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平台实验手册V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6 00: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CAN总线实验平台

实验手册 V1.0

编制:陈洪瀚 李刚 导师:江 杰

信息学院现场总线实验室

2007-11-10

目 录

一、实验平台说明 .................................................. 3 二、USB-to-CAN模块与CAN@net VCI模块实验 .......................... 5

2.1 实验环境 .................................................... 5 2.2 CAN@net模块的安装........................................... 5 2.3 CAN@net模块的设置........................................... 5 2.4 USB-to-CAN与CAN@net通讯实验............................... 17 三、CANlinkII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 21

3.1 CANlinkII的安装与配置...................................... 21 3.2 CANlinkII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22 四、CANcorder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 24

4.1 CANcorder的安装与配置...................................... 24 4.2 CANcorder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28 五、CAN Bus Tester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 33

5.1 CAN Bus Tester 配置 ........................................ 33 六、USB-to-CAN与CANblue模块实验 ................................. 39

6.1 实验环境 ................................................... 39 6.2 CANblue模块的安装.......................................... 39 6.3 计算机蓝牙适配器安装 ....................................... 39 6.4 蓝牙驱动程序的安装 ......................................... 41 6.5 蓝牙适配器与CANblue通讯设置 ............................... 44 6.6 CanAnalyser32与CANblue接口配置............................ 47 6.7 USB-to-CAN安装与配置....................................... 48 6.8 Canayalyser32通过CANblue收发数据设置...................... 48 6.9 USB-to-CAN与CANblue通讯实验............................... 49 七、CANbridge的设置 .............................................. 52

7.1 配置环境 ................................................... 52 7.2 CANbridge的作用............................................ 52 7.3 CANbridge的配置文件........................................ 52

1

7.4 CANbridge的设置............................................ 53

2

一、实验平台说明

本套实验教学展示平台支持检测、控制领域中的多种信号接口电路和人机对话窗口,灵活的组合方式,方便的接线手段。自身可以组成较强功能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还可以方便地与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设备、装置有机结合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

本套展示平台根据两条CAN总线分为两个部分:高速网段(总线接口帖有红色胶带)和低速网段(总线接口贴白色胶带).两个网段之间通过CANbridge网桥模块,形成一个总体局域网。其中:

高速网段包括模块有 iPC-I 165/PCI, CANlinkII(can-to-rs232), CANcorder总线记录仪, USB-to-CAN模块, EMUL166, kitcon-500;

低速网段包括模块有CBT总线检测仪,CAN@NET网关,CANblue蓝牙模块.此外,每个模块通过换插总线接口,可以实现连接到不同的网段。

管理层高速CAN总线远程控制 机PCI插槽PCI板卡Internet工程师站无线技术USB接口网口CAN@netCANcorder诊断记录仪 总线检测仪网桥CANbridN低速CA总线CANLink2C166/C167RS232串口USB-to-CANUSB接口ge CANblue蓝牙接口ARM2410处理器DSP2407处理器VFD荧光显示器网络层无线网络AT90CAN128无线中继LCD显示屏LCM320240zk执行器变频器 PLC执行器直流电机现场层 智能节点 …… 采集装置 智能节点 …… ..

实验准备工作:

(1) 在PC机上正确安装iPC-I 165/PCI及VCI V2.16+SP2(参见手册VCI V2 安装手册.pdf);

3

(2) 正确安装并使用canAnalyser32(参见手册canAnalyser32的安装及使用手册.doc)

(3) 在实验之前要先阅读所做实验的相关手册及实验手册

4

二、USB-to-CAN模块与CAN@net VCI模块实验

2.1 实验环境

? 计算机两台,操作系统都为windowsXP,都安装的Ixxat VCI2.16及Ixxat

CanAnalyser32V1.82。

? 其中一台计算机通过USB线与Ixxat USB-to-CAN模块相连接,

USB-to-CAN模块能把USB上的数据发到CAN总线上,也能把CAN总线上接收到的数据发到USB上。 ? 另一台计算机应该有网络适配器(网卡),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或集线器与

CAN@net相连接。

? USB-to-CAN与CAN@net相连接到同一条CAN总线上。

2.2 CAN@net模块的安装

在进行CAN@net模块安装之前先参阅CAN@net手册,了解相关信息。注意供电电压范围为9-36V DC,如图2.1,在绿色的欧式端子接口中,靠近指示灯一侧的第一孔为电源+,第二个孔为GDN;把CAN总线的DB9母头接到CANblue的CAN接口上。把带握手信号的串口线一端接到CAN@net的1#RS232接口上,另一端接到计算机的串行口上;计算机可以通过568A线序(交叉线)双绞线与CAN@net直接相连,当计算机和USB-to-CAN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相连接时双绞线使用568B(直连线) 线序。

图2.1 CAN@net接口及指示灯

2.3 CAN@net模块的设置

对CAN@net的配置,用计算机的超级终端并通过串口线与CAN@net交互。

5

图2.2 进入超级终端

先运行计算机的超级端。点计算机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就打开超级终端的界面。如图2.2所示,给超级终端取个名叫CANnet。

图2.3

设置接口类型

取完名字后点下步,进行接口设置,图2.3,我们所使用的是串口,如果插在串口1上就选COM1。

图2.4

通信参数设置

6

接下来设置通信参数,波特率为19200,其它的按照图2.4进行设定

在设定完通信参数后就进入了超级终端主界面了,主界面一直等待串口过来的数据,这时要把CAN@net上电或重新上电,等待一会,就会在超级终端的界面看到CAN@net发送过来的信息。如图2.5所示。

图2.5

CAN@net参数信息

在显示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CAN@net的IP地址为192.168.10.24,以及子网掩码,网关地址信息,还有波特率,CPU启动等待时间信息。它还提示你是否要执行操作,如果要进行设置,在10秒内按键盘任意键。

图2.6

是否改变设置

7

当按下任键之后,就出现了询问你是否要改动设置一项,键入m再按回车,之后它会问你是否要对网络参数修改(图2.6),如果不修改就直接问回车,它会进入密码修改项,如果要修改,键入y再回车,就会问你是否修改让它启用自动获取IP功能,不改直接回车,要改就输出y,这里我们给它设定静态IP,接下来询问你是否要改IP地址,如果更改就输入IP地址,这里设IP地址为192.168.10.8接下来同样可以调协其它网络项。

图2.7 网络参数设置

在网络参数设置完成之后,它们显示出密码设置项。图2.7如果要修改密码,可以输入Y后进行设置。这里我们设置密码为znyb

图2.8 密码修改

8

完成密码码修改之后,就会提示是否要修改硬件参数,这时可以输入Y进行修改,可以进行流特率修改和系统启动等待时间。完成设置后它会询问是否访问制造参数,还为让你输入密码,普通用户无法知道密码,这里不访问。

图2.9 设置硬件参数

完成之后,CAN@net会重新启动,使新设置的参数生效。

2.4 CanAnalyser32与CAN@net通信测试

要用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与CAN@net进行通信,在使用CanAnalyser32软件的情况下,要把计算机和CAN@net设定在同一个子网,先设定计算机的IP地址,打开计算机的控制面板,找到网络连接,双击打开,见到图2.10所示:

图2.10 计算机的网络连接

右键点击,选择属性,然后出现计算机的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如图2.11所示,找到其中的internet协议(TCP/IP)项,双击它,会出现图2.12所示IP配置界面。

9

图2.11 本地连接属性

图2.12 IP配置对话框

在IP属性设置对话框里,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设定静态IP地址,我们要把计算机和CAN@net在同一了网,可以设定IP为192.168.10.2,子网掩码和

。 CAN@net的一样。设置完成后和图2.13所示的一样。

10

图2.13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

设置完IP地址以后,我们可以测试计算机是否与CAN@net能通过以太网相通信,点计算机的开始,运行,键入cmd进入计算机的命令行界面,输出以下命令 ping 192.168.10.8 然后回车,这是测试CAN@net是否能接收到计算机发出的ICMP包回答,如果通信正常会返回入图2.14的情况:

图2.14 CAN@net回应计算机发出的ICMP包

做完这步后,就可以测试VCI是否可以与CAN@net通信了,找开计算机的控制

11

面板,双击IXXAT Interfaces,进行图2.14所示界面,在这里点击Install,安装

图2.14 IXXAT Interfaces

CAN@net,这时会出现图2.15所示界面,选择IXXAT CAN@net Install,然后点

图2.15 CAN@net VCI安装

击Add按钮,出现2.16图所示的

CAN@net网络参数的设置,在Name里

图2.16 CAN@net网络参数设置

12

可以给它取名为CANnet,对是Domainname我们输入它的IP地址192.168.10.8,在Password我们输入我们设定的密码znyb。完成后点OK。

最后对CAN@net与VCI的通信测试,在控制面板里,双击IXXAT Interfaces,选中CANnet,之后点击测试,如果正常就会显示图2.17所示的信息提示。

图2.17 CAN@net测试成功

2.5 USB-to-CAN安装与配置

相对于CAN@net,USB-to-CAN的安要要简单的多,在安装USB-to-CAN前,先安装VCI2.16,因为它里面包含了USB-to-CAN的驱动程序。由于USB-to-CAN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的USB进行供电,先把CAN总线的DB9母头插到USB-to-CAN的CAN1或CAN2接口上(取决于你在CanAnalyser32里你用哪个接口,见图2.21),完成之后,可以把USB-to-CAN的USB线插到计算机USB接口上,这时,计算机会提示找到新硬件,计算机会自动查找驱动并安装。这样,USB-to-CAN就安装完毕了。

接下来对USB-to-CAN进行测试,做法参看2.6节。

2.6 Canayalyser32通过USB-to-CAN收发数据设置

USB-to-CAN具体信息请参看USB-to-CAN手册和USB-to-CAN实验手册。 将CAN总线的DB9头连接到USB-to-CAN的CAN接口上,把USB线的另一端接到计算机的USB接口上。接下来开始测试CanAnalsyer32是否能能用USB-to-CAN进行工作。打开计算机控制面板,点击IXXAT Interfaces图标,会弹出如图2.18所示的对话框,选中USB-to-CAN,然后点击“TEST”,如果成功则会出现图2.19的对话框,如果没有成功,检查USB-to-CAN到计算机的USB线是否松动。

13

图2.18 IXXAT Interfaces 图2.19 USB-to-CAN测试成功

接下来要使用CanAnalyser32软件进行实验,点计算机的“开始”,“程序”,“IXXAT”,“CanAnalyser32”运行CanAnalyser32程序,程序运行后会弹出如图2.20的对话框,

图2.20选择接口模块

选择接口模块,这里它已经选定了USB-to-CAN模块,如果不是也可以点或边的“>”按钮,会弹出接口选择框,可以进行选择。完成之后点击“NEXT”进入图2.21的协议参数设置框,按照图2.21所以参数进行设置。这里使用USB-to-CAN的Can接口0,用标准帧格式,波特率定为250K.

图2.21 协议参数选择对话框

14

完成之后将给出CanAnalyser32所提供可用的客户端类型,如图2.225所示,包括接收显示端(ReceiveClient),数据发送端(TransmitClient),接收图形显示端(GraphicClient);序列客户端(SequencerClient);和统计客户端(StatisticClient)。

图2.22 CanAnalyser32所提供的客户端类型

这里我们最常用的是ReceiveClient和TransmitClient,分别点中它们,并按“》”,把它们增加到Selected Clients框里,在Symbolic Name里,你可以给这些实验客户端取个名字,如“USB”,完成之后的效果如图2.23所示,然后点击“Finish”按钮。这里会询问你是否启动Can接口“Start Can Interface?”,选择“是”,完成。

接下来,在CanAnalyser32里会出来两个子窗口,其中一个标题栏是ReceiveClient,另一个是TransmitClient。我们将对TransmitClient里的参数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使它能够发送数据。

图2.23 选择客户端完成

对照图2.24的TransmitClient的窗口,把ID(hex)设成100(可自设定),Name也可以为100,然后在Data(hex)里,右击后选择DataType->ASCII,这样把数据格

15

式设定为ASCII,我们习惯看字符,当数据在接收窗口里多的时候,我们观察字符更方便。把DataType的类型设置为ASCII,并填写上“USB”。

图2.24 设置发送窗口参数

接下来,我们可以设置发送的时间间隔。如果发送的太快,我们在接收窗口里数据会很快闪过,我们不容易观察。选择菜单Options, “Circle Options”会出

\\

图2.25 发送时间间隔及方式对话框

见图2.25对话框,把Time Tics设置为500(你可以设置为不同的数字,来感觉发送的速度),右边是增加模式设置(如,每发送一次,数据或ID会增加)。

图2.26 点击连续发送按钮

最后一步就可以点击图2.26所示的连续发送对话框。使数据连续发送。然后就可以在TransmitClient看到自己发送的数据。如图2.27所示。

16

图2.27 接收到自己发送的数据

注意:如果连续接收到数据都是错误的,并不说明USB-to-CAN存在问题,而是在CAN网络上没有其它节点回应造成的。

2.4 USB-to-CAN与CAN@net通讯实验

熟悉了USB-to-CAN的设置过程,CAN@net的也是同样的做法。做实验前要先把CAN@net模块接到CAN总线上,并接通电源。

在能与CAN@net能通过以太网连接的计算机上运行CanAnalyser32程序,到图2.28所示的窗口是选择CAN@net模块,然后下一步,到2.28所示的窗口时,名字可以取为CANnet

图2.28 CAN@net的客户端设置

连接上之后,就可以看到CAN@net的TransmitClient和ReceiveClient了,根据同样的方法,把CAN@net的ID号设为101,Name设为101,Data数据类型设为ASCII, 数据为net,把发送时间设置为500。如图2.29所示

当总线能正确接收到时,在CANnet的ReceiveClient的窗口能看到自己发送

17

的数据。如图2.30

图2.29 CAN@net发送设置

图2.30 CAN@net接收到自己发送的数据

有时ReceiveClient接收窗口也会出来 如图2.31所示的情况,表示数据没能。

图2.31数据没能发送到总线的情况

18

发送到总线上,或是总线上没有任何节点响应,这时要检查CAN@net是否连接好总线,或总线是否工作正常

当USB-to-CAN和CAN@net都能正常工作之的,就它们就可以在总线上相互收发数据了。

分别做好2.2节和2.3节所示的工作,让USB-to-CAN和CAN@net连续的发送数据,观察ReceiveClient,就能看到在总线上传输的所有数据了。

在CAN@net的ReceiveClient窗口中,不仅能看到USB-to-CAN发到总线上的数据,还能看到CAN@net自己发送的数据,如果不想看到CAN@net发送的数据,该怎么办呢?这时可以用到ReceiveClient自带的Filter(过滤)功能。点击

图2.30 Filter对话框

ReceiveClient的Options菜单,选择Filter项,会出现图2.30的对话框。在右边

19

图2.31 选择要滤除的ID

的Visible-Name框里,找到CAN@net的ID101, 然后选中它,点“《”按钮,把101放到左边的Hidden框里,图2.31然后点“OK”

在ReceiceClient里就把CAN@net发送的数据给滤掉了,借助这个功能,我们可以滤掉我们不关心的节点所发送出来的数据。

图2.32 过滤后的ReceiveClient窗口

20

三、CANlinkII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3.1 CANlinkII的安装与配置

在进行CANlinkII 模块安装之前先参阅CANlinkII 手册,了解相关信息。CANlinkII又称为CAN-RS232转换器,有两种工作模式,可分别用于CAN和CANopen网络。在CAN模式(第二层)下,接收到的CAN数据被以透明流的方式传输到RS232接口。由RS232发送的数据在CAN报文中打包并传输。在传输和接收时,都有可配置的标志符。在CANopen模式下,CANlink是作为CANopen的用户,将串行数据作为字节流对象存于制造商特定对象字典区内。

(1 )把专用的串口调试线同PC机串口同CANlinkII的串口相连; (2) 打开CANL2cfgGUI.exe,点击device->connect,进入下图窗口

(3)给CANlinkII上电,将自动进入下图窗口,此时表示PC同CANlinkII已经正确连接

21

(4)当正确连接之后,可以配置参数,(默认把RS232的波特率设定为9600,CAN总线的波特率设定为250K,采用标准帧格式,发送地址设置为100,接受地址设定为101),点击device->download configuration,把所设置的参数下载到CANlinkII

注意:每次配置之后必须再次上电!

3.2 CANlinkII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1)打开CanAnalyser32,配置参数(默认把波特率设定为250k,采用标准帧格

22

式),并进入应用界面

(2)打开串口调试器(此处使用“串口收发.exe”),如下图

(3)如果在各自的发送窗口中发送数据(在CanAnalyser32发送窗口中发送数据时,ID必须与前面配置一样,这里配置为101),此时,在接受窗口中将会出现对方放送的数据。

23

四、CANcorder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4.1 CANcorder的安装与配置

CAN诊断记录仪是一种高性价比、功能强大的记录CAN报文的工具。智能的触发功能可以实现在可变的触发事件前后记录特定的CAN报文;触发条件可能是一个错误帧,也可能是标志符或数据区中的数据。重复出现的错误能够被记录并存入计算机,用以进一步诊断。 CANcorder有两个CAN通道(11-bit或29-bit标识符)并且可以让数据以单模式和双模式记录。由于具有4MB大容量缓冲数据存储器,所有它可以记录多达200,000报文。存储器能够灵活地用于高达128个不同的跟踪记录。

除了手动配置,CANdb输入功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使用在CANdb数据库中定义的信号名称和值对触发事件和滤波器进行配置。这样的话,通过简单地拖&拉,相关记录可以进入CANcorder触发器/滤波器配置窗。

此处介绍手动触发记录模式,自动模式可以进行相应配置 实验步骤:

(1)把专用的串口调试线同PC机和CANcorder的串口相连; (2) 点击Configure IXXAT CANcorder进入CANcorder的配置界面

24

点击options,进入

25

点击串口图标,进入并选择波特率(此处选择为9600),然后退出该界面, 进入下图进行参数配置

26

配置完全之后,进入下图画面,进行参数下载

27

下载完毕,重新上电。

4.2 CANcorder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1) 打开CanAnalyser32,配置参数(默认把波特率设定为250k,采用标准祯格式)并进入应用界面(相关问题参见“CanAnalyser32使用手册”);

(2)如果此时需要记录总线上的情况,见下图

28

29

如果记录完毕,手动按stop trace 此时可以读取记录,如下图

30

31

读取的记录用记事本打开,可以用于进一步分析。

32

五、CAN Bus Tester与iPC-I 165/PCI通讯实验

5.1 CAN Bus Tester 配置

在CAN总线系统中,常常会因为物理层的原因而产生一些错误,使用CAN总线检测仪可以检测并分析这些错误。CAN总线检测仪中还集成了一些最重要的逻辑分析功能。该检测仪支持基于ISO11898-2的11位或29位标识符。CAN总线检测仪通过USB接口与PC机连接,可支持即插即用。检测仪可以自动监测总线上的通讯速率,并能够监测总线物理电平的扰动范围。通常,如果传输报文的设备信噪比较低,则很容易受到干扰。CAN总线检测仪可以提供多种功能用于检测总线上的错误,例如设定不同的触发事件(触发事件可能为标志符、物理或逻辑错误、以及错误帧等)。一旦出现了相应的触发事件,检测仪将自动记录事件发生前及发生后的128个报文。所有的错误都将被按位标记出来,并存储在带有时间标记的报文中。检测仪带有外部触发功能,可以通过触发电平启动示波器,并显示特定的(有错误的)CAN报文。总线上的临时错误或缓慢的信号质量恶化都可能导致通讯系统出错,这些都可以通过CAN总线检测仪强大的记录功能登记下来。总线检测仪能够识别设备是否处于休眠状态,并只在设备工作的情况下才会记录数据。

(1) 打开CanAnalyser32,并在发送窗口中发送数据; (2) 点击CAN-Bus-Tester,进入应用界面

33

(3) 在右边空框的地方点击右键,并选择ID Scan,此处将会出现CanAnalyser32发送窗

口发送报文的ID

(4) 点击上图所标的地方,将会出现下面的窗口

34

在这个窗口中,可以看到一些基本的参数,比如帧间隔时间,该报文中所包含的一些基本信息

(5) 点击,进入下面的画面

35

点击

,进行连续测量,如下图

点击

,停止连续测量

36

(6) 点击,进入下面的窗口

点击

,进行连续测量

37

点击,进入下面的窗口

(7) 点击

,进入下面的窗口

在此窗口中,可以按照配置,记录总线的情况

38

六、USB-to-CAN与CANblue模块实验

6.1 实验环境

? 两台计算机,windowxXP系统,都已安装好IXXAT VCI程序和

CanAnalyser32程序。

? 其中一台计算机应该配有蓝牙适配器,另一台计算机应该有USB接口。 ? USB-to-CAN的USB线一条

6.2 CANblue模块的安装

在进行CANblue模块安装之前先参阅CANblue手册,了解相关信息。注意供电电压范围为9-30V DC,电源线白色一根为+,黑色的一根为-。接通电源后,把CAN总线的DB9母头接到CANblue的CAN接口上。接通电源,PowerLED灯呈绿色,同时StatuLED灯闪烁红色。这时CANblue模块工作已正常。

6.3 计算机蓝牙适配器安装

计算机的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XP,将蓝牙适配器的USB端插到计算机的USB接口上,这时计算机会自动查找到蓝牙适配器,并自动安装驱动程序。由于CANblueV.12版本不支持密钥功能,另外windowsXP的SP2补丁在蓝牙管理方面有bug,并且与现行蓝牙管理软件会有冲突,因此要使用蓝牙适配器自带的软件驱动,或使用Widcomm驱动程序。

做以下步骤:

1.先关闭SP2所带的蓝牙服务。进入电脑的控制面板,点击管理工具,再点击服务。如图6.1所示,找到Bluetooth Support Service一项,点击右鼠标右键,点击属性,出现如图6.2所示的窗口。

39

图6.1

进入系统服务管理窗口

在属性窗口中,点击停止按钮,会弹出服务停止进程框,如图6.3所示,

图6.2

蓝牙属性框

40

图6.3

蓝牙服务停止进程框

等待进程停止之后将服务的启动类型改为“已禁用”。如图6.4所示。然后点击“应用”、“确定”,这样就完成了对windows自带的蓝牙服务的禁用。

图6.4

调整蓝牙启动类型

6.4 蓝牙驱动程序的安装

根据Ixxat官方的FAQ说明,1.2版本以前的CANblue不支持数据加密,我们所使用的版本为1.1b,建议我们使用蓝牙适配器,它们大多使用东芝的协议栈,而微软协议栈不支持1.2版式本以前的CANblue。市面上上常见你适配器大多都是USB接口类型的,如图6.5所示,而且通用性很强。

Widcomm 5(BTW5.0)驱动程序是一种通用的蓝牙驱动程序,它包括很多功能,显著提高了装备蓝牙技术的个人电脑的用户体验。很多移动设备由于体积的限制不能装备如打印机和外部扬声器这样的外围设备,利用BTW终端用户可以将许多个人电脑的功能扩展到支持蓝牙的其他设备中。

所以,这里我们考虑到它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选用

图6.5 常见蓝牙适配器 BTW5.0。

在装要安装蓝牙适配器的电脑上,双击Widcomm的安装文件,同意它的协议之后,安默认的方式一直点下一步,直到安装结束。最终的文件会安装到目录C:\\Program Files\\WIDCOMM下。在安装完成之后,系统一般都会自动识别蓝牙设备,并为其指定驱动程序。也可以选择手动安装。

41

手动安装的做法是:打开系统的控制面板,双击“系统”然后点击“硬件”标签,再点击设备管理器,找到蓝牙相关项,你会发现有两个蓝牙设备被安装,右键点击,然后选择更新驱动程序,如图6.6所示。

图6.6 更新蓝牙驱动程序

会出现硬件更新向导,然后选择“否,暂时不”,然后会如图书室6.7所示的驱动程序搜索方式对话框,然后选项择从指定列表和指定位置安装(高级),然后将会出现如图6.8所示的对话框,然后点选“不要搜索,我要自己选择要安装的驱动程序”

图6.7 硬件更新向导

42

图6.8 驱动程序搜索方式

然后点下一步,会出现让你选把驱动程序的对话框,这里应该选择“从磁盘安装”如图6.9所示。

图6.9 驱动程序选择对话框

将会出现图6.10从磁盘安装的对话框,点击浏览,之后就会出现图6.11查找文件对话框,然后找到C:\\Program Files\\WIDCOMM\\Bluetooth Software\\bin下的btwusb.inf文件,点击确定,就完成驱动程序的安装。

图6.10 从磁盘安装浏览文件

43

图6.11 选择安装驱动程序设备文件(inf)对话框

6.5 蓝牙适配器与CANblue通讯设置

驱动程序安装完成之后就要让蓝牙适配器与CANblue进行通讯。

首先将确定CANblue通电,并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为了保证通讯效果,把计算机和CANblue放到距离10m内,找到计算机桌面的的“我的Bluetooth位置”,或点击开始程序中的“我的Bluetooth位置”,这时,计算机会自动扫描与蓝牙适配器能够通讯的蓝牙设备。找到的结果如图6.12所示。

图6.12 系统找到了CANblue设备

然后在IXXAT CANblue上点右键,图6.13示,选取发现可用服务,然后系统会进行对CANblue所担供服务的查找,

44

图6.13 查找CANblue可用的服务

查找到可用服务之后会出现图6.14示的一个串行口的图标。

图6.14 查找到CANblue的服务

这时将要对蓝牙进行配置,打开计算机的控制面板,点击Bluetooth配置,然后出现图6.15的对话框,然后选择标签“客户机应用程序”能看到一人bluetooth

45

图6.15 蓝牙设备属性设置

串行端口COM7(不同计算机端口号会不一样),然后点击属性,出现图6.16对话框,确保安全连接处于未选中状态。

图6.16 关闭串行口的安全连接

以同样的方式把图1.15的标签点到本地服务上,也会有一个bluetooth串行接口COM6,点击它的属性,确保使它的安全连接是关闭的。

完成以上配置后,就可以进行连接了,打开桌面我的bluetooth位置,然后出现图6.13的图标,双击它,会出现图6.14的串口图标,用右键点击它,然后选择连接bluetooth串行接口,出现连接状态框。图6.17

图6.17 bluetooth连接状态框

46

当连接成功之后,串口图标下方会出现绿色,图6.18,表示能连接。

图6.18 bluetooth连通

6.6 CanAnalyser32与CANblue接口配置

为了使CanAnalyser32能利用CANblue接口进行工作,要对ixxat interface进行配置。

找开控制面板,双击IXXAT Interface图标,出现图6.19对话框,点击Install

图6.19 IXXAT Interface

安装蓝牙接口,出现对话框(图6.20)按图所示进行设置,这里COM7可因计算机

图6.20 添加CANblue接口

47

不同而进行不同设置。波特率设为921600.

完成之后点确定,回到图6.19对话框,会发现多出了,Canblue一项,选中这项,点击TEST,等待一会,会出现图6.20对话框,表示配置完成。

图6.20 配置完成

6.7 USB-to-CAN安装与配置

对USB-to-CAN的安装与配置参看2.5、2.6节。

6.8 Canayalyser32通过CANblue收发数据设置

熟悉了USB-to-CAN的设置过程,做实验前要CANblue的也是同样的做法。先把CANblue蓝牙模块接到CAN总线上,并接通电源。

在有蓝牙适配器的计算机上运行CanAnalyser32程序,运行CanAnalyser32程序是选择CANblue模块,然后下一步,到6.21所示的窗口时,名字可以取为blue。

图6.21 CANblue的客户端设置

当连接上之后,就可以看到CANblue的TransmitClient和ReceiveClient了,根据同样的方法,如图6.22所示,把ID号设为101,Name设为101,Data数据类

48

型设为ASCII, 数据为Blue,把发送时间设置为500。

图6.22 CANblue的发送设置

当总线能正确接收到时,在CANblue的ReceiveClient的窗口能看到自己发送的数据。如图6.23所示。

图6.23 CANblue接收数据窗口

有时ReceiveClient接收窗口也会出来 如图6.24所示的情况,表示数据没能发送到总线上,或是总线上没有任何节点响应,这时要检查CANblue是否连接好总线,或总线是否工作正常。

图6.24数据没能发送到总线的情况

6.9 USB-to-CAN与CANblue通讯实验

当USB-to-CAN和CANblue都能正常工作之的,就它们就可以在总线上相

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t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