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01 16: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纺织服装品的反倾销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外贸出现快速增长,2009年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三,随着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我国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利润也在不断下降,还面临巨大资源瓶颈的压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纺织品贸易遭受的反倾销程度越来越大,中国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国和地区纷纷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实施各种各样的限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次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入世后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的第一大案是在2006年7月13日,美方宣布,对中国等地所产的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正式立案调查,该案涉案金额近三千万美元,其中宁波市大发化纤、慈溪江南化纤为该案件的前两大涉案企业,涉案金额分别高达一千四百万美元和九百万美元。这是中国入世后双方纺织品反倾销第一大案。在2006年年底,美国商务部作出初审裁定,对宁波江南化纤、慈溪化纤分别予以15.35%和4.39%的反倾销税率。2007年2月,美国商务部派专人到宁波实地视察,同时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也在宁波召开应诉协调会,并邀请有关专家和美国反倾销应诉资深律师为涉案企业介绍美国反倾销法律程序及应诉策略等,帮助涉案企业做好诉前准备工作。最好,中国化纤企业以大量翔实的证据证明,没有对美国造成产业损害和倾销。这是中国加入WTO 后浙江省企业首次在对美反倾销案件中

获得零税率,也是自2004年中美家具反倾销案后,中国企业首次在应诉中得到零税率。

这是中国纺织品贸易中无数反倾销案例中的一例,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企业采取适当措施较少贸易摩擦是十分必要的。

思考题:

1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当前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

么?

答: 2010年2月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窄幅织带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倾销部分的初裁结果,两家强制应诉企业中,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下称“姚明织带”)倾销幅度为0,另一家由于未应诉,被裁定为231.40%的惩罚性税率。13家获得平均税率资格的企业被裁定为115.70%的税率,其他未应诉企业的全国统一税率为231.40%。

“去年7月得知被告时,我们完全懵了。”姚明织带负责跟进此官司的副总经理卢远超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他们是在对“双反”一窍不通的情况一步步去应战的。 到目前为止,姚明织带为这起官司已花费了200多万元,这对一个年销售额仅1亿多的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开支。“更令我们头痛的是其中过程非常复杂琐碎。一些企业放弃应诉,估计与这些都有关系。”卢远超称。

织带业的关税一旦超过30%,美国客户就基本不可能接受。裁决一出,意味着除了姚明织带可以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外,其他企业的织带全都被高额的税率挡在门。

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

浙江绍兴雪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良告诉记者,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国家的检验中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是否超标。入世后,作为纺织大县的绍兴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

(1)我国出口贸易遭受贸易壁垒:关税壁垒反倾销调查严重、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国力的不断攀升对中国企业的各种限制也层出不穷。中国廉价劳动力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各国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

(2)国内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问题意识不够且企业分散力量弱,国际市场缺乏定价权利润极低,国内无序竞争。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遭受反倾销严重的行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地方势力的参与下恶性竞争给中国出口企业造成内伤。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缺乏主导力量,导致低价格。 (3)出口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利润极低。

服务型技术型产权品出口比重低,对国际市场核心影响力弱。

(4)国内法制法规不健全.国内法制制度不健全为地方保护主义,国内出口企业不良竞争提供空间。

2 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策略应当国际贸易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政府:

制定合理的竞争法规,保障企业良性竞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强对出口竞争秩序的规范,设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执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制度,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销的有效措施。

国家应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出口贸易协调管理机制。积极引导企业的合作,建立产业间的发展体系,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提高应对风险能力。积极因对国际问题。

争取完全市场地位。加强国际交流增进国际对华企业认识。

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政府应充分援引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条款,对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进行严格的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多边谈判,记载反倾销应诉中所作的实践,进一步澄清相关问题,据理力争,督促相关国家修订对华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定标准,最终取消岐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措施。

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 企业方面:

a) 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

b) 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

的科技产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和以价取胜的战略转变。

c) 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

动化为主动。

d) 企业应强化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并将

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e) 企业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

商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以及对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冲破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

f) 企业应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生产符合外国技术标准特别是苛刻要求的先进产

品,还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绿色产品”,预防和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当贸易争端一旦发生,要通过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国政府取消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企业利益损失降到最低。 对外贸易摩擦方面

“引进来”及“走出去”案例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2010年1-10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7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5.4亿美元。

吸引外资:2010年1-10月,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6961家,同比增长20.38%,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7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6%。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262家,同比下降1.17%,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75%。欧盟二十七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322家,同比增长4.9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4.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今年1-10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510.08亿美元)、台湾省(56.85亿美元)、新加坡(44.36亿美元)、日本(34.59亿美元)、美国(31.36亿美元)、韩国(20.69亿美元)、英国(13.53亿美元)、法国(9.33亿美元)、荷兰(8.7亿美元)和德国(7.78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 89.91%。

对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来讲,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约10600亿美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6日介绍说,中国的对外开放已走过30多年历程,截至2010年9月,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约10600亿美元,利用贷款累计3400

亿美元。

2009年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约940亿美元,基本保持了2008年的水平,位次升至全球第二位。“引进来”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跨国公司和各类外国企业在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与引进来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迈出重要步伐。2003年至2009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存量增加了7.4倍,已经达到约2500亿美元。2009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近480亿美元,占全球的5%,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至2009年底,中国已设立了13000家境外企业,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三个季度,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又达到了363亿美元。中国政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这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获取了先进技术,也为投资对象国带去了资本、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

张晓强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已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转变。从引进来看,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使外资在推动国内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走出去上,中国将继续按照市场导向和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扩大在能源、资源、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思考题:

1. 从政府和企业角度上谈谈我国为何要进行对外投资?

政府:

可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对外投资可以使我国在国际资源配置中拥有主动权,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关于国计民生的领域有深远影响。

(1)生产要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我国生产要素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于是,必须通过国际交换,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外投资可以:①更好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②更好地利用国外先进技术③获得更多国外资本。增强国家国际影响力,从而服务于国家利益

(2)对产业结构优化方面: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于我国还未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加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必须抓住对外开放的契机利用对外投资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①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3)对就业领域有深远影响: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对外投资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它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刺激效应,二是置换效应。前者是指对外投资导致国内就业增加,后者则是指国内就业被国外替代造成就业减少。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增长出口来刺激就业,它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它的作用机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跨国经营特别是对外投资办厂首先会带来资本品的出口,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出口,这必然会给国内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第二、对外投资中的境外加工贸易中,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大多是从国内进口,增加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关联产业的就业需求增加;第三、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国际化竞争力增强,加深了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扩大了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从而会拉动对母公司产品的出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第四、我国对外投资多以制造业为主,相对而言,服务业的发展比较滞后,而在国外投资的竞争压力将会提高我国的服务水平,由于服务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伴随对外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将对我国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企业对外投资:

(1)对外投资有利于企业闲置的资金(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在企业外部尤其是在外地或外国开发资源、材料来源,保证企业能源、材料来源成本低廉、供应稳定,较好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某些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3)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开辟企业新的产品市场,扩大销售规模。

(4)通过合资、联营,便于从国内外其他单位直接获取先进技术,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档次。

(5)利用控股投资方式,可以使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实现企业扩张的目的。

(6)对外投资是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调研、合资联营谈判、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有利条件,及时捕捉对企业有用的各种信息。

2. 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用上总的来说外商的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200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4.04%上升到4.26%。全国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总体运行良好,其工业增加值、出口额、税收、银行结售汇顺差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总量,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增量中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资金 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而这正是发展中国家所急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8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6.36亿美元,1990年为34.87亿美元,2002年达527.4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82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这表明我国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之后,境外累积的投资愿望,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地释放出来。

技术 外商投资给我国带来了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促进我国技术的进步。

管理 外商直接间接的经营给中国企业界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的管理方法,增强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对外贸易 外商经营过程往往伴随的是国际贸易,遵循国际利润最大化,国际间的贸易带动的是中国进出口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较强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带来了较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些市场份额,一部分原来就存在,转移过来的只是生产能力。另一部分是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国际资本依托其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在世界市场上获取的。所有这些市场份额如果单纯依靠国内因素,很难在短时期内取得。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990年以来的海关统计资料)显示:13年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增速有8年是在30%以上,2年是在20%以上,还有1年在10%以上,各年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出口总额的增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高速增长,使其在我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高,2002年该比重为52.19%,比1990年的12.58%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今年1-10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1.4%,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达54.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我整体出口的拉动作用愈来愈大,主导性也越来越强。

国计民生 投资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外商投资促进国际资源的流入,丰富人民生活。外企的管理理念制度下也为中国培养现代得到工人,提高劳动力素质。

产业 由于国际理念和利润要求下的外企组织形式进步,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进步,促使国内行业的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的投入主要分布在加工工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深加工工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制造业中吸收直接投资最多的一个行业,该行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由1999年的31.46亿美元跃升至2002年的81.36亿美元,年均增长37.3。外商对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投资比重的上升,将对这些技术水平、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较低的产业以及其中的民族工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但从长远看,

有利于促进包括多数民族工业在内的整个行业较快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从另一方面看,外商对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投资比重的上升和对一般性加工工业投资比重的下降,符合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要求,将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进程起明显的推动作用。

案例分析:欧美日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2010

年3月25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向中国发出要求人民币

升值的呼声,并专程到北京游说;与此同时日本财务相盐川正十郎不遗余力地鼓吹要建立对人民币的包围圈,欧盟15国决定,将率先上调中国在“普遍优惠制”下享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人民币汇率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了,而演变为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的博弈与争斗。

最近,关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再度升温。这已是“人民币升值话题”在今年第二度热炒。据舆论分析,事件与2010年10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西方七国会议(G7)关系密切。 此次中国应邀参加G7会议,中国受到来自各方要求升高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虽然承诺将采用“更有弹性”的汇率体制,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以至各国媒体纷纷评述“G7欲挟人民币汇率以令中国”。近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副财长和央行副行长会议于,欧盟对中国的人民币问题再次表示不满。日本在中日高层经济对话中要求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进一步加紧对中国施压。

面对外界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10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出席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际重申,中国不会迫于外界压力对人民币重新估值。温家宝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是重大的经济政策,中国将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令人民币升值。在时间恰当的时候,中国才会考虑对人民币重新估值。如果国际社会继续对人民币进行热炒,这项措施就不可能出台。2010年10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再次呼吁欧洲的领导人和工商界不要参与压迫人民币升值,否则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都不利。

思考题:

1. 欧美国家为什么要迫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国巨大的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大小对汇率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外汇收入大于支出,这在外汇市场上就表现为需要卖出的外汇数量大于需要买进的外汇数量,亦即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就会下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发布的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774.7亿美元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

美国可以获得巨大利益 美元持续走软,这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的主要因素。美国为了缓解国内经济矛盾凭借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发行了过多的货币, 进行了美元的超额供给。而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历史上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国内的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内容。

国际上强烈的人民币升值背景预期 根据国际投资理论,一国货币升值通常会推动该国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此时最好的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该国货币,并把这些资金投入到该国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中,由此可享受货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和资产上涨收益。自2003 年起,国际投机“热钱”基于相信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强大压力下人民币一定会大幅升值的预期而大量涌入中国,导致对人民币需求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具体表现在(1)通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抑制中国出口能力,提高欧美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解决发达国家面对的经济问题。(2) 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动使金融市场变动。人民币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使中国经济动荡。(3)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缩水。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国际金融运转无偿占有中国创造的的财富,化解欧美自身危机。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对外贸企业的出口影响:

(1)产品竞争力下降,企业利润减少。人民币的升值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价格相对提高,意味着出口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下降。我国许多出口企业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价格优势。本来这些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就十分狭窄,因此承担成本压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削弱了其产品价格优势,再加上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了企业经营利润的减少,企业利润率下降。 (2)对出口依存度比较大的企业的冲击较大。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依存度高达51%,而且其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又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之上的,加上这些产品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很小,人民币的升值对这些企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企业利润率下降2%-6%,人民币每升值5%-10%,利润率会下降10%-60%;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企业利润率将下降6.18%。

(3)竞争将更趋激烈。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出口企业,如纺织品出口冲击最大的主要是那些大宗、低档、初级的纺织品,这正是中小型纺织品出口企业的主打产品。因此,中小型纺织品出口企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出口产品的销售压力将大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d2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