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4 11: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4 一、项目概述 ........................................... 4 二、计划目标 .......................................... 10 第二章申请单位情况 ..................................... 15 一、基本情况 .......................................... 15 二、人员及开发能力..................................... 16 三、单位财务状况 ...................................... 19 四、管理情况 .......................................... 20 第三章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 21 一、技术创新性 ........................................ 21 二、成熟性和可靠性..................................... 26 第四章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分析 ............................ 27 一、产品的主要用途,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未来市场预测 ... 27 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 31 第五章实施方案 ......................................... 32 一、开发计划 .......................................... 32 二、技术方案 .......................................... 33 三、生产方案 .......................................... 46

2

四、营销方案 .......................................... 51 五、其它问题的解决方案 ................................. 52 第六章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 56 一、投资预算 .......................................... 56 二、资金的筹措 ........................................ 58 三、资金使用计划 ...................................... 58 第七章效益分析 ......................................... 59 一、经济效益分析 ...................................... 59 二、社会效益分析 ...................................... 59 三、生态效益分析 ...................................... 60 第八章风险分析 ......................................... 61 一、技术风险 .......................................... 61 二、市场风险 .......................................... 61 三、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 ................................. 61

3

一、项目概述

(一)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论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计划投资4500万元,2011年至2013年,通过公司与农户合作提供中草药种子、种苗、组织技术培训服务、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等,扶持东川区重点贫困乡镇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实施建立中药材的核心生产基地,通过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东川区乌龙新区共同打造成片中药材基地,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将中央2011年关于西部成片开发扶贫、科技扶贫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实处,真正体现出云南中草药王国的重点区域。

该项目采用“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2011年在东川区乌龙新区建立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1500亩,到2013年,通过辐射带动乌龙一线建立板兰根、灯盏花、白术、桔梗、金银花种植基地8500亩,2015年总面积达10000亩至15000亩,包括种苗、种源、优质种子基地。

(二)创新点

1.技术路线创新:

一是搞好品种选育和应用,根据东川区乌龙新区不同地域和各类药材生物学特性,优选出一批适宜本地不同环境条件下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如板兰根、灯盏花、白术、桔梗、金银花等,同时

4

总结出适合东川区乌龙新区推广的规范化栽培配套技术。二是走产业化的开发路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路线。

2.产品结构创新:

一是根据药材生产周期不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如一年生品种与多年生品种搭配。二是不同地域和气候特点,扬长避短,生产出一批以板兰根、灯盏花、白术、桔梗、金银花药材为代表,具有乌龙特色的地道中药材。

3.生产工艺创新:

一是生产工艺,现已摸索制定出本地药材技术规程,从栽植施肥、田管、绿色防控等技术环节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二是粗加工工艺,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把握采收和加工的每一个关键环节,确保了药材的特色和品质。

(三)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中药材加工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亲手抓中药生产加工,实施中药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将大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中药材加工的科技进步,从而带动东川乌龙新区中药产业的发展。

(四)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

本项目建成后,可为公司增加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带动2000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解决乌龙新区种植人口

5

的收入问题,基地农民纯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为下一步大力发展中药提取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区位于乌龙新区,地理环境十分适宜中药材种植,特别是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处于滇中四季如春和滇东南的区域是适应种植中药材的较好理想之地,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于许多药用植物的生长。中药材中间体加工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大宗药材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成为本省近两年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发中的亮点。为了充分开发中药材这一宝贵资源,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安康把生物医药列为实施突破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强规划研究和产业发展指导,制定优惠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产业投入。本项目的建设,将促进乌龙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医药新产品开发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中药材的加工能力,将原料的输出转化为就地深加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

本企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由企业牵头,与农民签定种植购销合同,提高农民大规模种植道地药材的积极性,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生产原料供应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且有利于山区植被的保持。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

(五)目前的进展情况

1. 已经于乌龙新区、阿旺、铜都、汤丹等几个乡镇3000余户农户签订了种植协议,实行保护价收购。

2.自筹资金已落实;

6

3.已在乌龙新区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500亩。

(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东川区乌龙新区地处乌蒙山脉西北侧,距东川区中心23公里,海拔1500米,属于山区半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地区,虽然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种植药材的优势,长期以来除传统的农业生产外,基本没有骨干产业和项目,农业收入增长较缓慢,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较窄。山区农民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是他们经济收入的重要门路,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种苗、种源种植缺乏科学指导,没有骨干产业的领头羊,所以农民增收步履艰难。

东川区有6个贫困乡镇,45个特困村,贫困户41268户,贫困人口68060人,乌龙新区属于贫困乡镇,其中乌龙新区半坡村属于特困村之一。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广大贫困农户在增加收入、摆脱贫困方面没有一项骨干产业,在短期内很难摆脱贫困的面貌。在云南省中药研究院、昆明市中药研究院及云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指导下,公司本着“绿色医药、科技医药、养生医药、传统文化医药”传承发展医药的理念,在东川区建立最大的板兰根、灯盏花种植基地,是使该片区在短期内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通过板兰根、灯盏花等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乌龙新区中药材成片种植基地项目,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建设地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地板兰根、灯盏花等中药材质量及产量很高。10000亩中药材基地的建立,将会有效的扶持和带动乌龙新区的贫困农民,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状况,并掌握多种中药材种植技术,其中中

7

药材板兰根核心示范基地能够高效调动周边地区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该项目的实施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致富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完全符合2012年云南省扶贫工作的造址、规划和扶贫纲要。

(七)本单位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

1.本项目实施的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发展,将百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纳入市级“百万工程”之中。同时,昆明市根据云南省确定的“建绿色经济强省”战略,提出的农业未来发展计划中指出,未来的农业,要稳定基础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培育中药产业等五大特色产业。2010年,昆明市根据云南省确定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明确提出东川区为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基地区。东川区委、区政府对中药材产业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作为“十二五”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加快发展。东川区突出区域优势,确定板兰根、白芷、金银花、半夏为重点推广品种,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区的板兰根、灯盏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在乌龙新区建立1500亩以上的中药材品种示范园、种苗种源基地,利用2-3年时间辐射乌龙区1—1.5万亩中药材种植园区,建立东川中药材交易市场,并着力打造“合泽”中药材品牌。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能切实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是搞好该项目的政策依据。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转变,在“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的现代医学模式中,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国家严格控制抗菌素用药的前提下,使生命科学迅速发展和回归大自然的世界热潮中,中医药以

8

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有独特疗效的防治技术自立于世界医药之林。21世纪,中医药将领跑世界传统医药学,中草药将成为世界天然药物的主流。

近年来,国家政策进一步扶持中药的发展。绝大多数中药材进入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纳入国家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并且取消了最高限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几年的中药材市场仍将迎来较快的增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第一类农林类中第50条,第十一类医药类第7条和第14条中分别对道地中药材的种植、关机医药中间体开发、中药现代化等做了明确说明。农林类第50条:地道中药材和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养)殖;医药类第7条:关键医药中间体开发与生产”;医药类第14条:中药现代化(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人工繁育技术开发;先进农业技术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的应用;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

二是具有资源与区位优势。昆明市东川区乌龙新区及其周边地区历来就有中药材种植的传统,也是乌龙山区珍稀药材聚集区,在5000余种植物中,有药用植物1180余种,乌龙山素有“中草药宝库”和“原生地”的美称。中药材灯盏花、白芷、半夏、天麻、黄连等品种驰名中外。当地农民具有中药材生产、种植、管理、加工等传统经验。

昆明市东川区以其种植中药材的资源条件、品种优势,在昆明市及周边地区素有盛誉。近年来,由于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到当

9

地采购药材的商贩很多,更有云南白药制药集团等企业已经和区内企业签订了长期收购板兰根、灯盏花药材的协议。项目区板兰根、灯盏花产品质量较好,与道地产区的河南板兰根相比,因指标成分含量高,而受到市场青睐,已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从而逐步建立市场的优势。近年来,云南桥头堡建设步伐加快,面向国内外的中草药市场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商机。

三是具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云南合泽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优质品种的繁殖、规范化种植示范、收购加工和销售等,技术力量雄厚,有多年中药材种植经验。公司范围内具有收购、初加工中药材的条件和一批业务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开发能力。同时,公司已与云南省药物种植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市中药研究院及有关专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并签订了技术和项目开发合作协议,着手于中药材深加工项目的技术开发,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本项目实施的风险:

项目技术成熟稳定,市场前景广阔,政策保障得力,实施风险较小。

二、计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项目建设期限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建设完工,在项目建设期内计划总投资计划投资4500万元,采用“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2011年在东川区乌龙新区建立中药材基地1500亩。乌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vc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