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镇文明村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07 09: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我镇文明村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三大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根据县文明委的要求,我们组成了调查组,对全镇文明村镇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的基本情况及我们的建议综述如下: 一、我镇文明村镇建设的现状

近一年来,一拉溪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提高农民素质、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破除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在全镇农村广泛开展了文明村、文明户和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等集中治理活动,逐步建立起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性运行机制,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发展了农村经济,维护了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强领导,常抓不懈,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几年来,镇委、镇政府把农村创建活动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纳入目标管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委、镇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做出了决议,要求把创建活动作为农村工

作的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镇村两级普遍建立了创建活动考评制度,每次集中评选活动结束后,各级都要组织力量对活动的开展进行检查验收。镇委、镇政府把考评结果作为对各村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依据。

2、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保持创建活动的旺盛生命力。 创建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遵循科学规划一拉溪的活动程序,让群众自始至终唱主角。我们每年冬季搞一次集中活动。在集中活动中,严格评选程序,突出抓好五个环节。一是宣传发动。每次评选前,全镇统一部署,镇乡村层层召开动员会、干部群众座谈会,广泛进行形势政策、实用技术、法制知识、村规民约等方面的教育,印发评选标准和程序,使评选标准达到家喻户晓。二是民主评议,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村民互相评议,然后由村委会定出初评档次,张榜公布,征求意见。三是民主审核。由党支部和村委会组织党员、群众代表评出评选结果,报所在乡镇党委审核备案。四是挂牌表彰。召开群众大会,对评出的镇级文明户和乡级文明户进行隆重表彰,给他们挂牌。通过文明村、户评选活动,群众的法制观念显著增强,村风、民风发生了明显变化。

3、开展“四评一推”活动。“四评一推”活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好形式,其内容具体,便于操作,效果明显,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为此我们始终把它作

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认真来抓,在冬季开展集中活动,一年四季抓好落实,从而在全镇广大农村形成了争创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推动了我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4、开展“五乱”集中治理。为使农民群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镇农村开展了以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为主要内容的“五乱”集中治理活动,举办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知识讲座30余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卫生意识,减少了疾病传播,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营造了农村良好的生活环境。

5、开展“四下乡”活动。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联系,我镇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继续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下功夫,深入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四下乡”活动,不断探索完善“四下乡”工作机制,使“四下乡”活动即经常深入又扎实有效。变“四下乡”活动为常下乡、常在乡。文化下乡我们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用健康有益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经常组织符合农民口味、以道德规一拉溪教育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深入农村演出。科技下乡我们注重增强农民识别和抵制封建

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注重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本领。卫生下乡我们注重普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和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农民自我保健能力。法律下乡我们注重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政策法纪观念。截止目前,举办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20余场次。送书刊2400册;举办科技培训班38次,培训农民5600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8000余份。

总之,我镇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文明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为我镇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

一是农村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整天忙于抓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较少,阵地简陋,硬件设施较差,致使农村文化娱乐活动较贫乏单调。

三是乡镇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机构不健全,没有专职人

员,工作运行不正常,促一促就抓一抓,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放在了次要位臵。

四是用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无保证,致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五是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使一些陈规陋习容易反弹。

四、对策及建议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要确定以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为目标的基层精神文明工作组织。要加强各级各部门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并拨专项经费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确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政策和经费的落实。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行村务公开。 2、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民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三大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充分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搞好这项工作,必须把农民动员起来,动员农民广泛参与创建文明户、创建文明村活动。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乐于和便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觉投身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动员农民群众制定和执行村规民约,使群众明辩是非善恶,按照文明的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x7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