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21:36: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类号 测量 课题编号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设计题目: 三角高程

所属系别: 水利工程系 专 业: 工程测量技术 班 级: 测量113 姓 名: xxx 学 号: xxxxxxxx

指导教师(签名): xxx

2016年 1月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测量1131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课题名称 三角高程 指导老师 任威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要解决的问题: GPS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须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功能多应用广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各项工程的特点来看,GPS能够克服地形天气等对测量的影响,能够完成传统测量手段难以完成或者无法完成的工作。但是由于各种类型控制自身的特殊性,GPS在实际的工程中还是有存在问题,因此就必须通过一些数据的处理等得到最终的成果。 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相关GPS技术的应用的知识,利用南方测绘CASS成图软件在AutoCAD平台上实现与计算机数据传输、南方平差易进行数据处理等,总结了部分工程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本次研究将对今后类似工程问题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毕业设计完成进度计划: 1、任务布置,熟悉工程概况及资料准备:1周 2、测量数据分析、平差计算:1周 3、导线测量报告的编写:1周 4、答辨:1周 2014年 月 日 教研室 意 见 2014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意 见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摘 要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oning Ssystem--GPS)是美国人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导航与定位系统。GPS以其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效益高等显著特点,赢得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的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各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程,并且对现代工程建筑物的规模、造型、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变形监测工作的意义更加重要。GPS以其连续、实时、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效益高等优越性,在变形监测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利用GPS技术建立GPS平面控制网,综述了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定位方法、应用领域以及GPS卫星定位的误差来源等。介绍了利用GPS技术建立GPS平面控制网的概念、意义和内容;主要论述了GPS定位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模式、数据处理方法、GPS平面控制网的基准问题、外业实施以及实施中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的工程或GPS测网建设实例,详细的介绍GPS建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平差计算过程及结果的质

I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量分析。

毕业设计中主要介绍了GPS网的测量的基本原理、网形设计、外业观测以及内业平差计算的过程,探讨建立高精度平面控制网的可行性,进一步推动利用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平面控制;测量工程;技术设计;精度分析;数据处理。

II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目录 ??????????????????????????????Ⅲ 第一章 绪论 ?????????????????????????? 1

1.1 GPS 概述 ???????????????????????? 1 1.2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 3

1.2.1 地面监控部分 ??????????????????? 4 1.2.2 空间卫星部分 ??????????????????? 5 1.2.3 用户接收部分 ??????????????????? 6 1.3 GPS导航定位系统的特点 ????????????????? 7 1.4 GPS测量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8 1.5 GPS网的连接方式 ???????????????????? 10 1.6 GPS导航定位系统的广泛应用 ??????????????? 11 1.6.1 GPS在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 11

1.6.2 GPS在线路勘测及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 ??????? 11 1.6.3 GPS在地籍及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 12 1.6.4 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 12 1.6.5 GPS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12 1.7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 12 1.8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 第二章 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 14

2.1 GPS定位概述 ?????????????????????? 14 2.2 GPS定位的分类 ????????????????????? 14 2.3 GPS定位的原理 ????????????????????? 14

2.3.1 单点定位基本原理 ??????????????? 14 2.3.2 GPS相对定位原理 ????????????????? 14 2.4 GPS卫星定位的误差来源分析 ??????????????? 15

2.4.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15 2.4.2 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15

III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2.4.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 16 2.4.4 其它误差 ???????????????????? 17

第三章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 18

3.1 概述 ?????????????????????????? 18

3.1.1 平面控制测量的概念和意义 ????????????? 18 3.1.2 平面控制测量的内容 ???????????????? 18 3.1.3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仪器和监测精度的确定??????18

3.2 GPS平面控制测量 ???????????????????? 19

3.2.1 GPS平面控制测量的模式??????????????? 19 3.2.2 GPS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19

3.3 GPS平面控制测量技术的实施 ??????????????? 20

3.3.1 选点 ??????????????????????? 20 3.3.2 GPS点标志和标石埋设???????????????? 20 3.3.3 观测工作 ????????????????????? 20 3.3.4 GPS测量数据处理?????????????????? 21 3.4 GPS平面控制测量的应用主要问题探讨 ??????????? 22 3.5 小结 ????????????????????????? 22 第四章 某工程高精度GPS平面控制测量的应用实例 ?????????? 23

(具体的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述 ???????????????????????? 23 4.2 GPS平面控制测量的工程技术设计 ????????????? 23 4.2.1 某工程平面控制测量 ???????????????? 23

4.2.2 GPS测量平面控制网 ?????????????????24 4.2.3 主要工作量????????????????????? 24 4.2.4 主要仪器设备???????????????????? 24 4.3 作业方案设计?????????????????????? 24 4.3.1 平面系统?????????????????????? 24 4.3.2 GPS观测点的布置?????????????????? 24 4.3.3 观测设备及安装??????????????????? 25

IV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4.3.4 平面及高程测量 ?????????????????? 26 4.3.5 GPS网的观测 ??????????????????? 26 4.3.6 水准测量 ????????????????????? 27 4.3.7 数据处理 ????????????????????? 27 4.4 E级GPS网的施测、平差计算和质量分析 ????????? 28

4.4.1 观测数据 ????????????????????? 28 4.4.2 基线处理 ????????????????????? 28 4.4.3 三维约束平差 ??????????????????? 32 4.4.4 三维无约束平差 ?????????????????? 33 4.4.5 二维平差 ????????????????????? 35 4.4.6 水准平差报告 ??????????????????? 38 4.4.7 质量分析?????????????????????? 40 4.5 本章小结 ???????????????????????? 40 第五章 结束语 ????????????????????????? 42 参考文献????????????????????????????? 43 致谢??????????????????????????????? 44

V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第一章 绪论

1.1 GPS 概述

最古老、最简单的导航方法是星历导航,人类通过观察星座的位置变化来确定自己的方位;最早的导航仪是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几个世纪以来它经过不断的改进而变得越来越精密,并一直为人类广泛应用着;最早的航海表是英国人John Harrison经过47年的艰苦工作于1761年发明的,在其随后的两个世纪,人类通过综合地利用星历知识、指南针和航海表来进行导航和定位。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发明、发现了许多新的定位方法。开始海员们通过测量船体的速度增量并进行外推来确定自己的位置(Dead reckoning);随后人们又发明了惯性导航技术(Inertial Navigation),即通过对加速度计所记录的载体加速度进行积分来确定位置。至此,人类的探索并没有停滞不前,二十世纪电磁场理论和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新型导航技术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用新思想和新理论武装起来的人类更富于想象力了,人类的思维从被动地利用宇宙中显存的参照物(如星体)扩展到主动地建立和利用人为的参照物来开发更精密的导航定位系统。由此地基电子导航系统(Ground-based Radionavigation System)诞生了,这一系统的问世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电子导航时代。地基电子导航系统主要有在世界各地适当地点建立的无线电参考站组成,接收机通过接收这些参考站发射站的距离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这一技术在二战中已经被使用,战后发展很快,目前大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地基电子导航系统正在运行,其中最著名的有Loran C/D\\Omega\\VOR/DME Tacan等,它们的导航原理相似,只是所用的电波波段的无线电发射参考站都建立在地球表面上,因此它们只能用来确定海平面上和地平面上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置,即只能进行二维定位,这是地基电子导航系统本身固有的缺陷。为了对空间飞行器(如飞机、宇宙飞船、导弹等)进行精密导航,需要确定飞行器的三维位置(水平位置和高度)。显然地基电子导航系统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于是人类就设想是否可以将无线电发射参考站建立在空中。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宣告空间科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使电子导航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使人类将无线电发射参考站建立在空中的设想成为现实,由此空基电子导航系统

- 1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Space-based Radionavigation System)应运而生。空基电子导航系统统称为卫星电子导航系统,第一代卫星电子发航系统的代表是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委托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NSS)。在该系统中卫星的轨道都通过地极,故也称“子午仪(Transit)卫星系统”。1964年该系统建成后即被美国军方使用,1967年将星历解密而提供民用服务。实践表明,子午仪卫星系统具有精密均匀、不受时间和天气限制等优点,只要系统的卫星在视界内,就可在地球表面任何地方进行单点定位或联测定位,从而获得观测点的三维地心坐标。尽管子午仪卫星系统具有以往导航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这主要是由于该系统卫星数目较少(5-6颗),运行高度较低(平均约为1000Km),从地面观测到卫星的时间间隔较长(平均1.5小时),因而无法连续地提供实时三维定位信息,难以充分满足军事用户和某些民事用户的定位要求。

为了克服子午仪系统的缺陷,实现全天候、全球性和高精度的连续导航与定位,197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其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ystem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 System-NAVSTAR/GPS),简称全球定位系统(GPS)。起初的GPS方案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分布在互成120°的三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平面分布8颗卫星,这样的卫星布局可保证在地球上任何位置都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为识别不同的卫星信号并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能力,采用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整个系统相当于一个码分多址系统(CDMA)。为了补偿电离层效应的影响,采用了双频调制;1978年由于美国政府压缩国防预算,减少了对GPS的拔款,GPS联合办公室就将初始方案修改为第二方案。在第二方案中系统的卫星星数由24颗减少到18颗,并调整了卫星的布局,18颗卫星分布在互成60°的6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平面分布3颗卫星,这样的配置基本能够保证在地球上任何位置均能同时观测到至少4颗卫星。但实验发现这样的卫星配置可靠性不高,另外由于在海湾站争GPS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1990年对第二方案进行了修改,最终方案是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整个系统,6个轨道平面的每个平面上分布4颗卫星,这样的配置使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以上的卫星数目随时间的地点而异,最少为4颗,最多可达11颗。

- 2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GPS计划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1973年-1978年),发射了4颗卫星,建立了地面跟踪网并研制了地面接收机;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实验阶段(1979-1984年),发射了7颗Block I实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的接收机,包括导航型和测地型接收机;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1985-1993年),发射了Block II和Block IIA工作卫星(Block IIA卫星增强了军事应用功能并扩大了数据存储容量)。截止到1993年,由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的(21+3)颗卫星组成的GPS空间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从1973年到1993年,GPS系统的建立经历了近20年,耗资300亿美元,它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后的第三项庞大空间计划。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GPS技术已在我国的测绘、地质、航空、航天、海洋、交通、航道、石油、水利、渔业、农业和信息等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GPS现代化将加速GPS技术在我国更多领域的应用。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通信、遥感和电子消费产品的不断融合,又将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特别是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运行和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即将建成,将开创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的新天地。

1.2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3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它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为海、陆、空三军提供精密导航,向特殊用户进行授时,还可以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应急通讯和卫星定位等一些军事目的。

GPS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①地面监控部分;②空间卫星部分;③用户接收部分。

下图显示了GPS定位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 3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1.2.1地面监控部分

GPS 的地面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由若干个跟踪站组成的监控系统所构成。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跟踪站分为主控站、监控站和注入站。主控站有一个,位于美国科罗拉多( Colorado )的法尔孔( Falcon )空军基地。它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 GPS 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卫星的星历和卫星时钟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同时,它还对卫星进行控制,向卫星发布指令;当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调度备用卫星,替代失效的工作卫星工作;另外,主控站还具有监控站的功能。监控站有 5 个,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监测卫星的工作状态。注入站有 3 个,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的卫星星历和卫星时钟的改正参数等注入到卫星中去。

地面监控系统提供每颗GPS卫星所播发的星历。并对每颗卫星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

- 4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GPS时间系统(GPST)。

1.2.2空间卫星部分

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记作(21+3)GPS星座。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55度,各个轨道平面之间夹角为60度,即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各相差60度。每个轨道平面内各颗卫星之间的升交角相差90度。每颗卫星的正常运行周期为11h58min,若考虑地球自转等因素,将提前4min进入下一周期。

GPS卫星信号:

- 5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载波:L波段双频L1 1575.42MHz,L2 1227.60MHz 卫星识别:码分多址(CDMA)

测距码:C/A码(民用),P码(美国军方及特殊授权用户) 导航数据:卫星轨道坐标、卫星钟差方程式参数、电离层延迟修正。 1.2.3 用户接收部分

主要指GPS接收机,此外还包括气象仪器、计算机、钢尺等仪器设备组成。 GPS接收机主要由天线单元,信号处理部分,记录装置和电源组成。

天线单元 由天线和前置放大器组成,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接收天线把卫星发射的十分微弱的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后进入接收机。GPS天线分为单极天线、微带天线、锥型天线等。

信号处理部分 是GPS接收机的核心部分,进行滤波和信号处理,由跟踪环路重建载波,解码得到导航电文,获得伪距定位结果。

记录装置 主要有接收机的内存硬盘或记录卡(CF卡)。 电源 分为外接和内接电池(12V),机内还有一锂电池。

GPS接收机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大地型、导航型和授时型三种。(见图10-4)其中,大地型接收机按接收载波信号的差异分为单频(L1)型和双频(L1,L2)型。

- 6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RTK系统 导航型接收机 大地型接收机

1.3 GPS导航定位系统的特点

GPS系统的特点: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须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用、多功能、应用广泛等。

①定位精度高。应用实践证明, 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在300-1500m的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得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较差中误差为0.3mm。

②观测时间短 。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的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min;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min;动态相对定位测量时,流动站出发时观测1-2min,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

③测站间无须通视。GPS测量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只需测站上空开阔即可,因此可节省大量的造标费用。由于无须点间通视,点位位置根据需要可稀可密,使选点工作甚为灵活,也可省去经典大地网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④可提供三维坐标 。经典大地测量将平面与高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施测。GPS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目前,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 7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⑤操作简便 。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质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了测量工作者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使野外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⑥全天候作业 。目前,GPS观测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气候的影响。但雷雨天气不要进行GPS观测,要注意防雷电。

⑦功能多、应用广。GPS系统不仅可用于测量、导航,还可用于测速、测时。测速的精度可达0.1m/s,测时的精度可达几十毫微秒。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1.4 GPS测量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⒈观测时段

从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起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间的连续工作的时间段,是GPS测量的基本单位。

⒉时段长度

观测时段所持续的时间(即开机至关机期间)。 ⒊同步观测

两台或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信号进行的观测。 ⒋基线向量

①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所采集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

②与计算时所采用的卫星轨道数据同属一个系统。 ⒌GPS基线向量网

采用GPS技术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由GPS点和基线向量所构成。 ⒍同步观测基线

利用同一时段的多个同步观测站所采集的观测数据所计算出的若干基线向量。

⒎在一个时段中,同步观测基线的数量

若在某时段共有n台接收机进行了同步观测,则共可得到n(n-1)/2条同步观测基线。

- 8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⒏同步观测环

由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 ⒐异步观测环

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第 第 第 一 一 一 第 时 时 时 一 段 段 段 时 段 第一时段 第二时段 (同步环) (非同步环)

理论上采用严密算法所得到的同步环,无论观测值中是否含有误差,其环闭合差必为零。(构成同步环的基线向量之间是线性相关的)。

实践中如果算法不严密(目前大多数的商用软件均属于此种情况),其环闭合差通常不为零,但通常很小。

注意:同步环闭合差很小,还不能说明基线解算结果一定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⒑单基线解

在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每次选择2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解算相应的基线向量。

⒒多基线解

从m(m≥3)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由m-1条独立基线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全部(m-1条)基线向量。

注意: 完全由同步观测基线所构成的闭合环之间是线性相关的,是一组非

- 9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独立基线向量,GPS控制网应由相互独立的基线向量构成。

1.5 GPS网的连接方式

2 1 1 2 2 1

点连式 边连式 网连式

连接方式 特点 优点 缺点 点连式 相邻的同步图形间只作业效率高,图形通过一个公共点相连 扩展迅速 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 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3个(含3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 作业效率较高,图形强度较强 图形强度最强 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发生问题,将影响到后面的同步图形 工作量大,作业效率适中较高 工作量大,作业效率低 边连式 网连式

GPS控制网的基本图形

三角形网 多边形网

附和导线网 星形网

- 10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GPS控制网的基本图形的特点: 基本图形 定 义 优 点 几何强度高、抗粗差能力强、可靠性高 效率高,工作量较小, 效率高,工作量较小 缺 点 提高图形强度 的方法 三角形网 以三角形作为基本图形 以多边形(边数≥4)作为基本图形 附和导线(或称附和路线)作为基本图形 从一个已知点上分别与各待定点进行相对定位 工作量大 加测对角线 多边形网 图形强度不如三角形网 图形强度不如三角形网和多边形网 抗粗差能力极差,应用于界址点、碎部点和低等级控制点(图根点) 对多边形边数加以限制 附和导线网 从两个已知点(基准站)上对同一待定点(流动站)进行观测;适当复测 星形网 效率高,工作量较小

1.6 GPS导航定位系统的广泛应用

1.6.1 GPS在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所得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形状、大小、位置、属性相关关系的一种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经典的摄影测量,属光学机械等模拟方法;②解析法摄影测量,属数学化得的方法;③GPS辅助法摄影测量。

近年来,GPS动态定位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目前该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已在北京市、海南省等地实施了GPS航空摄影测量。实际表明,该技术可以极大地减少地面控制点的数目,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会引起测绘行业从技术到队伍结构的质变,从而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6.2 GPS在线路勘测及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

线路勘测、管线测量及隧道贯通测量是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因测量控制网大多以狭长形式布设,并且很多工程穿越崇山峻岭,周围已知控制点很少,使传统测量方法在网形布设、误差控制等多方面带来诸多问题。因作业

- 11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时间较长,还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自从将GPS技术引进该领域以来,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传统的线路测量一般采用导线法,而应用GPS定位技术的形式是沿设计线路建立狭长的带状控制网。

隧道施工控制网是为隧道施工提供方向控制和高程控制的,一般由洞口点群和两洞口之间联系网组成。采用静态方式观测,观测2个时段,时段长度为60~90min。数据处理、网平差可采用厂家提供的随机软件。 1.6.3 GPS在地籍及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房地产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与房地产图,同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IS系统,可及时精确地获得地籍和房地产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还应采用常规的测绘方法进行细部测量。

1.6.4 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水下地形测量需用测深仪测定水深。水深测线间距依比例不同而变化。而测深仪的定位控制除了近岸测量或江河测量可使用传统的光学仪器或全站仪实施交会法定位外,其他较远区域多采用无线电定位。GPS卫星定位技术应用,可以快速高精度地测定测深仪的位置。对于较大比例尺测图,可应用差分GPS技术进行相对定位。

实际应用中将GPS接收机与数字测深仪组合,前者进行定位测量,后者进行水深测量,再利用电子记录手簿,利用计算机和绘图仪便可组成水下地形测量自动化系统。野外有2~3人便可完成岸上和船上全部操作。当天所测数据1~2h即可处理完毕,并可及时绘出水深图、测线断面图、水下地形模型等。 1.6.5 GPS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GPS还在公安、交通系统、农业领域、林业管理、旅游及野外考察等领域中的应用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1.7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采用GPS-RTK技术,可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不要求点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停留一二秒并同时输入特征

- 12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机记录,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测定后,可在室外或室内用专业测图软件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

1.8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GPS平面控制网是当前工程测量中建立平面控制网广泛应用的方法。由于控制网的用途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和起算数据的差异,使得在GPS平面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和质量检验与控制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总结了部分工程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对类似工程问题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3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第二章 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2.1 GPS定位概述

利用GPS进行定位,就是把卫星视为“动态”的控制点,在已知其瞬时坐标(可根据卫星轨道参数计算)的条件下,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差)为观测量,进行空间距离后方交会,从而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位置。

2.2 GPS定位的分类

GPS定位的方式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根据不同的要求,定位的方法一般有4种:卫星射电干涉测量法、多普勒法、伪距法、载波相位法。

2.3 GPS定位的原理

2.3.1单点定位基本原理

GPS单点定位也叫绝对定位,就是采用一台接收机进行定位的模式,它所确定的是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在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所以单点定位的结果也属于该坐标系统。其基本原理是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差)观测量的基础,并根据已知可见卫星的瞬时坐标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该定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导航和测量中的单点定位工作。 2.3.2 GPS相对定位原理

GPS相对定位又称为差分GPS定位,是采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含两台)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接收机天线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其最基本的情况是用两台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确定基线端点在世界大地坐标系统中的相对位置或坐标差(基线向量),在一个端点坐标已知的情况下,用基线向量推求另一待定点的坐标。相对定位可以推广到多台接收机安置在若干条基线的端点,通过同步观测GPS卫星确定多条基线向量。

- 14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2.4 GPS卫星定位的误差来源分析

2.4.1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1)卫星星历误差

由卫星星历所给出的卫星位置与卫星的实际位置之差称为卫星星历误差。星历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定轨系统的质量,如定轨站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定轨时所有的数学力学模型和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等。此外与星历的外推时间间隔(实测星历的外推时间间隔可视为零)也有直接关系

(2)卫星钟的钟误差

卫星上虽然使用了高精度的原子钟,但它们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这种误差既包含着系统性的误差(如钟差、钟速、频漂等偏差),也包含着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远较随机误差的值大,而且可以通过检验和比对来确定并通过模型来加以改正;而随机误差只能通过钟的稳定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无法确定其符号和大小。

(3)相对论效应

相对效应是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在的状态不同而引起的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之间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GPS卫星在高20200㎞的轨道上运行,卫星钟受狭义相对论效应和广义相对论的影响,其频率与地面静止钟相比,将发生频率偏移,这是精密定位中必须顾及的一种误差影响因素。 2.4.2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电离层折射、对流层折射、多路径误差等各项误差。

(1)电离层折射

电离层(含平流层),系指地球上空大气圈的上层,距离地表面高度50~1000km之间的大气层。在太阳紫外线X射线、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该区域内的气体分子和原子将产生电离,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带电粒子的存在将影响无线电信号的传播,使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传播路径产生弯曲,从而使信号传播时间 t 与真空中光速c的乘积

不等于卫星至接收机的几何距离,

产生所谓的电离层折射。电离层折射取决于信号传播路径上的总电子含量TEC

- 15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和信号的频率f。而TEC又与时间、地点、太阳黑子数等多种因素有关。测距码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大小相同,但符号相反。

(2)对流层折射

对流层是高度在50km以下的大气底层,是一种非电离大气层。整个大气中的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对流层中。GPS卫星信号在对流层中的传播速度V=c/n。以为真空中的光速,n为大气折射率,其值取决于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因子。此外,信号的传播路径也会产生弯曲。由于上述原因使距离测量值产生的系统性偏差称为对流层折射。对流层对测距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是相同的。

(3)多路径误差

多路径误差是指经某些物体表面反射后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如果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叠加干扰后进入接收机,就将使测量值产生系统误差。多路径误差对测距码伪距观测值的影响要比对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大得多。多路径误差取决于测站周围的环境、接收机的性能以及观测时间的长短。 2.4.3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1)接收机的钟误差

与卫星钟一样,接收机钟也有误差。而且由于接收机中大多采用的是石英钟,因而其钟误差较卫星钟更为显著。该项误差主要取决于钟的质量,与使用时的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它对测距码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是相同的。

(2)接收机的位置误差

在进行授时和定轨时,接收机的位置是已知的,其误差将使授时和定轨的结果产生系统误差。该项误差对测码伪距观测值的影响是相同的。进行GPS基线解算时,需已知其中一个端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坐标,已知坐标的误差过大也会对解算结果产生影响。

(3)接收机的测量噪声

这是指用接收机进行GPS测量时,由于仪器设备及外界环境影响而引起的随机测量误差,其值取决于仪器性能及作业环境的优劣。一般而言,测量噪声的值均小于上述的各种偏差值。观测足够长的时间后,测量噪声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 16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2.4.4其它误差

GPS控制部分人为或计算机造成的影响;

由于GPS控制部分的问题或用户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引入的误差等; 数据处理软件的算法不完善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17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第三章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3.1概述

3.1.1平面控制测量的概念和意义

测定控制网平面坐标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合成形成控制网。

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和传播,保证测图和施工的精度及速度,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再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3.1.2 平面控制测量的内容

建立水平方向控制网的控制测量工作。它的任务址在测区范围内以统一的坐标,精度测定所设一系列地面控制点的平面直角坐标,为地形测量和工程测提供平面控制依据。

3.1.3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仪器和监测精度的确定

建立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常规方法有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交会法定点测量,另外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推广,利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已得到广泛应用。

测量型GPS接收机实测检验项目有: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测试;内部噪声水平测试;野外作业性能及不同测程精度指标的测试;测标稳定性检验和数据质量的评价;高低温性能测试。

为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国家一、二等网的精度除了满足测图的要求外,精度要求还应更高一些,以保留一定的精度储备。

级别 A B C D E 固定误差a(mm) ≤5 ≤8 ≤10 ≤10 ≤10 比例误差系数b(mm) ≤0.1 ≤1 ≤5 ≤10 ≤20

- 18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3.2 GPS平面控制测量

3.2.1 GPS平面控制测量的模式

①相对定位:相对定位是目前GPS测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定位方法,它广泛用于高精度测量工作中。由于GPS测量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误差;但这些误差对观测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利用这些观测量的不同线性组合进行相对定位,便可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上述误差的影响,提高GPS定位的精度,同时消除了相关的多余参数,也大大方便了GPS的整体平差工作。如果用平均误差量与两点间的长度相比的相对精度来衡量,GPS相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相对定位精度一般可以达10-6(1ppm),最高可接近10-9。

静态相对定位的最基本情况是用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固定不动;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基线端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或基线向量,由于在测量过程中,通过重复观测取得了充分的多余观测数据,从而改善了GPS定位的精度。

②单点定位:SPP(Single Point Positioning),其优点是只需用一台接收机即可独立确定待求点的绝对坐标;且观测方便,速度快,数据处理也较简单。主要缺点是精度较低,一般来说,只能达到米级的定位精度,目前的手持GPS接收机大多采用的该技术。

③精密单点定位: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以及由IGS等组织提供的高精度的卫星钟差来进行高精度单点定位的方法。目前,根据一天的观测值所求得的点位平面位置精度可达2-3cm,高程精度可达3~4cm,实时定位的精度可达分米级。但该定位方式所需顾及方面较多,如精密星历、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改正、地球固体潮改正、海潮负荷改正、引力延迟改正、天体轨道摄动改正等,所以精密单点定位目前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有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解决。由于该定位方式只需一台GPS接收机,作业方式简便自由,所以PPP已成为当前GPS领域一个研究热点。

根据定位模式:绝对定位、相对定位、差分定位单点定位 3.2.2 GPS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1.基线解算

基线数据解算采用随机软件包GPPS(VER 5.2)或Solution(Ver 2.1)软件

- 19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求解,基线解算采用消电离层改正的双差浮点解惑加点离层改正的双差浮点整数解(固定解),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卫星截止高度角≥150 电离层模型为:Standard模型

对流层模型为:Hopfiled或Computed模型 星历为广播星历或精密星历 采用L1频率或L1L2两个频率 2.网平差

GPS网的平差计算应用Solution 2.6 软件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查本次GPS网的内符合精度。同时为将WGS-84坐标系下的GPS基线观测值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并转换到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中(或地方独立坐标系),采用GPSADJ(Ver 2.0 )软件包或Solution(Ver 2.1)软件包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3.3 GPS平面控制测量技术的实施

3.3.1 选点

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机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3.3.2 GPS点标志和标石埋设

中心标石是地面GPS点的永久性标志,为了长期使用GPS测量成果,点的标石必须稳定、坚固以利长期保存和利用。各等级GPS点的标石用混凝土灌制。一般普通标石分上标石和下标石两层,其上均设有金属的中心标志。埋设标石时,须使各层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得大于2mm。新埋标石时,应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和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3.3.3 观测工作

GPS接收机检验:一般检验;通电检验。

- 20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时间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每一时段开机前,作业员要量取天线高,并及时输入测站名,天线高等信息。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得的天线高互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中。

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的各项内容。 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再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取下天线,以防雷电。

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到计算机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同时应进行当天的基线计算。

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情况。 3.3.4 GPS测量数据处理

1.重复基线变较差的检核

同一条GPS极限便若观测了多个时段,可得多次基线边的观测结果,同一条基线边任意两个时段结果的互差不宜超过规定。

2.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的检验

采用单基线处理模式,对于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获得的基线解,由其同步时段若干基线组成的同步多边形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满足相应级别的规定。

3.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的检验

由若干条独立基线边构成的异步闭合环,其闭合差应符合相应规定。异步环多边形闭合差的大小,是基线向量质量检核的主要指标。如果闭合差超限,应及时分析原因,对其中部分成果进行重测。

基线处理采用标准参数解算,采用其它技术参数解算的基线以文本文件说明。

4.提交成果资料 野外GPS观测手簿;

- 21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野外GPS观测数据原始磁盘文件; 基线成果磁盘文件;

野外GPS观测数据RINEX格式磁盘文件;

外业检核文件,包括同步环,重复基线和异步环闭合差磁盘文件; 测区控制网GPS测量观测方案略图; 外业观测技术总结和成果检验报告。

3.4 GPS平面控制测量的应用主要问题探讨

GPS在工程控制网布设时,在文中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注意高精度点的分布; 2) 注意网的图形结构;

3)当进行坐标系统转换高程拟合时,注意重合点的分布和精度。另外,无论是采取约束平差或非约束平差方法建立的GPS平面控制网,都要对测区内存在的需要使用的已知点进行检核,检核内容以点间距离为主。

3.5 小结

GPS测量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测量方法,静态测量的原理是采用载波相位测量差分法: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在接收机、卫星和观测历元间求三次差,解算出待测基线长度的精确解;动态测量与静态测量原理相同,但可以达到实时定位,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对应用GPS定位技术布设平面控制网及其观测技术指标都有详细规定,工程测量依据此规范执行。

- 22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第四章 某工程高精度GPS平面控制测量的应用实例

(具体的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述

1.测区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某村境内,北临休闲度假区,南至新规划国道,东临师岩水库和培厝村,西至规划道路边。该测区交通便利,地形以山地为主。植被较密局,主要以水田、旱地、菜地、果林和林地为主,果林主要种植香蕉、龙眼、荔枝等果树。部分区域涉及农村民房等。

原始资料利用 2.测区现有资料:

①地形图资料:业主提供的1:5000比例地形图作为工作计划及设计参考用图。

②平面控制点资料:1980年西安坐标系:福建省测绘局施测的C级GPS控制点536P、537P和588P。测量标志保存完整,可用于本测区平面坐标数据起算。

③ 高程控制点资料:1956年黄海高程系,业主提供的高程点JJ15和JJ16,可用于本测区高程数据起算。

4.2 GPS平面控制测量的工程技术设计

4.2.1 某工程平面控制测量

为满足E级GPS控制测量的需要,利用国家C等控制点536P、537P和588P为起算点。该起算成果属“1980年西安坐标系” ,中央子午线117°,3度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城市高程投影面为0米,参考椭球体为克拉索夫斯基参考椭球体。采用边网连接形式组成网,用4台套HD8200接收机进行观测,每个同步环观测的时间均大于50min,基线预处理及基线向量网采用中海达公司的HDS2003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均符合规范要求。

①控制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的精度:

最差基线相对误差: 1/ 68613 [GP07~GP08]

- 23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最弱点点位误差: 0.0035m [GP09] 最大距离相对中误差: 1/2976052 [537P~GP14] ②控制网的约束平差的精度:

最差基线相对误差: 1/ 21208 [GP07~GP08] 最弱点点位误差: 0.0184m [GP09]

高程控制以GP01、GP02、GP03、GP04、GP05、GP09和GP16水准高程(属1956年黄海高程系)为起算高程,采用GPS高程拟合出其它GPS控制点高程。 4.2.2 GPS测量平面控制网

采用边网连接形式组成E级控制网。 4.2.3 主要工作量

1、测区范围约8平方公里。

2、1:1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以满足该区规划建设用图。 4.2.4 主要仪器设备

中海达GPS 5800 4台套

4.3 作业方案设计

4.3.1 平面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3.2 GPS观测点的布置

1、控制点的布设应尽量均匀,满足碎部测量需要。控制点应埋设在较空旷,视野较好,避开辐射,不易受破坏的位置。标志应采用混凝土浇制或在稳固的岩石、建筑物上刻制。

在水泥路面上埋设时,刻25cm×25cm的正方形边框,边槽深0.5cm,

宽0.5cm,中心埋入钢制标志,并用混凝土固紧,控制点埋设时,标石面或标志顶部不允许高出地面太多。

在沥青路面埋设时,先将沥青面凿成25cm×25cm的正方形,深度以

凿到路基碎石为准,清去渣土,灌入混凝土并埋入标志。

在房顶表面浇灌房标时,标石规格25cm×25cm×10cm的混凝土标石,

浇灌前应将与房顶接触面打毛,再打入3-4颗水泥钉并清洗干净,使标石底面与

- 24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房顶接触牢固,房标禁止浇灌在隔热层上。

④ 土标石。

在土质地面埋设标石时,标石规格15cm×15cm×50cm的混凝土标石在岩石上可采用浇灌岩标办法,标石规格25cm×25cm×10cm的混凝

(可以是预制的混凝土标石,也可以现场浇灌)。

控制点编号规则:

E级控制点编号:GPi(i=1,2,3,?) 图根点编号:F i (i=1,2,3,?)

2、首级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中海达GPS 5800 4台套进行布设E级控制网,点数约4点。作为图根点的起算数据。并做好E级GPS控制点点之记。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① 点位应尽量选在视野开阔、稳固、牢固的地方;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少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少于50m;便于安置接受机、操作的地方。

②各GPS点之间,应保证至少要有一个方向通视,利于发展。 4.3.3 观测设备及安装

① RTK测量准备

为了检验当前站RTK作业的正确性,必须检查一点以上的已知控制点,当检核在设计限差要求范围内时,方可开始RTK测量。

② 地心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的获取方法

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己求解。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大地坐标系(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2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均匀分布,且能控制整个测区。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

③ 基准站的设置要求

点位要求: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周围无信号反射物,

- 25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基准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基准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点磁发射源200m外,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信线路50m外。

基准站设置:基准站上的仪器架设要严格对中、整平。天线高,量取两次,互差小于5mm后,记录均值。

基准站运行期间作业要求: RTK设备在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烈日暴晒或雨水淋湿。基准站工作期间,工作人员不能远离,要间隔一定时间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不正常情况应及时作出处理。

④ 流动站的设置要求

a. 流动站作业准备:在RTK作业前,应首先检查仪器内存或PC卡容量能否满足工作需要,应备足电源。

b.流动站作业要求:流动站一般采用2m流动杆作业,当高度不同时,应修正此值。

4.3.4 平面及高程测量

平面坐标: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3度带,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117 度;隶属39度带;高程基准:采用1965年黄海高程系。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高程点高程拟合出其它GPS控制点高程。 4.3.5 GPS网的观测

RTK作业

a.RTK作业基本条件要求:

卫星数 ≥5 卫星高度角 15o以上 PDOP值 ≤7 b.RTK作业应尽量在天气良好的状况下作业,要尽量避免雷雨天气。 c.卫星预报:RTK作业前要进行严格的卫星预报。

d.RTK作业时设备启动状况基本要求: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号(测点号)、仪器高等信息。接收机启动后,观测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盘和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卫星健康状况、各卫星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收敛值、存储介质记录和电源情况。

- 26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e.RTK观测期间的作业要求:不得在天线附近50m内使用电台,10m内使用对讲机。RTK作业期间,基准站不允许关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或仪器高度值测站名、改变天线位置、关闭文件或删除文件等操作。在流动站作业时,接收机天线姿态要尽量保持垂直(流动杆放稳、放直)。 4.3.6 水准测量

为满足GPS控制网高程拟合的需要,GPS-E级控制点应联测一定比例的四等水准。联测水准的GPS点均匀分布在测区,水准路线连接成水准网。

4.3.7 数据处理

a.数据下载:RTK数据下载一般采用随机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下载信息应包括点名、三维坐标、点属性、坐标残差等信息。

b.数据检查、分析:根据精度要求和实际情况、软件的功能和精度,分析下载的数据,查看是否各测回值满足要求,收敛误差满足要求等,点属性是否齐全。

c. 重测与补测:当一个点或一组点成果经检查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进行重测或补测。

- 27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d.编辑与输出:对多测回数据求平均值后,编辑成一定格式,或制作表格直接输出。

e. 采用GPS-RTK进行图根控制测量, 高程计算应采用GPS大地高结合福建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进行求算。

4.4 E级GPS网的施测、平差计算和质量分析

4.4.1 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认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在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中,观测是取得数据最主要的方法。 4.4.2 基线处理

536P→GP01.217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536P→GP13.217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536P→GP14.217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537P→GP14.2171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537P→GP15.2170 三差解 L1 0.0096 0.0076 0.0102 L1 0.0053 0.0082 0.0105 L1 0.0054 0.0077 0.0109 L1 0.0046 0.0060 0.0103 L1 0.0038 X 增量 -7440.7443 -7440.7623 -7440.7408 X 增量 -7567.7415 -7567.7349 -7567.7181 X 增量 -7944.7275 -7944.8182 -7944.8002 X 增量 2778.5532 2778.5437 2778.5699 X 增量 2498.1868 Y 增量 -7455.7361 -7455.6965 -7455.7195 Y 增量 -6979.3514 -6979.3370 -6979.3696 Y 增量 -6644.3628 -6644.4852 -6644.5042 Y 增量 -6514.9567 -6514.9657 -6514.9519 Y 增量 -6589.6702 Z 增量 7120.3679 7120.3556 7120.3483 Z 增量 5974.2916 5974.2827 5974.2765 Z 增量 5056.9238 5056.8916 5056.8832 Z 增量 15729.1333 15729.1065 15729.1042 Z 增量 15503.5559 距离 12714.2564 12714.2369 12714.2336 距离 11902.6979 11902.6808 11902.6861 距离 11525.5685 11525.6876 11525.6823 距离 17250.2363 17250.2137 17250.2106 距离 17030.1185 - 28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双差解 整数解 537P→GP16.217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538P→GP06.217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538P→GP08.217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538P→GP16.2171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1→GP02.221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1→GP03.221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1→GP06.221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0.0056 0.0075 L1 0.0052 0.0072 0.0103 L1 0.0071 0.0112 0.0145 L1 0.0068 0.0117 0.0142 L1 0.0143 0.0115 0.0158 L1 0.0049 0.0039 0.0045 L1 0.0065 0.0061 0.0066 L1 0.0098 0.0111 0.0116 2498.1233 2498.3377 X 增量 1762.6112 1762.5330 1762.7369 X 增量 8034.8650 8034.8845 8034.8425 X 增量 8011.3507 8011.3709 8011.3383 X 增量 8061.4482 8061.0961 8061.0057 X 增量 -338.4726 -338.4131 -338.4209 X 增量 -745.9716 -745.9384 -745.9849 X 增量 -1544.5562 -1546.0425 -1546.0530 - 29 -

-6589.6883 -6589.6496 Y 增量 -6959.2964 -6959.2529 -6959.2899 Y 增量 4562.5672 4562.5634 4562.5616 Y 增量 4005.5676 4005.5748 4005.5909 Y 增量 5151.9248 5151.7290 5151.7094 Y 增量 -41.2328 -41.1454 -41.1361 Y 增量 -80.3167 -80.2743 -80.3324 Y 增量 -221.8741 -222.2727 -222.2986 15503.5404 15503.5163 Z 增量 15352.1745 15352.1882 15352.1371 Z 增量 -528.8289 -528.8325 -528.8174 Z 增量 587.6387 587.6294 587.6371 Z 增量 -1744.7137 -1744.7142 -1744.7002 Z 增量 -322.7584 -322.7422 -322.7377 Z 增量 -709.4953 -709.5012 -709.5095 Z 增量 -1224.8412 -1224.5501 -1224.5635 17030.1021 17030.0966 距离 16947.7983 16947.7847 16947.7748 距离 9255.0384 9255.0537 9255.0155 距离 8976.1702 8976.1908 8976.1694 距离 9724.8806 9724.4850 9724.3973 距离 469.5070 469.4454 469.4470 距离 1032.6219 1032.5987 1032.6425 距离 1983.7132 1984.7356 1984.7550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GP01→GP07.221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1→GP08.221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1→GP12.221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1→GP13.217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1→GP14.217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2→GP03.221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2→GP03.2222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2→GP04.2222 三差解

L1 0.0084 0.0070 0.0075 L1 0.0086 0.0077 0.0090 L1 0.0047 0.0042 0.0052 L1 0.0098 0.0067 0.0070 L1 0.0140 0.0063 0.0066 L1 0.0058 0.0052 0.0054 L1 0.0075 0.0067 0.0068 L1 0.0078 X 增量 -1785.7186 -1787.1390 -1787.2772 X 增量 -1569.3146 -1569.6798 -1569.5552 X 增量 -63.3461 -63.3212 -63.3639 X 增量 -126.9101 -126.9713 -126.9769 X 增量 -503.9960 -504.0551 -504.0586 X 增量 -407.5364 -407.5382 -407.5650 X 增量 -407.6158 -407.5644 -407.5683 X 增量 -602.0673 - 30 -

Y 增量 -803.8905 -804.2936 -804.3425 Y 增量 -779.1284 -779.2596 -779.2545 Y 增量 236.2207 236.2390 236.1852 Y 增量 476.4229 476.3566 476.3488 Y 增量 811.2852 811.2078 811.2156 Y 增量 -39.1940 -39.1509 -39.1956 Y 增量 -39.2000 -39.1766 -39.1869 Y 增量 84.7980 Z 增量 -262.7799 -262.7698 -262.7871 Z 增量 -108.0479 -108.0598 -108.1059 Z 增量 -535.3851 -535.3796 -535.3894 Z 增量 -1146.0436 -1146.0718 -1146.0711 Z 增量 -2063.4294 -2063.4639 -2063.4652 Z 增量 -386.7606 -386.7618 -386.7714 Z 增量 -386.7790 -386.7688 -386.7663 Z 增量 -835.9719 距离 1975.8756 1977.3219 1977.4690 距离 1755.4098 1755.7953 1755.6844 距离 588.6002 588.5998 588.5918 距离 1247.5980 1247.6049 1247.6018 距离 2273.7494 2273.7663 2273.7710 距离 563.2103 563.2095 563.2385 距离 563.2808 563.2350 563.2368 距离 1033.6946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双差解 整数解 GP02→GP08.2222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GP02→GP12.2210 三差解 双差解 整数解 0.0073 0.0075 L1 0.0084 0.0074 0.0096 L1 0.0050 0.0050 0.0052 -602.0271 -602.0439 X 增量 -1231.1838 -1231.2549 -1231.1541 X 增量 275.1049 275.0973 275.0573 84.8796 84.8536 Y 增量 -738.1605 -738.1640 -738.1080 Y 增量 277.4061 277.3805 277.3214 -835.9439 -835.9383 Z 增量 214.6510 214.6781 214.6457 Z 增量 -212.6366 -212.6394 -212.6520 1033.6553 1033.6585 距离 1451.4715 1451.5376 1451.4189 距离 444.8047 444.7853 444.7298

1、相对误差最大值

环型 同步环

基线 Ratio 中误差 (m) 0.0112 0.0109 0.0079 Ws= 0.0249 X 增量 205.2732 -194.4656 399.7498 Y 增量 400.3630 124.0341 276.3078 Z 增量 -542.4220 -449.1713 -93.2583 距离 704.7334 504.9318 494.8162 1704.4814 GP03→GP11.2220 99.9 GP03→GP04.2220 99.9 GP04→GP11.2220 96.4 相对误差= 14.64ppm 环型 异步环 GP04→GP11.2220 96.4 相对误差= 10.69ppm Ratio ∑X= 0.0110 ∑Y=-0.0211 ∑Z=-0.0076 基线 中误差 (m) 0.0112 0.0067 0.0079 Ws= 0.0182 X 增量 205.2732 -194.4746 399.7498 Y 增量 400.3630 124.0396 276.3078 Z 增量 -542.4220 -449.1729 -93.2583 距离 704.7334 504.9381 494.8162 1704.4877 GP03→GP11.2220 99.9 GP03→GP04.2222 68.0 ∑X= 0.0020 ∑Y=-0.0156 ∑Z=-0.0092

2、绝对误差最大值

环型 同步环 基线 Ratio 中误差 (m) 0.0112 0.0109 0.0079 - 31 -

X 增量 205.2732 -194.4656 399.7498 Y 增量 400.3630 124.0341 276.3078 Z 增量 -542.4220 -449.1713 -93.2583 距离 704.7334 504.9318 494.8162 GP03→GP11.2220 99.9 GP03→GP04.2220 99.9 GP04→GP11.2220 96.4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相对误差= 14.64ppm 环型 基线 GP05→GP08.2222 异步环 GP08→GP16.2171 39.7 GP05→GP16.2222 Ratio 99.9 7.6 Ws= 0.0249 ∑X= 0.0110 ∑Y=-0.0211 ∑Z=-0.0076 1704.4814 中误差 (m) 0.0095 0.0155 0.0112 Ws= 0.0358 X 增量 -221.4192 -171.7671 49.6738 ∑X=-0.0217 Y 增量 -809.1678 336.9565 1146.1060 ∑Y= 0.0183 Z 增量 1443.2934 -889.0244 -2332.3397 ∑Z= 0.0219 距离 1669.3935 966.1304 2599.1989 5234.7229 相对误差= 6.85ppm GPS基线观测示意图:

4.4.3 三维约束平差

三维约束平差是以基线解算所得到的三维静态基线向量为观测值,在平差过

- 32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程中引入会使GPS网尺度、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外部起算数据,从而实现GPS网成果由基线解算时GPS卫星星历所才哟个的参照物(WGS-84)到特定参照系的转换,得到特定参照系下的经过用户约束条件约束的点三维空间坐标。 4.4.4 三维无约束平差

三维无约束平差是以基线解算所得的三维静态基线向量为观测值,待定参数主要为GPS网中点的坐标;同时,利用基线解算时随基线向量一同输出的基线向量的方差阵,形成平差的随机模型,最终形成平差完整的数学模型。在构成了GPS基线向量网后,需要进行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通过无约束平差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根据无约束平差的结果,判别在所构成的GPS网中是否有粗差基线,如发现含有粗差的基线,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必须使得最后用于构网的所有基线向量均满足质量要求。

2)调整各基线向量观测值的权,使得它们相互匹配。 1、平差参数

参考因子:0.91

χ平方检验(α=95%):通过 自由度:126

2、平差基线边

DX(m) 基线名 改正数 (m) -7440.7410 536P→GP01.2170 -0.0002 -7567.7179 536P→GP13.2170 0.0002 -7944.8001 536P→GP14.2170 0.0001 2778.5742 537P→GP14.2171 0.0043 537P→GP15.2170 2498.3335 0.0038 -6589.6478 0.0035 15503.5164 0.0024 17030.0954 1:2976052 0.0058 -0.0002 -6514.9481 -0.0001 15729.1076 0.0000 17250.2131 1:3138853 0.0058 -0.0010 -6644.5044 0.0004 5056.8831 0.0007 11525.6824 1:3175359 0.0037 0.0012 -6979.3706 -0.0003 5974.2769 -0.0007 11902.6868 1:3479658 0.0037 改正数 (m) -7455.7183 改正数 (m) 7120.3480 改正数 (m) 12714.2329 相对误差 0.0037 DY(m) DZ(m) 距离 中误差 (m) - 33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0.0042 1762.7400 537P→GP16.2170 0.0031 8034.8421 538P→GP06.2170 -0.0004 8011.3379 538P→GP08.2170 -0.0004 8061.0058 538P→GP16.2171 0.0001 -338.4103 GP01→GP02.2210 0.0105 -745.9775 GP01→GP03.2210 0.0074 -1546.0570 GP01→GP06.2210 -0.0040 -1787.2833 GP01→GP07.2210 -0.0061 -1569.5612 GP01→GP08.2210 -0.0061 -63.3565 GP01→GP12.2210 0.0074 -126.9769 GP01→GP13.2170 -0.0000 -504.0591 GP01→GP14.2170 -0.0005 0.0017 -6959.3014 -0.0116 4562.5569 -0.0047 4005.5958 0.0049 5151.7081 -0.0013 -41.1457 -0.0096 -80.3372 -0.0048 -222.2906 0.0080 -804.3391 0.0034 -779.2518 0.0027 236.1792 -0.0061 476.3477 -0.0012 811.2139 -0.0018 0.0001 15352.1315 -0.0056 -528.8177 -0.0003 587.6380 0.0009 -1744.6998 0.0004 -322.7446 -0.0069 -709.5137 -0.0041 -1224.5590 0.0045 -262.7834 0.0037 -108.1033 0.0026 -535.3937 -0.0043 -1146.0711 -0.0001 -2063.4650 0.0003 -0.0012 16947.7748 0.0000 9255.0128 -0.0027 8976.1713 0.0019 9724.3966 -0.0007 469.4450 -0.0020 1032.6404 -0.0021 1984.7545 -0.0005 1977.4726 0.0036 1755.6885 0.0041 588.5925 0.0007 1247.6014 -0.0004 2273.7703 -0.0008 1:2946364 0.0060 1:2814338 0.0045 1:2053468 0.0046 1:1970231 0.0047 1:2085996 0.0031 1:149912 0.0032 1:317744 0.0032 1:629902 0.0042 1:470395 0.0031 1:571124 0.0037 1:159018 0.0027 1:459628 0.0023 1:967859

3、T 检验列表

基线名 536P→GP01.2170 T - X 0.0508 T - Y 0.1322 T - Z 0.0466 - 34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536P→GP13.2170 536P→GP14.2170 537P→GP14.2171 537P→GP15.2170 537P→GP16.2170 538P→GP06.2170 538P→GP08.2170 538P→GP16.2171 GP01→GP02.2210 GP01→GP03.2210 GP01→GP06.2210 0.0425 0.0144 0.5463 0.5740 0.2604 0.0622 0.0493 0.0152 1.6315 0.7819 0.3548 0.1135 0.0251 0.2434 0.1418 0.6147 0.4477 0.4244 0.1156 1.2701 0.4374 0.7522 0.0668 0.0219 0.3007 0.0097 0.5536 0.0576 0.1353 0.0650 1.5025 0.6165 0.7904

4.4.5 二维平差

1、平差参数

迭代次数:3

网的参考因子: 4.6641

x向平移: 1.6727米 y向平移: -117.9335米 比 例: 33.9747ppm 旋 转: 6.8805秒

2、平面距离平差值

dx 起点 终点 中误差 (m) 0.0062 536P GP01 7833.7135 0.0069 GP13 6590.8322 0.0060 GP14 5561.1697 0.0060 537P GP14 17245.0297 481.4132 10095.8912 0.0062 17251.7479 1.5991 0.0086 1:2000168 9912.5704 0.0062 11526.2148 61.1525 0.0086 1:1336383 10015.2324 0.0069 11903.7020 56.3802 0.0098 1:1219656 中误差 (m) 0.0069 12715.0283 51.9682 0.0093 1:1368523 dy 平距 方位角 中误差 (m) 相对误差 - 35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0.0070 GP15 17014.5883 0.0063 GP16 16874.9304 0.0067 538P GP06 -654.2617 0.0066 GP08 563.1374 0.0063 GP16 -1973.5296 0.0039 GP01 GP02 -342.2096 0.0044 GP03 -756.4364 0.0059 GP06 -1323.3752 0.0081 GP07 -278.4782 0.0055 GP08 -105.9760 0.0046 GP12 -586.4350 0.0052 GP13 -1242.8813 0.0044 GP14 -2272.5438 0.0041 GP02 GP03 -414.2268 0.0056 GP04 -905.4525

0.0076 17031.8014 765.5351 0.0067 16949.6320 1589.5744 0.0071 9256.1000 -9232.9480 0.0072 8977.0903 -8959.4100 0.0067 9725.6009 -9523.2606 0.0060 468.9075 320.5726 0.0061 1031.8706 701.8268 0.0067 1984.7306 1479.1327 0.0102 1977.6790 1957.9745 0.0062 1755.8717 1752.6707 0.0070 588.6244 -50.7218 0.0045 1247.1140 -102.6620 0.0041 2273.9748 80.6588 0.0053 562.9730 381.2541 0.0062 1033.5045 498.2844 - 36 -

2.5762 0.0103 1:1646422 5.3812 0.0092 1:1836169 265.9467 0.0098 1:946353 273.5966 0.0098 1:917112 258.2922 0.0092 1:1053603 136.8698 0.0071 1: 65609 137.1446 0.0075 1:137172 131.8189 0.0090 1:221292 98.0948 0.0130 1:151566 93.4602 0.0083 1:212059 184.9433 0.0084 1: 70258 184.7219 0.0068 1:182502 177.9673 0.0060 1:379660 137.3736 0.0067 1: 84590 151.1753 0.0084 1:123724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0.0059 GP08 236.2336 0.0045 GP12 -244.2254 0.0054 GP03 GP04 -491.2257 0.0061 GP08 650.4604 0.0071 GP10 -1055.4871 0.0061 GP11 -602.9339 0.0052 GP12 170.0014 0.0079 GP04 GP05 -429.0774 0.0065 GP06 -75.7131 0.0060 GP08 1141.6861 0.0071 GP10 -564.2615 0.0061 GP11 -111.7082 0.0080 GP05 GP06 353.3643 0.0081 GP08 1570.7635 0.0107 GP09 -523.7583

0.0065 1451.4514 1432.0981 0.0067 444.4160 -371.2944 0.0058 504.9740 117.0302 0.0065 1235.8688 1050.8439 0.0088 1057.0244 56.9864 0.0063 704.7435 -364.8754 0.0067 771.5114 -752.5486 0.0083 566.3061 369.5878 0.0070 664.6025 660.2757 0.0064 1474.9424 933.8137 0.0089 567.4471 -60.0439 0.0070 494.6835 -481.9057 0.0085 457.5650 290.6879 0.0085 1669.0263 564.2259 0.0138 523.7974 6.4027 - 37 -

80.6331 0.0088 1:164554 236.6644 0.0080 1: 55382 166.5996 0.0079 1: 63679 58.2430 0.0089 1:138751 176.9096 0.0114 1: 93081 211.1809 0.0088 1: 80276 282.7295 0.0085 1: 91300 139.2599 0.0115 1: 49390 96.5415 0.0096 1: 69575 39.2806 0.0088 1:168178 186.0741 0.0114 1: 49851 256.9490 0.0093 1: 53315 39.4417 0.0117 1: 39163 19.7585 0.0117 1:142683 179.2996 0.0174 1: 30088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0.0086 GP15 -826.2457 0.0080 GP16 -965.9035 0.0079 GP06 GP07 1044.8970 0.0050 GP08 1217.3992 GP16 0.0058 0.0097 1166.6638 -823.6641 0.0089 965.9036 0.3752 0.0101 1149.3908 478.8418 0.0056 1247.7515 273.5380 0.0061 1350.8327 192.4105 0.0084 1:160506 12.6635 0.0075 1:166222 24.6204 0.0128 1: 89652 179.9777 0.0120 1: 80793 224.9103 0.0130 1: 89995

基线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dx 起点 终点 中误差 (m) 0.0078 GP07 GP08 172.5022 -205.3038 中误差 (m) 0.0099 268.1542 310.0379 0.0126 1: 21208 dy 平距 方位角 中误差 (m) 相对误差

4.4.6 水准平差报告

一、控制网概况

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 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2 网名:某村土地整治地形测绘 计算日期: 2011-08-08 观测人:张三 记录人:王平 计算者:谢行 测量单位:某测绘公司 备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高程控制网等级:相对国家四等精度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 2.90 (mm) 限差=5.00(mm)

- 38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3、闭合差统计表

================================================== 序号:<1>

几何条件:符合水准

路径:JJ15-GP16-GP05-GP03-GP01-GP02-GP04-GP09-JJ16 高差闭合差=11.0(mm),限差=75.8(mm)

==================================================

二、高差观测成果表

测段 JJ16 GP09 GP04 GP02 GP01 GP03 GP05 GP16 GP09 GP04 GP02 GP01 GP03 GP05 GP16 JJ15 高差(m) 50.1596 2.1085 23.4356 23.5223 -42.6808 -5.3425 -25.2617 -23.8770 改正数(m) -0.0033 -0.0009 -0.0008 -0.0004 -0.0008 -0.0008 -0.0008 -0.0032 平差后值(m) 50.1563 2.1076 23.4347 23.5220 -42.6816 -5.3433 -25.2625 -23.8802 备注

三、高程点位误差表

高程中误差点名 (m) GP09 GP04 GP02 GP01 GP03 0.0050 0.0053 0.0055 0.0055 0.0055 备注 - 39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GP05 GP16 0.0053 0.0050

四、控制点成果表

点名 JJ16 GP09 GP04 GP02 GP01 GP03 GP05 GP16 JJ15 X(m) Y(m) H(m) 15.8650 66.0213 68.1289 91.5637 115.0856 72.4040 67.0607 41.7982 17.9180 备注 固定点 固定点

4.4.7 质量分析

在这一步,进行GPS网质量的评定,在评定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指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根据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出基线向量中是否含有粗差。若在进行质量评定时,发现有质量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发现构成GPS网的基线中含有粗差,则需要采用删除含有粗差的基线、重新对含有粗差的基线进行解算或重测含有粗差的基线等方法加以解决;如果发现个别起算数据有质量问题,则应该放弃有质量问题的起算数据。

4.5 本章小结

应某村村委会的委托,我司测绘专业技术员按照该村村委会对测绘产品的使用目的和要求,严格按照《测绘规范》及本项目《技术设计书》要求,于2011

- 40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年08月01日开始入场作业,共投入GPS控制1组,1:1000地形测量6组作业人员,于2011年09月23日全部完成了该村土地整治1:1000地形测绘。

一、了解测区概况,合理利用原始资料及测区现有资料。

二、选点、埋石、观测及平差严格按规范及技术设计书要求进行作业。 1、控制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的精度:

最差基线相对误差: 1/ 68613 [GP07~GP08] 最弱点点位误差: 0.0035m [GP09] 最大距离相对中误差: 1/2976052 [537P~GP14] 2、控制网的约束平差的精度:

最差基线相对误差: 1/ 21208 [GP07~GP08] 最弱点点位误差: 0.0184m [GP09]

3、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点GP01、GP02、GP03、GP04、GP05、GP09和GP16高程起算,拟合出其它GPS控制点高程。

相对四等水准精度: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 2.90mm(限差=5.00mm) 闭合差统计表:符合水准路径:

JJ15-GP16-GP05-GP03-GP01-GP02-GP04-GP09-JJ16 高差闭合差=11.0(mm),限差=75.8(mm) 三、地形图测绘

严格按规范及计书要求进行作业,采用经检校合格的全站仪(共3台套)进行作业。详见《仪器鉴定证书》。

1、图根测量。

总体概况:图根点布设均匀,满足碎部测量需要,图根点总数132个。平均每平方公里19.53点(规范要求不少于16点)

2、全数字1:1000地形测图,测区范围面积为6.96平方公里(实测6.76平方公里,原有地形图0.20平方公里)。

3、内业检查: E级GPS及图根控制精度均达到规范要求,E级GPS平差资料装订成册。图面整饰合理、清晰,资料完整。

4、外业检查: 地形:地物地貌清晰标注表示,抽样检查控制点及碎部点精度均达到要求。作业成果质量合格可供使用。

- 41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四、测绘成果资料提交。

第五章 结束语

此次GPS技术在平面中的应用的毕业设计,更多的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GPS技术的平面控制外业测量分为静态控制网的布设和动态RTK的测量与放样,内业数据处理为CASS成图和软件的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就外业操作来讲,这次得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学习GPS原理知识之上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让我们将书本与实践结合,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同时在实际工程项目当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书本知识。静态测量中如何布网,特别是调度方案的设计,这对于提高全队进度和处理突发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动态中如何校正坐标系、碎步测量以及放样。在外业测量中体会比较深的是GPS确实有它独特的优点,比如全天候、高精度,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等,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测量时必须保证电磁波的通视良好,RTK对基站的依赖性。对于内业数据处理而言,我深感所学知识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基线解算和网平差,GPS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很细心的进行操作。

在此次毕业设计中,还可以从中学习新的知识,从而让自己能够不断提升,为以后的实践以及工程应用打下基础。感谢老师给予指导!

- 42 -

2013级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数据处理[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 [3]徐绍铨等: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 武汉大学出版社[M],2002; [4]《GPS定位原理与技术》 黄河水利出版社;

[5]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 [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6;

[9]福建省1:500 1:1000 1:2000基本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规定 FCB001-2005; [10]城市测量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99。

- 43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8u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