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1 07: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内容: 本篇论文综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从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杜邦分析方法的研究三个层面来阐述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在总结各个文献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他们采用的分析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采用以传统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个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分析时,分析公司基本情况,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分析子公司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分析会计主要项目的详细资料,并且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被分析对象所处行业的发展水平。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公司财务报表是关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利用会计报表直接提供的信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资料归集、加工、分析、比较、评价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措施办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新的会计分析信息。这些会计分析信息,对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的升华。 财务分析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判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效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前面的财务分析通常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就企业的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所做的分析,这种分析不足以全面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效,很难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做出综合结论。为弥补财务分析的这一不足,有必要在财务能力单项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指标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报表体系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 号 职 称 副教授 专 业 学 历 财务管理 本科

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始于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期之间。在起源初期,银行对财务报表分析仅以资产负债表为基准,分析衡量顾客的信用和偿债能力。1906年,为反映信用分析的目的,要求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必须附有资产负债表的习惯。1914年,联邦储备制度的建立,促进了财务报表的认识和利用。 自1897年格林纳的《公司财务》出版至今,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传统财务理论时期,另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的现代财务理论时期。传统财务理论与现代财务理论有明显的不同。从研究对象来看,传统财务理论注重研究公司内部的财务问题;而现代财务理论立足资金市场来研究公司财务管理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传统财务理论偏重描述性方法和定性分析,视财务指标为常量;而现代财务管理注重建立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视财务指标为随机变量。 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发展形成比率分析体系、指数法与标准比率法,被称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创始者。1928年,华尔与邓宁合著《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一书,首次提出综合比率分析,后被世人公认为“华尔分析模式”,至今仍在国际财务分析实践中广泛应用。于此同时,吉尔曼学派与修马兹学派,相继提出趋势分析法、经营分析理论、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财务失败预测学派,将报表分析重心从历史分析转向未来预测,认为计量流动性、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其他有关比率的指标能预测企业破产和发生其他财务困难的可能性。 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在于搜集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判断过程。美国纽约市立大学Leopid A. 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 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波特认为价值可看成是资金的生成和增值,则价值链就是价值增值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实质上也就是对企业的价值运动进行分析。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总裁兼财务总监巴瑞C.麦肯兰说:为了与信息时代接轨,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无形资产和软资产。尽管财务管理理论总会有新的观点提出,但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在各国大致相同[1-7]。例如,财务分析中的比率分析原理,财务计划中的平衡原理,财务控制中的分权原理,财务决策中的风险原理都基本一致。 杜邦分析法最初是在1919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的财务经理唐纳森.布朗创造出来的,因此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这一时期,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是公司普遍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因此,原始的杜邦模型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也叫做杜邦财务分析法(The Du Pont System),是指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财务状况的方法。 该方法把各种财务比率结合成一个体系 这种财务分析体系主要利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

数据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其他各项指标都围绕这一核心;营业净利率反映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用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是利润表的概括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总资产平均余值的比值,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权益乘数反映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用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是资产负债表的概括,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必须结合企业的其他信息加以分析。 2、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从财务学研究对象所包含内容展开,认为从财务的本质资金运动出发,研究对象、职能、主体、环境等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出发,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原则和体制等要素;资金运动规律应用出发,研究财务管理的环节和方法。第二种观点主张是按逻辑的规定性由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规律体系,构成基本理论结构体系;从外延方面看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方法体系等。第三种观点主张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和理论结构体系都应该与国际接轨,研究方法提倡演绎性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包括货币市场学、公司财务学、投资学等内容。 葛家树,刘峰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高级”信息生产活动,它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示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的趋势,以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提供更加直接相关的信息和更有效的帮助。李保存(2007)认为指对财务报表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在财务分析的中增设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和增设EVA(经济价值增量)指标等。 樊行健认为,综合评价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做的综合结论。财务评价以财务分析为前提,财务分析以财务评价为结论,从整体上相互联系地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综合分析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明确企业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的相互关系,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全面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明确企业的经营水平、位置及发展方向;通过综合分析评价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通过综合评价分析为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和净管理提供依据。 谢宏认为认为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

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 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 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张先治认为,财务分析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判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效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前面的财务分析通常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就企业的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所做的分析,这种分析不足以全面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效,很难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做出综合结论。为弥补财务分析的这一不足,有必要在财务能力单项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指标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西方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方面的差异与各自理论的来源和基础不同有很大关系,西方的会计理论特别是近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看起来多了实际而少了抽象。我国的会计理论由于一直是国家主导,所以理论研究缺乏深厚的实践土壤,抽象的东西多,所以会有会计对象这样的概念。我国的财务报告分析就是计算各种财务比率,通过计算财务分析比率得出的数据与合理的指标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企业潜在的问题。 总之,现代财务分析起源于财务报表分析,它是财务分析的现代发展阶段。内部分析不断扩大,分析材料非常丰富。从财务分析的角度,细致深入分析企业过去和现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预测企业未来发展之势,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三、本文的思路框架 (一)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含义 (二)财务分析的发展变化 (三)财务分析企业的影响分析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四)总结 四、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总结文献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他们采用的分析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采用以传统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个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准确的财务分析能够正确的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考核企业经营的业绩,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能为管理、决策层更好地控制和协调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利地依据,企业的经营者可以通过加强对财务系统的计划分析进而促进企业其它部门的工作。把按照公司各期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编制的各项预算,分配、分解到各个对象和流程,实行动态、严密的预算和流程控制。优化企业的整体资源,完整地配置、计量、记录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资源和业务活动并进行详尽的核算、统计、分析、考核,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工作流的统一管理。 五、参考文献 [1]程世特,曾庆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4):03-14. [2]陈宇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探讨[J].管理精粹.2004.(3):25-39. [3]彼得?德鲁克.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公司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1-47. [4]戴德明.财务报告与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07-27. [5]丛志斌.正确理解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前提[J].民营科技, 2009(6):13-28. [6]戴小红,黄凌云,刘春泉.利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业绩的几点认识[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15-24. [7]池俊华,于扬.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3):03-21. [8]耿莉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统筹考虑的企业经营者绩效模型评价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2-75. [9]郭复初.财务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7):19-25. [10]郭宁,沈剑飞.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J].财经管理.2004.(5):14-32. [11]黄仁佳.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新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8.(4):11-36. [12]蒋顺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24-38. [13]鲁爱民.财务分析[M].江西: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2):22-37. [14]雷晓敏,宋家顺.衡量企业家信用的财务指标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1):82-85. [15]李天桥,曾慧芳.盈利能力评价指标改进与完善之我见[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09):32. [16]李雪梅.浅议财务报表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33-37. [17]苗玉树.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计算方法比较[J].财会研究.2006(06):54. [18]马跃.对宇通客车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5):11-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tk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