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 课程标准 新媒体

更新时间:2023-10-24 1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学分:4 计划课时:64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策划与设计)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主要介绍使学生掌握设计色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设计色彩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设计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其过程中,能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让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

序号 1 2 后续课程名称 构成基础 手绘效果图表现 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需要本课程提基础的色彩知识做支撑。 需要本课程提供对于色彩的把控塑造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设计色彩》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重要的一步。考虑到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设计色彩的方法与关键知识

点为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色彩训练为向导,以典型色彩技法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通过完成各种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色彩的绘画技巧与 色彩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城市景观设计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最后怎样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选取就是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大量的练习、图片、作品欣赏、绘画练习、创作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欣赏国内外优秀设计色彩作品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接触绘画艺术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锻炼其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在实际动手绘画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审美品味、鉴赏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设计艺术专业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1.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色彩基础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范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设计能力与创新设计知识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分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对比规律;色彩的感情;色彩的心理联想; (2)了解色彩设计的意义及特征;掌握色彩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3)通过相关实验,使学生了解设计色彩的设计制作方法、技巧,增强审美能力及构思设计能力;

(4)使学生理解归纳色彩的功能和意义;

2.学生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的掌握设计色彩的基本表现手法,并能用色彩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

(2)能正确的理解设计色彩的重要性,并有很强的表现力,能探索不同的表现技法;

(3)正确的理解设计色彩在各个领域里的意义,并能灵活的运用在各个领域;

(4)具有设计思维与概念的表达; 3.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2)工作中的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 (3)具有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4)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保护;

(5)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6)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能力; (7)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8)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9)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10)评估工作结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工作任务 1 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感觉 色彩体验 认识设计色彩 色彩起因 色彩的自然法则色彩的分类 影响色彩的关系的要素 色彩的属性 色彩混合 色彩关系 色彩变化的主要因素 色调变化的规律 知识点 技能要求 1. 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对设计色彩的重要性、功能性、色彩的表现力有初步的认识。 1.大量色彩色调练习 学时 4 2 色彩的基础训练与方法 16 3 色彩的表现类色彩的几种表现类别 别 1.通过临摹学习。 12 4 色彩的情感表现 5 设计色彩的应用 色彩的联想与情感 色彩的略化与细化 色彩的空间混搭 色彩的变化与掌控 设计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想象意境的色彩表达 1. 改变学生的习惯思维模式,丢掉惯色的束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色彩的调整和搭配 1. 认识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6 16 合计 64 四、教学实施 (一)师资要求

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1)具备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备高校教师资格。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在企业实际参与开发产品的经历。

3)具备艺术设计专业的程序与方法、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计算机辅助二维设计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4)具备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2.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资质:

1)应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教育相关知识,在进行示范性教学时,能充分表达所教学的内容。

2)在企业从事3年以上艺术设计的实践工作。 (二)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

2.校企联合编写教材,教材编写以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力求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和管理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为用人企业所欢迎的高技能工业设计人才。

3.通过工作任务的需求,以够用为度为原则,设定能力目标,能力标准,引入高职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供大量的实际示例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tc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