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腰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更新时间:2024-02-28 11: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沙腰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规划

黄沙腰镇人民政府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八年六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环境 ..................................................... 1

一、近五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 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0第二章 总体要求 .................................................... 12一、指导思想 ..................................................... 12二、基本原则 ..................................................... 12三、发展目标 ..................................................... 13第三章 加快特色产业建设 ............................................. 14一、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 15二、建设全域旅游平台 ............................................. 16三、发展生态特色工业 ............................................. 17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19一、加快道路交通建设 ............................................. 19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20三、增强信息网络功能 ............................................. 20第五章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 21一、加强基础教育建设 ............................................. 22二、加强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 ................................... 23三、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 24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25第六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7一、推进发展绿色化 ............................................... 27二、加强生态保育 ................................................. 28三、强化环境治理 ................................................. 28第七章 创新现代社会治理 ............................................. 30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镇 ............................................. 30 二、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 30 三、完善社会治理工作体系 ......................................... 32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32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32 二、强化项目带动 ................................................. 33 三、加强规划执行 ................................................. 34

黄沙腰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黄沙腰镇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黄沙腰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十三五”时期黄沙腰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今后几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把握黄沙腰镇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推动黄沙腰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经济富裕、社会和谐、美丽幸福”的黄沙腰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近五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2012-2016年,黄沙腰镇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提升。

初步测算,全镇GDP由2012年的8257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9741万元,增长17.97%,年均增 长4.49%(见图1-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8591元增长到2016年的13218元,增长53.86%,年均增长13.47%(见图1-2);三产结构由2012年的69.0:24.9:6.1调整到2016年的69.8:21.5:8.7,一产稳定发展,二产比重不断减少,三产

1

比重逐年攀升(见图1-3)。

图1-1 黄沙腰镇近5年GDP增长情况

图1-2 黄沙腰镇近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2

图1-3 黄沙腰镇近5年产业结构情况 (二)城镇建设提质加速

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容貌明显改善。一是谋划黄沙腰小区建设项目,目前小区土地征收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及清表工作全面完成,小区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二是完成李家大屋周边道路复古工程、沿溪景观带等建设项目;三是完成总投资60余万元镇中心道路白改黑工程,改变了多年来集镇路面低洼破损不堪的现状;四是投资100万元对黄沙腰镇李姓东大屋16间400余平米进行了修缮;五是通过全面开展整村环境“洁化、绿化、美化”提升改造,完成全村外立面改造,搭建村庄归口景观及10余处沿路小品,建成骑行公路2.3公里,打造景区化特色村庄。六是拆除违法建筑68891平方米,拆除整改蓝色屋面3243平方米,清理违法广告50余处,极大改善了集镇整体环境;七是编制完成了《黄沙腰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计划在2017-2019年三年内投资7000多万元进行综合环境整治;八是完成七个村自来水提升工程,实现城乡供水

3

普及率100%,极大改善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集镇、村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集镇生活垃圾全部清运外运处理。

(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五年来,全镇围绕交通、水利、电力等重点领域,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破解发展的瓶颈。交通方面:投资500万元建设范山至东坞4.2公里联网公路,改变了范山自然村到集镇需绕道柘岱口的交通现状;遂江公路遂昌至黄沙腰段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十三五”可开工建成;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沥青路),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问题。水利建设方面:全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小型农田水利、山洪灾害防治、电站增效扩容等工程,保障了生活供水安全和生产用水。电力建设方面:全镇有水电站10座,电站装机容量达72000千瓦时,年发电量7000万千瓦时,用电量200万千瓦时,保证了用电需求。

(四)产业建设蓬勃发展

“五色”产业特色鲜明。以黄、红、黑、绿、蓝“五色”为基础的特色精品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黄色”产业黄沙腰烤薯已连续12年蝉联省农博会金奖,现种植面积3500亩,鲜薯产量6125吨,年产烤薯近800吨,产值2600万元。“红色”产业高山红提于2011年开始在大洞源试种,高山自然甜的名声已享誉在外;另外,红花油茶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黑色”产业石蛙养殖效益持续增长,全镇已发展到5家,年产值200余万元;完成了中央现代化渔业项目光唇鱼繁育养殖基地建设,引进全

4

新香鱼品种,产品热销省内外。“绿色”产业丰厚,全镇共有林地面积17.9万亩,其中有14.3万余亩列为公益林,享受公益林补贴的农民达到8000多人,五年来共发放公益林补助款1417.2万元;高山蔬菜经济效益明显,现已成功创建市级精品特色农产品示范乡镇,新增10个无公害农产品和2个绿色产品,大洞源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建设蔬菜钢架大棚4840平方米,成功培育高山绿色蔬菜470余亩,以“私人订制”模式将蔬菜配送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年产值达370万元。“蓝色”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相继引进国庆桃、蓝莓、三叶青、覆盆子等作物和稻田养鱼产业。

农旅融合发展迅速。近年来,黄沙腰坚持把农旅融合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取得了重大成效。一是投资450余万元建设“洞源壹号”,采用专业化托管模式,将15年经营权打包出租给杭州宿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该村22余户农户发展农家乐。二是以大洞源客家文化为特色定位,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旅游附加值,丰富和提升品牌,打造了一批新型精品民宿。经过运营,大洞源民宿及农家乐累计接待旅游团队160余支,游客5000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0余万元,农家乐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同时成功与“忘尘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800M+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已成功建成“洞源贰号”,规划启动“洞源叁号”和扩大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大洞源已成为遂昌美丽乡村建设、民宿打造的标杆和样板,农旅融合将是促进黄沙腰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黄沙腰工业经济非常薄弱,主要为萤石矿开采

5

和小水电,均为传统产业,另有少量农产品加工,主要为薯条加工,工业经济正在转型升级。

(五)社会民生不断改善

扶贫帮困效果明显。严格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紧抓“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工作,全镇219户505人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已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累计发放帮扶资金15万元。在此基础上,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三分地增收”计划,提升低收入农户内生“造血”功能。

社会保障基本普及。全面巩固大社保体系建设,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00人,参保率达98.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939人,领取养老金1525人;社会保障卡已完成制卡4821张,发放社保卡3533张,发卡率73.3%。小洞源村、仙人坝村、大熟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已投入使用。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取得专业资格证书4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7人。

计生、医疗卫生卓有成效。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实现长效节育率80.2%、计划生育率94.02%。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正在稳步提高,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就诊人次从2012年的1628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2208人次。大洞源村、邵村村、仙人坝村等三个村已建成村卫生室。

文化体育繁荣发展。镇村文体事业朝气蓬勃,组建了女子腰鼓队、健身队。我镇代表队在全县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合唱比赛中获乡镇组金奖。争取到黄沙腰村省级重点历史文化保护重点村落和邵村省级历史文

6

化保护村落一般村项目。完成大洞源、黄沙腰、小洞源村文化礼堂建设。积极举办各类文化走亲、“村晚”、农民运动会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黄沙腰镇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把握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工作中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确保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并推行了领导包案制度,一案一领导,把稳控任务分解,实行领导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方法。近年来,进京上访、非法上访次数明显下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不断减少,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近五年来黄沙腰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在不断减少,且减少趋势在不断扩大,不利于今后经济社会发展。黄沙腰户籍人口从2012年的8151人减少到2016年的7894人,减少3.15%;常住人口从2012年的4800人减少到2016年的4210人,减少12.29%。见表1-1、图1-4、图1-5。

表1-1 2012-2016年黄沙腰人口变化情况表

户籍人口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户数(户) 2615 2642 2689 2725 2709 人数(人) 8151 8129 8159 8089 7894 较上年增长(%) -0.14% -0.27% 0.37% -0.86% -2.41% 人数(人) 4800 4714 4532 4514 4210 常住人口 较上年增长(%) -3.99% -1.79% -3.86% -0.40% -6.73%

7

图1-4 黄沙腰镇近5年户籍人口变化情况

图1-5 黄沙腰镇近5年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二)基础教育趋弱,加速人口不断流失

黄沙腰镇中学已撤除,现只有1所小学,且师生不断减少,教师从2012年的23人减少到2016年的15人,减少34.78%;学生从2012年的175人减少到2016年的108人,减少38.29%,见表1-2。师生的大幅减少,影响到基础教育的投入及教学质量,很多家庭将孩子送到遂

8

昌县城读书,1名孩子往往伴随1-2名家长陪同读书,使得常住人口不断减少。

表1-2 2012-2016年黄沙腰小学师生变化情况表

年 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教师(人) 23 21 18 17 15 较上年增长(%) / -8.70% -14.29% -5.56% -11.76% 学生(人) 175 163 137 127 108 较上年增长(%) / -6.86% -15.95% -7.30% -14.96% 备 注

(三)工业非常薄弱,对经济拉动有限

黄沙腰镇工业主要为萤石矿开采和小水电,另有少量农产品加工,主要为薯条加工,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萤石矿开采有两家企业,分别为旺坑萤石矿业有限公司、遂昌德氟萤石矿业有限公司,总体产量不大,2016年实现产值600万元。水电站虽然数量较多,有10座,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时,但大多水电站即将到期,需进行技改。农产品加工主要为薯条加工,加工量较少,且为合作社形式,需提质增效,扩大规模。

(四)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水、路、电、信、房、灶、厕等基础设施落户,乡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集镇建设仍有待提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匮乏,急需改造升级,提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五)第三产业占比较低,与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不匹配

近年来,黄沙腰在农旅融合方面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第三产业占比依然较低,2016年第三产业占比仅为8.7%,与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9

不匹配。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全面改革深入推进带来新机遇。当前,中国进入全面改革新时代,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六个领域全面展开。所有改革都意味着各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的调整,这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带来新机遇。消费结构升级从过去30多年逐步满足了的吃、穿、住、行、用五大基本需求,将逐步向学习需求、快乐需求、健康需求、安全需求、美丽需求等五大需求转变,新五大需求在“十三五”期间比重的进一步提高,为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很多新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带来新机遇。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4.77%,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到加速阶段。国家出台了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十三五”期间就是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阶段。将按照人本城镇化、市场城镇化、协调城镇化、特色城镇化、集群城镇化、绿色城镇化、智慧城镇化、品质城镇化、人文城镇化的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在这些特点的新型城镇化中也蕴藏着很多新的机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新机遇。黄沙腰镇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为实现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国家将出台多项举措。一是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较大幅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设立扶贫再贷款特殊金融支

10

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二是着力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在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生态工程要向这些地区倾斜,适当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

(二)面临的挑战

全面小康任重道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前,黄沙腰镇贫困程度较深,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离全面小康社会还存在较多较大差距,要做到与全国、全省同步,难度巨大,任重道远。

经济转型困难重重。经济新常态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新经济增长点,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黄沙腰镇在提质增效、制度改革、营造创新驱动环境以及引进配置先进技术、人力资本与信息等方面任务还很艰巨。工业发展上,工业经济十分薄弱,农产品加工基本处于手工作坊阶段,萤石矿开采有限,小水电需技改升级;农旅融合上,基础配套差,市场参与不深,丰富的自然、文化、生态和民族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农民增收上,除烤署、茶叶、蜂蜜、石蛙、蔬菜和红提外,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农民赖以增收的主导产业作用有限。黄沙腰镇经济的转型发展困难较大。

民生改善诉求突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过去五年,黄沙腰镇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社会管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14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