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 实验一 细胞与基本组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0 19: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一 细胞与基本组织

[实验内容] (一)观察细胞。 (二)观察四大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

(一)掌握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二)了解小肠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 (三)识别胶原纤维和腱细胞(跟腱纵切片)。

(四)识别哈佛氏管、哈佛氏骨板和骨陷窝(长骨横断面磨片、软骨切片)。 (五)识别肌纤维和肌细胞核(肌肉组织纵横切片)。

(六)识别神经原纤维、尼氏体和轴突及髓鞘(脊髓横切片)。 [材料与器具]

显微镜、幻灯机或投影机,猪或人肝(或其它动物肝)切片标本(HE染色),小肠切片标本(HE染色),透明软骨切片标本(HE染色),长骨横断面磨片标本,跟腱纵切片标本(HE染色),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纵横切片标本(HE染色),脊髓横切片标本(镀银染色、HE染色))。 [方法与步骤]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简要了解HE染色的基本原理:HE染色即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苏木精为碱性染料,易与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酸性成分结合,故细胞核被染成蓝紫色;伊红为酸性染料,易与细胞质中的基质等碱性成分结合,故细胞质被染成粉红色。

1.肉眼观察 取肝脏切片标本,标本中肝小叶分界不清。

2.低倍镜观察 可见若干多边形的肝小叶结构,肝小叶中立方形的肝细胞数量很多。

3.高倍镜观察 可见肝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染成粉红色,中央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核被染成蓝紫色(图2-1-1)。

思考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功能。

1

图2-1-1肝组织切片-高倍镜观察(HE染色) (二)观察单层柱状上皮组织

1.肉眼观察 取小肠切片标本,标本一侧起伏不平,被染成蓝紫色,为小肠环状皱襞,其上有丰富的小肠绒毛。

2.低倍镜观察 找到小肠绒毛,其表面覆盖有一层单层柱状上皮,多数为柱状细胞,其中夹有杯状细胞。

3.高倍镜观察 柱状细胞密集排列,核为椭圆形,近基底部被染成蓝紫色,细胞的游离面有一层粉红色膜状结构,称纹状缘,电子显微镜下称微绒毛。杯状细胞呈高脚酒杯状,细胞上端膨大,下端细小,核呈三角形或半圆形,位于细胞酒杯状的底部,其杯内积有大量的粘液颗粒,镜下由于标本处理的原因粘液颗粒丢失而呈空泡(图2-1-2)。 (三)观察致密结缔组织

1.肉眼观察 取跟腱纵切标本,粉红色长条形组织为纵切面。

2.低倍镜观察 大量粉红色的胶原纤维束呈平行而紧密的排列,其间有腱细胞。 3.高倍镜观察 胶原纤维束较粗大,纤维束内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胶

原纤维组成,在纤维束之间分布有排列成单行长椭圆形或杆状细胞核的腱细胞,被染成蓝紫色。 (四)观察骨组织

图2-1-2小肠横断面切片?高倍镜观察(HE染色) 2

1.肉眼观察 取长骨横断面磨片标本,紫色的同心圆状结构隐约可见。 2.低倍镜观察 许多同心圆排列的骨板,称为哈佛氏骨板。中央有一个黑紫色较大的圆形管称为哈佛氏管。哈佛氏管和哈佛氏骨板组成哈佛氏系统,哈佛氏管之间有相连的穿通管。在哈佛氏系统之间,有一些排列不规则的骨板,称为间骨板。外环骨板较厚位于密质骨外表面,为较整齐排列的数层环形骨板。内环骨板较薄,面向骨髓腔,为几层不规则的骨板。

3.高倍镜观察 骨板间有许多扁的卵圆形呈黑色的小腔隙即骨陷窝。骨陷窝向四周发出许多细而呈放射状有分支的骨小管。相邻骨陷窝之间的骨小管彼此相通,靠近哈佛氏管的骨小管则与哈佛氏管相通(图2-1-3)。

(五)观察透明软骨组织(气管横断面) 1.肉眼观察 取透明软骨标本,在气管横断面被染成蓝紫色C形的部

图2-1-3 骨横断面磨片?高倍镜观察(大力紫染色) 分为透明软骨。 2.低倍镜观察 从透明软骨表面向中心观察,

软骨周边呈粉红色的为透明软骨膜,蓝紫色软骨基质中有成群的同源软骨细胞群。

3.高倍镜观察 靠近软骨膜的软骨细胞较小,从透明软骨表面向中心方向软骨细胞逐渐增大,常以3-5个同源软骨细胞群出现(图2-1-4)。

(六)观察骨骼肌组织

1.肉眼观察 取骨骼肌纵、横切片标本,长条

图2-1-4气管横断面切片?高倍镜观察(HE染色) 3

形的为纵断面,椭圆形的为横断面。

2.低倍镜观察 呈长条形,红色的肌纤维即为纵切面,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伸入到肌组织内,形成肌束;呈红色大小不等的多边形肌纤维即为横切面。

3.高倍镜观察 纵切面肌纤维呈长条形,有明显的横纹,肌原纤维沿着肌纤维长轴排列。染色深的为暗带,染色浅的为明带。横切片上,肌原纤维呈小红点状。肌原纤维在肌浆内排列均匀,细胞核为卵圆形呈蓝紫色紧贴肌膜内侧,数量较多。有时也可以在横切面上显现出多角形的小区(图2-1-5)。

(七)观察心肌组织 1.肉眼观察 取心肌纵、横切片标本,长条形的为纵断面,椭圆形的为横断面。 2.低倍镜观察 纵切面上红色的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带状,有分支,互相连接;横切面上,心肌纤维呈红色

图2-1-5骨骼肌纵断面切片?低倍镜观察(HE染色) 毛细血管。

3.高倍镜观察 纵切面心肌纤维呈短带状,有明显的横纹,心肌纤维互相连接,有闰盘结构。横切片上,肌原纤维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断面上有的可见卵圆形呈蓝紫色位于细胞中央的细胞核。有的未切到细胞核,只看见淡染区或均匀的点状红色肌原纤维。 (八)观察平滑肌组织(小肠)

1.肉眼观察 取小肠横切片标本,肠壁靠光滑面染为深红色的一层为平滑肌层。 2.低倍镜观察 可见平滑肌分为2层,即内侧纵形肌层(纵切面)和外侧环形肌层(横切面)。

3.高倍镜观察 纵切面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互相交错,密集排列,蓝紫色的细胞核为卵圆形或长杆状位于细胞中央。横切片上,平滑肌纤维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切片较大的细胞中央可见卵圆形呈蓝紫色的细胞核。

4

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及

(九) 观察神经组织

1.肉眼观察 取脊髓横切片HE染色标本,标本呈椭圆形,中央染深红色的“H”形的区域为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处。周围染色浅处为白质,是有髓神经纤维集中部位。标本具有裂隙的一方为腹侧。

2.低倍镜观察 可见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为较大的紫红色块状,胞突较多,常被切断。在神经元的周围有较多分散的蓝紫色的较小细胞核,系神经胶质细胞核。灰质中央的小管为中央管。找一有胞核、多突起的神经元置于视野中央,换高倍镜。 3.高倍镜观察 神经元胞体大,中央有一个大而圆或卵圆形的胞核,核膜清楚,核内染色质少,呈空泡状,有明显的核仁。核周部的

胞质较丰富,可见许多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染蓝紫色小块状结构,称尼氏体(即为电镜下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形似虎斑。思考尼氏体的主要功能。树突的结构与核周质相似。但轴突和轴丘处则无尼氏体,可据此特点鉴别树突和轴突。神经元之间可见许多蓝紫色的胞核,系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核。其中,胞核最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较少者是星形胶质细胞;第二种较小而圆的核,染色较深是少突胶质细胞;第三种核最小,形状不一,染色最深是小胶质细胞;中央管管壁的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称为室管膜细胞。硝酸银染色切片呈棕色。低倍和高倍观察,多极神经元的核周部和胞突内均有染棕黑色的线状结构,为神经原纤维。核周部的神经原纤维互相交织成网,胞突内则平行排列(图2-1-6)。 [实验作业]

1. 绘出观察到的肝细胞的形态特征图,并注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位置。 2. 绘出观察到的小肠的单层柱状上皮形态特征图,并注明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位置,注明柱状细胞的纹状缘的位置。

图2-1-6脊髓横断面切片?高倍镜观察(镀银染色) 5

3. 绘出观察到的肌腱的致密结缔组织形态特征图,并注明腱细胞和胶原纤维的位置,比较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的特点。

4. 绘出观察到的骨组织的形态特征图,并注明骨陷窝、骨小管、哈佛氏系统、间骨板、内环骨板、外环骨板的位置。

5. 绘出观察到的透明软骨组织的形态特征图,并注明软骨细胞、同源软骨细胞群以及软骨囊的位置。

6. 绘出观察到的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组织的形态特征图,绘出骨骼肌横纹结构特征图,并注明肌节的结构特征。比较三种肌组织的结构特点。

7. 绘出观察到的神经元的形态特征图,并注明胞体、胞核、虎斑、轴丘、轴突、树突。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30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