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海子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6:27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海子

海子·一楼阳光

时过境迁,躺在流年里头,会有我们少年时的忧伤吧。偶尔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来呢,采撷来一朵,为它哭泣神伤??

不知从何时起我遇见了他,那个沉默的少年。他瘦削的脸上缀满了无奈和坚强,他喜爱麦子、生命、爱情、相思,然而更怀着朝圣者的心,爱慕太阳。可是就这样一个伟大的少年君王,在他的诗歌王朝里,他说该死,再写不出诗,他不等待,离开。枕着冰凉的铁轨,枕着满满的关于阳光的梦乡,微笑且安宁地去了。然而呢,海子,你让我们失却了王,你是一缕我生命中的光,但敛去锋芒??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你在月夜下的麦田里悲婉地吟唱。月光撒下来吧,没有一丝温度的冷。当我笔间触到纸张的时候,不知怎么想起你,不知怎么想哭泣,可你可你!!你远走了!不再在未名湖畔等待一缕阳光。我有时候明白,那么喜爱活着的你,为什么会放弃等待。海子,您生命中的光,是否已然失却。

窗外是冷风里的大太阳,可是海子,秋天又深了吧,王在哪里写诗?太阳焰里还是大海中?

冷风带着十二月阳光的温度绕过手指间。海子,为了这个吧,下面的几个月里我会好好来过。海子,你信不信啊,我会帮你找回失却的光!

每一次辗转梦廊之中,我为我爱着的你哭泣,我真的想去那个地方,有麦子、生命、爱慕、相思。我是个朝圣者,爱慕并不亵渎,就算时光流转,我不离开,我等待,守着你的诗稿,就是最虔诚的光,你给予力量,未来的路,毕竟漫长??

我今年18岁,你也是在这个年龄步入去太阳光殿里朝圣的路,那儿是不是有颗明珠待你采撷?你不说话,你没有回答。因为那时候阳光呈45°角,扫在你刚毅的唇上,等到它开启的时候吧,诗歌的纪元又翻动一章。

依稀之中,等待你光临。

等待你带我走出这片林,去看麦子,去看大海,去看春暖和花开,去看众猿或其中一只。

你的笔触着纸张,开启刚毅的唇的时候,你掬起一缕阳光,你安然地熟睡在冰冷的铁轨上,遗失了你最温暖的梦。

秋天凉了,然,王还会不会写诗? 一轮一轮命轮,一轮一轮相思。 王不回来了啊! 王??

海子,大地为你流下一滴泪。 海子, 你离开。

大地上的人失却掉了他们关于梦的那一缕阳光,大地遗失了最温暖的梦。 春访海子墓

初春,起伏的山野间还残存着星星点点的积雪,我一人悄悄地来到安庆高河镇的查湾村。一路上极少遇见行人,以致我进了海子真实的村庄,还感觉走在记忆里。海子以他灵魂的方式回到家乡后,我曾去看过三次。现在,我第四次走进海子的村庄,苍凉的气息依旧扑面,静寂的丘冈依然袭人。

“掠过田野的那黑风/那第四次的/口粮和旗帜/就要来了!”海子对着春天,曾这样驰骋想像,然后点上一两盏橘黄朴素的灯,守望着他的麦田,守望着他的痛苦和忧伤。我第一次去看海子,是海子卧轨后的第三年春天,和安庆市的青年诗人、安庆大学的青年学生共几十人,浩浩荡荡开着队伍去的。由于海子死后不久那场世人皆知的政治风波,他的骨灰迁回家乡时,还曾遭到过一些村人的误解。于是,我和几位安庆的诗人组织了一次大型的纯民间纪念活动。海子的墓非常简单,仅仅用土砖围着,上面盖着几十片青瓦,周围几株低矮的松树生长在那里。我们在海子的墓前朗诵诗歌,植树,祭酒,列队默哀。一上午过后,海子母亲把我们几十号人请到了她家里。坐不下,就三三两两地站在外面的空场上,也像山冈上那些稀疏的松树。我们每人只喝了半碗汤,海子家里小小的的房屋无法承受众人的喧闹。午饭过后,为不给二老添烦,就赶紧离开了。此后这十多年里,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来看望海子,但再也没有举行这样集体的仪式了。

2003年酷夏,时隔10年之后,我陪外地诗人第二次来到海子墓。两个月前,我又第三次陪人来过。但只有这一次,我是真正来看海子的。一个人,什么也没带,只带着一颗灵魂。踏进海子的家乡,立刻感到这片土地的沉雄和博大。放眼望去,四周一片片低矮的山冈,有许多砂土裸露着,稀疏的野草很善良。我来到“海子故居”门前,见屋内空无一人,身后跟着的两个小孩对着一旁的菜地高喊:“奶奶,有人来了!”这时我才看见,菜地里抬起一个瘦小的身影。海子母亲放了手中的菜薹,查老伯也赶了过来。我问故居是怎么起来的。查老伯说,是他们两位老人用海子诗集的几万元稿费盖起的,同时用一间做了“海子书屋”。其实海子小时在家是极其贫困的,哪有书房可言?查老伯做出一间“海子书屋”,主要是方便南来北往远道而来的诗人们查阅海子的有关生前资料,感受海子曾经读之抚之,有过他的体温和血液的书籍。县、镇有关领导为海子故

居送来了书架,制作了一些喷绘照片和文字介绍,一切都很朴素,一切都是按照海子热爱的方式来行事的,只用文字本身来传导诗歌的精神。海子是向着太阳而去的。家乡的人,家乡的土地,应该给予他的灵魂一个安息的理由。

海子的母亲和父亲听我说要去海子的墓地看看,执意要带我一道去。我们走在一些弯弯曲曲的田埂上,海子的两个小侄子则善于抄近路,把田野的稻茬踩得刺溜乱响。过一条小溪,再沿一片荷花塘走,就来到了海子的墓前。由水泥浇铸成圈,上面长着深浅不一的青草,墓前栽着两棵柏树。其中一棵刚给来访的学生烧草纸时烧死了。周围低矮的山丘,又红又黄的砂地,又黑又矮的松树,田野,散落在房前屋后的各色杂树,就是天然的诗歌意象,全部呈现在海子的诗里了。荒凉,空旷,美丽,一无所有,收割,死亡,成为海子心中核心的词汇。“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海子诗《麦地》)。现在春天成了他永远的情人,令所有来到他墓前的人还要继续他那根折断的琴弦。

临别海子墓,海子的母亲送了我一小程。老人在风中用力地掠着头上的白发,星星点点的积雪在山野间悄无声息地融化,我又像来时一样站在村口,望见黑松林,望见红泥土。

解读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每当读起这些朴实、真挚的诗句时,心里就不禁浮起一个和他诗歌一样朴实而亲切的名字——海子,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拂去。

在这静寂的春夜里,信手翻开高波教授著的这本《解读海子》,不禁感慨万千。有感动,而更多的则是遗憾与沉思??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微省怀宁县高河查湾,从小在农村长大。1979年以15岁的幼小年纪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秋,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中国当代诗坛上正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就这样消殒了。永远的﹑永远地﹑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永不逝去的诗的灵魂,一个神话中的神话。

海子生前有“三种受难”,那就是“流浪、爱情、生存”;他也有“三种幸福”,则是“诗歌、王位、太阳”。

在尘世中流浪的海子,像“负伤的麦子”像“孤独的太阳”。接踵而来的是对海子致命一击的“甘苦初恋”,“情爱煎熬”和“深情诀别”。这一切的一切,把海子痛苦的推向了远方,在希望还没有完全破灭的时候,他也努力地想让自己“做一个幸福的人”,让自己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是,现实并不像想像中那么简单,无边的“黑夜中的绝望”使我们的海子彻底失去了生命的希望。

当一辆近似暴力的火车碾过了他疲惫的身躯??轮子与土地的关系,隐喻了它的全部浑浊性和沉重性。它以悲剧时间的名义碾碎人,把他们压入大地与坟冢;更重要的是,轮子将傲慢,冷漠和永恒循环的进行下去??

“因此,海子阻止着轮子的罪行。海子说:‘生活不应当是这样的。’于是他就动手去结束它。而最终,他以结束自己的方式打击了轮子,使之置身于尴尬的地位??”

“海子死了,这对于在瞒和骗中沉睡了几千年的中国知识界来说,无异于一个神示。也许,从此每个人的生存不再自明而自足了。当这个世界不再为我们的生存提供充分的目的和意义的时候,我们是选择苟且偷生还是选择绝望中的抗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v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