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8 10:13: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编辑词条 西北工业大学 百科名片

西北工业大学新校区

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统筹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坐落在中外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目录[隐藏] 【学校名称】 【成立时间】 【校徽】

1. 【图腾-翱翔】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校训校风校歌】 【学院设置】 【学校领导】 【杰出校友】 【建设任务】 【百强排名】 【学校名称】 【成立时间】 【校徽】

1. 【图腾-翱翔】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校训校风校歌】 【学院设置】 【学校领导】 * 【杰出校友】 * 【建设任务】 * 【百强排名】

[编辑本段] 【学校名称】

西北工业大学

简称西工大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英文缩写NPU或NWPU。 [编辑本段] 【成立时间】

1938年10月 [编辑本段] 【校徽】

【图腾-翱翔】

昔有华夏祖先,演绎羽人飞翔、嫦娥奔月、琴高游海,神思雄飞九天,壮志潮涌五洋。想象何其磅礴大气,梦幻何其浪漫激扬。 今有西工大人,在蓝天追寻羽人未圆之梦,在太空探索嫦娥未尽之路,在大海续写琴高未了之情。把神话变为现实,在现实中再创神话。 我们传承

西北工业大学校徽

民族文化精髓,肩负振兴中华大任,让创新的思想永远翱翔。 羽人飞翔:《山海经·海外南经》[战国]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 《楚辞·远游》[战国·屈原] “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嫦娥奔月:《归藏》[战国]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嫦娥》[唐·李商隐]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琴高游海:《列仙传》[汉·刘向] “琴高···入涿水中,取龙子···赤鲤鱼出···复入水去。”

《九日登山》[唐·李白] “赤鲤拥琴高,白龟道冯夷。” [编辑本段] 【学校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全国7所工信部直属高校之一。

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和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

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在哈尔滨组建,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

1957年10月,由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于在西安合并成立;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脉源三支,强强融合,群英荟萃,名师云集。

西北工业大学旧址

经过70年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地位日益提高:1960年即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九五”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十五”又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拥有基础研究院、国防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究与发展基地。学校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秉承“公诚勇毅”的校训,发扬“基础扎实、工作踏

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三实一新)的校风,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编辑本段] 【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5100亩,其中友谊校区1200亩,长安校区3900亩。设有20个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实验楼

55个本科专业,101个硕士点,57个博士点和1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建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6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10年3月,学校共有研究生10861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782人,硕士研究生6018人,专业学位研究生2061人,本科生14183人,留学生178人。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500余人,博士生导师478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长江学者”重大成就奖、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7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5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0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8人,“新世纪优秀人才”65人。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个国防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优秀创新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新校区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十五\以来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23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课程,158本教材专著被列入国家和工信部教材专著建设规划,10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已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篇。

学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十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727项,其中牵头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108项。科研经费连年递增,2005年达9.07亿元。2006年达9.39亿元,2007年达11.93亿元,位居全国高校第5位。2008年科研经费11.74亿元,2009年科研经费12.04亿元。“十五”以来,共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8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项,国防科技奖224项,国防技术发明奖3项。学校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任务,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在60年国庆大阅兵中,首次亮相的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均由我校研制生产。两项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04、2006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学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人才培养精英辈出。建校以来已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14万多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博士3000多人,硕士18000多人。培养了中国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有34名博士和教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校友中有3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位将军和6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一大批校友成为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之才。

学校国际合作快速发展。已与美、俄、德、法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等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馆

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中法博士生学院项目” 建设院校、是“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高校研究生”自主招收院校;学校是2项欧盟Erasmus Mundus项目的成员单位;与法国ENSA-Lyon在本硕贯通培养层面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有2个“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1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建立了26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哈罗德?克罗托(Prof. Harold Kroto)先生在内的13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海阔天空铸辉煌。西北工业大学将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全面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工业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为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本段]

【校训校风校歌】 校训:公诚勇毅

校风:基础扎实 工作踏实 作风朴实 开拓创新 (简称三实一新)

校歌:西岳轩昂,北斗辉煌,泽被万方,化育先翔,巍哉学府,辈出栋梁 ,重德厚生,国乃盛强,千仞之墙,百炼之钢,缕木铄金,飞天巡洋,公诚勇毅,永矢毋忘,中华灿烂,工大无疆。 [编辑本段] 【学院设置】

一院 航空学院 二院 航天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楼

三院 航海学院 四院 材料学院 五院 机电学院

六院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七院 动力与能源学院 八院 电子信息学院 九院 自动化学院 十院 计算机学院 十一院 理学院 十二院 管理学院

十三院 人文与经法学院 十四院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十五院 生命科学院 教育实验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明德学院(独立学院)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叶金福 生于 1947 年,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十届委员。 1970 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先后担任中国南方航空动力集团公司生产处处长、副总经理,中国航空发动机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综合计划局副局长、资产经营管理局局长,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三司司长。 2001 年 3 月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2002 年 1 月兼任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叶金福教授的主要社会兼职有: 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 分管工作:主持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A角)、发展计划处(B角)、干部工作,联系航海学院、管理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

生于 1947 年,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 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兼校长, 2001 年 3 月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01 年 6 月兼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3 年 6 月兼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姜澄宇 教授的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兼工程技术二部常务副主任、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亚太生产力创新学会副会长。 姜澄宇 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4 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 姜澄宇教授还曾荣获俄罗斯航宇学院“科罗廖夫”勋章、香港理工大学“大学院士”荣衔。 分管工作: 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分管发展计划处(A角)、党政办(B角),联系航空学院、自动化学院。

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郑亚

生于 1952 年,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7年2月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1985年6月赴法国国立高等航空和机械学院(ENSMA)等校进修和学习,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法国巴黎第二大学和第六大学进行交流和合作研究。先后担任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二系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人事处处长、校长助理、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职。2000年3月出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06年2月任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师资管理干部、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防科工委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分管工作:分管党建工作、党校工作、宣传部、党委外事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事处、西北西南科技协作中心,联系机电学院、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贵农

生于 1957 年,汉族,教授。1982年在南京航空学院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兼学生处处长、党委学工部部长。1997年7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2004年6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7年5月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正局级)。

分管工作:分管纪委、统战部、机关党委、政保工作、稳定工作、保密工作,联系动力与能源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35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