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政治试卷(无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0:19:0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 … …… … … 名…姓… … 线 ○ … … … 号…证…考…准…… … … … … … 级…班○ 封 … … … … … … … … 校…学……………○密…………………松江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政治

2018.4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答题纸共1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及考试号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1.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指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以下体现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的是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B.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3.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做出战略部署。2018年3月,随着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建立,我国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体系全部组建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旨在

A.清除公共部门滋生腐败的社会土壤 B.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监察体系 C.搭建群众直接监督公共权力新平台

4.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A.彰显我国政府积极履行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 B.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发生改变 C.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安全需要的新期待 5.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提升少数民族的获得感,要求

A.给予民族贫困地区更多的自治权,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党坚持依法治国,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C.政府完善和实施好差别化支持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6.据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综合评估已达到第二位。这体现了我国 A.在独立自主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他国关系 B.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C.在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要求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法于民、立法为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又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对上述材料的本质概括正确的是

A.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B.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C.公民要积极依法行使立法权 8.以下选项体现协商民主的是

A. 市政府举行《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草案)》立法听证会 B.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C.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进行释法

9.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根基,要把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下列属于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是 A.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B.引导员工发扬奉献精神 C.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

10.面对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为此需要 A.由市场来统一调控金融产业 B.政府要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C.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金融市场 11.在经济图表中,右图的优点是

A.易于形象地显示组成部分在总体中的重要性 B.数据之间的差别比较醒目

C.反映经济数据变化走向比较醒目 12.下列对“哲学”表述正确的是

A.对社会科学进行概括和指导 B.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领域问题 C.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13.下列属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

A.人口红利消失导致劳动用工成本上升 B.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

C.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14.下列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是 A.望梅止渴 B.物极必反

C.吐故纳新

15.“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哲学依据是 A.部分决定整体,要以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B.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C.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要立足整体

16.央视文化类栏目《朗读者》火爆荧屏,不但成为新媒体传播的现象级节目,其衍生的线下“朗读亭”活动也成为人们主动参与的热门,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朗读热潮。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B.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7~20题,每小题只能选一个答案,选出最佳答案得3分,次佳答案的2分,错选得0分 17.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表明

A.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B.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 18.近年来,“正能量”一词在很多场合得到广泛使用。任何社会都呼唤正能量,一个社会总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但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是正能量。我们要集聚社会正能量,就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主要因为 A.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 B.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说明我国 A.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B.法制建设中心环节的完善 C.从法律层面鼓励见义勇为 20.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随后该方案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审议批准。这一过程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下是2017年我国三大产业的增加值状况数据(与上年相比)。 名称 增加值(人民币亿元) 产值比例(%) 65468 7.9 第一产业 334623 40.5 第二产业 427032 51.6 第三产业 (1)结合数据图表,从就业结构角度,分析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意义,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2)就我国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有观点认为:只要抓住关键,利用我们自身技术发展优势,提高技术核心竞争力,就能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中国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 要善于把握重点,我们在分析矛盾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抓住重点和关键。同时也要注意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据此简要评析上述观点。(10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k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