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08 16:50:5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化学式”点点滴滴

1、化学式的概念 (纯净物都有一定的组成,都可以用一个相应的化学式来

表示组成。) 2、 化学式的意义

分类 宏观 意义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微观 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以H2O为例 水 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 化学式和数字的关系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的个数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例:2H2O 2O2

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的个数。 例如O2中的“2”表示的而是一个氧分子中由2个氧原子构成。 4、化学式的写法:

单质: 金属、稀有气体、多数非金属固态单质的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

其它单质的化学式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

化合物:

氧化物:“其前氧后” (其他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

无氧化合物:“金前非后” (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在后) 含原子团的化合物:“正前负后” (化合价为正的元素或原子团在前)

化学式的读法:

规律: “读写相反”

读作: “某化某” 或者“某酸某”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四个“三”

一、三组记忆法

在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分成如下三组来帮助记忆: (1) 钾钙钠镁铝;(2)锌铁锡铅氢;(3)铜汞银铂金 二、三条规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反映以下三条规律: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3)一般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三、三点注意

(1)单质铁与酸或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 (2)活泼金属与氧化性很强的浓硫酸、硝酸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

(3)K、Ca、Na等很活泼的金属与排在后面的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时,一般不会由将金属置换出。 四、三个应用

1、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3、判断金属与化合物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例题: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 X+H2SO4=XSO4+H2↑ Y+Z(NO3)2=Y(NO3)2+Z Z+X(NO3)2=Z(NO3)2+X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B ) A.X>Y>Z B.Y>Z>X C.Z>Y>X D.X>Z>Y 例题:下列盐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的是( B )

A. CuSO4 B.MgCL2 C.FeCl3 D.Zn(NO3)2

例题: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片,一段时间后把锌片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氯化镁溶液 B.盐酸 C.硫酸亚铁溶液 D.硝酸银溶液

质量守恒的“六理解”

1、理解“参加”。在计算反应物的质量时,只能计算参加反应的那部分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

例:不能说3g镁和3g氧气充分反应一定生成6g氧化镁。 2、理解“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应用的范围是化学反应。

例: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这一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解释。 3、理解“各物质”。计算时,将不易观察到的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要计入其中。 4、理解“质量守恒”。 指的是个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例: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水通电时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5、理解“守恒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质量守恒。

6、理解“变与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有些量发生了变化,有些量不变,而有些的两则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例: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但分子的数目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2009年复习难点之一:有关溶液中的计算

在这个复习阶段发现每次的模拟训练中,有关溶液的计算问题太多,怎样解决这一难点呢?

解决的方法: 把溶液中的“五关系式”要理清,才能很好的应用。 1、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要点(1):溶质质量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质量。

例: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溶液质量是多少? 要点(2):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也可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得出。 例:50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杂质不溶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与100g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是多少?

2、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运用要点(1):溶质质量的改变会导致溶液质量的改变。

例:向10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并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的质

量分数是多少?

运用要点(2):部分溶质溶于水后发生溶质的转换。

例:5g CuSO4·5H2O 溶于95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运用要点:

体积乘密度,得出液质量,质量与质量,相互才能乘。

例:2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8% 浓盐酸(密度为1.19 g/cm3)中氯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4、溶液稀释中所需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 - 浓溶液的质量

例:将50m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稀释成1000g10%的稀硫酸,所需水多少?

5、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 ×100%

运用要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是指对应温度下该物质(固体)的溶解度。

例: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在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化学除杂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

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

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

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

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3、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4、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

(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2)碱性干燥剂(NaOH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

氢等

气体除杂的方法:

A 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用水吸收。(如HCl)

B 酸碱吸收法: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HCl。)

C 沉淀法:将杂质气体转变为沉淀除去。(如用澄清石灰水除CO2)

D 固化法:将杂质气体与固体试剂反应生成固体而除去。(如除去O2用

灼热的氧化铜)

E 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气体。(如除去CO中的CO2,可将气体通过

炽热的炭粉) 气体除杂的原则: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

A 选择除杂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B 除杂务尽:选择除杂试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如除去CO2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要好。因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要大很多,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而水蒸气要放在最后除去

除去杂质和干燥的装置一般用洗气瓶或干燥管。在洗气瓶中导气管一般是长进短

出,在干燥管中一般是大进小出。除杂和干燥一般是先除杂后干燥。

5、 处理装置:一般有三种,一是用溶液吸收;二是点燃尾气;三是回收。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 1.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原则 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药 固体—— 一横、二放、三竖立 品 方法 的 取 液体—— 一倒、二向、三紧靠 固体(托盘天平)—— 一调、二放、三回零

液体(量筒)—— 一平、二看、三读数

酸碱液体流到桌上—— 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

浓酸浓碱的使用

酸碱液粘在皮肤上—— 一擦、二洗、三涂液

2.物质的加热

构造: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 火焰:外焰、内焰、焰心

用 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酒精灯 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

使用 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

物 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质 灭酒精灯

的 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三固定:固加 注意事项 定在有药品的部位

热 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二斜:45°;三向:试管口

不向人

3.溶解

溶 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 解

振荡:腕动臂不动

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过滤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过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 操 作 要 点 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二低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上烧杯紧靠玻璃棒

三靠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方法 搅拌:不可碰壁

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5.蒸发

⑴ 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⑵ 操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 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

⑴ 装配 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

⑵ 气密性检查 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 7.仪器的洗涤

⑴ 方法: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⑵ 难溶物的洗涤:A 油脂:热的纯碱或洗涤剂 B 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加稀盐酸 ⑶ 洗净的标志:水膜均匀,不成滴不成股 8.溶液的配制

⑴ 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⑵ 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⑶ 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9.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⑴ 石蕊指示剂的颜色:“酸里红、碱里蓝、中性紫”。 ⑵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本身无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 10、固体物质的溶解

固体物质溶解时,先把块状固体用研钵压碎并研细。为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常采用加热、搅拌、振荡等方法。

试管里所盛的溶质和溶剂总量较少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就用振荡的方法。用

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用适当大小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烧杯里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绕圈搅动,搅动时不要使玻璃棒和器壁撞击,以防止容器破裂。烧杯底部的固体不能用玻璃棒捣碎,以防止杵破玻璃。为防止搅拌时玻璃棒碰撞烧杯,可在玻璃棒一端套上一小段(1cm~2cm)橡皮管,使玻璃棒的顶端不露出。

烧瓶溶解物质时,当溶液不超过烧瓶容积1/2时,也可用振荡方法加速溶质的溶解。 11、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容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它的密度又大于水。若将水注入酸中,水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发生事故。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12、气体的溶解

根据气体在水或吸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吸收气体使之溶解。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气体如氨、氯化氢、溴化氢等应采用B法,装置特点是导气管连接了一个倒扣的漏斗,漏斗边缘浸入水中约1mm~2mm。它的优点是可防止水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又可增大吸收面积,利于气体充分溶解。它有自动调节气体发生装置内外压力趋于平衡的作用。即有自控倒吸作用。如气体的溶解度不太大,如氯气、硫化氢等应采取A法。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复习要点

1、量筒的使用

选量筒、放平稳,凹面低处视线平; 仰视读少实际多,俯视读多实际少。

(1)选用量筒的容量要与所量取得液体体积相匹配。 (2)仰视量同刻度线时,读数小于实验值。 2、酒精灯的使用

燃着不可添酒精,绝对禁止灯引灯; 点火要用火柴引,熄灯需用灯帽盖; 万一洒出着了火,湿布扑盖火熄灭。 3、托盘天平的使用

一放平,二调零,三加砝码四进行; 左物右码需记清;砝码要用镊子取;

先大后小最后游;码码相加得质量; 干燥药品应垫纸,若易潮解用烧杯; 称量完毕码回盒,游码任需归零处。 物码放反少称量,配制溶液浓度小。 4、药品的取用原则

不触不尝不近闻,安全第一挂心间; 节约用药要牢记,液体一二固盖底; 剩余不回不丢弃,不出室外放指定。 5、液体药品的取用

瓶体标签对手心,瓶盖倒放莫乱仍; 口口相靠液流下,取后塞好瓶送回。 6、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粉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块状粒状镊子取,一横二放三慢立。 7、玻璃仪器洗干净的“两不”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滴管使用的“三不一三禁” 取液后的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 不要将滴管伸到容器内滴加药液;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 严禁用未清洗去吸取其他试剂。 9、加热的仪器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2)间接加热(石棉网)的仪器: 烧杯、锥形瓶、烧瓶。 10、实验中的“先”与“后”

? 制取气体前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

? 固体加热制气体,排水集气要注意,先撤导管后熄灯。 ? 稀释浓硫酸要:先倒水,后入酸,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 可燃气体点燃前,先验纯,后点燃。

? 气体还原氧化铜:先通气体,后点灯。

制得金属切莫急,先要熄灯,后撤气。

化学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镁 MgO 、五氧化二磷 P5O2 、氧化钙 CaO 、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氢氧化钠NaOH、无水硫酸铜CuSO4等。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 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生铁Fe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3、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 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 C 浅绿色溶液Fe: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

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 无色气体: 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结果偏小的十大因素

(1) 天平未调零 (2) 游码未归零

(3) 称量时左盘垫有纸,右盘没垫纸。 (4) 称量时物质砝码放反了。 (5) 溶质含杂质 (6) 溶质不干燥

(7) 称量的溶质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 (8) 量取溶剂时仰视看量筒。 (9) 烧杯内有水

(10)存放溶液的试剂瓶内有水

难点:仰视和俯视所量取的溶剂是多还是少?容易记相反了。 解决的方法:

实验法。 拿着10毫升的小量筒反复实验观察

图示法:

俯看数值偏大,实际量取溶剂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仰看数值偏小,实际量取溶剂多,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这就叫做: 俯看大,溶剂少,结果大。

仰看小,溶剂多,结果小。

气体的制取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组合题一般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 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 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

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

⑴ 制气装置的选择:A 所需药品的状态;B 反应条件 ⑵ 集气装置的选择:A 气体的溶解性;B 气体的密度 2. 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

要制取气体需要经过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药品、仪器拆洗等步骤。 3、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 氧气 氯酸钾和二氧药品 化锰或高锰酸钾 化学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氢气 二氧化碳 反应物状态 固体与固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反应条件 加热 制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制得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比较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氢气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氢气密度比空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密度小 气密度大 排水法或向下排收集方法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空气法 点燃该气体,检验其生成的产内,若复燃,说明是氧气。 物。 用拇指堵住倒置已收集满氢气的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验满或验纯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噗”的一声,满。 说明已纯。 试管,靠近火焰集气瓶口,若木条移开手指,若为熄灭,说明已收集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向上排空气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石灰水,若其变浑实验装置 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应容器 加热 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

计算仪器 量体积——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漏斗

分离仪器 洗气瓶、干燥管

仪 药匙、镊子 器 取用试剂 胶头滴管

的 取用存放仪器 固体——广口瓶 分 存放仪器 液体——细口瓶 类 气体——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

辅助仪器 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

初中化学仪器中常用仪器虽然有20多种,但根据大纲要求,应该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物质的性质实验

初中物质性质实验比较简单,多在集气瓶或试管中进行,现分别叙述如下: (1)反应器为集气瓶 进行固体与气体的反应。例如木炭、硫、磷、铁、蜡烛

在氧气中的燃烧。(图1)

现象:铁丝——火星四射 木炭——发白光

硫——明亮蓝紫色火焰

注:对剧烈的放热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反应器为试管,反应物之一是液体。

(3)反应器为试管,反应物之一是固体。

进行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2)

要注意: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铁夹夹持试管中上部;导气管插入靠近试管底部。操作时应先通入纯净H2,将试管中空气排净再加热。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H2。 (4)反应器为硬质玻璃管

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如CuO+COCu+CO2(图3)

注意:先将管内空气排净再加热;反应后应使生成物在CO气流中冷却。 (5)洗气装置(图4)

将不纯气体通过选定的洗涤剂,其中杂质气体被吸收(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注意:气流方向,“长进短出”。 (6)二氧化碳灭火

现象: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结论:CO2气体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物资的分开和提存

一、 分离:

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质差异,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它们从混合物中—一分开,得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提纯(除杂):利用物质和杂质的性质不同,选择适当实验方法除去该物质中的少量

杂质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提纯时只保留混合物的提纯成分,除去的杂质不保留。 提纯的原则:

①“不增”:除杂时不能引人新杂质,加人的过量除杂剂也应最后除去。 ②“不变”:选择的除杂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能使被提纯物质的性质改变。

③“易分”:要选择简单易分离、现象明显、所得物质纯度高的除杂方法。 1.常用的物理方法

⑴ 过滤:用于固体不溶物与液体的分离。

⑵ 蒸发:用加热使溶剂不断挥发,从而使溶液浓缩或使溶质析出。 2.常用的化学方法

⑴ 溶解过滤法:Cu(Fe)、Cu(CuO)---加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⑵ 生成气体法:NaCl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⑶ 生成沉淀法:NaCl溶液(CaCl2)---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后过滤 ⑷ 酸碱中和法:NaCl溶液(NaOH)---加适量稀盐酸 二、相关物质的除杂

1、H2[HCl]通入氢氧化钠溶液:HCl+NaOH=NaCl+ H2O

2、CO2[HCl]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HCl+NaHCO3= NaCl+H2O+ CO2↑ 3、CO[CO2] 通入足量的石灰水 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4、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

5、气体的干燥H2、 CO2、 CO[H2O]可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无水硫酸铜等除去

如: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6、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C + O2

点燃

CO2

7、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8、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uO + H2SO4 ==== CuSO4 + H2O 9、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Fe + CuSO4 === FeSO4 + Cu

10、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1、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12、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HCl + NaOH ==== NaCl +H2O 13、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14、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Ba(OH)2 + CuSO4 ==== Cu(OH)2↓ + BaSO4↓

15、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16、NaCl(KNO3):蒸发溶剂

17、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8、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考前一定要练的题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得扎实?一般考察的重心会放在知识的应用上,这类题难度不大,但考生容易 “犯小错”,小错过多丢掉的分数就会累积很

多,所以考生在读到新的题型时注意根据所学过得化学知识认真仔细做出解答。

例如,下面的三个小题,你可以在考前的练习中检查是否还有自己“眼生”的题,自己是否还会有纰漏?

1.2006年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经某市时发生侧翻,约有1 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对该市居民生活造成很大诚胁。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①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②挖隔离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③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燃烧处理。写出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碳酸氢铵、硫酸钾两种固体化肥,请设计两种实验方法将它们加以区别。

方 法 (1) (2) 现 象 结 论 原化肥是碳酸氢铵 原化肥是碳酸氢铵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

(1) 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镁条燃烧只生成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3) 若有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 40g (填:“>”、“=”或“<”)。

答案1.(1) __有机物______(2) __苯酚有毒性,强烈的腐蚀性 (3) ②③_ (4)C6H6O + 7O2 点燃6CO2+ 3H2O 答案2、

方 法 (1)取样,在酒精灯上加热。 (2)取样,加水溶解,滴现 象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结 论 原化肥是碳酸氢铵 原化肥是碳酸氢加稀盐酸

答案3、(1)_-3_;

有大量气泡产生 2)铵 (3)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f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