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6.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07 06: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点二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 日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

2 气温日较差一般规律

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峰);晴天>阴天;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3 年变化

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4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1?地势→地势高,大?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气稀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2?天气→晴朗的天气?

昼夜温

差大

?? 温差小

(3)下垫面?比热容小→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快→昼夜

?? 温差大

二、降水 1 形成条件

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2 常见类型

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等。

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

3 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

(1)空气的上升与下沉:上升气流多雨、下沉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的多雨,从陆地上吹来的少雨; (3)地形: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 (6)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 注意点

1.海拔高对气温的影响是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藏高原)因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均差,故导致日温差大,但海拔高气温低,这样的地区一般年温差小。

2.冬季风也会带来降水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为寒冷干燥,但当经过暖湿的水面时,再遇到地形阻挡,同样会形成降水。例如,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丰沛,就是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天山和云贵高原北侧的降水,也与冬季风有关。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 A.8月 22时 C.1月 22时 答案 A

B.8月 13时 D.1月 13时

解析 从纬度与气温值可判断,不可能是冬季,故应该是8月;图中显示同一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则为夜晚。故A项正确。

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洋流 C.海陆分布、地形 答案 C

解析 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表现有两个特点:一是与海岸线基本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影响;二是陆地上有一个闭合的低温区,说明该地有山地地形。故C项正确。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B.地形、大气环流 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3.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C.纬度 答案 C

解析 读图,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与纬线平行,数值递变从赤道向北极递减,所以主导因素是纬度,C对。地形影响等温

B.洋流 D.海陆位置

线不随纬度变化,不与纬线平行,A错。洋流和海陆位置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B、D错。

4.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A.16 C.23 答案 A

解析 读图,R地周围有一条等值线,可能是20或25,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若是20,则R的数值大于15,小于20。若是25,则R的数值大于25,小于30。图中R位于河流的源头,应是山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R的气温不会高于20,故A对。B、C、D错。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甲 C.丙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经过,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A错。乙、丙、丁都是地中海气候,但乙地冬季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年降水量较多。丙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丁地纬度较低,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降水较少。所以B对,C、D错。

[考法综述]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具体体现,该考点考查频率非常高,通常会以区域图、地形图、气温或降水等多种图为载体考查。关键在于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命题法1 等温线与气温分布

典例1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B.乙 D.丁 B.20 D.27

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从图中看出,该城市冬季气温低于0 ℃。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大陆东、西两岸冬季气温均高于0 ℃;40°N附近大陆西岸由于受西风带和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也高于0 ℃。故可排除A、B、C三项,D项正确。

[答案] D

【解题法】 影响等温线因素的判读分析 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等温线大体 与海岸线平行 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示意图 原因 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A、B、C同纬度,B地夏温高于A、C两地,冬温低于A、C两地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海洋影响 程度不同 海陆分布 (海陆热 力性质的 差异)

海洋相反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暖流:向高纬方向凸出; 寒流:向低纬方向凸出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是炎热中心,冬季是温暖中心) 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低温) 命题法2 降水及影响因素 典例2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气温垂直递减,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地势高 地形闭塞, 四周山岭 屏障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洋流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地形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 由图可看出等降水量线呈南北方向延伸,数值由西向东(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等降水量线稠密,说明降水空间差异大。解

答时,等值线(年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从数值递变规律、数值大小、变化大小等角度描述;影响年降水量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季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答案]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解题法】 年等降水量线的判读方法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一般来说,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3)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如山地两侧降水量比较图分析:

①根据降水量变化曲线可知,H为最大降水高度。

②B地降水量的大小判读方法:由B处作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竖轴)的直线与年降水量曲线的交点,再作垂直于竖轴(或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与竖轴的交点,读出竖轴的数值即为B点降水量。

③由山坡两侧的降水量分布特征可以判断出A坡为背风坡,B坡为迎风坡。

2.微观看特殊

(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如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 C.对流雨 答案 C

B.地形雨 D.锋面雨

解析 马尔代夫地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大气对流运动旺盛,多对流雨。赤道附近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台风活动少;锋面雨多集中在中纬度地区;马尔代夫由体积小、海拔低的珊瑚岛组成,很难形成地形雨。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2~3题。

2.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①②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该区域4~6月降水量逐渐增多,气温也逐月上升。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增大。该图不能反映风力大小和云量多少。

3.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 A.3月 C.9月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从3月开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从7月开始,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6月份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

B.6月 D.12月 B.②③ D.③④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4.在上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C.丙丁乙甲 答案 A

解析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主要是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所致。因此处于东南迎风坡的甲地年降水量最多,而处于西北背风坡的丁地年降水量最少。故选A。

5.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 C.丙 答案 A

解析 甲地位于阳坡,且海拔相对较低,光照和热量条件均优于其他三地。故选A。

读图,完成第6题。

B.乙 D.丁 B.乙甲丙丁 D.丁丙乙甲

6.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上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图中反映甲位于山地迎风坡,随气流上升,气温下降,降水增加,并在一定高度降水量达最大值。乙位于背风坡,随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故由甲到乙,气温先降低、后升高,降水先增加、后减少。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据此回答7~8题。

7.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要素的因子、洋流等相关知识。由图中两地气候资料统计数据可知,里斯本夏季温度低于雅典,而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夏季均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但里斯本沿岸有加那利寒流起着降温减湿作用。所以答案为D。

8.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 A.纬度位置较低 C.地势相对较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要素的因子。由图可知,雅典的年降水量尤其是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里斯本,因两地均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均受西风带影响,但由于两地海陆位置的不同,受西风带影响的强弱也有所不同,因而降水量不同。

读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9~10题。

B.受西风影响较弱 D.距地中海较近

9.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为4 ℃ B.①处气温略高于24 ℃ C.西安的年平均降水量多于郑州

D.太原、石家庄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 答案 D

解析 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在0~8 ℃之间,最大温差可能超过4 ℃;①处位于秦岭北侧山地,气温低于24 ℃;西安和郑州的年平均降水量都在600 mm与800 mm之间,但郑州距离海洋近些,降水应多于西安。

10.形成②处与济南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夏季风 C.地形 答案 C

解析 ②处地处丘陵山地的迎风坡,地形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所以降水多于济南。

11.下图分别表示北美洲局部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和局地风向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B.洋流 D.锋面

(1)分析①气流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的原因。

(2)北美大陆南北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季,试分析该季节北美洲南北温差较大的原因。

答案 (1)冬季,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向南移动(或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夏威夷高压的强弱和范围发生变化)。

(2)冬 北美洲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美大陆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加剧了北方寒冷的程度。

解析 第(1)题,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冬季,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所以①气流(西风带)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第(2)题,由于北美洲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美大陆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越短,反之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受极地高压的影响,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加剧了北方寒冷的程度,致使冬季南北温差较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t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