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4:1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

? 【专题精讲】

选择题历年都是中考的必考题型,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但方法越来越灵活。在中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占相当大的比例。120分的试卷中,一般来说,选择题占了36分, 12道题,分值也比较大,每题3分。因此,解答选择题对考试成绩影响很大。解数学选择题,常可以从选项出发进行思考,充分利用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与“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方向,改变解题策略,充分发挥直观的作用,发现其特殊的数量关系和图形位置特征,迅速解题。

常见的方法一般有七种:

1、直接法: 直接从条件出发,通过合理运算和严密推理,最后

推出正确的结果,再对照选择支解答的一种解题思路。

2、特例法: (又叫特殊值法)用符合已知条件的特例或考虑特殊情况、特殊

位置,检验选择支或化简已知条件,得出答案。当已知条件中有范围时可考虑使用特例法。 3、检验法: 将选项分别代入题设中或将题设代入选项中检验,从而确定答

案。解答本题时若直接解方程,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当结论为具体值时可考虑使用检验法。 4、排除法: 利用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和简单的运算,通过排除容易发现错误

的选择支,从而推断正确答案的方法。 5、图解法:根据数形结合的原理,先画示意图,再通过观察图象的特征作出选

择的方法。 6、定义法:运用相关的定义、概念、定理、公理等内容,作出正确选择的一种方法. 7、综合法:为了对选择题迅速、正确地作出判断,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前面介绍

的几种方法.

? 【典例精析】

例1 若b?0,abb有意义,则a?( )。 aaB.

A.

ab ?ab C. ?ab D. ??ab

分析:根据题设,注意到a?0,直接化简原式,可得?ab 例2 若a?0,?1?b?0,则( )

A. ab?ab?a B. a?ab?ab C. ab?a?ab D. a?ab?ab 分析:取a??1,b??例3 方程7x?3?A. 3

B. 2

22221,很容易得到答案为D 2x?1?2的解是( )

C. 1

D.

3 7分析:把四个选择支的数值代入方程7x?3?x?1?2中,很快就可知道答案为C

例4 在同一坐标平面内,函数y?m(x?1)与y?mx2?x?m的图象只可能是( )

分析:选择支A中抛物线肯定错误,B中直线肯定错误(若为抛物线也错误),C中

直线和抛物线不是同时正确的,故选D

例5 二元一次方程组??3x?6y?4的解的情况是( )

?2y?x?6A. x、y均为正数 B. x、y均为负数 C. x、y异号 D. 无解 分析:将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y?121x?和y?x?3,在直232121角坐标平面内画出图象,由于直线y?x?与y?x?3平行,所以选D

232例6(杭州)已知一次函数y=kx-k,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分析:本题可采用“定义法”.因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k<0.因此必过第二、四象限,

而-k>0.所以图象与y轴相交在正半轴上,所以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

例7(安徽课改区)如图3-4-1所示,对a、b、c三种物体的重量判断正确的是( ) A.a<c B.a<b C.a>c D.b<c

分析:C 点拨:根据图形可知:2a=3b,2b=3c,所以a>b,b>c.因此a>c,所以选择C.

? 【巩固演练】中考数学试题之选择题100题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 2x =x B x+x=2x C (-2x) =4x D (-2x) (-3x )=6x 2.算式2?2?2?2可化为( )

A.2 B.82 C.2 D. 2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03-2

A.(-2)=-1 B.-2=-8 C.-2-(-3)=-5 D.3=-6 4.下列算式结果是-3的是( )

1 0

A.(-3)B.(-3)C.-(-3) D.-|-3|

5.“世界银行全球扶贫大会”于2004年5月26日在上海开幕.从会上获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69万亿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其中11.69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11.69310 (B)1.169?10(C)1.169?10 (D)0.1169?10 6.以下四个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一个图形是( )

7.不等式2(x?2)?x?2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

A.1

B.2 C.3

D.4

14141314481622222

3

6

2

2

4

2

2

2

3

5

a2?b28.化简2的结果是( )

a?ab A.

a?ba?b B. 2aa C.

a?ba?b D. aa?b9.已知α为锐角,tan(90°-α)=3,则α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75°

10.右上图是初三(2)班同学的一次体检中每分钟心跳次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次数均为整

数)。已知该班只有5位同学的心跳每分钟75次,请观察右上图,指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数据75落在第2小组 B.第4小组的频率为0.1

C.心跳为每分钟75次的人数占该班体检人数的

1 12D.数据75一定是中位数

////

11.(针孔成像问题)根据图中尺寸(AB∥AB),那么物像长y(AB的长)与x的函数图象是( )

12.右图是跳棋盘,其中格点上的黑色点为棋子,剩余的格点上没有棋子.我们约

定跳棋游戏的规则是:把跳棋棋子在棋盘内沿直线隔着棋子对称跳行,跳行一次称为一步.已知点A为已方一枚棋子,欲将棋子A跳进对方区域(阴影部分的格点),则跳行的最少步数为( )

A.2步 B.3步 C.4步 D.5步

1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D,OF⊥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2=45° B.∠1=∠3 C.∠AOD与∠1互为补角 D.∠1的余角等于75°30’

14.已知点M(3a-9,1-a)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则a=( ) A.1 B.2 C.3 D.O

15.如图,某游客为爬上3千米高的山顶看日出,先用1小时爬了2千米,休息0.5小时后,再用1小时爬上山顶,游客爬山所用时间t(小时)与山高h(千米)间的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是 ( )

16. 下面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正六边形 B.平行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等边三角形

2

17. 不解方程,判别方程2x+3x-4=0的根的情况是 (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18. 若用(1)、(2)、(3)、(4)四幅图象分别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1) (2) (3) (4)

请按图象所给顺序,将下面的(a)、(b)、(c)、(d)对应排序 (a)小车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b)一个弹簧不挂重物到逐渐挂重物(弹簧长度与所挂重物的重量的关系) (c)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铅球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

(d)小杨从A到B后,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按原速度返回(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顺序是 ( ).

A.(c)(d)(b)(a) B.(a)(b)(c)(d) C.(b)(c)(a)(d) D.(d)(a)(c)(b) 19. 下列函数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

A.y=-3x B.y=4x C.y=-2

22

D.y=-x x2

20.如果代数式4y -2y+5的值为7,那么代数式2y-y+1的值为( )

A 2 B 3 C -2 D 4

21.若│x+y-5│+(xy-6) =0,则x +y 的值为 ( )

A 13 B26 C28 D 37

22.如图,四边形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E为DA延长线上一点,若BAD的度数为70°,则∠BAE的度数为( ) A.140° B.70° C.35° D.20° 23. 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

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

A.150° B.130° C.120° D.100° 24.如图,在Δ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 若ΔADB≌ΔEDB≌ΔEDC,则∠C的度数为( ) A 15° B 20° C 25° D 30° 25.若等腰三角形的二边长分别为3、4,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0 B11 C10或11 D 24

26.半径分别为1cm和5cm的两圆相交,则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 ).

A.d<6 B.4

27.如果经过圆锥的轴的剖面是一个边长为4cm的等边三角形,那么圆锥的表面积是

222 2

A.8πcm B.10πcm C.12πcmD.16πcm

28. 现有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9.如图,若数轴上的两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

2

2

1b-a>0 B.a-b<0 C.2a+b>0 D.a+b>0 230.不等式组??2x??3的最小整数解是 ( )

x?1?8?2x? A.-1 B.0 C.2 D.3

31.汽车由重庆驶往相距400千米的成都,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小时,那么汽

车距成都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g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