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09-24 07:09: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调查报告

(城乡调查)

XX区内部分地区居民垃圾处理利用状况调查

学生姓名 cyat 指导老师

学生所在分院 专业名称金融学

班级 学号

成绩 评阅老师签字

2015年9月1日

小组成员分工情况表

姓名 成员1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主要 制定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查重点,发放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完成工作 析,撰写调查报告

余杭区内部分地区居民垃圾处理利用状况调查

摘 要:为切实了解余杭区内部分地区居民垃圾处理利用状况,发现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垃圾处理与回收方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可以借鉴之处。本调查以浙江省余杭区内部分地区居民为对象进行垃圾处理回收调查。调研显示,垃圾回收状况的好坏,垃圾的利用率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当地政府的宣传力度息息相关,居民虽然能自觉的将无用垃圾投入附近安置的垃圾箱中,对塑料、铁、纸类垃圾能进行储存回收今后变卖,但在处理细节上存在一定问题:未按照标准合理分类扔弃甚至乱扔有毒有害垃圾,处理技术落后至使垃圾未能充分合理的运用。本文提出需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的意识宣传、垃圾处理方式的改革以及明确垃圾变废为宝目标等建议以切实响应我国节约资源号召。 关 键 词:垃圾处理再利用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且增长势头不减,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妥善解决城市垃圾,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存和工作环境,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将垃圾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回收利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产生的垃圾中有利用价值的成分越来越多,因此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也逐渐被市民所接受。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总结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做贡献,也旨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管理,了解居民需求采用合理的经济手段来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二、调查方案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等距抽样方法,在余杭区随机抽取了4个镇的300户城镇居民住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填答问卷者要求在16岁以上并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样本数据整理后,最终有效样本为291份。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户籍等被访者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对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处理方法及利用率。

有效样本的中男性约占60.5 %,女性约占40.5%;17-30岁约占15.4%,31-45岁占57.6%,46-60岁占19.2%,61岁以上占7.2% 。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32.2%,高中占35.09%,大专以上占32.71%。当年月均家庭可支配收入1000元以下占7.5%,1000-3000元占36.8%,3000-5000元占24.87%,5000以上占30.82%。城镇居民约占18.6%,农村81.4%。

三、调查结果

1.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家庭有意识进行分类处理,但分类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关,91.2%农村居民主要按可变卖垃圾和不可变卖垃圾处理垃圾,8.8%的农村居民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70.6%的城镇居民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29.4%的城镇居民不分类将垃圾直接扔于附近垃圾箱。同时调查显示,很少家庭将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分类投放于不同的垃圾回收箱,也未能将生活垃圾、厨房垃圾分开投放。经济发展程度相对高的地区整体垃圾的利用率高于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但家庭收入状况对垃圾的处理影响更大,经济收入状况较低的居民回收手段主要为:综合利用、焚烧、堆肥等。农村地区采用堆肥的处理方法约有20%,也有3%左右农民对一些垃圾采取直接焚烧的方法,主要方法还是综合利用约占77%,此方法又包括储存金属、塑料、纸类、木头、玻璃以等时机进行变卖和再利用。

调查结果还显示垃圾的处理方法与被调查人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接近100%的6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能够充分的利用垃圾,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储存回收,

而17-30岁的被调查90%选择直接将垃圾按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扔于垃圾箱,仅10%的会留下有用的垃圾进行利用。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垃圾处理利用的方法的影响表现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被调查人对垃圾的处理利用率高于高中及以上的文化水平的被调查人,90%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被调查人倾向于直接将垃圾分类扔于垃圾箱中而不是自己回收利用,而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调查人则正好相反,而且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调查人不能有效的将要扔弃的垃圾进行分类。由于文化程度高的多为年轻人,因此文化程度高低与垃圾处理方法的关系不明显,可能依旧是年龄的因素。

调查结果还反映出另一个现象,城镇中有较为健全的垃圾管理体系,清洁工的人员安排也较合理,楼道、楼栋外、道路边等都设有两个分别回收两类垃圾的垃圾箱,因此城镇居民对垃圾的处理就是直接扔掉,由政府来进行回收利用。农村则由于未能健全垃圾管理体系,路旁也只有零星分散很开的一个大垃圾箱,一些农民只能将各类垃圾均扔入其中,而政府对垃圾箱内的垃圾也为进行回收处理,一股脑的进行简单的填埋或焚烧。 2. 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仍然有一部分农民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环境意识薄弱,价值观念落后,群众“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仍然存在于部分农民心中,农民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政府垃圾的处理利用率不高,政府虽已大力宣传但效果仍不是很明显。这一点在城镇居民中政府宣传已相对到位,居民们随意乱扔垃圾的现象较少,大都能按标准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分别扔入不同的垃圾箱。

调查还反映出由于政府资金投入影响了农村和城市垃圾回收状况的差距,国家对环境污染整治绝大多数用于城镇,而农村由于环境容量相对较大,人们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高,部分农村地区基本的垃圾箱布置不够到位,导致许多人不愿走很远倒垃圾而“不得已”的乱扔垃圾,随意丢弃,无法回收,至于垃圾箱内的垃圾也因资金等问题只能进行最简单的焚烧和填埋方法处理,着又进而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河流被污染,土地肥力下降,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d0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