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游褒禅山记12.29

更新时间:2023-10-11 07: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游褒禅山记》学案

主备人:席清秀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时间:12月29日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

2、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 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学习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1、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解释黑体字的含义

而卒( )葬之 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 以故,是故(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有碑仆( )道 风尘仆仆( ) 长乐王回深父( )

其下平旷,有泉侧( )出,而记游者甚众 侧( )目而视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音谬( )也 后世之谬( )其传而莫能名( )者 则或咎( )其欲出者而( )余亦悔其( )随之而( )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

有怠(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遂( )与之俱( )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芟夷大难 夷为平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遂相与欢 何可胜道也哉:

褒禅山亦谓之( )华山 所谓( )华阳洞者,以(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方是时( ),予之力尚足以( )入,火尚足以明( )也

古人之( )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之( )深,而( )无不在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无悔矣,其( )孰能讥之乎? 3、指出古今异义并解释

非常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 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 吾父死于是 至于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学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十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指出此类活用并解释

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 有泉侧出。

入之甚寒,问其深 火尚足以明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 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一词多义 其

(1)以故其后名之曰 不厌其烦 距其院东五里 独其为文犹可识 咎其欲出者 其声呜呜然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问其深 视其左右 盖其又深

既其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方其破荆州 谬其传 (3)而余亦悔其之

(4)吾其还也 其可怪也欤 其孰能讥之乎? 其皆出于此乎。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过饰非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此乃天也 道

有碑仆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何可胜道也哉 6、 特殊句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 唐浮图会褒始舍于其址。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2、思考下面问题

(1)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第三段所写的作者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 总结: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 ”的道理。

(四)我的发现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 根据本文请你设计一个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看法。 问题:

翻译句子(做到字字对应,通顺;不乱译,不漏译)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夫夷以近则游着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人之所罕至焉。

9?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所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tk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