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2015.1.6

更新时间:2023-08-11 07: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2015-01-12 00:00:00

1月6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这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从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历时8年,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八年中,节目对书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财经、宗教等各个领域,有时是各学科的经典巨著,有时配合时下社会热点话题,比如,它最后一期介绍的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小说《暗店街》。目前,国内尚存的电视读书栏目有央视科教频道的《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河南卫视《一起读书吧》、上海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读书》等,而前四档节目的播出时段都是在午夜,黄金时间段则没有一档读书节目。

在以资讯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电视节目中,读书类文化节目始终处于较边缘的地位。1996年,中央电视台率先办起读书类节目《读书时间》,其后各地方台也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上海台有《阅读长廊》,湖南台有《爱晚书亭》,北京台有《华夏书苑》,广州电视台《书讯》等。但是在2004年前后,由于大多数电视台都采用末位淘汰制的竞争机制,收视率不高的节目很难长期在电视荧幕中存活,以上节目也都先后停播。

在文化节目收视低迷的状况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2003年奋起改版,在众多读书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它引进高校和教育机构中的专家学者,以新颖的角度介绍和解读中国传统经典书籍,如《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培养了观众的兴趣,带动了全社会重新阅读传统经典的热潮。可见,在娱乐化大潮中,文化电视节目依然有生存的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实,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媒介与人的关系出现多种可能,人们的阅读体验较之原来也更加丰富。电子书阅读器在容量上的优势,使得个人随身携带的书籍数量数十倍增长,掌上阅读蔚然成风。网易云阅读、天翼阅读、多看、QQ读书等阅读程序的开发,着力在阅读界面的美观、书籍推广介绍和快捷付费方式上吸引读者,而豆瓣等网站开设的书籍点评、打分项目则成为消费者买书、阅读的重要参考,大众口碑也成为新书推广的重要考量。除此之外,有声读物的开发对人在读书时必须单线程工作进行了松绑,降低了读书对环境和时间的要求,其设置的配乐也增添了读书的娱乐性。只要阅读欲存在,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增加阅读的机会。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读书体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让他能不断地获得新的思想。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这样介绍读书的经验:“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读书让有限的人生变得无限和丰富,《开卷八分钟》可以停播,但是我们别停下读书的脚步。

关键词:子午书简,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暗店街,读书,开卷八分钟,百家讲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

2015-01-09 00:00:00 来源: 乌鲁木齐晚报(乌鲁木齐)

《开卷八分钟》停播

“每天一本书,只要八分钟!”这是凤凰卫视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的口号。谁也没有想到,2014年12月31日,201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的《暗店街》和《缓刑》是《开卷八分钟》的绝响。

1月6日晚,《开卷八分钟》新浪微博账号“凤凰开卷八分钟”贴出公告:开卷八分钟停播了!是收视率还是其他原因造成这档读书节目停播,该微博账号没有做出回答。 从1月2日起就有观众开始在网上询问,怎么《开卷八分钟》没有播。到了1月5日周一,《开卷八分钟》依旧没有播出。节目可能遭到停播的猜测开始在网上多起来。直到1月6日晚,新浪微博账号“凤凰开卷八分钟”发布停播公告。

“凤凰开卷八分钟”在1月6日晚的公告中称:“从2007年1月1日开播,到2014年12月31日停播,整整八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但是告别的时刻还是来临了,感恩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朋友们。”此后,微博介绍也更改为“于2007年1月1日开卷,于2014年12月31日停止更新。感谢一路有你们陪伴”。

《开卷八分钟》长期坚持文人读书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在1月1日该节目微博列出的“开卷八分钟2014年书单”中,可以看到去年的推荐书里,中英文图书皆有涉及,分为“历史·思想”“文学·文化”“生活·其他”“时事政治”“自然科学”“香港风物”6类,其中既有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林青霞《云去云来》这样的2014年度热门新书,也有威廉·戈尔丁《苍蝇王》、杨绛《洗澡》这样的经典之作。

对于《开卷八分钟》的停播,该节目的老观众纷纷表示惋惜。有网友质疑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容不下这样一档单纯的读书节目”,但节目方并未对停播原因给出说明。网友胡天翼感叹,“看到停播的消息,第一个想到的是:‘接下来,我得完全靠自己读书了’。” 2014年12月31日的《开卷八分钟》成了这档读书节目的绝唱,这最后一期读的书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的两部代表作《暗店街》和《缓刑》。

《开卷八分钟》开播于2007年1月1日,节目长度为8分钟。周一至周五,在每天17:05首播。节目每天用短短的8分钟时间介绍一本书,希望让观众用最简便的方式碰触到书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籍的精髓,进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7年多来,这档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持续期数最多的读书节目为全球华人推介、导读了千余本好书。

8分钟真的能读完一本书吗?节目制作方曾回应:“似乎觉得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困难。大家知道吗,其实法国第五频道也有一个节目,也是每天介绍一本书,那个节目主持人是每天用一分钟讲一本书,有人能想象得到,用一分钟讲一本书是怎么个讲法吗?”

(据东方早报)

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 朱四倍

荧屏仅存五档读书节目是一条什么样的信息?这是不是意味着电视读书节目的穷途末路?或者说,这是发展中的阵痛?

一般认为,收视率这个“万恶之源”是电视读书节目困境的“杀手”,尽管笔者不否认这种因素的存在,但是不是说,没有了收视率的竞争,电视读书节目就能赢来春天呢?恐怕未必,道理很简单,好的电视读书节目必定是有着相对固定收视人群的节目,离开了受众的支持,电视读书节目凭什么“叫好又叫座”呢?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国外电视读书节目的繁荣现状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也有助于我们走出误区。像美国的《读书俱乐部》,以其独特的节目风格与制作形式、主持特色,在美国电视文化类栏目中很有号召力,观众在该节目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阅读的时尚。同时,经过《读书俱乐部》推荐的书都成为美国的畅销书,这档读书节目被称为美国出版界的“金手指”。还有英国的《天空读书》、法国的《孟浪谭》等,这些节目都是各国的文化领域与知识界了不起的成果。同时,外国电视读书节目制作形式的进入,推翻了“图书与电视结合而成的读书节目不适合电视这块土壤”的观点,相反,电视读书节目大有空间,大有可为,最终必将走入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阅读和文化品位。

反观我国电视的读书节目,大多走的是高雅文化的路线,是根据精英文化的思路进行制作的,有着明显的思想性、学术性、深刻性,但在无形中偏离了大众消费文化下受众对文化需求的轨道,由此对电视读书节目的影响是严重的,因为电视面前的公众并不都是精英,而是具有大众文化水平的受众。

从传播学的常识来看,没有受众的节目就是一个不成功的节目。因为没有受众就意味着没有市场,没有了市场就没有广告,就失去了发展动力。这个推断对电视读书节目同样适用,面对荧屏仅存五档读书节目,我们应反思的是,是什么割断了受众与节目的联系,又是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什么摧毁了电视读书节目的生存土壤?可以说,惟有把传播、读书和电视常识、规律的有机结合,才能推动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而不是陷入困境之中。

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笔者以为,一些电视读书节目热衷于试图通过明星来提升节目影响力和受众的做法,并不是挽救读书节目的法宝,甚至很可能走上事物的反面。因为明星和读书并不见得是天然的一体,在很多时候,二者甚至是冲突的,明星的娱乐效应必然在吸引公众眼球的同时,淡化读书节目所追求的效果,甚至成为读书节目走近公众的阻挠力量。

根据这样的逻辑,电视和读书的结合不仅有可能,而且二者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必须,关键是我们要找到好的切入点。在一定意义上,电视读书节目与当下受众的消费理念相融合,与出版商、广告市场等有机结合,必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正在读 那些还能看到的读书节目

近年来,读书类电视节目不断停播,俨然已成中国电视荧屏上的“濒危节目”。对此,很多研究者将原因归咎于节目内容呆板、节目形式僵化、主持人缺乏吸引力和领导不够重视等等。这当然不无道理,但似乎也不是问题的全部。

在全国范围内,目前,仍然在播的读书类电视节目仅存5档,分别是:

央视科教频道的《读书》(2011年6月13日开播,由原《子午书简》栏目改名而来) 浙江卫视《华少爱读书》(2013年3月开播)

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2012年3月开播)

上海电视台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2011年6月4日开播,每周六一期)

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速读时代》(2011年8月开播)

重温

那些消失的读书栏目

1996年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开播,开启了中国读书类电视节目的先河,一时间读书类节目遍地开花。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经过了几年的繁荣与挣扎,以2004年《读书时间》停播为标志,许多电视读书栏目先后停播,以致有人惊呼中国正发生“读书节目集体死亡”。

此后,在收视率压力之下,全国不少读书类电视节目步履艰难,甚至被迫关闭。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书苑漫步》、北京有线电视台的《华夏书苑》、北京电视台的《东方书苑》、凤凰卫视的《开卷有益》、浙江有线电视台的《书情手册》、广州电视台的《书讯》、湖南电视台的《爱晚书亭》、青岛电视台的《一味书屋》等10余个电视读书节目接连下马。

2012年4月,河北卫视的名牌栏目《读书》也悄悄地停播。这档创办于2000年6月、曾是国内卫视频道中一档颇受欢迎的读书类栏目,2009年初跻身广电总局确立的全国二十个示范栏目之列。该节目的停播叫人遗憾,当时河北台给出的理由是“改版”。但至今仍未复播。

(本版编辑整理)

@idea0529:为什么读书节目都会一个个凋谢!

@刘春V(原凤凰卫视执行台长):能坚持八年已经很不容易了,祝福文道祝福读书人!电视台也得生存啊!

@巧克力与酸橙:《开卷八分钟》停播了,唯愿后会有期。感谢梁文道。

@五道口奥萨玛:娱乐至死的时代,难道电视屏幕留给读书节目连八分钟的时间也失守了。怀念梁文道通常掷地有声地丢下一句话就甩脸走人的读书人范儿。

@萧三郎V(《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萧三郎):《开卷八分钟》停播,感恩那些有书陪伴的日子。

@比目鱼V(作家、书评人):很遗憾地听说《开卷八分钟》停播了。非常好的电视读书节目,从开播时就关注了,也一直在读写人网站收录节目的文字版。感谢这个节目对我的两本书《虚拟书评》和《刻小说的人》的介绍!感谢!愿后会有期!

@释不归V(CCSMEDIA执行董事郁晓):随着观众文化底蕴的日趋深厚,显然梁文道忽悠不下去了。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2015-02-06 09:50:57

原标题: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当我在私人微信上透露一档以阅读推广为主题的电视栏目即将诞生时,很多微友给出的评论是:任性!

在很多微友看来,我国国民阅读率长期在低点徘徊,而现在看电视的人也越来越少,在奉行以“收视率为王”的电视台,这样一档“两不靠”的栏目能“吸睛”几何,能为电视台创收(收视率、收益)多少,实在不容乐观。纵观全国的情况,在1995年央视创办《读书时间》栏目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电视界曾出现过读书栏目爆发的小高潮,最多的时候全国有电视读书栏目将近20家,但现在仅剩寥寥几家。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已历经20个年头,但其间经历了各种坎坷,甚至一度因收视率低和“节目老化”而停播。该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李潘甚至认为,“电视的本质和特性导致它注定是一个娱乐大众的媒体,而读书是很私人、相对小众的一件事,而且需要反复琢磨和阅读,因此,它是反娱乐的。无论纸媒、电子传媒都可以反复阅读,电视却不行。”有一个对电视台来说几乎致命的“真相”是:看电视的人常常不喜欢读书。那么,电视读书栏目为什么还要办,办给谁看,前景会怎样?这里面有几个思路需要厘清。

一是电视读书栏目的功能定位存在误区。电视读书栏目应是推广阅读,而不是替人读书。它应该是一个连接出版社、作者、读者和阅读推广专家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社会化媒介和平台,它的作用是推介好书、营造读书氛围,而不是与观众共同阅读一本书,甚至在电视节目里替观众读书。除了做节目,还应该依托电视栏目举办读书会、读书演讲比赛、读书论坛等“线下”活动,并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社交工具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不断扩大影响。

二是电视读书栏目的运营思路需要拓宽。电视读书栏目立足读书,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就书说书的层面,应打通书里书外,增加信息承载量。比如推广一本关于茶文化的书,可打通书本与茶馆、茶厂等,一方面推广图书、弘扬茶文化,另一方面为茶产业企业打品牌、做广告,从而实现收视率和经济收益的双丰收。

三是电视读书栏目可作为推广全民阅读的项目向政府申请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全民阅读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相关部门也以项目形式对出版单位、发行企业进行专项扶持,电视读书栏目也可以作为全民阅读推广基地项目向有关部门申报。

相比于安静的读书行为,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多样,受众面广,对于阅读推广是个不错的媒介和平台。希望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的新常态下,电视读书栏目能焕发新活力,施展新作为。

关键词:电视栏目,读书论坛,栏目制片人,电视节目,收视率,阅读,真相,运营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河北卫视《读书》栏目受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

表彰

2009年11月09日15:59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河北卫视《读书》栏目受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表彰

荣获“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为提高全民阅读活动的水平与质量,营造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2009年11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召开的“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项目”表彰大会暨“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全国64家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和36个优秀项目被表彰。河北卫视品牌栏目《读书》由中宣部出版局推荐,荣获“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称号,与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同台领奖。河北卫视副总监郑芳和《读书》栏目制片人王春风参加了表彰会及经验交流活动。

《读书》开播于2000年6月,迄今已经制作播出节目逾500期。这就意味着至少500位作家给全国的电视观众讲了500堂人文课,带着大家深入浅出地阅读了500本好书。这是一个堪称豪华的阵容,中国文学、文化界最顶尖的人物几乎无一遗漏,都曾作客《读书》这个全民阅读的电视讲堂;这也是一份足以引以为荣的读书单,囊括了中国十年来最优秀、社会反响最热烈的好书经典——王蒙:《青狐》、铁凝:《笨花》、贾平凹:《秦腔》、余秋雨:《借我一生》、冯骥才:《中国结丛书》、范曾:《吟赏风雅》、于丹:《论语心得》 2009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权威推荐“全国二十佳示范栏目”,全国卫视唯一的专业读书节目——河北卫视《读书》光荣入选,广电总局胡占凡副局长特别批示:“在惟收视率的不良环境下,《读书》能坚守品味和格调,营造文化氛围,实属不易,谢谢大家的执著精神,请注意总结,不断创新。”至此,《读书》已经走过了风雨书香的十年。某种程度上,《读书》见证了国人的阅读取向由“精英文化”向“个性阅读”的转变,阅读目由单一的学习、实用、工具向文化、休闲、养生、励志等多元化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出版市场由文学独大而“无业不书”的繁荣;也见证着网络、博客等新兴平台对作家职业“高不可攀”的解构。十年来,《读书》与观众、读者、作家、出版共成长,

以弘扬先进文化、提升民族素质为己任,是“全民阅读”的一支风向标。

2009年5月,在频道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读书》由周播出一天扩版到周播两天,这就意味着《读书》观众一年的阅读量将由五十本增加到一百本。“聚沙成塔,集腋成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裘”,提高全民修养,提升民族素质,多读书,读好书,这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读书》愿意是这个伟大工程中的一枚螺丝钉,兢兢业业地去寻找、解读那些凝结着人类智慧与美好的精神食粮,因为我们相信读书的意义,就像温总理在4月23号世界读书日所说的那样:“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河北卫视《读书》

2009年11月4日

《开卷八分钟》新年停播 电视读书栏目不断退场

2015年01月11日16:41

原标题:《开卷八分钟》新年停播 电视读书栏目不断退场

电视读书栏目不断退场日趋凋弊

“从2007年1月1日开播,到2014年12月31日停播,整整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播出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但是告别的时刻还是来临了,感恩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朋友们。”凤凰卫视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日前正式发布停播公告。没有预告,也没有解释,2014年12月31日,201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的《暗店街》和《缓刑》,成为了《开卷八分钟》的绝唱。

八年未间断 今朝忽停播

《开卷八分钟》开播于2007年1月1日,节目长度为8分钟。周一至周五,在每天17:05首播。节目每天用短短的8分钟时间介绍一本书。七年多来,这档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持续期数最多的读书节目为全球华人推介、导读了千余本好书。《开卷八分钟》长期坚持文人读书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观众。在1月1日该节目微博列出的“开卷八分钟2014年书单”中,可以看到去年的推荐书里,中英文图书皆有涉及,分为“历史·思想”“文学·文化”“生活·其他”“时事政治”“自然科学”“香港风物”6类,其中既有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林青霞《云去云来》这样的本年度热门新书,也有威廉·戈尔丁《苍蝇王》、杨绛《洗澡》这样的经典之作。

对于《开卷八分钟》的停播,该节目的老观众纷纷表示惋惜。有网友质疑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容不下这样一档单纯的读书节目”,但节目方并未对停播原因给出说明。 曾经红火过 整体已式微

1996年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开播,开启了中国读书类电视节目的先河,一时间读书类节目遍地开花。经过了几年的繁荣与挣扎,媒介生态环境开始出现变化,以2004年《读书时间》停播为标志,许多电视读书栏目先后停播。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八分钟落幕,开卷一生事+发声 电视读书节目穷途末路了吗?电视读书栏目运营思路需拓宽

随着近年来中国电视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视台之间对于受众与广告客户的争夺渐趋激烈,更多曾经颇受观众瞩目的读书类节目无法适应新的游戏规则,纷纷遭到淘汰的命运。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在播的读书类电视节目仅存5档,分别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读书》、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上海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速读时代》。两年后,更加汹涌的综艺浪潮把它们也几乎冲散。目前,除了前两档节目仍在努力坚持外,《速读时代》和《读书》已很难在节目表上找到踪迹,星尚频道的《今晚我们读书》也被平移到艺术人文频道,每周一期。关于节目收视和成本,相关负责人并不愿意多谈,只是表示“节目口碑很好,收视数据和广告创收不是台里考核艺术人文频道的指标”。

广播略好些 平衡有难度

读书类电视节目所受的冷遇,也往往被看做当代中国人阅读现状的一个缩影,但广播相比电视的状况要稍好些。上海故事广播副总监张建红告诉记者,虽然是一个小体量的频道,但他们目前每天中午11时至12时有一小时的读书节目,有直播也有录播,晚上还会重播,“听众还是需要我们的推荐和意见的”。

“电视媒介与阅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冲突,阅读是一种沉静的、思考的行为,需要在字里行间营造出想象的空间,而电视往往侧重于讯息的快捷和画面表现力的丰富。”有专家不客气地指出,读书类电视节目往往难以在“慢读”的传统阅读与“速读”的电视传播之间实现自我平衡。形式呆板、内容单调、改版频繁,也被认为是读书节目自我淘汰的原因所在。甚至在实际制作中,读书类电视节目为了迎合观众,还极易盲从于社会潮流,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比如,在不久前养生类书籍畅销时,有的读书类节目就沦为了所谓“养生大师”的私家讲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94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