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18 00: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1.什么是基准制?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在哪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 答:基准制是指同一限制的孔和轴组成配合的一种制度。

以两个相配合的零件中的一个零件为基准件,并选定标准公差带,而改变另一个零件的公差带位置,从而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一般情况下优先才用基孔制,加工时可以减少刀具、量具的数量,比较经济实惠。基轴制通常用于下列情况:1)所用配合的公差等级要求不高。2)活塞销和孔要求过渡配合。3)在同一基本尺寸的各个部分需要装上不同配合的零件。 2.什么叫配合?配合的特征由什么来表示?

答: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的特征由配合的种类来表示,即1)间隙配合2)过盈配合3)过渡配合 3.形位公差特征共有几项?其名称和符号是什么?

答: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分为14种。其名称及符号如教材P93页的表6—1

4.用查表法确定下列各配合的孔、轴的极限偏差、计算极限间隙量(或过盈量),并画出公差带图。

Φ20H8/f7 Φ30F8/h7 Φ14H7/r6 Φ60P6/h5 孔的极限偏差 +0.033 0 轴的极限偏差 -0.020 -0.041 0 -0.021 极限间隙(过盈) 74 74 -5 -13 19 -23 20 20 -34 -45 -8 -64 公差带图 +0.053 +0.020 +0.018 0 +0.034 +0.023 0 0 -0.013 -0.011 -0.026 -0.045 Φ45JS6/h5 +0.008 -0.008 Φ40H7/t6 +0.025 0 +0.064 +0.048 5试解释图1注出的各项形位公差(说明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公差带形状、大小和方位)。

图1

答:答:A:当被测要素围绕基准线A作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大于0.025mm;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06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B: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C: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且与基准线成理论正确角度60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D:当被测要素围绕基准线A-B作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大于0.025mm。

G:被测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25mm,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G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自己做) 6.答:

7.表面粗糙度的含义是什么?对零件的工作性能有何影响?

答: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零件的耐磨性。2)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3)影响疲劳强度。4)影响抗腐蚀性。 8.选择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2)中线3)评定参数4)评定参数的允许值 9.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适用于哪些评定参数? 答:1)轮廓的幅值参数: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和轮廓的最大高度

2)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 3)轮廓的支承长度率

10.在一般情况下,Φ40H7和Φ80H7相比,Φ40H6/j5和Φ40H6/s5相比,哪个应选用较小的粗糙度值?

答:Φ40H7和Φ80H7相比,选择Φ80H7

Φ40H6/j5和Φ40H6/s5相比,选择Φ40H6/j5 11. 答:最上在可见们的延12.已知

定相关的参数,并填写在下表中。

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6的应该标轮廓线、尺寸界限、引出线或它长线上。

零件的配合关系为Φ25H7/p6,请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iv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