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永安锥子山长城项目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4 10:32: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 3 1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和建设单位 ....................................................... 3 2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由来 ....................................................................... 3 3 项目建设概况 ....................................................................................... 5 第二章 绥中长城概况和特点 .............................................................. 8 1 绥中长城基本情况 ................................................................................. 8 2 绥中境内长城的突出特点 .................................................................... 11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 3.1 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保护长城历史遗迹 ..................................... 14 3.2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重视绥中长城史料价值 ......................... 15 3.3 综合自然资源优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 16 3.4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葫芦岛市大旅游格局的形成 ............. 17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优势条件 ............................................................ 18 4.1 锥子山长城 ................................................................................... 18 4.2 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 ........................................................... 22 4.3 历史文物价值 ............................................................................... 22 4.4 景区旅游开发优势条件 ................................................................. 23 第五章 项目主要工程及所需资金预算 .............................................. 24 5.1 第一期建设项目 ........................................................................... 24 5.2 第二期建设项目 ........................................................................... 25 5.3 第三期建设项目 ........................................................................... 25

1

第六章 锥子山长城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情况 ....................................... 26 6.1 锥子山长城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情况 ........................................... 26 6.2 建立锥子山长城天然博物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27 附图:绥中长城风景图及相关文物图???????????????27

2

绥中锥子山古长城天然博物馆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和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绥中锥子山古长城天然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和李家堡乡 建设单位:葫芦岛市绥中县旅游局

2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由来

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综合性强,带动面广,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将会形成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旅游业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旅游中的“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都与消费密切相关,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有效扩大就业、启动社会资金、促进居民消费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适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多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发展旅游

3

经济纳入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旅游产业服务体系,成为国家大力提倡和政策扶持的重要领域。

葫芦岛作为北方著名旅游胜地,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葫芦岛作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有景区景点55处,文物保护单位127处。万里长城上仅有的水上长城——绥中九门口长城,是东北地区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兴城是集明代古城、温泉、首山、海滨风景和菊花岛为一体的旅游疗养度假区。葫芦岛城市依托森林,港口与城区浑然一体,体现了山在城中,城在海边的特色,非常适宜居住和休闲度假。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迷人的走廊风光。

2007年,葫芦岛市政府下发的《葫芦岛市旅游管理办法》指出,旅游业发展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行业自律、人才支撑的原则,要加快实现从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向注重保护资源,集数量和质量、效益为一体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转变;从偏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一般利用向依托文物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人文优势,实现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休闲度假一体化发展转变。2007年,葫芦岛市确定了“关外第一市,魅力葫芦岛”的城市代表用语,这更是葫芦岛市大力加强旅游业发展、建设国家级、国际性旅游名城宏伟目标的具体体现。

绥中县作为辽宁省旅游强县、葫芦岛市旅游大县、文物大县、人文大县,人文和自然景观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永安锥子山长城由东、西、南三个方向的长城汇聚而成,形成名声显赫的“三龙交汇”;86公里的海岸线浪缓滩平、水碧沙白,是理想的天然海滨浴场;三山妙峰森林公园以奇

4

特的山峰著称,……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200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0万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39亿元,增长25%。多年来绥中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优势,以创建辽宁省旅游强县为突破口,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旅游产业不断扩大,旅游总收入达5亿多。实现葫芦岛市“关外第一市,魅力葫芦岛”的旅游产业区位定位,实现把葫芦岛市打造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华北与东北对接的关内外区域中心城市、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绥中旅游工作的发展情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 项目建设概况

绥中县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辽西走廊西段沿海地带,东与兴城市相望,南临渤海,西与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接壤,北枕燕山余脉与建昌县毗邻。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人口63万。绥中县具有多样化地理特征,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平原。全县拥有海岸线86公里。绥中交通四通八达,102国道、京沈高速、京哈铁路、秦沈高速铁路,四条大动脉贯穿绥中全境,西距首都北京375公里,山海关民航机场距绥中最近处仅12公里。可实现铁路、公路、空运、海运等多种形式的联运,是东北与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之一。

近年来,绥中县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资金转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以滨海经济区建设为突破口,以切实改善民生为重点,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社会经济进步较为显著。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74.5亿元,同比增长

5

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0%和12.6%。

绥中县地处辽西走廊西段沿海地带,自古有“关外第一县”之美誉,是辽西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13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近年来,绥中县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7年被评为省级旅游强县,其境内保存完好、处于原始状态的明蓟镇和辽东镇长城40余公里,与崇山竣岭和广袤森林形成不可多得的古文化和生态旅游景致。为达到充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历史文物、保持原始生态资源的目标,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特申请建设绥中锥子山古长城天然博物馆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设规划如下:

3.1 第一期建设项目

6

(1)按照二级公路山岭重丘区设计标准,拓宽拓宽自大甸子起至大毛山公路18.9公里、修通自九门口到小河口公路21.6公里,修建登山石阶8,500延长米。

(2)建设生态停车场10,000平方米,完成停车场绿化、亮化工程。 (3)锥子山长城的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

(4)民居动迁120户,3个自然屯(小河口屯、金家沟屯、锥山沟屯)。

(5)实施景区内厕卫、望远观景台、消防、水电、信息标示等辅助配套工程。

3.2 第二期建设项目

(1)维修敌楼10座,大毛山段6座,小河口段2座,锥子山段2座。

(2)维修关隘3处,其中包括小河口、大毛山口、无名口。需资金人民币。

(3)维修长城3处,其中包括大毛山段段500米、小河口段800米、锥子山段1,100米。

3.2 第三期建设项目

(1)建设锥子山长城展览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2)修建截潜工程。

7

第二章 绥中长城概况和特点

1 绥中长城基本情况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明朝建国后,也和历史上其他王朝一样,很重视修筑北方长城,用以防御鞑靼、瓦剌和女真。明朝227年间,几乎没有停止过修筑长城的活动,逐步筑成雄伟的万里长城。为了有效地进行防守,明朝又将12000多里的长城线分段管理,设置九个镇,设总兵分守,嘉靖年间明廷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

这长城九镇分别是:

辽东镇,管辖东起辽宁鸭绿江西岸的凤凰城,西到山海关的长城,全长1950余里。镇治所在今辽阳市,后移至辽宁北镇县。

蓟镇,管辖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这段长城,全长1200多里。镇治所在今天津蓟县东面的三屯营。

宣府镇,管辖东起居庸关东的四海治,西到山西大同市东北的西洋河,

8

全长1023里。镇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市。

大同镇,管辖的长城东起大同市东北的镇口台,西至偏关东北的鸦角山(亦称丫角山),全长647里。镇治所在大同市。

山西镇(也称太原镇),管辖的长城东起山西和顺县东的黄榆岭,西到山西保德县的黄河岸边,全长1600余里。镇治所在今山西偏关县。

延绥镇(亦称榆林镇),管辖的长城东起内蒙清水县的清水营,西到宁夏盐池县的花马池,全长1770里。镇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县。

宁夏镇,管辖长城东起宁夏盐池县的大盐池,西到甘肃皋兰、靖远县交界的兰靖,全长2000里。镇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

固原镇,管辖长城东起陕西靖边县与榆林镇相接,西到甘肃振兰县与甘肃镇相接,全长1000里,镇治所在宁夏固原。

甘肃镇,管辖的长城东起甘肃兰州,西至嘉峪关的长城防御,全长1600里。镇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县。

绥中县境内现存的长城分属蓟镇长城和辽东镇长城,总长121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前后经过二百多年的时间,到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修筑工程全部竣工。其中蓟镇长城46公里,至今仍保存完好;辽东镇长城长75公里。

蓟镇长城按其自然情况分为四段,第一段自河北省三道关东南304无名高地起(即李家堡乡阎家岭村郑家湾子西北304无名高地),北至永安锥子山止,全长24,117米。第二段自永安堡乡锥子山起,向西延伸至西沟村西侧470无名高地止,全长8,103米。第三段自加碑岩乡山神庙南山起,至东5号敌楼止,共长794米。第四段自永安堡乡锥子山起,向东

9

至永安堡乡河口屯东山的金牛洞止,全长12,177米。这一线长城从南至西,有九门口关、小河口关、大毛山关等8处关隘,城堡4座,敌台114座,便门楼6个,水门洞5个,哨楼4个,墙台、烽火台25座;加之障墙、壕沟、拦马墙等形成了一道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绥中境内古长城概况图

辽东镇长城从蓟镇长城东侧沿燕山自西向东进入绥中境内,再跨六股

10

河进入兴城,它分布在李家、永安、前卫、范家、高甸子、高台堡四乡两镇的辖区。东西走向的辽东镇长城共有二道。第一道的最西端位于李家堡境内的锥子山东麓,它是利用锥子山三面自然天险——险山墙为特点连接的三段长城。在锥子山之西,即蓟镇长城;山之东即辽东镇长城;山之南亦为蓟镇长城。第二道西起李家堡的荆条沟,东到高台堡的牛彦章,后跨六股河入兴城界。因其平缓地带为土墙,沟壑与河口处则多用立木成行为墙,所以大多只剩下遗址了。

2 绥中境内长城的突出特点

绥中境内长城经国家长城协会专家认定,是我国历代长城中保护最完好,防御体系最完备,史学价值和文化资源最珍贵,整体结构最宏伟独特的一段长城。

2.1绥中长城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长城。

绥中境内长城除九门口外,其余全部未经修复,至今还保持着他原来的面貌。主要原因一是县、乡成立了长城保护组织,绥中县成立了“永安长城保护、开发指挥部”,由县长任总指挥,村级也成立了长城保护队;二是从2002年至今,县财政安排专项长城保护资金近100万元,全方位实施占领、保护、抢救性维护和对保护长城自愿者刘福生投入的补助;三是他们大多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人迹罕见,人为破坏较少。四是长城脚下居住的大多是当年修筑长城官兵的后裔,他们怀念先祖,更加爱惜先辈用血汗筑起的宝贵财富,多年来他们自愿、无偿地组织起来进行保护。

2.2绥中长城是筑造体系使用最完备的长城。

11

长城其筑造方法主要有砖石合筑、石筑、“天然屏障”、险山墙(劈山长城)、土墙五种,而这五中筑造方法,绥中境内样样俱全。蓟镇长城由于“拱卫京师”而成为万里长城中最为精华、坚固、雄伟、壮观的一段,设施极其完备,军事防御体系极强,不仅有与城墙连接的敌楼、哨楼、墙台、马面等,还有建在城墙内外的烽燧、关隘、城堡、卫、所等,所有这些设施在绥中无一不有、无一不精。登上长城倾心感受古长城的壮美与雄浑,便可体会一个民族的伟大与豪迈。

2.3绥中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且各具特点的长城。

(1)九门口水上长城,又名京东首关,亦称一片石关,“城在水上走,水从城下流”,有“水上长城”之美誉,2002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2)三龙交汇,永安长城中的锥子山长城形成三龙交汇,站在峰顶敌楼,举目眺望,三条巨龙腾飞,从三个方向来的长城翩翩起舞,左右盘旋,在一座山峰相会,第一条是从南面渤海边的老龙头经过山海关、九门口直插入锥子山;第二条是万里长城东端鸭绿江边虎山长城,蜿蜒盘旋近1,000公里到达绥中永安的辽东镇长城,经石匣口、椴木冲、金家沟直达锥子山相接;第三条是从北京八达岭到河北,经大毛山口、西沟、小河口,直奔锥子山西山腰与辽东镇长城交汇,其气势在万里长城中绝无仅有;

(3)女性长城,女性长城在万里长城中独树一帜。在永安明长城墙、敌楼、关隘中不但发现墙砖产地、生产年代,而且发现大量的“女性”图案,其样式种类繁多,图案精美别致,雕刻艺术精湛,温柔细腻具有女性特点,人们称之为“女性长城”;

12

(4)绿色长城,小河口的大部分树木都是原始落叶油松,只有在皇帝陵园才能见到的大松树,在小河口长城两侧随处可见,小河口长城的城墙上、敌台上、烽燧上也有许多生长了百年以上的古松,游览此处长城,完全是穿行在密林之中,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长城”;(5)古村落,在永安长城小河口村已经发现300年以前的房屋建筑群,现今保存完好,是游人到此观景和住宿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4 绥中长城是文化底蕴丰厚的长城。

绥中境内与长城相关名胜古迹繁多,历史悠久,重大战事、美丽传说数不胜数。据考证,明王朝在这里筑城设防,主要是北防元蒙残余势力的反扑,东拒日益迫近的女真关东铁骑的威胁。特别是明王朝后期的辽东战役之后,后金对北京的威胁日渐加大,这里至山海关一带就成为明王朝的关键防守地带,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军事防御价值。因此,明王朝不惜大兴土木筑城,长期派重兵把守,由此给后人留下了这有着600余年历史的长城杰作。明末清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此人系绥中人,(明时称中后所),他引清兵和李自成曾在九门口(亦称一片石)打过一场事关全局的战争——一片石大战,述写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从此,李自成败北,丢了已得的江山,大清王朝开始了几百年的基业,改变了历史命运。吴三桂也给后人留下褒贬不一的评说。民国13年(1924年),张作霖与吴佩孚在九门口进行了你死我活的第二次直奉大战。1948年末东北解放,第四野战军就由九门口秘密入关,投入平津京战役。“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流传千古,相传哭倒的长城就有绥中的一部分,然后在万家址锚湾海域跳海自尽。绥中有全国126个所城保持最完好的前所古城,有修长城、守长

13

城的戌边将士的墓寝。还有明朝镇守过山海关,五挂将军印的总兵朱梅就葬在长城脚下的李家堡乡石牌坊村,墓园至今保存完好。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 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保护长城历史遗迹

长城以其巍巍雄姿、坚强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精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外文物,长城历史悠久、体量庞大、工程宏伟,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长城遭受破坏的情况仍较为严重,2002年长城考察公布的结果:明代万里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不到20%,有明显可见遗址部分不到30%,墙体和遗址总量不超过5000华里,长城保护的问题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从目前来看,对长城的破坏有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两种。历经千百年风雨地震等的侵袭和破坏,年久失修的砖石砌筑城墙和敌楼等墙体建筑,普遍存在着内部结构改变,坍塌隐患很多。很多地方的长城墙体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受损,这些破损的地方基本上都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坍塌状态越来越严重。

人为破坏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取材性破坏。即单位或个人取长城砖、石、土等材料,作为其它建筑材料使用,对长城造成的破坏;二、建设性破坏。即在城市建设或其它工业、农业、交通等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长城造成的破坏;三、旅游性破坏。即在旅游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对长城及其环境造成的破坏;四、修复性破坏。即在对长城进行维修和复建过程

14

中,不遵照历史的真实,不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对长城造成的破坏。这四种破坏形式中,第一、二种是传统的破坏形式,从五十年代开始,今天仍继续着,社会对这两种破坏形式,虽早有较为充分的认识,但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三、四种破坏形式,是改革开放以后渐渐发展起来的,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两种破坏形式,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有很强的隐蔽性。锥子山长城遗址位于深山老林,几种破坏形式对长城的危害日趋严重,仅造地方政府和民众的个人力量实在过于微薄,通过原物修缮、人为保护、建造天然长城博物馆,停止各种形式的破坏刻不容缓。

3.2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重视绥中长城史料价值

绥中境内的长城据国家长城协会专家认定,是我国历代长城中保护最完好,防御体系最完备,史学价值和文化资源最珍贵,整体结构最宏伟独特的一段长城。

多年来,绥中县地方政府及人员对长城的保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成立指挥部,投入专项资金,对全城进行全方位占领、保护。使绥中境内长城除九门口外,其余全部未经修复,至今保持着本来面貌。在防御体系中,绥中境内使用了五种筑造方法,成为万里长城中最为精华、坚固、雄伟、壮观的一段,设施极其完备,军事防御体系极强,不仅在古代具有重大价值,即始是在今天,也对建筑行业具有重大启发作用。绥中长城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且各具特点的长城。九门口水上长城 “城在水上走,水从城下流”,锥子山长城三龙交汇,永安明长城墙、敌楼、关隘中图案精美别致,温柔细腻具有女性特点;小河口长城百年古松参天树木,是名副其实的“绿

15

色长城”;永安长城小河口村300年以前“古村落”保存完好,更具历史研究价值。

长城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绥中锥子山一带长城是万里长城中仅有的未经现代人工修缮整饰的“野长城”,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家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3.3 综合自然资源优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建设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天然博物馆项目具有保护古长城文物,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壮大旅游产业等多种效果,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果显著。

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明代蓟镇长城的保护体系,通过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在相发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珍贵文物的关注和爱护。依靠文物无可估量的文化和历史魅力所带来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及其巨大的经济潜力,将进一步提高当地政府和群众保护历史文物的自觉性。本项目的实施目的在于文物永续保护、文物开发与保护结合、文物保护事业与旅游事业并进,将旅游事业的收入利用到文物保护中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文物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

16

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完善辽西地区乃至于整个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链条,形成一个以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珍贵独特、海滨风光秀丽的新兴游览区,对于推动国内文化事业、旅游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地方来看,永安堡乡是省级贫困乡,农民脱贫致富的渠道不多,发展生态旅游是一条极具前景的致富之路,对当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初步测算,项目以分期建设、滚动发展方式实施,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后年接待游客可达到20万人次,年可实现门票收入2,000万元以上,拉动相关产业收入可达2亿元,新增导游、宾馆服务、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保安等就业岗位1,000多个。因此说,该项目是一个强县富民的工程,实施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3.4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葫芦岛市大旅游格局的形成

葫芦岛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全市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城古城保存完好,秦汉行宫遗址进入实质性开发,九门口水上长城进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葫芦岛市以风景秀丽、自然人文景观独特,被称为“第二北戴河”,是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为了充分发挥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葫芦岛市提出了建设国家级、国际性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以兴城为中心,以龙港和绥中沿海为两翼,以连山和建昌为腹地”的旅游产业布局。

从目前看,葫芦岛市沿海旅游开发步伐较快,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布局相对滞后,域内具有开发价值的三山、大黑山、虹螺山、灵山仅限于分散的小规模改造,尚未形成综合性景区和规模化经营,资源的服务

17

功能和效益特性远未发挥出来。特别是绥中永安堡乡有着城(长城)、山、森林和民俗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是辽西走廊距海岸最近的山岳风景区,有条件与绥中西部的碣石、秦汉行宫遗址、九门口长城、兴城、前所古城构成大型组团景区,如不尽快开发,将造成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浪费,也将错失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投资进行锥子山长城天然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区域古长城及原生态森林旅游资源的利用水平,进一步满足国内外游客不同的旅游休闲需要,扩大地区旅游产业的纵深空间,是优化全市旅游产业格局,壮大旅游经济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优势条件

绥中锥子山地区可供依托的旅游资源众多,种类齐全,特色突出,锥子山古长城天然博物馆(景区)的旅游资源包括古长城、森林、山峰怪石、古朴民风、历史文化等,具有相当的文化历史价值和大众趋向力,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古长城博物馆,这些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4.1 锥子山长城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

18

美。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

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 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

19

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千载传诵不绝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至今还广泛传唱着。古塞雄关存旧迹,九州形胜壮山河,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永在。

绥中永安堡境内现存的明代蓟镇东段长城,除永安长城部分区段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人为破坏、已经严重毁损外,目前保持比较完好的分为6个段落。由西向东即为:大毛山段长城、锥子山段长城、椴木冲段长城、蔓芝草段长城、师闸口段长城、金牛洞段长城。

大毛山段长城,是蓟镇长城的主干线。位于永安堡乡西沟村地界。此地段长城多为砖石结构。北接河北省抚宁县境,南至16号敌楼,全长2735米。

锥子山长城,是辽东明长城三路长城的交汇点,向东连接辽宁境内的明长城,起点是丹东的虎山长城;向南连接山海关的长城,起点是老龙头;向西连接北京的长城,直至绵延万里,到达嘉峪关。锥子山长城地势险要,建筑布局雄伟、壮观,被誉为“第三八达岭”。锥子山为圆形,下丰上锐,远望如锥,故而得名。长城在这里由东西南三面而来,直抵锥子山石壁间,犹如硕大的天然敌台,形成“三龙聚首”的雄浑气势。本段长城采用砖砌,长209米,有敌楼2座,至今仍保存完好,垛口、城墙依旧,敌台上的铺房可见。由锥子山向南越群山,经九门口直达山海关入渤海。由锥子山向

20

第六章 锥子山长城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情况

6.1 锥子山长城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情况

锥子山长城以其珍贵的文物价值、重要的史学价值和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得到了国家、省领导和业务部门高度重视,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2005年,原省长张文岳对此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要加速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步伐,随后,省调研组对永安长城进行了实地考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永安明长城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市长张竞强十分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更非常重视永安明长城的总体规划、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并多次指示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绥中县政府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2005年,5月9日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绥中县永安明长城保护、开发问题,会上做出了四点明确指示:首先,要求规范名称为“永安明长城”;其次,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批示,以永安明长城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目标,以确定永安明长城的权属为重点,全力做好永安明长城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抢救性维修、完备航拍的相关资料、对外宣传、公路建设和做好旅游开发规划等6项重点工作;第三,市政府决定向绥中县政府划拨20万元专款,用于各项前期工作费用;第四,市政府决定成立“葫芦岛市永安明长城保护、开发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福云、副市长王景兰、刘宁绥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县有关部门组成。

绥中县政府为永安明长城保护也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遵循“保护为

26

主,挽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管理方针,把永安明长城保护和开发纳入到全县经济和发展“十一·五”规划当中,提出了“占、保、修、建”的四字方针,一些县里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们坚持不懈地在抓好落实。一是县、乡成立了长城保护组织,绥中县成立了“永安长城保护、开发指挥部”由县长任总指挥,村级也成立了长城保护队,由县财政负责开资;二是从2002年至今,县财政安排专项长城保护资金近100万元,全方位实施占领、保护、抢救性维护和对长城保护自愿者刘福生投入的补助;三是成立了小河口长城管理处,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四是完成了大甸子到小河口13.5公里路面铺设任务。

永安的长城自愿保护者刘福生保护长城如痴如醉,从2001初,从锦州搬到永安小河口居住,变卖掉家中所有值钱物品(包括房子),共筹50余万元,所有资金全部用于长城的保护,并制作了大量、详实的长城图片。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有多家新闻单位报道,永安明长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刘福生确实功不可没,我们还要继续给予他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调动其保护永安明长城的积极性。

6.2 建立锥子山长城天然博物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目前,绥中锥子山长城逐步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考古、艺术写生、摄影和旅游者自发来到永安锥子山地区,逐步打破了区段古长城和森林的相对封闭状态,在满足人们文化休闲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对文物的人为破坏机会。境内长城遭到人为破坏极其严重,敌楼、关隘、城墙急需抢救维护,需要大量资金,保护、维修、使用的任

27

务十分艰巨。

长期以来,葫芦岛市政府、绥中县政府和永安堡乡政府致力于发展旅游经济和文物保护结合,成立专门的长城保护小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到长城的修缮、开发和保护中来,但是随着游人的不断增加,破坏程度也不断加大,仅仅依靠地方政府财政进行长城的保护和发开,已经是一项庞大而重负不堪的工程,因此,我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得到国家和省里的支持。

建立锥子山长城天然博物馆,并投资建设完善长城的基础配套设施,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服务需要,另一方面也通过规范景区旅游路线、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形成对文物的实时监控,进一步构建古长城的保护体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永久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后附:绥中长城风景图及相关文物图)

28

东延伸的长城为辽东镇长城,长730米,附近的长城上,保存着非常重要的文字资料,长城砌砖印有“德州秋班营造”字样,保存着“万历五年闰八月”由钦差巡抚辽东兵部右侍郎张学颜、钦差镇守辽东总兵左都督李成粱题记的《椴木冲楼题名记》碑。

椴木冲段长城。坐座在永安堡乡大甸子村曹家房子屯南2.5华里,北距石河3公里,属辽东镇长城。西接锥子山向东延伸的长城,东接蔓芝草长城的5号敌楼,全长800米,有敌楼2座,敌楼题名碑一套,此段长城砌筑在山势险峻之处,墙体结构石砌而成。

蔓芝草长城。地处永安堡乡大甸子村境内,属辽东镇长城,大部分为石结构,少量为砖石结构。东与石闸口长城相接,西与椴木冲段长城相连,全长825米,有敌楼4座,其中5-6号敌楼为石结构城墙;6-7号敌楼全少310米,为砖石结构城墙,敌楼为三层砖石结构,设大小各三拱,箭窗12个。

石闸口长城。坐座在永安堡乡石闸村界内,属辽东镇长城。东接鼓山山崖,西到8号敌楼,全少200米,有敌楼1座。这里是一个狭窄的谷口,谷内小河流入石河中,石筑长城横切河道,为辽东镇长城又一处“水上长城”的景观。在石闸口长城里侧东山上,有“明万历元年筑长城”的摩崖石刻。

金牛山长城。坐座在永安堡乡边外村,属辽东镇长城。西接鼓山,东止金牛山,全长320米。由锥子山向东延伸的辽东长城现存的最东端。这段由西而来,过石闸口后,沿石河右岸的山岭曲折向东,几经盘旋最后到河口村附近,越过石河,直上岸边的金牛洞山陡直的石壁止,据查证该段

21

长城跨石河曾设九道水门,据险筑墙,工程十分浩大。

这些长城遗址为锥子山古长城天然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天然资源。

4.2 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

绥中永安堡乡处燕山山脉余脉地带,境内群山连绵,峰峦奇峭。长城依山脊、峰峦蜿蜒起伏,蔚为壮观。登锥子山极顶,层林如海、峰峦起伏,三条长城“巨龙奔腾”,天气晴朗或借助望远器材可极目观海。

锥子山长城沿线山区为原始森林,森林郁敝率达到80%以上,苍松翠柏林立,百年老树随处可见,植物物种繁多,生物种群多样,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锥子山森林景区不仅历史文化深厚,而且民风淳朴,村落居民相当部分为明代将领戚继光领兵义乌戍边兵将后裔,部分山村完整保存着百年清代老屋,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文物。

4.3 历史文物价值

锥子山长城文化遗迹众多,其中“女性长城”文化令人叹为观止。在部分长城段上的门窗拱券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莲花等图案,具有阴柔之美,许多长城城楼被当地群众称为“媳妇楼”,并流传有许多女性守边驻防的动人故事。

本段长城曾出土过大量石球、雷石、石炮、铜子母火铳、火药、弹丸、镞、绊马筒、铁蒺藜等兵器或攻防器械,其中的铜子母火铳填补了中国古

22

兵器史实物的空白。还可见开垦过的良田、石场、砖窑的旧址、坟莹墓冢。特别是长城的文字砖、记事石碑,记载着当年修筑长城的年代,有过卓越贡献的人物,增加了这段长城的历史神秘感和文化内涵。

总体分析,锥子山长城天然博物馆项目的资源优势在于:长城、森林和民风民俗。特色在于长城之“野”和原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为本项目的定位和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4 景区旅游开发优势条件

绥中锥子山古长城天然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良好的资源依托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未来具有发展前途和增值潜力的旅游增长点主要集中在观光性旅游、休闲性旅游、风情民俗旅游、探险性旅游及考察性旅游,其中山岳观光休闲旅游在人数及收入上约占全部同类指标的四成左右。绥中锥子山古长城天然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1、区位优势

绥中县南距渤海辽东湾海岸不到20公里,世界文化遗产九门口水上长城10公里,距连接华北、东北的旅游交通大动脉沈山高速公路、秦沈高速铁路、京哈铁路仅20公里,可以有效承接京津地区的游客。有条件成为山海合一的综合性旅游区,辟为山海关——绥中西部沿海——长城系列——兴城海滨旅游区——龙湾海滨辽西走廊旅游热线的重要景区。多年统计资源表明,每年经由辽西走廊旅游热线的游客流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其中以葫芦岛区段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在30万人次左右,由山海关

23

出关到绥中西部碣石及九门口景区旅游人数达50万人次左右,可见,本项目作为辽西走廊旅游热线及大动脉的重要节点和沿海旅游经济带的纵深依托,其客流来源具有可靠保证。

2、资源多样化

绥中锥子山旅游资源丰富,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旅游需求。锥子山长城原味特色突出,山势雄奇,人文景观历史久远,其资源多样化国内少见,成为山岳观光旅游、探险、攀岩运动、古文化旅游的热点地区,利于打造精品、聚集人气,营造旅游市场气氛。

第五章 项目主要工程及所需资金预算

5.1 第一期建设项目

1、按照二级公路山岭重丘区设计标准,拓宽修建公路2条。(1)拓宽自大甸子起至大毛山河北交界处18.9公里(含小河口支线3公里),需资金2,600万元;(2)修通自九门口到小河口21.65公里,需资金3,000万元。

2、锥子山长城的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需资金800万元。 3、修建登山石阶8,500延长米,需资金1,100万元。 4、建设水冲厕所2个,需资金60万元。

5、建设生态停车场10,000平方米,需资金400万元。

6、民居动迁120户,3个自然屯(小河口屯、金家沟屯、锥山沟屯),

24

需资金1,200万元。

7、水、电力配套设施,需资金500万元。

8、小河口景区管理处办公用房和大门,需资金160万元。 9、完善各种标识和垃圾箱等公共设施。需资金170万元。 合计:9,990万元。

5.2 第二期建设项目

1、维修敌楼10座,大毛山段6座,小河口段2座,锥子山段2座,需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

2、维修关隘3处,其中包括小河口、大毛山口、无名口。需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

3、维修长城3处,其中包括大毛山段段500米、小河口段800米、锥子山段1,100米,所需资金人民币3,000万元。

合计:5,000万元。

5.3 第三期建设项目

1、建设锥子山长城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需资金800万元。

2、修建截潜工程,需资金2,000万元。 合计:2,800万元。

以上三项总计:17,790万元。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1f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