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1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国家概况: 1、地理位置: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三角形半岛上,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隔印度洋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相望,陆地则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

缅甸和孟加拉等国接壤。北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天

然屏障,把印度同北面的亚洲邻国隔离开来,只有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和东北的那

山脉有一些通往外部的山口。印度幅员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差异很大,从北到南

有白雪皑皑的“花丽雪国”,又有森林蔽

野的莽莽高原;既有干旱少雨、人迹罕至的拉贾斯坦沙漠,又有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于农耕的恒河平原。从地理上看,印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地区,一是喜马拉雅山以南和文底耶山脉以北、包括西北部的沙漠和恒河平原地区;二是中部的德干高原地区,它西面较高,向东倾斜,呈南北走向的东、西高止山脉位于高原两侧,两条山脉又分别在东西两部各留出一条狭长的海岸平原;三

是克里希那河及其支流通加巴德腊河经南直到海角的地区。这里是德

干高原向南延伸的部分,一般称为南印度。在辽阔无垠的次大陆,河流纵横,湖泊棋布,为人类带来灌溉舟楫之利。最著名的河流有北部的恒河,朱木拿河,西北的印度河(今巴基斯坦境内),东北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中部的纳巴达河、哥达瓦利河,以及南部的克里希那河、科佛里河等等。其中恒河为印度第一大河,全长300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73万多平方公里,是印度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多变的气候、又有迷人的自然景色、独特的民俗风情,就像印度的梵文之意“月亮”一样,如诗如画,梦境般动人。

2、国名: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得名于印度河。河名出自梵文“信度”,意为“河”。 别称:婆罗多

3、首都:新德里(New Delhi),位于德里西南,是德里的新城。人口连同老德里共1279万(2001年)。新德里始建于1911年,也是文化教育中心。德里,享有印度“七朝古都”之称誉。据说,约公元前1400年的《摩诃婆罗多》史诗中的英雄们曾再次建都。以后又有7个王朝建都于此。

4、面积:领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七。 5、人口:人口10.27亿(2001年3月1日普查),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6.7%,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2位,是世界上年人口增长率最高国家之一。80%的人口居住于农村。印度现已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印度人口多,到处拥挤不堪

6、民族 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鲁固族占8.6%,孟加拉族占7.7%,泰米尔族占7.4%,还有其它民族。

7、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180种语言,700多种方言。分属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印地语、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印地语是印度影响最大的语言,全国约有一半左右的人懂得印地语,印地语是印度斯坦族的语言,它有两种文体。总的说,北方以印地语为主,南方以泰米尔语为主。在印度,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印度作家,英文造诣远远超过白人作家,这是因为英国统治印度有一百多年,英语在印度相当普及。据估计,印度有9000万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印度语言方案规定,英语可以作为官方语言。英语在全境通用,实际上已成为联系各民族的语言,有时双方同是印度人却无法以各自的语言沟通,这时就只好用英语谈话。

8、宗教:印度是以印度教为主的多教兼容的国家。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新婆罗门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印度的伊斯兰教来源于阿拉伯世界,曾一度贵为国教,现在是印度第二大宗

印度人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

这是赶庙的人群

教。锡克教产生于1469年,教徒有2000多万人,这是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义融为一体的宗教。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释迦牟

尼是教徒们对他的尊称.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获得很大的发展,影响到中国及其他国家,但到了13世纪,印度境内的佛教寺院基本被毁,佛教被印度教、伊斯兰教取而代之。

在印度,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工厂、学校,从几岁、十几岁的儿童,到几十岁的老翁,他们同你交谈之间,一定会问“你信什么教?”当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时,许多人甚至青年学生都会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在印度,可以说处处有神庙,村村有神池。在一些地区,街上的行人路过一座神庙,便会停下来,转身跨进庙门,举手击几下吊着的小铜钟,然后在一个容器里放一些钱,接着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祈祷片刻。之后再继续赶路。前边若再遇到一座神庙,又会重复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庙内或路边的庙中,总有不少信徒赤脚盘腿席地而坐,全神贯注地听祭司向他们讲述各种神话故事。 9、国旗、国歌、国徽、国树、国花: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心绘有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也

是教士法衣的颜色,舍身为国的英雄们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绿色表示信心,代表人类生命所依存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

国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四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守兽之间雕有法轮。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国歌:印度国歌歌词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的《人民的意志》,它是一篇向印度命运主宰者企求赐福的

印度文豪泰戈尔

祷文。1911年创作,1912年公开发表。印度国父甘地称它不仅是一首歌曲,而且是“至诚的称赞”。1950年1月24日,在印度国会上,这首曲子被正式定为印度国歌。

国花:荷花 国鸟:蓝孔雀 国树:菩提树

10、行政区划:印度设有25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邦下设专区和县、大区和区。印度各邦名称的来历不同,有的同地理环境有关,有的同当地的特点有关,有的则与当地的历史或居民有关。印度把有争议的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中国的阿克塞钦地区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把中印边界东段非法“麦克马洪线”以南历来属于中国而现被

其非法侵占约9万平方公里地区称为“阿鲁纳恰尔邦”,把1975年被其吞并的锡金列为“锡金邦”

11、国家自然概况:领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锡金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

印度的纬度低,又加上北面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因此,印度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因

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印度全年可分为六季,即春、夏、雨、秋、冬、凉,但最主要的季节是夏、雨、凉三个季节。5月到6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们称它为夏季,其间天气炎热而

干燥,气温摄氏49℃以上是常事,这个季节,连蚊子和苍蝇也全被晒死而绝迹。7、8月是雨季,大雨时降,河水暴长成灾,这时也是蚊蝇猖獗,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的季节,几乎每天,报纸和电台都有疾病传播的报道,提醒人们注意。11、12月为凉季,天气干燥凉爽,不冷不热,风和日丽,是旅游旺季。

到印度旅游,最好的季节是每年11月到次年的2月,但是印度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如喜马拉雅山区在热季(3—5月)适宜避暑;孟买暑季(4—6月)海风送爽,气候宜人;加尔各答地区理想的天气,则是再12月至2月之间,这个时候,酷暑过去,到处万紫千红,春意盎然,品种繁多的亚热带花卉竞相开放,美丽极了。

印度河流众多,按水源和地势可分成三大水系,即喜马拉雅山水系;半岛高原区水系;沿海岸地区水系。其中恒河为次大陆最大河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冈戈冰川,全长2700公里。

12、节日:印度人说:“一年有365天,我们印度人有366天在过节!”

元旦:1月1日;国庆日(共和国日):1月26日(1950年); 甘地纪念日:1月30日; 独立日:8月15日(1947年)。

印度教主要节日有杜尔迦节、洒红节等;

圣雄甘地

伊斯兰教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还有锡克教节日、耆那教节日等。灯节10-11月间。圣水沐浴节(空勃—梅拉节),每隔12年举行1次。 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恒河是一条“圣河”。传说在圣河的水里沐浴,可以祛病消灾,延年益寿。这

节日里的女人们相互洒红水

一天,数以万计的印度教徒从各地赶到恒河及其支流朱木那河的汇合处—阿拉哈巴德,他们身批袈裟,裹着黄布,男女老幼一起进入河中沐浴。

13、印度民风民俗

印度饮食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食性杂,忌讳多,差异大,不同的食风并存而且互不干扰。比如北方是面食为主,南方是米食为主;中上层习用西餐,平民

这样的美食小摊随处可见

保持东方饮食风貌;印度教徒多吃素,少吃荤,爱羊肉;穆斯林恪守清规,忌血生,戒外荤,过斋月;基督教徒有小斋、大斋和封斋之举;拜火教徒的饮食戒律则更神秘;还有部分人不吃蘑菇、竹笋和木耳,回避带壳的动物和4条腿生物;忌讳左手上菜和在同一盘中取食,饮食中回避1、3、7等数字;男女大多不同席,不吃他人接触过的食品等。

印度饮食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存在着“一辣四多”的共通性。所谓一辣,就是普遍爱用咖喱和辣椒佐味,菜品重在生鲜、清火、香辣、柔糯或润滑。所谓四多,一是奶品多,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喝牛奶,并善于调制奶制品,这有利于营养平衡;二是豆品多,经常充当主食,可弥补动物蛋白摄取不足;三是蔬菜多,能充分利用热带和亚热带的地利,广辟食源;四是香料多,喜食花卉,金色郁金香人馔是其一绝。一辣四多的实质便是素食为主,嗜好香辣,俭朴务实,有着浓郁的南亚不发达地区生活风情。

印度人吃饭不用刀叉或筷子,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进食。食具多用铜制,有一个小铜罐盛水用于饭前洗手指、用膳时饮用,以及饭后洗手指、漱口。在印度人眼中,刀叉、碗筷是“体外之物”,而手是

身体的一部分,比“体外之物”更洁净。取食物一定需用右手,决不许用左手进行。印度教徒吃饭前要先请神吃,然后人才可以吃,做法是取一点要吃的饭菜往地上扔一点。吃饭过程中,如果给对方加饭加菜,不可用还在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加饭加菜,这时就需借用筷子之类的用具,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叫人家吃剩下的东西。印度各种教派在饮食上有许多不同的禁忌,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许多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甚至完全素食;正统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饮料,逢斋月,在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禁止一切饮食。因此,如果宴请印度人,一定要弄清楚客人的宗教信仰,以免发生不愉快的事。

印度提倡早婚,大多数婚姻是父母做主。昂贵的嫁妆是印度人婚姻中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负债累累,以致导致社会悲剧。

社会重男轻女,穆斯林女子一般很少抛头露面,更不与佰生人随便交往,也不可同异性握手。妇女多在前额中央点上吉祥痣,表示喜庆。喜欢佩带项链、胸饰、耳环、鼻圈、戒指、脚镯等饰物。沙丽为妇女传统服装。

戴耳饰、鼻饰、手镯、项

链的印度女人

印度殡葬中的火葬通常选择圣河—恒河河畔举行;水葬,把尸体推入水中,任其随波逐流漂走;天葬和野葬,把尸体丢在野外或林中,让秃鹰啄食或野兽饱餐,穆斯林则实行土葬。

印度很注重礼节,待人接物讲究相当多,习俗也很有特色,与众不同。印度人见面时说:“那玛斯第”,这是印地语,意思是“您好”、

“敬礼”,还礼者也是这样说,重复两次。这时如果手中没有东西,就合掌致礼,带物时则举手。合掌或举手的高度有讲究,对尊长宜高,两手至少与前额相平,对平辈宜平,一般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对晚辈宜低,齐于胸口即可。行礼时忌讳用左手。这种礼节不分时间,不论男女,见面或分手时皆可

美丽的印度女人

用它。对特别尊敬的长者,则用额头接触对方的脚面(称头面顶礼),吻足或用手摸脚,对方用手模一下行礼者的头顶,以示还礼。当被人介绍时,习惯上都应握手,但如果对方是一位妇女,则男子不可以与她握手,而必须向女的行一个印度教的“合十礼”。对远方而来或尊贵的客人,主人都要送上一个用鲜花串缀而成的花环,客人越高贵,花环就越粗。有时,为了表示隆重欢迎,不仅向宾客献上花环,还给客人点上“吉祥痣”,印度人认为,吉祥痣可以驱邪避灾。

锡克教徒不准抽烟,因此不可向他们敬烟,也不要在他们家中吸烟。老人和妇女也讨厌抽烟,印度妇女一般都不吸烟。

印度人自己,包括招待宾客,都喝生水,不喝开水。即使生病住院,病人也是喝生水,这是印度人的习惯。

14、主要城市:印度都市产生较早,独立后发展迅速。据统计,印度3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有57个,100万以上的大都市有10个。

阿格拉堡 距泰姬陵1.5公里,位于朱木拿河畔的小山丘上。是莫卧尔王朝阿克巴大帝费时近八年于1573年建成的古堡。阿各拉

阿格拉堡

古堡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它面积为1.5平方公里,整个古堡有500座建筑,外形非常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内部装饰极为奢华。古堡有两层城墙、两条地沟以及16座城堡,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城墙全长约2.5公里,高21米,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显眼,故称为红堡,与德里的红堡齐名。

克久拉霍的古庙 克久拉霍位于印度中央邦查塔普尔县。公元10世纪前后此地陆续建立了85座庙宇,来供奉祖先和诸神。11世纪上半叶,这里遭到了洗劫,只有23座神庙保留下来。1986年,克久拉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庙宇大都是毗湿奴庙和湿婆庙,其余的一小部分是耆那教庙和佛教庙。神庙一

克久拉霍的古庙

般没有围墙,大都由一个方形的基座和塔身组成,高大轩昂,庄严肃穆。按方位,庙宇可分为三群:西庙群、东庙群和南庙群,其中,最重要的一组是位于考古博物馆附近的西庙群。西群神庙建筑雄浑精丽,保存也较完整,因此游人也最多。在众多的神庙中,要数一座名叫恰塔布吉的神庙气势最为宏伟,建造庙宇的黛青色石头,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仍然一尘不染,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无比的

圣洁、庄严。最古老的庙是炯斯特·约格尼庙,坐东北朝西南,长103英尺,宽60英尺,供奉着伽利女神。 斋普尔的琥珀堡 琥珀堡位于斋普尔城东北风1公里处,是古代拉杰布特藩王的都城,建于是1592年。城堡高居山顶,由多个宫殿组成,整整布了一个山头,

琥珀堡高居山顶,远远望去犹如琥珀,故称琥珀堡。

它们全部用奶白、浅黄、玫瑰红及纯白色的石料建筑,远远看去,有如琥珀,故称琥珀宫。城堡内最有特色的建筑要数镜宫。它是一座由无数面镜子组成的宫殿,是当年土邦王的寝宫,分左、中、右三座内殿。宫殿镂花雕彩,内壁全部用拇指般大小的水银镜片镶嵌而成,在阳光反射下,处处熠熠生辉。

加尔各答的维多利亚纪念馆 维多利亚纪念馆位于麦丹广场东南方,是一座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正方形建筑,长111米,宽68.5米,高61.5米,融合了英国、意大利和印度建筑风格,高高的圆顶上矗立着胜利女神像,十分引人注目。纪念馆从1905年动工,到1935年建成,历时30年,耗资1000万卢比。纪念馆分成博物馆和美术馆两部分,里面陈列着数千件各种绘画、雕像、历史文献、古代兵器等稀世珍宝,如表现

维多利来时代大事的绘画和女皇的诏谕、纪念品等。纪念馆内有很多

维多利亚纪念馆

的雕像,除了维多利来女皇外,不少大英帝国开拓印度殖民地的重要人物也在这里立有塑像。整个纪念馆弥漫着维多利亚时代印度的浓厚气氛,生动地反映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历史。

货币:印度卢比(Rupee)。1卢比=0.2105人民币(2001年11月20日)

恒河之晨

时差: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30分。 工作时间:政府机构、大部分工商企业每周工作五天,周六、日休息。银行、邮局在周六常营业半天,多数商店全周营业。 五、交通:

铁路 印度自1853年铺设由孟买到塔那的第一条铁路开始(只有34公里),到1992年为止,已发展到10.933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占亚洲第一位。每天铁路流量为1.3万辆,行程130万公里,每天将1.5亿的乘客运往8000个不同的火车站。

印度的火车共分五等,既有豪华车厢,又有次等车厢,其设备不同,价格不等。豪华车厢,设备齐全,坐卧舒适;次等车厢,设备简陋,甚至缺少座位,大部分人只能站着。但是,不管哪种火车,价钱都较便宜,而且容易购票,这点给外国乘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当地气候炎热,所以各节车厢都装许多电扇。尽管如此,在夏季车厢

印度的火车男女不同车厢

内仍然闷热。车上无供水设备,靠乘客自己解决。火车上也没有乘务员,清洁卫生全靠乘客自觉。无论快车、慢车,并不报站。但站台上标有站名,靠乘客自己观察 公路

印度公路的历史并不短,英国统治印度后,除建有大量铁路外,还修了不少公路。印度独立后,政府制订了五年计划,为公路建立大量投资,因此公路建设有较大发展。按国土面积、人口比例计算,印度的公路密度虽然低于发达国家,但它的公路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路网之一。自1950年以来,公路总长增加了两倍,由40万公里增加到121.6万公里。印度人修路,既注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又考虑本国的地理条件,因此公路质量很高。如印度夏季气温高达48摄氏度甚至50摄氏度左右,但柏油公路照常使用,路面上沥清并不溶化。外国人都为之惊叹。

今天,在印度所有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所占比例,货运1951年为11%,到1994年为58%,客运从26%升至80%。

印度的公路交通之所以方便,因为除有大量公共汽车外,还有大量出租汽车和三轮摩托。不仅车站有车,公路两旁,大街路口亦随处可见。出租车的车顶都是黄色,但不一定写有“出租”字样,你若手提着行李站在路旁观望,出租汽车发现了,会主动开来;你若看到有黄顶汽车从身边路过,只要向它招手示意,这会马上停下。车价以行程多少计算,车内装有计程器。每公里的价钱由国家规定,出租者不

得随意向顾客要价。当然,个别例外也是有的,尤其对待外国人。这时顾客可以讨价还价,双方同意,交易才能做成,这是一种习惯。

印度的公共汽车有其特点:一是无车门,只有门框(长途汽车除外)。这样,上下车方便,只要车速放慢或路口遇有红灯停车,乘客马上从车上跳下。当然无车门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乘客太多,尤其在拐弯处,有时不小心会被甩下,造成事故,这也是个习惯问题。二是车速快。印度的公共汽车速度很快,外国人开玩笑地说:“印度的汽车司机个个都能开消防车”。就是拐弯时也不减速,汽车颠簸厉害,使人紧张,尤其外国人和本国妇女。汽车每到一站,速度放慢,但不少车并非完全停车,或停车的时间很短,当地人往往在车速放慢时,便开始跳下车,在人们不断往下跳的过程中,汽车缓缓前进。在汽车缓缓开动的过程中,人们跑着跳上车去。从车

上下来的人们跳下车后,要朝前跑几步,利用运动的惯性,若跳下车后马上往后走,非摔跤不可。当然也有的汽车到站后完全停车的。三是从后门上车,在前门下车。汽车售票员坐在后门的靠左边,乘客上车后先要买票,然后逐步向前移动,到时从前门下车。这种秩序,人们都自觉遵守。若你“反其道而行之”,会遭到司机的批评,甚至他会拒不开车,直到你下车从后门上车为止,同时车上的其他乘客也会说你几句。

公共汽车后门上车前门下车

印度车多、人多,车祸也多。据有关部门统计,事故死亡率比美国、法国、西德和日本都高。以贝拿勒斯城市为例,那里给人印象是,人、车不分上下道,简直横冲直撞,可谓“见缝插针”。再加上“圣牛”在街上摇摇摆

大象是印度人最亲密的朋友

摆,自由行走,影响交通。 航空

印度的运输业早已突破水、陆运输的范围而向空运发展。现在印度共有103个飞机场,其中有85个大机场。23个小机场,它们遍布全国各地。还有四个大型国际机场,它们分别设在孟买、加尔各达、新德里和马德拉斯。印度的航空线分

布均匀,人们乘飞机方便,所有航线由政府控制。 水路

印度独立以后,海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现在拥有一支由439艘船只组成的船队,总登记吨位为638万吨,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总登记吨位为58万吨的177艘近海船只在内。在33年的时间里,船队吨位扩大27倍。

孟买港

首都德里德飞机场

印度有11个大港口,它们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另外还有160多个中、小型港口,归有关邦政府管理。孟买港是印度最大的天然良港,吞吐量占全印度港口吞吐问题的四分之一以上,主要装卸石油产品和干货;莫穆高港为印度的第二大港,主要装卸铁矿石;科饮港和坎德拉港分别为第三、第四港口,主要装运石油产品。 六、国家教育:印度各级教育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所有14岁以下儿童实行义务免费教育。全国有229所综

合性大学,7500所各类学院,现在大学教育连同研究生学位实行8年制,即3年初级学位(学士)课程,2年高级学位(硕士)课程和3年专业研究(博士)。全国

清纯的印度少女 著名大学有: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国际大学、阿利加尔大学、孟

美丽的校园

买大学等。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 七、经济

经济概况: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科技事业发展迅速,有较强科研能力。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农业受制于自然条件,工业发展缺乏资金和技术等。近年来,失业增

加,通货膨胀,财政赤字,贸易逆差,外债负担,人口负担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印度是传统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具相当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是新崛起的软件大国。目前,印度软件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居世界首位。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之一。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已销往世界91个国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uk6.html

Top