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

更新时间:2023-03-08 10:07:1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及展望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

1、印度尼西亚的语言和民族概况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华人最多的国家。2013年印尼总人口达2.48亿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马都拉族7%,华人3%-4%,此外还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个民族的居民,共占23%。民族语言200多种,通用印尼语。(百度百科)

根据印尼政府2014年公布的数字,印尼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总数的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5%,马来族占7.5%,华人约占人口总数的5%,超过1000万人。(百度百科) 2、汉语教学历史与发展

印尼的汉语教学可以追述到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截止到 1900 年印尼的汉语教学主要是以义学形式进行,教学对象为当地华侨子女。1901 年巴城中华会馆创办了中华学校,标志着印尼近代汉语教学的开端,从此至 20 世纪 20年代末,印尼的汉语教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 世纪30、40年代,华侨学校已遍布了印尼的大中小城市以及乡村,不仅有小学,还开设了部分中学。

1942 至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尼汉语教学遭受到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打击。(辛慧2014)1945年日本战败,印度尼西亚独立后,汉语教学政策也是一直在变化,时而宽松,时而禁止,今天,汉语教学政策比较利于印度尼西亚按英语教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自由放任到管制期:1945--1950,华侨自管到政府加强管制;兴旺发达期:1950--1957,华侨学校大量开设发展;限制衰落期:1958--1965,政府颁布相关限令、通告,实行限制;全面禁止期:1966-1998汉语教育被取消,华侨学校被关闭;逐步解令,复苏期:1999至今,

解禁---管理---支持。

随着中印两国的合作的加强,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以及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的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执掌政权之后,大力推行促进民族融合的民主建设,彻底取消了对印尼华人的歧视政策,积极推进汉语教育,从而获得社会各界的盛赞。(张萌2011)在其任职期间,汉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汉语学习者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1)早期阶段:学龄阶段的华人华侨子女。(2)近年来:印尼许多原住居民也加入了学习者的行列。具体来看 :从学习者年龄来看,印尼学习汉语学生的年龄呈现年轻化,以 16—24 岁之间最多,占被试总数的83.5% ; 其次是25到33 岁,约占 15.3% ; 再次 50 岁以上汉语学习者占 1.8% ,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汉语学习之中,同时也表明汉语学习者年龄段的多样化。从族群来看,汉学学习者中华族占72.4% ,原住民占 27.6% ,说明汉语教学正在朝着被原住民接受的方向发展。从汉语学习动机来看,希望通过学习汉语获得待遇更高的工作的占 67.3%,对汉语感兴趣占 49.2% ,喜欢汉语影视及歌曲的占36.3% 跟随“汉语热”潮流的占 31.6% ,家长要求学的占 18.9% 。从职业结构来看,在校学生占 58.1% ,商人与其他占 38.7% ,政府工作人员占 3。2% ,这说明汉语学习者仍以在校学生为主,但是开始呈现出职业多样化,表明汉语影响力在提升,印尼国内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开始扩大。(辛慧2014) 4、汉语教材的情况

教材方面,印尼目前汉语教材缺乏,尚无一本根据印尼实际情况编写的教材。(辛慧2014)当前印度尼西亚的幼儿园及中小学主要使用:印度尼西亚幼儿园的汉语教学主要使用《好儿童华文》这本教材,这本教材是新加坡的汉语专家编写的,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而言还是较为理想的“中学阶段的汉语教

材主要是如下三本中国汉语专家编写的《中文》和《汉语》,新加坡汉语专家编写的《华文》。(张萌2011)高校使用的汉语教材主要有中国大陆编写的《桥梁》。汉语学习班使用的比较普遍的汉语教材是印尼汉语专家改编的《汉语教程》,据很多学生反映难度也偏大。甚至很多家庭式的汉语教学根本不使用汉语教材,直接教授学生生活用语。(张萌2011) 同时,印尼汉语工作者正在努力编制供本土使用的汉语教材,一结束教材不统一的局面。(叶联强2008)

5、孔子学院的情况

印度尼西亚的办学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目前印度尼西亚的办学形式主要有七种:孔子学院、大学、国民中小学、三语学校、台北国际学校、补习学校和家教。(辛慧2014)

比如目前印尼的大学中开设汉语课程的大约有22所,其中雅加达的最多,约有6所,这些高校的教师也大多是印尼人,具有高学历,曾到中国或是台湾学过汉语;中学开设的汉语课程大多为选修课,每周2到3节,小学开设的汉语课要多点,大约每周四节,其中部分是必修课。由于这种类型的课程不计入升学考试,加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老师的汉语水平都不高,课时少等,汉语教学并未取得好的效果;三语学校主要是指同时教授汉语、英语、印尼语的学校。这类学校在印尼大约有四十多所,一般教学设备比较好,学费也比较高。 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印度尼西亚的孔子学院的情况:

印尼现有的 6 所孔子学院均是印尼文化教育部推荐、由中国孔子总部/国家汉办批准设立的。从 2010 年 11月到 2011 年 11 月,阿拉扎大学、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哈山努丁大学、玛琅国立大学、泗水国立大学和丹戎布拉大学的孔子学院陆续成立,除哈山努丁大学、丹戎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分别位于苏拉威西岛和加里曼丹岛,其余 4 所均在爪哇岛。6 所孔子学院结合所在区域的特点,积极挖掘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教学和文化推广活动。(李启辉2015)

汉语教学活动方面。各所孔子学院均把主动为所在大学汉语教学提供帮助作

为首要的任务,6 所大学均开设有本科或专科层次的中文专业,孔子学院教师直接参与了中文专业的教学活动。同样,孔子学院的教学课程也纳入了所在大学的学分体系。

2007年9月28日,中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建立---雅加达孔子学院。主要是开设汉语专业及各类实用汉语教学;组织汉语能力认定和测试;开展与中国的相关合作项目与提供咨询服务等。(辛慧2014)

但是,孔子学院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资金来源、库存紧张,孔子学院实习双方1:1的资金投入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资金大多都来自于汉办。随着孔子学院的数目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增加,汉办的资金压力会越来越大,不可能长期全部负担所有孔子学院的资金供应。(姜冬梅2011)同时,双方权责模糊,资金利用率也不高,并且没有充分利用现有多渠道,让人们充分了解孔子学院。还有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印尼的没有高质量固定的教材,缺少本土化教材。

对此,可以采取提出一些建议:正确处理孔子学院和印尼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印尼孔子学院本地汉语教师的水平等

(二)突出的国别化特征

1、特殊的文化渊源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其汉语教育也最具特殊性。自 1690 年印尼第一所私塾性质的华人学校——名诚学院成立起至今,印尼的华文教育已走过了 300 多个年头。在这 300 多年里,印尼的华文教育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可谓是道路坎坷。(尹键2016)以印尼三宝垄汉语教学为例,三宝垄有着众多的华人及华人开设的社团,同时,三宝垄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三宝”即指“郑和”,而“垄”即为山地、坟地之意。三宝垄流传很多与郑和相关的故事,对郑和更是异常崇拜,称郑和是“可敬的航海家”、“伟大的三宝”甚至把郑和看作是三宝垄的保护神,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郑和已经是作为一种信仰符号在三宝垄人的心中扎根了。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像

春节、中秋节等还会举行活动,是本地人及来三宝垄的中国人都很喜欢去的地方。 2、印尼的宗教:印尼孔教

作为印尼的一个“Agama”(印尼语,宗教),印尼孔教目前是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印度教并列的印尼六大合法宗教之一。印尼孔教源于中国儒教,以中国的孔子学说(儒学)为宗教信仰;是印尼一部分土生华人特有的宗教形式,也是他们文化认同及华族身份认同的标志。(王爱平2012)

印度尼西亚孔教的形成,缘起于中国儒教在印尼的传播。中国儒教在印尼的传播伴随着印尼华人社会形成的过程,起初是通过华人家庭、庙堂、宗祠的祭祀和家庭、私塾、书院的文化教育进行的。随着华人的大批移民印尼,也把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带到印尼,中国文化及孔子思想学说藉此逐步在印尼传播,中国的儒教开始了在印尼群岛“落地生根”的过程。印尼华人对源于祖籍国的儒教的宗教认同始终是与他们的文化认同、华人族群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印度尼西亚孔教这一枝中国儒教的海外奇葩,是在印度尼西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印尼华人为保持其华族身份,维护华人的文化,所采取的一种宗教的形式。 3、印度尼西亚的语言教育政策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世界上语言和民族最多样的国家之一。东南亚素来以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著称,作为东南亚典型代表的印尼更是多种文化的大熔炉,各种文化在这里沟通、交融、升华,形成了别样的文化特质。(李怀2016)

印度尼西亚的语言政策可以从三个大的时期来谈:一是在殖民时期的语言教育政策,在此时期,主要是殖民者对学校教育进行控制,但由于民族主义运动风气云涌,荷兰在印尼没有实施有效的语言政策。而是在印尼建国后,推广官方语言、保护地方语,对华文教育则是实行打压政策,印尼的华语教育却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历程,这一点在前文也已经提过。三是全球化下的外语教学政策:仍以英语作为第一大外语,印尼刚独立时,外语教育中仅有英语是中学的必修科目,其他 4 门外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在高中阶段开设,学生只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xy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