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有感

更新时间:2024-04-11 19: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有感

假期中有幸拜读了王维审老师写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这本书非常好,读后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记得曾看过这么一句话: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拿了一幅好牌,而在于打好一幅坏牌。我觉得这真是应了王老师的经历,王老师打好了自己的坏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但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还唤醒了一群正在摸索,处于困惑中的同仁。王老师的书,不是在讲大道理,王老师总是言之有物,书中传递着王老师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思考,值得所有教师学习。

全书分成七个章节,从心灵到行动,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师到教育,王老师用自己的切身的体验,深刻的反思,开阔的眼界向读者们解读困惑的原因并引导我们怎么走出困境,怎样保持一颗进取的心。

在“成为好教师的第一步”章节中,我明白了成为好老师必备的条件:

首先要“有一颗愿意成长的心”;这会让自己行走得更远,教育生活也会更有意义!

第二:书中不但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而且教会我读书的方法-“做大阅读的桩,成就读书的圈,寻找书中的我”。

第三:成为好教师“最重要的是方向”。王老师讲到:“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想要获得专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所谓方向,就是在看清自己后,对人生做正确的规划;就是打破随遇而安

的状态,从庸碌寻常中蹚出一条路;就是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然后懂得忽略。”

第四:成为好教师“必须懂得努力”。王老师讲到:“在别无选择的时候,努力是最好的选择;努力没有那么悲壮,只不过需要坚持;所有的努力都是有用的,收获只是时间问题。”

第五:王老师讲到:“作为教师,我们越是喜欢这份工作,越是希望得到教育上的成功,越是要学会从容面对那些忙碌的劳作和世俗的诱惑。”王老师说的就是做这样一个从容的教师。我在感叹之余,全是佩服,普通的文字告诉我深刻的道理。

在本书的第三章:用什么样的眼晴看学生,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教育需要转个弯,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处,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比如在《蹲成蘑菇》一文中,一个年轻班主任说他遇到了一个说什么道理都“油盐不进”的学生,问王老师该如何处理,王老师就很认真地在QQ上给那个年轻班主任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一个精神病人把自己当成一只蘑菇,整天撑把伞蹲在墙角,不吃也不喝。心理医生却想了一个办法,和那个精神病人一样撑把伞蹲在他旁边。病人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说他也是一只蘑菇,之后医生站起来在房间走动,吃汉堡,并告诉精神病人蘑菇可以动,也可以吃东西,几星期后,虽然那个精神病人还觉得自己是蘑菇,但他却能正常生活了。王老师举这个事例就是要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你自己:遇到蘑菇就蹲成蘑菇,遇到白杨就站成白杨,这才是为师之道。

还有些人认为我是爱学生的,仅有爱够吗?到底该怎样爱?王老师说我们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人,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一辈子生活在教师的影子里,我们给予学生的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信,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时时都能够信任自己的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是拯救人,而是发展人;教育不是推动人,而是引领人。教育其实还有另一种力量:回归的课堂,安静的阅读,亲情的温暖,这些质朴的东西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勇气,回到宁静,心无旁骛,开始最本真的教育,到那时,我们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触,一定能够更清晰地看待自己,并找到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道路。

总之,王老师讲的是那么实实在在,所说的具有可操作性;王老师讲的给大家以具体的指导,给教师指明了一条清晰的路。愿我们沿着王老师的指点一路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8c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