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激励

更新时间:2023-08-17 12:28: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第五课

激励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目录第一章 激励的含义

第二章 激励的理论

第三章 激励的方式与原则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2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开篇引导:没有吃完的牛排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 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 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 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 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的场面 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请自已的客人来头很 大。“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主厨紧张地问。“烹 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是我只能吃 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 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与其他的五位用餐者困惑得面面相觑,大家过 了好一会才明白怎么一回事。“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 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 心里会难过。”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3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如果你是那位主厨,听到松下先生的如此说

明,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备受尊重?客人在旁听见松下如此说,更佩服松下的人格并更喜 欢与他做生意了。 启示: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有时候比任何 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时刻真情关怀部属 感受的领导,将完全捕获部属的心,并让部属 心甘情愿为他赴汤蹈火!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第一章

激励的含义

一、激励的概念 激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一种心理上的驱动 力,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人们做什么事情 都有其理由,这就是动机,就是说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 标和目的的,这种有目的的行为又离不开满足需求的愿望。 人的行为由动机所支配,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 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 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 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所谓激励,就是通过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愿望、欲 望等,来引导他们按照组织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激励的三层含义1 2 3

激励是一种引导、 教育和管理活动, 是通过外部的刺 激、灌输和影响, 把激励机制的内 容转化为个人的 思想和自觉行 为 ;

激励是从人的需 要出发,把人的 需要和社会需要 相结合和相统一 的过程;

激励是通过外部 刺激和影响,把 原本不属于个体 的思想和行为主 体化,以产生超 常的作用和力量。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二、激励的对象及产生的原因组织范围内的员工或领导对象

内因:由人的 认知知识构成。 外因:人所处的 环境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三、激励的过程激励的心理机制:需要、动机、目标。 激励模式:根据行为学的研究,人的需要、动机、行为 与满足之间,可以用简单的模式表示:报酬 组织目标的实现 未满足的需要 动机 行为 个人目标的满足

激励的一般模式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8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四、激励的作用

1、激励在管理 职能中的作用表 现在它能有效地 开发人力资源;

2、激励在实现 组织目标中的作 用表现在它能有 效地统一组织目 标与个人目标;

3、激励对职工 提高效率的作用 表现在它能有效 地协调利益分配 中的矛盾。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第二章

激励的理论过程型

内容型

强化型

激励 理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10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试图解决的是确定工作中何种因素能 够激励员工。 他们关注各种不同类型的诱因或目标,个体努力达成

这些目标以使自己能够得到满足,同时也使工作完成得更好。马斯洛的 需要层次理论 赫兹伯格的 双因素理论 麦格雷戈的 X理论和Y理论 麦克兰的成就需要 理论(激励需求理 论)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们复杂多样的需要归 纳为以下五种: 生理需要:指维持人们生命所必需的衣食住行方 面的基本需要。 安全需要:指免受身体伤害和失业恐惧的需要。 社交需要:指归属、友谊、爱情等方面的需要。 尊重需要:指自尊、自信、受他人尊重、地位、 权利等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 伟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等的需要。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五种需求的特点:这五种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不是 完全固定的,也有种种例外情况;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 地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求,因为人的行 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但是,每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 要占支配地位。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13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需要层次与相应的激励因素和组织措施复杂的 一般激励因素 1.成长 2.成就 3.提升 1.承认 2.地位 3.自尊 4.自重 上升顺序 1.志同道合 2.爱情 3.友谊 1.安全 2.保障 3.胜任 4.稳定 1.空气 2.食物 3.住所 4.行 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 组织措施 1.有挑战性、创造性 的工作 2.在组织中提升 3.工作成就 1.职称 2.奖励 3.同事和上级承认 4.职务本身 5.责任 1.管理的质量 2.和谐的工作群体 3.同事的友谊 1.安全的工作条件 2.外加的福利 3.

普遍加薪 4.职业保障 1.暖气和空气调节 2.基本工资 3.自主式福利 4.工作条件14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基本的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2、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1、员工生来不喜欢工作,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2、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和控制措施,或 采用惩罚威胁他们从而实现目标; 3、只要有可能,员工就会逃避承担责任,并寻求正式的指令; 4、大多数员工把安全感视为高于其他所有工作相关的因素, 并且没有雄心壮志。

基于这种假设所引出的管理方式:要提高士气用金钱 刺激(经济报酬),对消极怠工者严厉惩罚(权力和 控制体系),即采取“胡萝卜+大棒”政策。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15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Y理论认为1、员工视工作如同休息、娱乐那样自然; 2、如果员工承诺完成某个目标,他会进行自我引导和自 我控制; 3、通常人们都能学会承担责任,甚至会主动寻求责任; 4、人们普遍具有做出创造性决策的能力,并不仅仅是管 理者才具备这种能力。 基于这种假设所引出的管理方式:安排好组织工作方面 的条件和作业的方法;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 鼓励发展和帮助引导。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麦格雷戈的观点 X理论假定较低级的需要支配着个体行为,Y 理论则假设较高级的需要决定个体行为。麦格 雷戈本人坚信Y理论比X理论更实用也更有效。

因此,他提倡使用一些办法以尽可能调动员 工的工作动机,如让员工参与决策过程、为员 工提供富有责任感和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融洽 的群体关系等。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17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他通过调查研究后得出 关于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新观点。研究的重点是组织 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 传统观点满意 不满意

赫茨伯格的观点激励因素 满意 没有满意 保健因素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满意—不满意观的对比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18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双因素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它往 往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有关。如公司政策制度、报酬、 福利、地位或人际关系等。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它往 往与工作内容有关。如责任感、受到尊重、表扬或晋升、 工作成就、业务发展等。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19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双因素理论的观点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明确地指出,并不是所有需要 的满足都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只有满足了激励因素的需 要,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双因素理论还指出

,不具备保健因素将引起许多不满, 但具备保健因素并不一定能调动积极性;另一方面,具备 激励因素会激发积极性,但不具备激励因素也会引起抱怨。 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的产生,消除不满,并不 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管理人员应该把更多的 精力放到增加工作本身的吸引力上,强调成就感、认同感 工作本身的价值、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20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双因素理论的启示1、采取了某项激励措施后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也不等于劳 动生产率就可以提高。

2、满足各种需要的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 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但作用是有限的。

3、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 部因素,更要注意工作的安排、对人进行精神鼓励、对工作 中的成绩进行表扬和认可,给人以成材、发展、晋升的机会。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ga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