的老人,更应避免引起血压骤升高的动作。

(5)活动要注意适当安排短暂休息,运动前后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6)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应时常了解自己的脉搏频率、血压及身体健康状况,以便进行自我监督。 (7)遇有感冒或其他疾病,身体过度疲劳时,不要勉强,应暂停锻炼,并及时进行治疗和休息。

6试述运动锻炼的医务监督?

答:运动锻炼的主要内容要根据运动者所以达到的目的而定。运动量的控制:(1)运动的强度,在有氧运动中,运动强度取决于走或跑的速度、蹬车的功率、爬山时的坡度。在力量

练习和柔韧性练习中、运动强度取决于给予的助力或阻力的负荷重量。运动强度是否恰当,关系到锻炼的效果及锻炼者的安全,因此应按照个人特点,规定锻炼时应达到的有效强度和安全界限。

(2)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控制。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应为20~60分钟,其中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须在10分钟以上,医疗体操持续的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3)重复次数、完成组数及间隔时间。在力量柔韧练习中,应规定每个练习的重复次数、一共完成几组以及次与次、组与组之间间隔的时间。

(4)运动频率。运动频率是指每日或每周运动的次数。 7试述体育课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答:(1)对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主要是看体育课的健康分组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对体育课的全过程进行医学观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看体育课教案中生理负担量的安排是否符合一区监督的要求。

(2)由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监看状况、功能水平和训练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是体育锻炼更有成效的地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避免不合理的体育活动给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在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时,有比要进行健康分组。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发育水平、功能状况及运动

史,在体育教学中一般可分为基本组、准备组和医疗体育组。

8试述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医务监督内容。 答:(一)赛前医务监督。 (1)坚持赛前体格检查; (2)做好准备活动;

(3)做好比赛程序的组织和编排工作; (4)做好场地、器材等的准备工作; (5)做好赛前各种宣传、教育工作。 (二)赛中医务监督。

(1)比赛现场必须配备医护人员,并准备急救用品和药品,及时做好伤病的急救工作。

(2)在比赛中应做好饮料供应,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工作,特别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饮水及补充盐分是防止中暑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的重要手段。

(3)比赛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比赛规则,发扬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不要做出有可能伤及对方的粗野动作。 (三)赛后医务监督。 (1)做好赛后体格检查; (2)消除赛后疲劳; (3)注意对疾病的预防;

(4)注意总结,安排下一阶段的训练。

9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选择消除疲劳的方法。

答:消除疲劳的方法主要有:改善代谢法、调剂神经系统法、物质补充法。

10宏亮营养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宏亮营养素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组成的营养素。

(一)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 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 (2) 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3) 氧化功能。 (二) 脂类的生理功能: (1) 供给能量;

(2) 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 (3) 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 (4) 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5) 增加饱腹感。

(三)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 供给能量;

(2) 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 (3) 节约蛋白质; (4) 抗生酮作用;

(5) 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

11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答: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便秘:膳食纤维可在肠胃内吸收水分,增加粪便

体积并使之变软利于排除。

(2) 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由于富含纤维的食物体积较大,

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摄入量。

(3) 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膳食纤维可抑制胆固醇的吸

收,加速其排除。

12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膳食要求? 答: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膳食要求: (1) 食物应满足能量和体液平衡的需要;

(2) 选择食物应该是运动员喜爱的,应考虑每个运动员的

心理需要;

(3) 比赛期膳食中应避免高脂肪、干豆、含纤维多的粗杂

粮、韭菜等容易产气或延缓肠胃排空食物的空间的食物,并少用或不用辛辣、过甜的食品以预防食物对肠道的刺激。

(4) 比赛期保证膳食中有充足的糖,对维持血糖水平及对

比赛后肝糖元和肌糖原水平快速恢复产生良好的作用;

(5) 膳食内容应针对比赛项目的特殊需要做好准备。 13简述运动性应激反应的病因和预防方法。

答:1原因:运动性应激综合征主要是由运动负荷超过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而引发的。主要原因有:运动参加者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训练水平较低,运动经验较少;由于伤病等原因较长时间中断运动后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或比赛;体育锻炼地点环境恶劣或突然改变运动条件,机体不适应;心血管疾病患者参加剧烈运动也课引发运动性应激反应,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2预防:(1)参加运动者应先进行健康体检,避免在机体有急性病时参加剧烈的运动和比赛。

(2)运动需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或运动强度。

(3)疾病恢复期和年龄大者参加运动,必须严格按照相应人群的运动处方进行。

(4)避免在夏季高温、高湿度或无风天气条件下进行长时间运动。

(5)进行长距离跑要及时补充糖、盐及水分,避免体液大量丢失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6)不宜在闭气下进行长距离游泳,水下游泳运动应有安全监督措施。

14简述肌肉痉挛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

答:1发病的原因:(1)寒冷刺激。在寒冷的环境中运动,肌肉受冷空气的刺激,兴奋性突然增高使肌肉发生强直收缩。

(2)电解质丢失过多。运动中大量排汗,特别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或高温季节运动时大量排汗,或有些运动员急性减体重使大量电解质从汗液中丢失,造成电解质含量过低,引起肌肉兴奋性增高,发生肌肉痉挛。

(3)肌肉舒缩失调。在训练和比赛中,肌肉连续过快的收缩,而放松时间太短,以至于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协调性紊乱。 (4)疲劳。身体疲劳也会直接影响肌肉的生理功能,疲劳的肌肉往往血液循环和能量代谢改变,肌肉中有较多的代谢产物堆积。

15简述运动性低血糖的发病原因。

答:运动性低血糖发病的原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体内的血糖大量消耗和减少;运动前饥饿,肝糖原储备不足,不能及时地补充消耗的血糖;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血糖代谢紊乱,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情绪过于紧张、极度恐惧或身体有病(特别是运动性贫血)也会导致运动性低血糖。 16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答:冷敷法、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直接指压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17简述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答:(一)休克早期。此时病人会出现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多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体温和血压正常或稍高等症状。 (二)休克中期。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面色苍白、口

唇和肢端发绀、四肢厥冷、全身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和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病人昏迷,甚至死亡。因此,血压是判断休克严重程度的重要标致。

(三)休克晚期。广泛性出血、底血压休克、溶血及血栓所导致的多种器官的功能障碍。

18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方法及临床表现。 答:1早期的处理(伤后24~48小时内)。临床表现为损伤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即使用,具有制动、止血、止痛、防止或减轻肿胀作用。

2中期处理(急性期过后的两周内)。临床上,急性炎症也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因此,该期的处理原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

3晚期的处理。临床上,肿胀和疼痛已经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伤部僵硬或云运动功能受限。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m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