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原声电影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与模式探讨-精选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21: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英语原声电影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与模式探讨

1. 引言

视听教学法是二语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视听输入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化和多样化,被不同程度的运用到二语教学中。其中,在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最为频繁使用的便是英语原声电影视听教学,其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主要体现在英语听说、阅读和词汇习得方面。冀文涛(2008)指出,原声电影创造一个立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的认知,产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听英语和说英语的热情。汪微(2005)的研究认为,英语原声电影尤其是带英文字幕的电影,对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和记忆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戴劲(2006)认为,英语原声电影有字幕功能,可以让字幕与言语同时出现或消失,这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氛围,可以用来训练和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然而,英语原声电影同样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2. 原声电影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按照双编码理论(Paivio,1986),语言学习过程需要启用两个不同的信息处理系统,分别为语言处理系统和意象处理系统。语言处理系统负责处理与语言有关的信息,意象处理系统负

责处理所有非语言方面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进行视听活动过程中需启动这两个系统,对视听语料中的语言信息(如人物对话、讲解词等)和非语言信息(如画面中所出现的情景、场面、字幕等)进行同步处理。原声电影中语言信息通过多重表现形式,即言语形式、文字形式以及相应语境氛围,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听觉语言处理能力通常都低于其视觉语言处理能力,原声电影中语言信息的多重表现形式正好弥补了学习者的这一特点,满足语言教学的需要。

二语习得理论(Krashen,1982)提出,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而且这种语言输入必须是有效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应具备可理解性、趣味性、丰富性的特点,其总体难度不能超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同时要包含学习者现有能力(i+1)。语言习得还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情感因素(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并且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才能顺利实现,语言交际行为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功实施。因此,理想的目的语环境是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必备条件,原声电影可以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大量地道、标准、生动和真实的语言输入,是培养语感、加速习得的好素材。

3. 英语原声电影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技能是一项能够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英

语写作能力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书面的交流。另外,近年来大学英语四级机考的试行和推进,一方面表明大学英语水平测试逐步与国际接轨,更为重要的是,对大学英语写作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机考新题型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视频输入式试卷形式,以加大听力比例来强调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作文部分也融入了听力要求,需要看懂了视频以后在作文中描述视频内容,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可见,英语写作不再是单纯的命题作文和语言输出,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先理解再发挥,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充满互动的完整过程。因而,英语写作已从单一的写作技能演变为更为综合的能力,它还包含了听力技能和阅读技能。但是,大学英语教学相对孤立化,目前专门开设大学英语写作课的高校为数不多,写作教学大多是在精读课教学中涉及,而且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难以完成对学生英语写作综合技能的培养。

英语原声电影已广泛地为国内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所接受用于课堂辅助教学,其对大学英语听力、口语和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事实上,英语原声电影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同样能够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且有利于促进视听输入式写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向新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转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成写作词汇与语言表达的习得

英语原声电影,特别是带中英双语字幕的英语原声电影,有

助于英语词汇和语言表达习得。影视字幕比传统的书面词汇教学方式更有趣,而且它丰富的视觉信息和极强的故事性能大大增加词汇习得的机会。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常常纠结于单词记不住,写作词汇不丰富,记住的单词在写作时又词不达意,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英语原声电影辅助教学一方面能够促进他们学习积累新词汇和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则能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已学词汇,从而灵活使用这些词汇遣词造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新老词汇可以首先通过原声电影提供的语境为学生理解和使用,然后凭借字幕式视频输入的方式被学生加深和巩固。例如,在理解rat和mouse这一组词时,两个词都是指“老鼠”之意,可是使用时却是有区别的,在《浪漫鼠德佩罗》(The Tale of Despereaux)的影片中,学生们便能非常直观和形象的理解两个词的区别在于感情色彩的不同,所以在表达“宿舍里有老鼠”就会使用rat了。同样是在这部电影中,学生还能积累如“whenever you have a hope, you're never really anybody's prisoner!”(只要你有梦想,你永远不会受制于人)的表达。又如在《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这部影片中,学生便能在片中艺术史的课堂争论中学习到很多专业词汇和语言表达。

3.2 加强英语文化认知与培养英语写作思维

英语原声电影是学习者接触英语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的社会文化孕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

式,因而,英语语言受英语思维的支配,英语思维受英语文化的影响。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存在很大差异,汉语思维重视整体性和含蓄性,英语思维重视逻辑性和结构性,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语篇的语言表达、衔接连贯和结构组织都有影响。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常常受到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套用汉语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再用英语词语串起来表达,有的甚至先用汉语写出来然后再翻译成中文,最终的结果便是让人费解的中式英语‘Chinglish’。英语原声电影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接触到英语文化,树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排除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帮助他们写出纯正、地道的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英语作文。如《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刮痧》(Gua Sha Treatment)、《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等影片都能生动地表现出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带动下感受这种文化差异,从而强化英语写作思维。

3.3 激发写作兴趣与提供写作素材

英语写作主题的选择在大学英语写作练习中至关重要,好的写作主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拓展写作思路。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对写作主题重视不够,写作练习以单纯的命题作文为主,学生按照给定的提纲按部就班,很难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选取某部影片或电影片段,以影片主题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我发现写

作话题,像《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勇敢的心》(Braveheart)、《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等影片虽然题材不同,但都能很好地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寓教于乐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影片中获得写作素材,包括相关的词汇、表达等。比如作者曾经在写作课堂上截取电影《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的某个关于婚后家庭经济主导权的片段,让学生根据影片中的内容确定写作主题,再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反映和教学效果都很不错。这样的写作练习形式属于开放式写作任务,学生可以极大发挥其写作主动性,而且影片中主人公的态度和观点也能为写作提供参考,这为学生创造了轻松的写作氛围,也建立了听、说、读、写一条龙教学的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4. 结语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教学改革的阵痛期,各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都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初见端倪的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从中分离出来,今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不再只是听力课和精读课两个部分,还应包括写作课,并且通过视频输入式教学手段让听、说、读、写技能在每一堂课中相互交融,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英语原声电影的语言辅助教学功能让大学英语写作课有了实现的可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英语写作课固有的枯燥风格,并且

能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方式,增强语言驾驭能力,为写作课教学提供有效手段。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对影片进行精挑细选,尽量选取发音清晰地道并带有中英双语字幕的影片,考虑影片内容和主题,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中挖掘写作知识点和素材,尤其要避免将写作课上成电影欣赏课,否则就失去了意义。而如何针对现阶段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建立教学影片库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仍值得笔者进一步研究。 基金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六期教改项目(2009JY00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8u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