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浅谈解决初中数学题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3: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解决初中数学题的方法与策略

解决数学问题就是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最熟悉的基本问题加以解决.因此我认为,解决数学问题这一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弄清问题,即审题

每道数学题都有条件和结论,审题时要逐字逐句认真阅读,兼顾条件与结论.有的数学问题题意含蓄,目标隐晦,这时应该指导学生在着手制定、实施解题方案之前,由表及里,力求先搞清楚目标,化隐为显,挖掘出题目中的隐性条件,为最终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使得思维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例1 某园林的门票每张10元,一次使用,考虑到人们的不同要求,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该园林除保留原来的售票方式外,还推出了一种购买个人年票的售票方式(个人年票从购买日起,可供持票者使用一年)门票分为A、B、C三类,A类每张120元,持票者进入园林后无需再买门票,B类年票每张60元,持票者进入园林后,需再买门票每次2元,C类门票40元,持票者进入园林后再买门票每次3元.

(1)如果你选择一种购买门票的方式,并且你计划在一年中用80元花在该园林门票上,试通过计算,找出可进入该园林的次数最多的购票方式;

(2)求一年中进入园林至少多少次,购买A类年票比较合算? 解 (1)由题意知,不能选A类年票120元.

80?60?10(次) 280?401?13(次) 若选C类年票,则可进入园林

2380?8(次) 若不买年票,则可进入园林10若选B类年票,则可进入园林由此可知,应选C类年票.

?60?2x?120? (2)至少超过x次时,购买A类年票最划算,则由题意,有?40?3x?120,解之

?10x?120??x?30?2?,得x?30. x?26?3???x?12 因此一年中进入园林次数超过30次时,购买A类年票最合算. 二、拟定计划

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素质,即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它们与解题能力的关系,恰如屋基与高楼,树根与大树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定要从数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抓起.

例2 如果抛物线y??x?2(m?1)x?m?1与x轴交于A、B两点,且A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B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OA的长是a,OB的长是b.

2 1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a:b?3:1,求m的值,并写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2)中的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是M,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P,使?PAB的面积等于?BCM面积的8倍?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分析 这一类题是探索性的,需要独立思考,前两问是为第三问作铺垫的,都是常规的思路不太难.第三问是假设条件成立可导出什么结果,在求?BCM的面积时要用分割法,因为?BCM是任意三角形,它的面积不好求,而?BCN和?CMN的面积都好求,底都为

2CN?1,高都是1. S?BCM?S?BCN?S?CMN,这样就化难为易了.方程?x?2x?3??4有

解则P点存在,如果方程无解则P点不存在,探索性题的思路都是这样的.

解 (1)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0),(x2,0).因为A、B两点在原点的两侧,所以x1?x2?0,即?(m?1)?0.

12???2(m?1)??4???????m?????m??4m?8?4(m?)2?7.

2 当m??1时,??0,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1.

(2)因为a:b?3:1,设a?3k,b?k(k?0),则x1?3k,x2??k,所以

?3k?k?2(m?1), ??3k?(?k)??(m?1) 解得m1?2,m2?114.因为m?时.x1?x2??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m?2. 3332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2x?3.

(3)易求抛物线y??x?2x?3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是A(3,0),B(-1,0);抛物线与y轴交点坐标是C(0,3 );顶点坐标是M( 1 ,4).设直线BM的解析式为y?px?q,

2则??4?p?1?q?p?2,解得?.

?0?p?(?1)?q?q?2

所以直线BM的解析式是y?2x?2.设直线BM与y轴交于N,则N点坐标是(0,2).

2

所以

11S?BCM?S?BCN?S?MNC??1?1??1?1?1.

2211设P点坐标是(x,y),因为S?ABP?8S?BCM,所以?AB?y?8?1,即?4?y?8.

22所以y?4,由此得y??4.

当y?4时,P点与M点重合,即P(1 ,4 ) ;

当y??4时,?4??x?2x?3,解得x?1?22.所以满足条件的P点存在. P点坐标是(1,4),(1?22,-4),(1?22,-4).

三、实现计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做出示范,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表达能力.

2B?100,?A?45,??DBA?75,?例3 四边形ABCD中,DC?BC,若A30?,求BC的长.

?CBD?

分析 (1)此题的解题过程,体现了两种转化:1)题目图中有斜三角形,一般通过添适

当的辅助线使之转化为直角三角形.2)把条件先集中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使其首先可解,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之后,使相邻的直角三角形也可解.

解 过点B作BE?AD于点E.

在Rt?ABE中,?A?45?,AB?100.

?BE?502. ?A?45?,?DBA?75?,

??ADB?60?.

BE?52,?BD?1006. 31006, 3在Rt?BCD中,?CBD?30?,BD??BC?50.

四、反思一题多解和解题全面 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和多种方法的探究,倡导和训练学生

3

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例4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A(3,0), B(0, 3)两点,点C为线段AB上的一动点.过点C作CD?x轴于点D. (1) 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S梯形OBCD?43,求点C的坐标; 3(3)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O,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A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1)由待定系数法直接求出其解析式.(2)由题意可得S?AOB,S梯形OBCD是知道的,从而可求出S?ACD.又由OB?3,OA?3可得出?BAO?30?,由此可得点C的坐标.(3)要使以P、O、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A相似,就应该考虑到

?OBP?Rt?,?OPB?Rt?,?BOP?Rt?,这三种情况,并分别予以讨论.

解 (1)直线AB解析式为y??(2)方法一:

3x?3. 3S13343, ?OA?OB?,S??AOB梯形OBCD223?ACD??S3. 6由OA??OB,得?BAO?30?,AD?3CD.

?S13332?CD?AD?CD?,可得. CD??ACD2263?AD?1,OD?2.

?C(2,3). 33x?3), 3方法二:设点C坐标为(x,?那么OD?x,CD??3x?3. 3 4

?S(OB?CD)?OD梯形OBCD?2??36x2?3x.

由题意:?36x2?3x?433, 解得x1?2,x2?4(舍去),

?C(2,33). (3)第一种情况:当?OBP?Rt?时,(如图)

①若?BOP?OBA,则?BPO??BAO?30?,BP?3OB?3,

?P31(3,3), ②若?BPO?OBA,则?BOP??BAO?30?,BP?33OB?1. ?P2(1,3). 第二种情况:当?OPB?Rt?时,

①过点O作OP?AB于点P(如图),此时?PBO?OBA;

②?BOP??BAO?30?, 过点P作PM?OA于点M.

5

方法一:在Rt?PBO中,BP?133OB?,OP?3BP?. 222在Rt?PMO中,?OPM?30?,

1333. ?OM?OP?,PM?3OM?244333?P3(,).

44方法二:设P(x,?33x?3),得OM?x,PM??x?3. 33由?BOP??BAO,得?POM??ABO.

tan?POM?PM?OM?3x?3OA3,tan?ABO??3, xOB??33333x?3?3x,解得x?.此时,P3(,).

4344?OBA(如图),则?OBP??BAO?30?,?POM?30?.

②若?POB

?PM?33. OM?3433?P4(,). (由对称性也可得到点P4的坐标)

44第三种情况:当?BOP?Rt?时,点P在x轴上,不符合要求. 综合得,符合条件的点有四个,分别是:P1(3,333333),P2(1,3),P3(,),P4(,). 34444 总之,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教师的潜移默

化和学生的自觉动就能做好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标,坚持有目的、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6

方法一:在Rt?PBO中,BP?133OB?,OP?3BP?. 222在Rt?PMO中,?OPM?30?,

1333. ?OM?OP?,PM?3OM?244333?P3(,).

44方法二:设P(x,?33x?3),得OM?x,PM??x?3. 33由?BOP??BAO,得?POM??ABO.

tan?POM?PM?OM?3x?3OA3,tan?ABO??3, xOB??33333x?3?3x,解得x?.此时,P3(,).

4344?OBA(如图),则?OBP??BAO?30?,?POM?30?.

②若?POB

?PM?33. OM?3433?P4(,). (由对称性也可得到点P4的坐标)

44第三种情况:当?BOP?Rt?时,点P在x轴上,不符合要求. 综合得,符合条件的点有四个,分别是:P1(3,333333),P2(1,3),P3(,),P4(,). 34444 总之,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教师的潜移默

化和学生的自觉动就能做好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标,坚持有目的、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a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