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书目录

更新时间:2023-11-08 16: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周小兵 2010)

内容简介

本书带有工具书性质。一书在手,通过相应的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参照本书相关内容,上听说读写或综合课等任何一门课程;就可以进行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等课程教学;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应付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解决多种教学难题。

本书为下列读者服务:在海内外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及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攻读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及攻读相关专业、方向的学生;想参与汉语国际教育、想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的各类人士。 目录

上编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科性质 一、学科定位 二、学科名称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第二节 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二、目标语 三、习得与学习

四、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第三节 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类别 一、性质 二、任务

三、国內汉语教学类别

第四节 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一、语言学 二、心理学 三、教育学 四、神经生理学 五、社会语言学 六、跨文化交际学 思考与练习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教学法与课堂教学 第一节 教学法 一、教学法的定义和地位 二、传统教学法 三、人本主义教学法 四、交际型教学法

1

五、创新型教学法 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课堂教学 一、备课与编写教案 二、讲述与倾听技能 三、提问与讨论技能 四、非语言表达技能 五、表扬与批评技能 六、课堂组织与管理 七、板书与多媒体 思考与练习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第二语言习得

第一节 第一语言的作用与对比分析 一、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与流派 二、对比分析的内容与程序 三、对比分析的不足与发展

四、汉外对比分析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偏误分析 一、偏误分析的作用 二、偏误分析的步骤 三、偏误类别与原因

四、偏误分析在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三节 中介语及其发展过程 一、中介语 二、中介语的变异

三、二语习得的自然发展途径 第四节 输入、输出与互动 一、自然情景下的输入与互动 二、课堂情景的输入与互动

三、输入、输出和互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第五节 学习者个体差异 一、年龄与性别 二、智力与语言能力 三、认知方式 四、态度与动机 五、个性与情感过滤 六、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特点 第六节 学习和学习者的策略 一、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 二、学习策略 三、交际策略

第七节 语言习得模式和语言普遍性假说 一、监控模式

2

二、文化适应模式 三、信息处理模式 四、竞争模式 五、语言普遍性假说 思考与练习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教学资源建设和运用 第一节 纸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一、教材分类 二、教材编写 三、教材使用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 一、国内外汉语学习网站建设状况 二、网络教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三、汉语学习网站的建设 四、多媒体课件制作 五、网络资源的使用 思考与练习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 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网站 第五章 语言测试和成绩分析 第一节 语言测试的性质和目的 一、测试与评估

二、语言测试的基本要素 三、语言测试的目的 第二节 语言测试的类别 一、分散测试和综合测试 二、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 三、分班测试和学能测试 四、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

五、常模参照测试和标准参照测试 六、诊断测试

第三节 语言测试的原则与方法 一、语言测试的原则 二、语言测试的方法 第四节 测试成绩分析

一、描述分数集中性的统计指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二、描写分数离散性的统计指标——方差、标准差、全距和四分位间距 三、测试成绩的标准化 四、百分位 五、试题分析 思考与练习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汉语传播与教学简史

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汉语传播 一、汉语在东亚、东南亚的传播 二、汉语在西方的传播 三、华人移民和华文教育

四、新中国成立前国内的汉语教学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汉语国际教育 一、初创阶段 二、巩固和发展阶段 三、恢复阶段 四、蓬勃发展阶段 五、跨越式发展阶段 思考与练习 本章参考文献 中编 语言要素和文化教学 第七章 语音教学 第八章 词汇教学 第九章 语法教学 第十章 汉字教学

第十一章 跨文化交际与文学教学 下编 语言技能课教学

第十二章 汉语综合课教学 第十三章 口语课教学 第十四章 听力课教学 第十五章 阅读课教学 第十六章 写作课教学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编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第二章 教学法与课童教学 第一节 教学法

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十分悠久,有关教学法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幼发拉底斯河流域的休谟人征服了阿加颠人,就对被征服者实施第二语言教育。公元前500多年,罗马人开始学习希腊语。在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外国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在古代,人们对第二语言教学法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但在教学中却不自觉地使用某种教学方法。如休谟人对阿加颠人实施的第二语言教学,就是借助双语词典,采用原始的翻译法进行教学;古罗马人从小就接受双语教育,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一般也是翻译法。

从古代到现代,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教学法的流派。特别是近百年来,教学理论的研究推动了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探索与突破,新的教学法不断产生,而且各种教学法都有其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教学法的定义和地位 (一)定义

根据《辞海》定义,教学法指教学理论。分科教学法研究“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可见,教学法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尽管二者之间有

4

密切联系。

吕必松(1994)认为,语言教学法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对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的领域。正因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跟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环节有密切关联,对教学法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不同的研究主体(人)对语言教学任务、过程、原则等有不同的认识,由于语言教学对象、目标、任务侧重点的不同,教学法往往分成不同的流派。语言教学法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大类:传统派教学法,人本主义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和创新型教学法。 ??

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周小兵 2009)

内容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教材,也可供其他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研究者参考,同时可作为大专院校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课外参考书。本教材以实用性、科学性和可读性为特点,从对外汉语学科性质、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语言要素及文化教学、语言技能的教学、语言测试与成绩分析、第二语言习得、教材编写与使用、汉语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这八个方面人手,配合以教学中的各种实例,深入浅出、全面周详地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它将引领学生由此步入对外汉语专业之门。 目录

第一章 学科性质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含义 第二节 学科定位与名称 第三节 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 第一节 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语言要素及文化教学 第一节 语音教学 第二节 词汇教学 第三节 语法教学 第四节 汉字教学 第五节 文化教学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语言技能的教学 第一节 汉语综合课 第二节 汉语口语课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tu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