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颛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01: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闵行区颛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时代背景 ....................................... 1

一、“十一五”回顾........................................... 1 二、“十二五”环境........................................... 6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战略定位................................................ 10 三、发展目标................................................ 12 第三章 战略布局与产业发展 ...................................... 15

一、打造“”战略布局........................................ 15 二、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6 三、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导提升现有制造业发展能级.............. 17 四、以特色精品商贸为重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18 第四章 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 ...................................... 20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 20 二、科技和教育.............................................. 21 三、文化、体育和卫生........................................ 22 四、社区建设与管理.......................................... 24 第五章 城镇建设与管理创新 ...................................... 26

一、城镇布局................................................ 26 二、基础设施建设............................................ 27 三、环境与生态保护.......................................... 26 四、城乡发展................................................ 29 五、城镇管理................................................ 30 第六章 规划实施与措施保障 ...................................... 30

一、加强党的建设............................................ 30 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32 三、改革创新与内外开放...................................... 33 四、完善规划落实机制................................................................................ 36

闵行区颛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闵行区颛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我镇在全市发展转型和闵行“深度城市化、全面调结构”大背景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启动新型工业示范镇、特色商贸精品镇、宜居和谐创新镇功能开发建设,着力提升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管理综合能级的重要规划,是“十二五”期间颛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时代背景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闵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颛桥镇党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坚持“二三一”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战略,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推进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提升地区的服务功能;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立足城乡和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突出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五年来,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城镇综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1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全镇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预计2010年实现增加值、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7亿元、2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1.94倍、2.3倍,年均增长14.19%、18.49%。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年均增长10.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年均增长18.99%。

2、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显现。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预计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22%、62.63%、37.16%,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第二产业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以IT、机械设备制造等为重点,“工业向园区集中”战略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地区产业特色逐渐形成。第三产业以城市化为依托,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坚持打造精品楼盘,房地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超过70%。依托房地产业,大力发展商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好爱休闲广场为龙头,以餐饮业为主体的商业产业呈现快速上升势头。数十家创意、财务结算等企业入驻闵行区首家生产性服务业基地——明申财富天地。第一产业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产品结构,逐渐向都市农业方向发展。

3、城镇建设管理强化提升。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建设,完善各居住区市政路网,建成并改建道路工程20多条,长度超过20公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线路网密度由2006年初的0.83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2010年底的1.54公里/平方公里。五年来,共建设了41座公交候车亭。另外,免费自行车公共服务项

2

目,第一期设臵了15个点,共400辆自行车,为社区居民办理了2000张服务诚信卡。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依法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整治力度,拆违面积为45.3万平方米。成功创建为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达标区域”,黑色广告治理、暴露垃圾清除、车辆停放管理、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等难点问题,建立起了长效常态管理机制,“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全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6%。全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高于全区人均水平。

4、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科学配臵教育资源,完善学前教育公建配套设施,全面落实各项学费减免政策,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积极探索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农民工子女学校和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基地。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70%的医生培训为全科医生,镇计划生育咨询服务站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站,城镇居民和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大力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不断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目前,有基层健身团队119支,开展活动项目100余种,体育指导员170名,每年自行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2次以上,组织参加市、区级活动及赛事50余项。现全镇常年坚持参加各类健身活动人数达3.5万人次,占全镇户籍人口的47%以上。积极探

3

索社区管理运作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来沪人员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推进实施居住证制度和房屋租赁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业委会组建工作,完善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并制定和完善“四位一体”管理成效的考核制度。

5、民生保障显著改善。全面推进以新增就业岗位为重点的实事项目,认真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不断发展和完善千人、万人就业项目组织及管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控制在区下达指标内,就业双困人员安臵率达到100%。根据标准化管理要求,稳步推进城保、镇保等各项工作,认真落实支边支疆、政策性转居和自谋出路人员的各类保障工作,规范低保金的受理和发放,合理使用各类救助资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以提升地区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为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市民教育平台,深入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奥运世博盛会,建生态文明家园”等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6、政府职能转变有序推进。在全面强化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过程中逐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推进行政行为依法、透明运行,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规范项目和资金审批流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审批部门的职权。加强政府信

4

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力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为契机,推行阳光政务。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网上办公体系,提高政府现代办公能力。高度重视并自觉接受镇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认真接受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并严格按照《政府工作制度》履行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科学民主、执行规范有序。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实施机构改革各项工作。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完善行政效能考评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政府作风建设,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坚持关注民生、惠民利民,严于律己、强化责任。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机关能耗继续下降。

“十一五”期间,颛桥依托自身基础,践行科学发展观,形成和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切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按照我镇产业发展方针,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敢于正视和解决各种矛盾,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突破束缚发展的体制障碍,在前进中战胜困难,开创新局面。始终坚持求真求实的工作态度,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颛桥实际,真抓实干,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颛桥建设

5

发展上新台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镇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统筹兼顾持续改善民生,坚持不懈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

“十一五”颛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颛桥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清晰,亟需明确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的功能定位,产业支撑有待进一步增强,亟需形成支撑全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行业和新产业增长点;社会事业资源配臵有待进一步优化,亟需形成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和多元化社会服务需求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格局。

二、“十二五”环境

“十二五”时期,颛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环境。全球经济寻求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新能源、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技术革命引领全球新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重大转折,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形成未来新的增长动力。长三角步入同城化发展的新阶段,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等向纵深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变动催生新的产业格局和发展机会。上海步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四个中心”建设进入功能提升的关键时期,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

6

的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空间布局进入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世博会的后续带动效应持续释放,形成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助推力量。闵行进入“深度城市化、全面调结构”的新阶段,将全面深入调整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和城乡空间结构,不断丰富城市的功能和内涵,加快建设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新城区。颛桥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敏锐洞察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要求,力争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和新突破。

“十二五”时期要把握三大机遇: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在世界各国抢占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战略制高点的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特征,部分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和研发、营销等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也开始出现转移趋势。我国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举措。上海也将借世博会产业领域科技成果后续转化利用为契机,大力推广应用世博期间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闵行区将依托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科技资源集聚优势,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先进重大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力争率先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产能,成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颛桥要积极融入全市和全区战略,重点依托向阳工业园区的整合发展,全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

7

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趁势形成支撑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是纳入“大紫竹”总体格局的机遇。“十二五”时期,闵行区将进一步放大紫竹科学园区的品牌效应,打造成为国家级科技示范区的核心区,未来园区将重点发展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纳米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光通信器件与系统、微机电、生命科技等为主导产业,通过吸引各类国家级工程中心、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以及高科技企业,形成上下游产品衔接的产业链基地和研究开发基地。颛桥的元江商务区和向阳工业园区、剑川路商务区已纳入“大紫竹”总体发展战略,这为颛桥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和产城融合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依托颛桥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承接大紫竹研发产业链,增强科技创新功能,放大创新效应,依托企业和园区,充分利用自主科学园区的产学研联盟和联动平台建设机遇,增强向外辐射能级,努力构建服务“大紫竹”的技术创新源和产品研发的核心承载区。

8

图1 :大紫竹一核一带四区布局

三是闵行深度城市化发展的机遇。“十二五”时期,闵行区依托产业提升和人口导入的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强,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颛桥镇要抓住深度城市化的机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相关社会服务业,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以房地产、商贸、文化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站点经济。同时,也要顺应深度城市化带来的交通、社会事业、人口管理等挑战,积极探索社会事业的内涵式发展和社会保障在制度上的全覆盖,积极破解为老服务和外来人口综合管理等难题,特别是要在大型居住区、经济适用房试点等方面力争示范,为全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做出重要贡献。

9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在闵行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市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闵行“深度城市化、全面调结构”的总体格局中,围绕建成新型工业示范镇、特色商贸精品镇、宜居和谐创新镇的战略定位与目标,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新示范区为主线,在积极融入全市和全区发展战略中寻求自身突破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以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元江商务区和轨道交通站点为载体的现代商务、商业新业态,形成镇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服务体制、社会治安体制、社区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设产业、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城镇。

二、战略定位

“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颛桥镇要以打造“新型工业示范镇、特色商贸精品镇、宜居和谐示范镇”的战略定位引领全镇发展,形成凸显区域特色的城镇功能,提升在全区的战略地位。

10

新型工业示范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机遇,通过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机加快向新型工业转变。加快构建以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体系。加快工业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投融资机制以及低碳集约先进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走出一条产业前瞻、技术领先、投入高效、集约集聚、低碳环保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力争形成在全区的示范效应。

特色商贸精品镇。把握全市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和闵行深度城市化的发展机遇,打造以特色商务区和站点经济为核心的商业、商务新型业态集聚区。围绕元江商务区,加快培育商务、商业、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打造新型业态集聚、动感时尚的精品商业亮点区域。结合大规模人口导入和居住区的布局,规划商业与文化、医疗和社区公共事务集聚形成“四中心”合一的商业中心。形成业态创新、功能集聚、层次清晰、特色明显的商贸精品镇,不断完善镇域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

宜居和谐创新镇。把握低碳生态的发展趋势和闵行构建和谐城区的目标要求,融入低碳环保、文明和谐的发展理念。探索多元化社区融合的管理模式,构筑高中端社区、大型居住社区、经济适用房等和谐共荣的宜居生态体系。率先探索政府主导、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社区管理新模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形成生态环境优良、生活配套完善、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富裕殷实、社会事业发达的宜居和谐镇。

11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新示范区”为发展主线,着力培育具有高成长性、强带动性的产业和具有明显集聚、辐射效应的功能载体,形成未来颛桥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和空间支撑;依托多元居住社区和大规模人口导入的特点,力争在人口管理、社区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闵行区乃至全市的创新示范。

“十二五”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五个形成”:

1、形成“三镇”功能的基本框架。到2015年,形成新型工业示范镇、特色商贸精品镇、宜居和谐创新镇的基本功能框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向阳工业园区初步形成高新技术成果加速转化平台,形成新型工业示范镇的基本功能框架;形成与居住社区相匹配并具有一定辐射服务功能的商贸配套,形成特色商贸精品镇的基本功能框架;探索多元社区融合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宜居和谐创新镇的基本功能框架。

2、形成有效支撑功能的产业体系。到2015年,形成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为主导、IT通讯和机械装备制造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延伸的工业发展体系,形成商务、商业、房地产业、社会性服务业共同支撑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支撑。

12

3、形成功能亮点凸显的空间形态。到2015年,形成以向阳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制造业集聚集约发展态势,形成以元江商务区为主体、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为亮点、社区商业综合配套为补充的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态势,打造“一心、两轴、三廊、四憩、五带、六广场”,形成重点突出、功能集聚的空间形态框架。

4、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模式。到2015年,形成以人为本的与人口集聚特征相协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社会管理框架。推进社会事业资源的整合优化配臵,实现社会事业均衡化发展,突出内涵式发展理念,提升社会事业服务水平,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5、形成平安宜居健康的城镇形象。到2015年,形成硬件基础设施完备、城镇软环境优化的城镇综合环境。建设“平安颛桥”,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区综合管理新模式;建设“宜居颛桥”,提供更高水准的综合服务配套和畅通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建设“健康颛桥”,满足居民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服务需求,促进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

1、常住人口控制在25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8万人左右。 2、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2%,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2%。

3、社会总产值年增长12-14% 4、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16%。

13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10%,镇级可支配财力年均增长8-10%。

7、合同吸收外资累计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累计4亿美元。

8、城镇失业登记人数控制在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以内。 9、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

14

第三章 战略布局与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坚持二、三、一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培育具有高成长性、强带动性的产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融入全区“一轴两带三大功能区”,优化镇域发展空间布局,形成功能突出、区域统筹协调、联动融入、集聚发展的格局。

一、打造颛桥新兴产业研发生产集聚区战略布局

“十二五”期间,按照功能集聚、产业集约的发展要求,立足于不同区块的区位特点和基础优势,支撑全镇未来发展,为闵行南部打造创新型科技人文生态和研发制造功能区做出贡献。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要融入闵行区总体的产业发展大局,形成以工业园区和商务集聚区为核心载体,与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有机结合,与全区空间形态布局相适应,体现颛桥镇域优势基础和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工业发展形成以向阳工业区为主,以都市路部分工业区块为辅的发展格局,成为闵行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区;服务业形成以元江商务区、剑川路商务区为核心载体,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亮点的发展格局。

15

图2: 闵行产业地图颛桥布局

二、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战略,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聚焦推进,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土地利用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加快形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积极推动向阳工业园区规划落地,尽快启动动迁。园区规划以及开发建设坚持体现国际先进园区建设和管理的理念,力争凸显低碳生态、人文气息和产城融合,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格局。对接全市、全区战略,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领域,瞄准国际前沿,积

16

极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项目等,率先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产能。生物医药,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按照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总体布局的要求,积极引进研制生产疫苗、基因药物等生物制品的研发中心和生产企业,逐步建立健全相关配套产业,积极争取以生物医药研发成果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成果加速转化平台试点,树立向阳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的区域品牌。新能源,着力引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新燃料产业、节能材料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新能源服务业。电子信息,紧密跟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强化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着力发展以物联网、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应用、电子信息服务等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成长潜力的优质项目落户。积极融入“大紫竹”战略,借助紫竹的科技优势提升镇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紫竹科学园区科技创新产业链的承载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孵化基地。继续做好与莘庄工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三、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导提升现有制造业发展能级 “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清理淘汰与就地升级双轮驱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展新型工业发展空间,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能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机械设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

17

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加快设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鼓励传统产业发展转型,鼓励传统产业龙头或重点企业优势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和集聚,支持制造企业向服务化升级转型和外包采购,健全产业生态,为投资环境优化和现有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加快产业臵换,通过提高企业发展与运作成本,加快资源消耗型、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迁移改造,加大对低端行业“三高一低”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的淘汰力度,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加快现有企业向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腾出发展空间。鼓励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推进与工业园区、工业地块临近的社区、各村的本地传统低端制造业的转移、转型,进一步向园区集聚。在存量资源整合调整的基础上,力争增量项目全部向工业园区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推进产城联动融合,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优化工业园区投资环境,实现制造业用地向生产性服务业用地转型,发展与工业发展相关的生产性和生活性配套服务业,实现园区向综合性产业园区升级。

四、以特色精品商贸为重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围绕功能集聚、业态创新、塑造精品、打造亮点的总体要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编制颛桥镇服务业(商业)发展布局规划,引导镇域服务业发展。编制元江商务区、剑川商务区规划,融入低碳、生态、文化、时尚等现代商务区元

18

事业领域探索投融资新模式。加强政府对投资市场的综合调控和监督管理,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放松进入管制,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按照“非禁即允”的原则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以独资、合资、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各类社会事业投资领域。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完善投资备案制度的工作流程,提高服务各类企业投资的服务水平。加速培育上市资源,重点培育成长性企业,通过给予企业行政审批方面的“绿色通道”和引导市场化融资等举措,简化办事程序,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发展中的各项问题,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上市。

深化社会事业领域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合理布局的原则,贯彻落实社会事业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强化政府对社会事业的综合调控和行业管理职能。贯彻落实教育综合改革和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民政事业、城市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科学区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条件具备的将经营性产业进行剥离,纳入统一的授权经营公司进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全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管理机制,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根据事业成果,以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改革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财政支付方式,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操作办法,逐步扩大购买服务的范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软环境,建立服务重心下放、

34

管理关口前移的投资管理环境,为投资者搭建便捷、优质的服务平台,保持招商政策的透明性、连续性和统一性,让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强化开展“专题招商”活动,针对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推介与招商活动,加强与该产业领域的大企业和专门机构等沟通与联系。完善镇村联动的大招商机制,建立招商信息平台,建立颛桥镇投资客商信息库、招商信息库和投资企业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网上项目推介和网上互动洽谈,形成镇、村、园区一体化的项目信息收集、项目信息共享及项目招商与宣传展示一体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便捷条件,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和交流合作,将有条件的工业存量土地和闲臵厂房改造成商务楼宇和标准厂房,大力引进各类企业专业化业务总部,进一步增强镇域经济对外联动辐射能力。

完善多元开放的内外联动机制。进一步拓展多元化的对外联动机制。加强规划对接,主动融入闵行区整体规划布局,继续积极联动工业园区,拓展与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漕河泾开发区的联动,大力完善与紫竹科学园区的联动机制,依托园区的研发优势和向阳园区的产业基础,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全区研发产业链,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与周边街镇的联动,在路网、产业和空间布局上相互呼应,做好对接,努力推动整个区域联动发展。拓展内部联动机制,通过“拆围墙”,加强村与村之间的联动,积极建立村与村之间定期交流

35

互访制度,定期开展活动,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工作局面,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联动优势,促进颛桥镇社会经济均衡全面的发展。加强镇政府各部门的联动合作,根据统筹兼顾、统分结合的原则,加强各部门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明确各联动部门职责,完善协调联动的信息沟通,切实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四、完善规划落实机制

完善规划体系。在编制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组织编制若干专项规划,作为指导特定领域发展、审批和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认真做好规划衔接工作,促进本镇规划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相互衔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相互协调。建立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制度,自觉接受本级人大的监督指导,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镇政府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和工作实际,把规划与各类建设计划、行动计划以及年度计划结合起来,把规划的相关总体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的行动计划或年度计划中,强化目标的科学考核。要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按规定程序进行动态调整和修订规划。向社会公众公布和广泛宣传规划,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的良好氛围。

36

素,启动商务区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配套,着力吸引功能性项目落户,带动区域形成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现代都市服务综合体。以星河湾和龙盛国际生活广场两个五星级宾馆为核心依托,加快商业设施开发,发展商务楼宇经济,积极配臵综合百货、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卖场、连锁超市等新兴商贸业态,完善城镇购物、文化娱乐、特色餐饮、休闲消费等城市功能。其中,星河湾、龙盛国际生活广场等结合本镇和大紫竹区域人口的发展需求,完善社区商业设施建设,做到一般社区、现有和正在建造的保障性住房基地的社区商业配套的全覆盖。

19

第四章 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

“十二五”期间,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政府财力向社会事业倾斜、向民生保障倾斜,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构建宜居和谐创新镇的目标。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完善就业援助机制,通过适当引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都市工业企业、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建立就业托底安臵基地等措施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地保障居民充分就业,重点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劳动者培训体系,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对城镇失业人员、郊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同时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围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发订单式培训课程,提高地区高技能人才比例。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健全工会、劳动、企业三方协调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化解突发性劳动纠纷预警、调解和处臵工作联动处理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完善农保、镇保、城保等各类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努力解决非征地农民镇保问题。推进落实外来人员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提高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率,探索实施外来人

20

员社会保险逐渐享受市民待遇计划。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多方面开辟农民收入增长源,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同时适时适度提高农民的退休养老金。以医疗和救助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大病重病患者和因病致贫者的生活困难,逐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帮扶救助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各类慈善组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护理为补的多层次老年护理体系。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不断扩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加大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积极探索一站式为老服务模式。

二、科技和教育

科技。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积极落实市区有关科技创新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优秀人才落户颛桥。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周边院校的科研优势,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主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完善政策环境、管理环境和服务环境等途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搭建镇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平台,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工程,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知识

21

产权、发展潜力好的科技“小巨人”企业10家。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科学素养和从业人员素质。

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促进均衡、体现特色”的发展思路,保证教育财政投入“三个增长”,满足各类人群接受教育的需求。通过引进、培育和辐射,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努力解决来沪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不断深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创建工作。

表1 :“十二五”期间教育资源配置

区域 向阳路(大鑫都地区) 金阳路复地城 上海师范大学闵名) 2011年开办,引入优质资源,与上师大教育学院合作育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和镇社区家长支持中心,服务区域,辐射资源 君莲地块 都市路沪光路 幼儿园规划中 都市路外国语小学(暂名) 金阳路复地城 北桥小学 开办三级幼儿园,解决来沪务工子女的入园需求 进一步培育田园小学的双语教学特色,扩大其“全国外语教研示范学校”品牌效应 引入优质资源,与上师大教育学院合作办学,研究幼、小一体的创新发展思路 九年一贯制学校星河湾 规划中 幼儿园 颛桥中学 根据其高档房产的区域特点,引入优质资源,与上海中学合作办学 根据其高档房产的区域特点,引入优质资源 迁建至规划中的鑫都路公建配套地块,把颛中和北中进行整合,亦可利用此契机,给予颛中新的发展。结合已建成的君莲地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重新规划各校的学区范围 学校名称 颛桥第一幼儿园 “十二五”期间规划设想 2013年创上海市一级幼儿园 行实验幼儿园(暂办学,5年内建成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建立镇学前教三、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普惠、公益、便

22

捷的原则,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公共文化场所资源对社会开放,进一步完善文体设施布点,加快社区文体中心和颛桥公园的建设进程,拓展颛桥轻轨公园。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争创市级特级图书馆。充分运用文化产品配送机制,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扶持和培育特色团队,扩大“九九颛桥”重阳民俗文化活动等品牌项目的影响力。在原有上海市民间文化活动特色区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文化和精品文化,依托剪纸、腰鼓等特色项目争创“上海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造颛桥文化成为地区品牌,对内走进社区,对外走向全国。

体育。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建特色品牌。加快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及运用,探索建立社会化运作机制,发挥健身团队和体育中介组织的作用,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特色品牌,组建各类社团组织。提高群众体育普及率,增加体育人口。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地区体育品牌特色。

卫生。加大社会公共卫生的有效投入,在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新建3个托老所,并积极开展个人医疗卫生健康档案的个性化服务与跟踪服务等特色医疗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继续开展全科医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镇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镇医院→卫生服务站→医

23

疗服务点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和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鼓励征地养老人员参加居民医保。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机制。

表2 :“十二五”卫生医疗资源配置

区域 特点 规划建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地3032平米,建筑面积3000平米) “十二五”设想 根据区域特点引进以高质量家庭医疗及健康保健服务为主的国际标准综合性医院 星河湾 高档房产 托老所(占地1216平米,建筑面积600平米) 君莲地块(沪光路南、都庄路西) 动迁基地、商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地4000配置综合性医院 高档健康养老馆 星河湾(金都路北、高档房产 都会路西) 房;人口近5万 平米,建筑面积5100平米) 北桥分中心移入 万顺苑(放鹤路南、别墅区、商品房 社区卫生服务站(占地1300都市路东) 平米,建筑面积3600平米) 四、社区建设与管理

健全和保护社区公共设施,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有计划地实施老小区道路、住宅综合改造工程,提升社区的硬件水平。根据本镇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新建小区的规划,及居住人口增加的形势,及时新组建居民区党组织居及居委会筹备组,在全镇有条件的社区,大力推进业委会组建工作,建立和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十二五”期末业委会组建率达到50%,新增居委会13个。统一外来人口数

24

据标准和服务管理载体,以信息化推动人口管理的科学化,形成集居住、就业、经营、社会保险、治安、计划生育、疾病预防控制等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和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推动形成“大调解”、“大维稳”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信访维稳机制,加大帮困救助力度,依法完善和实施信访终结程序。建立、健全和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制度,继续完善和推行居民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并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原则管理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深化实施居务公开,进一步完善社区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和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等民主自治管理制度,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至“十二五”期末,文明小区达到45个。

25

第五章 城镇建设与管理创新

“十二五”期间,适应闵行区“深度城市化”的新要求,加快建设和发展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老街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城镇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现代服务、生态居住休闲功能。

一、城镇布局

贯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主线,紧密联系镇域内不同区域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高低错落有致的城镇空间布局。重点做好向阳工业园区、元江路商务区、都市路沿线、剑川路轻轨站周边、颛桥、北桥集镇以及君莲地块等重点区域的统筹规划,充分发挥产业核心区的作用,促进二产三产布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同时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管理,集约、节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统筹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人民生活用地需要,为生态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房地产开发预留空间。全面启动颛桥老街改造。根据人流和物流集聚区域特点合理布局住宅、商业、配套服务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26

二、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城镇道路的建设与改造步伐,打通断头路, 缓解沪闵路等主要干道的交通压力,全面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循环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市政公用服务水平,保障城市正常供应。完善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公园、集贸市场等公建配套设施依人口集散度和区域情况合理分布;自来水、煤气、天然气、有线电视等实现全覆盖,同步建设好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设施。

27

三、环境与生态保护

进一步关停淘汰“两高一低”企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削减能耗及污染排放存量。完善合同能源管理,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减排工作,深化污染减排工作,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进一步加大村沟宅河的整治力度,实施黑臭河道治理和生态化建设工程。以实施截污纳管和水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大气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

28

环境建设,巩固“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成果。进一步拓展绿色空间,发展形成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体系。至“十二五”期末,绿化覆盖率达到40%。

四、城乡发展

积极探索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镇村公共服务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至“十二五”期末城市化率达到98%。在现有耕地基础上,拓宽发展领域,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苗木、果蔬等生态型、经济型作物,实现产业功能转变。落实撤制村民小组集体资产分配制度,稳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增加村可支配财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优质社会事业资源逐步向农村辐射和延伸,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软件水平,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地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社区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扩大农民活动场所,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信息化、天然管网、自来水供水、污水纳管、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至“十二五”期末2个自然村落完成村宅道路等改造工程。

29

五、城镇管理

全面实施“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大联动”机制,确保“大联动”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探索推进城镇管理政府与市场分开,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断扩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更多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参与公共产品服务。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规程建设,整合执法资源,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文明执法行为,切实提高政府行政行为效率。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网络,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力量配备,深入推进药品综合管理改革,加强药品流通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第六章 规划实施与措施保障

一、加强党的建设

以巩固基层政权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主线,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为重点,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逐步实现党建科学化,为颛桥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思想建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围绕推动发展转型的主题,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转化和扩大学习成果。充分发挥短信、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学习功能,开辟互动学习平台,以通俗

30

易懂、简便易行的方式,推进“理论教育大众化”项目,增强理论学习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全镇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观念,不断提高指导基层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党务公开。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扩大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畅通信息渠道,扩大党员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营造民主参与、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

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引导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居民区物业党建联建,加强来沪人员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来沪从业人员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探索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中选拔干部的新机制,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实践等途径,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确保干部队伍后继有人,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党建评价体系。改变评价主体、完善评价内容、扩大下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评价在党建考核中的权重,建立科学、民主、开放、规范的评价体系,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完善区域党建联建机制。以合作共赢、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完善机制、增强实效为着力点,充分整合和优化党建资源,探索和建立村(居)区域党建联建机制、区域党建成员单位与村(居)结对共建机制,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需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

31

直选”,健全“公推直选”干部民主评议制,探索“公推直选”干部罢免制,形成“民选、民免”的制度体系。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坚持党要管党、民主集中、务实创新、循序渐进原则,完善党员代表任期制、党员代表大会年会制、党员代表活动制,增强党委总揽全局的能力,形成系统配套、内容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不断促进党委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作风建设。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拓宽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各项制度,健全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社会征询制度,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夯实执政基础,凝聚党心民心。

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探索新提拔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提高监督实效,进一步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推进社区统战工作社会化。坚持党管武装,进一步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切实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和支持,促使群众团体为颛桥发展建功立业。

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

32

政府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创新。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事业管办分离改革。坚持积极行政、有效行政、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回应机制,强化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和监督制度。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方式,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健全项目化管理体系,加强窗口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信息公开渠道,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加强镇务、村务、居务公开工作,逐步延伸范围,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招投标体制和平台建设,进一步理顺招标投标监管体制,真正实行“管办分离,监管分离”,主动接受镇人大监督与管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三、改革创新与内外开放

深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在项目决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投资行为,规范政府性投资公司运作,创新项目融资方式,在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公益

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d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