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上)84分

更新时间:2023-12-30 02: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及应用——突发事件应对的九项原则(上) 试卷

1、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往往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迅速扩大。 正确∨ 错误

2、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

错误

3、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将给社会的公共秩序带来重大的影响。 正确∨ 错误

4、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必须和媒体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正确∨ 错误

5、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测,处置时间紧迫,需要坚强的领导,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并且需要动员社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 正确∨

错误

6、王重高教授指出,在地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本级行政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是负责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 正确 错误

7、王重高教授指出,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权主要表现为以相应责任为前提的指挥权、协调权。 正确∨ 错误

8、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的解决必须借助于政府权力的介入和动员社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 正确∨

错误

9、王重高教授指出,综合协调的本质,是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强化统一指挥、协同联动,以减少运行环节、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正确∨ 错误

10、王重高教授指出,一般来说,一般和较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分别由发生地县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正确∨ 错误

11、王重高教授指出,一般来说,重大和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正确∨ 错误

12、王重高教授指出,影响全国、跨省级行政区域或者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统一领导。 正确∨ 错误

13、王重高教授指出,社会安全事件由于其特殊性,原则上也是由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处置,但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处置。

正确∨ 错误

14、王重高教授指出,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地方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请求支持。 正确∨ 错误

15、王重高教授指出,接到下级人民政府的报告后,上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下级人民政府提供人力、财力支持和技术指导,必要时可以启用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有关突发事件升级的,应当由相关的上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正确∨ 错误

16、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即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负责,其中,又主要是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正确∨

错误

17、王重高教授指出,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突发事件的应对,有利于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或者控制事态的发展。

正确∨ 错误

18、王重高教授指出,一切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都必须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放在首位,做到防患于未然。 正确∨

错误

19、王重高教授指出,灾害事故发生后,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评估工作。 正确∨ 错误

20、王重高教授指出,应急处置完成后,停止应对措施,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正确∨ 错误

21、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发生是一种可能性,认识上有预见,工作上有防范,可能性就难以甚至不会转化为必然性,即使突发事件不可避免,也可以减少损失,争取主动。 正确∨

错误

22、王重高教授指出,行政法律制度上的公开,通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某种活动或者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其本质是实现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方式。 正确 ∨ 错误

23、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的应对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事件,需要公民支持和参与。 正确∨ 错误

24、王重高教授指出,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所容许的范围或者目的,如果有同等措施可以供采用,应当选择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侵害最小的措施。 正确∨ 错误

25、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 错误

26、王重高教授指出,最小侵害,就是要比较各种措施侵害大小,包括比较因采取措施可能产生的失控等诸多方面副作用的大小。 正确∨ 错误

27、王重高教授指出,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要既坚持效率优先,又要坚持最小代价的原则。 正确∨ 错误

28、王重高教授指出,各级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 正确∨

错误

29、王重高教授指出,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有备未必有患,但无备必有大患。 正确∨ 错误

30、王重高教授指出,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结合的原则,要开展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普查和监控,促进各行业、各领域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积极开展安全防范知识和应急知识的普及,加强应急管理培训。 正确∨

错误

31、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性难以预测,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常态秩序,这指的是突发事件的下列哪种特点? 突发性∨ 紧迫性 公共性 社会性

32、突发事件的发生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或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这指的是突发事件的下列哪种特点? 突发性 紧迫性 公共性

危害性和破坏性∨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预防为主

应急为主 处置为主∨ 抑制为主

34、王重高教授指出,在中央,()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人民政协

35、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应急

国务院∨

管理,这指的是应急体制的哪项的内容?

统一领导 综合协调∨ 分类管理 分级负责

36、王重高教授指出,在突发事件之前,应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哪些? 预防准备∨ 信息报告 调查评估 恢复重建

37、王重高教授指出,在突发事件之中,应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哪些? 预防准备 信息报告 决策指挥∨ 调查评估

38、王重高教授指出,事件发展迅速需要采取非常态措施,非程序化作出行政决定,才可能避免局势恶化,,这指的是突发事件的下列哪种特点? 突发性

紧迫性∨ 公共性

危害性和破坏性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1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40、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突发事件的级别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人民政府负责,这指的是应急体制的哪项的内容? 统一领导 综合协调 分类管理 ∨ 分级负责

4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4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统一领导∨

分类管理 ∨ 分级负责∨

43、王重高教授指出,在突发事件事发时,应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哪些? 监测预警∨

综合协调∨

信息报告∨

调查评估 恢复重建

44、王重高教授指出,我国确立的突发事件应对的四大机制是() 社会动员机制∨ 武装力量参与机制∨ 国际合作机制 人大监督机制∨

45、王重高教授指出,在突发事件解决之后时,应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哪些? 监测预警 信息报告 调查评估∨ 恢复重建∨

46、王重高教授指出,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应做好三项工作,分别是() 社会动员工作 危机沟通工作∨ 应急保障工作∨ 媒体通报工作∨

4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公民∨ 法人∨ 企业∨

政府

48、王重高教授指出,突发事件应对权利包括以下哪几种? 预警权∨

处置权∨

灾后恢复重建权∨

治理权 4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和范围相适应。 性质∨ 程度∨ 地点

时间 5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当及时公布。 决定∨ 命令∨ 政策∨ 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q4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